关于士气的诗句

关于士气的诗句

1,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

2,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想渡黄河,冰雪堵塞了这条大川;要登太行,莽莽的风雪早已封山。)

3,宁为百夫长,不做一书生。

4,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

5,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 。

6,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7,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8,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9,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笑。

当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

10,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雁门太守行〉〉中运用典故写出将士们高昂士气的诗句是什么?

《雁门太守行》中运用典故写出将士们高昂士气的诗句是: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黄金台:故址在今河北省易县东南,相传战国燕昭王所筑。

《战国策·燕策》载燕昭王求士,筑高台,置黄金于其上,广招天下人才。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为了报答国君招用贤才的诚意,手挥舞着利剑甘愿为国血战到死!《雁门太守行》是唐代诗人李贺运用乐府古题创作的一首描写战争场面的诗歌。

原文: 雁门太守行 作者: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

高昂的四字成语

昂首挺胸 抬起头,挺起胸膛。

形容斗志高,士气旺。

出处:欧阳予情《小英姑娘》:“她伸开两手昂首挺胸,狂了似的往外跑。

” 昂头挺胸 抬起头,挺起胸膛。

形容斗志高,士气旺。

参见“昂首挺胸”。

出处:语出欧阳予情《小英姑娘》:“她伸开两手昂首挺胸,狂了似的往外跑。

” 彼竭我盈 彼:他,对方;竭:尽;盈:充满。

他们的勇气已丧失,我们的士气正旺盛。

出处:《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 及锋而试 及:乘;锋:锋利,比喻士气高昂;试:试用。

趁锋利的时候用它。

原指乘士气高涨的时候使用军队,后比喻乘有利的时机行动。

出处:《汉书·高帝纪上》:“吏卒皆山东之人,日夜企而望归,及其锋而用之,可以有大功。

” 前歌后舞 原指武王伐纣,军中士气旺盛,后用作对正义而战的军队的颂辞。

出处:《尚书大传·大誓》:“师乃慆,前歌后舞。

形容高昂的成语

【昂霄耸壑】:昂:高;壑:峪。

高出霄汉,耸立山壑。

形容才能杰出,建树宏大功业。

也形容志气高昂,胸怀广阔。

【炊琼爇桂】:煮玉烧桂。

比喻物价高昂。

【断发请战】:断:割断。

割下头发,请求出战。

旧时指将士急于出征,士气高昂。

【奋发向上】:精神振作,情绪高昂。

...

那些豪气冲天的诗词,你最中意哪一首

那些豪气冲天的诗词,你最中意哪一首?17-03-14 漫步人生... + 关注献花(3) 收藏有些诗词,每当读来都令人精神抖擞,士气高涨,一扫以往的颓废。

那些豪气冲天的诗词,在你颓废的时候,是一种鼓励,一种动力。

你最中意哪一首豪气冲天的诗词?一、《满江红》——岳飞?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这首词代表了岳飞“精忠报国”的英雄之志,表现出一种浩然正气、英雄气质。

情调激昂,慷慨壮烈,充分表现的中华民族不敢屈辱,奋发图强,

出自古诗词的成语

三顾茅庐:出自诸葛亮《出师表》;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妄自菲薄:出自诸葛亮《出师表》;指过分看轻自己,形容自卑。

作奸犯科:出自诸葛亮《出师表》;指为非作歹,触犯法令。

危急存亡:出自诸葛亮《出师表》;指关系到生存灭亡的紧急关头。

临危授命:出自诸葛亮《出师表》;指在危难之际接受任命。

计日可待:出自诸葛亮《出师表》;可以数着日子等待,形容为时不远。

醉翁之意不在酒:出自欧阳修《醉翁亭记》;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

水落石出:出自欧阳修《醉翁亭记》;比喻事情的真相完全暴露出来。

山肴野蔌:出自欧阳修《醉翁亭记》;指山中的野味和野菜。

峰回路转:出自欧阳修《醉翁亭记》;形容山水名胜路径曲折复杂。

觥筹交错:出自欧阳修《醉翁亭记》;形容许多人聚会喝酒时的热闹场景。

舍生取义:出自《鱼我所欲也》;舍弃生命为正义,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

思贤若渴:出自陈寿《隆中对》;比喻迫切地想延揽有才德的人。

心旷神怡:出自范仲淹《岳阳楼记》;形容心境开阔,精神愉快。

气象万千:出自范仲淹《岳阳楼记》;形容景象或事物壮丽而多变化。

黔驴技穷:出自柳宗元《黔之驴》;比喻有限的一点本领也已用完了。

一鼓作气:出自《曹刿论战》;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一口气把工作做完。

不求甚解:出自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只求知道个大概,不求彻底了解;常指学习或研究不认真不深入。

比肩继踵:出自《晏子春秋》;肩挨着肩,脚跟着脚;形容人很多,很拥挤。

不蔓不枝:出自周敦颐《爱莲说》;既不蔓延,也不分枝;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简明扼要,不拖泥带水。

刮目相看:出自司马光《孙权劝学》;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

朝发夕至:出自郦道元《三峡》;早上出发晚上就能到达;形容路途不远或交通方便。

世外桃源:出自陶渊明《桃花源记》;原指与现实社会隔绝、生活安乐的理想境界;后也指环境幽静生活安逸的地方;借指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美好世界。

1. 明察秋毫:意为眼睛明亮得能看清楚秋天鸟兽身上新生的细毛。

形容目光敏锐,观察入微。

沈复《童趣》:“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源于《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 2. 怡然自得:形容喜悦而满足的样子。

《童趣》:“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 3. 庞然大物:指形体大而笨重的东西,也指貌似强大而实则虚弱的东西。

《童趣》:“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源于唐·柳宗元《三戒·黔之驴》:“虎见之,庞然大物也……” 4. 温故知新:复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认识;也指重温历史经验,更好地认识现在。

源于《 十则》:“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5. 见贤思齐:看见品德好的人就想和他一样,形容有好学向上之心。

源于《 十则》:“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 6. 择善而从:选择好的向他学习,也指采纳并实行正确意见。

源于《 十则》:“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7. 任重道远:担子沉重,路程遥远;比喻责任重大,需要长期奋斗。

源于《 十则》:“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 8.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需要或不愿意接受的,不要施加给别人。

源于《 十则》:“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9. 历历在目:一个一个清清楚楚地出现在眼前。

蒲松龄《山市》:“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

” 10. 塞翁失马:比喻坏事也可能变为好事。

源于《塞翁失马》(选自《淮南子·人间训》)。

11. 扑朔迷离:比喻事物错综复杂,不易看清真相。

源于《木兰诗》:“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2. 吴下阿蒙:比喻学识浅陋的人。

《孙权劝学》(选自司马光《资治通鉴》):“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源于《三国志·吴志》。

13. 刮目相看:擦亮眼睛看待别人,指别人已经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看待。

《孙权劝学》:“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14. 夸父追日:比喻决心很大或自不量力。

源于《夸父逐日》(选自《山海经·海外北经》)。

15. 世外桃源:指不受外界干扰的理想处所或与世隔绝的幻想世界。

源于晋·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16. 豁然开朗:形容由狭小幽暗顿时变得宽敞明亮,也形容(经过别人的指点或自己的思考)突然明白和领悟。

源于《桃花源记》:“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 17. 怡然自乐:安适、愉快而又得意。

《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 18. 无人问津:无人过问,受到冷落。

源于《桃花源记》:“(刘子骥)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 19. 不蔓不枝:原指莲茎挺直,不蔓生,也不分枝;后比喻说话或写文章不拖泥带水,不节外生枝。

源于北宋·周敦颐《爱莲说》:“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 20. 山重水复:山峦重叠,流水环绕;形容风光优美。

源于宋·陆游《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21. 柳暗...

士气高昂的部队短歌有什么

《秦风*无衣》原文: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

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王于兴师,修我矛戟。

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

与子偕行! 翻译: 怎能说没有衣裳?我愿和你同披一件战袍。

天子让我们出兵打仗,且修好我们的戈与矛。

我们面对的是共同的敌人! 怎能说没有衣裳?我愿和你同穿一件汗衣。

天子让我们出兵打仗,且修好我们的矛与戟。

我愿与你一同战斗! 怎能说没有衣裳?我愿和你同穿一件下裳。

天子让我们出兵打仗,且修好我们的盔甲兵器。

我愿与你一同前进! 很有气势的军哥、、、、、、

诗词赏析 《陇西行》

前两句气势豪迈,起调高昂,可以看出军士的雄心壮志和报国杀敌的烈烈信心和昂扬的斗志。

奠定了一个大气的基调,和两句形成鲜明的对比。

先抑后扬,使诗人表达的情怀更为鲜明。

后两句,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表达了对深闺女子的惋惜,尤不知深闺日思夜想的良人已经葬身无定,身骨水淹。

全诗前后两句形成对比,表达了作者对战争残酷的痛惜。

描写中国传统节日的诗句

--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夜,是我国民间传统的元宵节,又称上元节,灯节。

正月十五闹元宵,将从除夕开始延续的庆祝活动推向又一个高潮。

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赏灯,猜灯谜,吃元宵,成为世代相沿的习俗。

元宵节赏灯的习俗始于汉朝。

隋唐时发展成盛大的灯市。

到宋元时期,京都灯市常常绵延数十里。

灯会的时间,汉朝只限于正月十五一夜,唐玄宗延长到三夜,到明朝规定从正月初八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七。

唐朝灯会中出现了杂耍技艺,宋代开始有灯谜。

明朝有增加了戏曲表演。

灯市所用的彩灯,也演绎出“橘灯”、“绢灯”、“五彩羊皮灯”、“无骨麦秸灯”、“走马灯”、“孔明灯”等等。

始于南宋的灯谜,生动活泼,饶有风趣。

经过历代发展创造,至今仍在使用的谜格有粉底格、秋千格、卷帘格、白头格、徐妃格、求凤格等一百余种,大多有限定的格式和奇巧的要求,巧立名目,妙意横生 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始于宋朝。

意在祝福全家团圆和睦,在新的一年中康乐幸福。

元宵分实心和带馅两种。

有香辣甜酸咸五味。

可以煮、炒、油炸或蒸制。

桂花酒酿元宵、以肉馅、豆沙、芝麻、桂花、果仁制成的五味元宵以及用葱、芥、蒜、韭、姜制成的象征勤劳、长久、向上的五辛元宵都各有特色。

清明节 清明祭扫坟茔是和丧葬礼俗有关的节俗。

据载,古代“墓而不坟”,就是说只打墓坑,不筑坟丘,所以祭扫就不见于载籍。

后来墓而且坟,祭扫之俗便有了依托。

秦汉时代,墓祭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礼俗活动。

《汉书.严延年传》载,严氏即使离京千里也要在清明“还归东海扫墓地”。

就中国人祖先崇拜和亲族意识的发达、强固来看,严延年的举动是合情合理的。

因此后世把上古没有纳入规范的墓祭也归入五礼之中:“士庶之家,宜许上墓,编入五礼,永为常式。

”得到官方的肯定,墓祭之风必然大盛。

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两阳相重,故叫“重阳”,重阳节又是“老人节”。

老人们在这一天或赏菊以陶冶情操,或登高以锻炼体魄,给桑榆晚景增添了无限乐趣。

重阳这一天,人们赏玩菊花,佩带茱萸,携酒登山,畅游欢饮。

九月重阳,天高云淡,金风送爽,正是登高远眺的好季节,因此,登高便成了重阳节的重要习俗。

住在江南平原的百姓苦于无山可登,无高可攀,就防止米粉糕点,再在糕面上插上一面彩色小三角旗,借以示登高(糕)僻灾之意。

重阳节还有插茱萸,饮菊花酒,吃重阳糕等风俗。

茱萸,也叫越椒,是一种重要植物,气味辛烈,可以防止恶浊重阳花糕是用粳米制成的一种节令美食。

重阳节习俗 重阳节秋高气爽,登高一望,草木山川,尽收眼底。

这实际上是一种野游,为我国人民传统的体育活动。

赏菊。

菊花,又叫黄花,属菊科,品种繁多。

重阳时节,正值菊花怒放,饮菊花酒。

《艺文类聚》引《续晋阳秋》说:“世人每至(九月)九日,登山饮菊花酒。

”据说古时菊花酒,是头年重阳节时专为第二年重阳节酿的。

九月九日这天,采下初开的菊花和一点青翠的枝叶,掺和在准备酿酒的粮食中,然后一齐用来酿酒,放至第二年九月九日饮用。

传说喝了这种酒,可以延年益寿。

从医学角度看,菊花酒可以明目、治头昏、降血压,有减肥、轻身、补肝气、安肠胃、利血之妙。

插茱萸。

茱萸,又名“越椒”或“艾子”,是一种常绿小乔木, 吃重阳糕。

重阳糕,又叫“菊糕”、“花糕”,即古时的“蓬饵”。

因“糕”与茱萸.“高”谐音,重阳佳节,不能登高而吃点糕,也可聊以自慰。

据说封建时代,皇帝在重阳日还以花糕赐宴群臣。

骑射活动。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

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

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

端午节的第一个意义就是纪念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诗人屈原。

屈原,名平,是战国时代的楚国人,生于楚威王五年夏历正月初七,或谓生于楚宣王二十七年,卒于楚襄王九年。

端午节的第二个意义是伍子胥的忌辰。

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

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

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

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

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

"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端午节第三个意义是为纪念东汉孝女曹娥救父投江而死。

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

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

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

...

描写心境的古诗词有哪些?

《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宋·岳飞昨夜寒蛩不住鸣。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

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

旧山松竹老,阻归程。

欲将心事付瑶琴。

知音少,弦断有谁听?《秋日遣怀》宋·陆游秋夜坐东窗,残雨时一滴。

四壁无人声,心境两虚寂。

吾方游物初,超然谢形役。

一毫傥未尽,何往非勍敌。

《清夜琴兴》唐·白居易月出鸟栖尽,寂然坐空林。

是时心境闲,可以弹素琴。

清泠由木性,恬澹随人心。

心积和平气,木应正始音。

响余群动息,曲罢秋夜深。

正声感元化,天地清沉沉。

《金陵杂兴二百首》宋·苏泂红芳蜕兮花似雾,绿阴径兮叶生烟。

独往来兮差自得,心境会兮不可言。

《山居诗》宋·释延寿怡和心境了然同,大道无私处处通。

举世岂怀身后虑,谁人暂省事前空。

门开岩石千山月,帘卷溪楼一槛风。

赢体健来知药力,缘心寂后觉神功。

《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译文:昨晚受寒的蟋蟀不断哀鸣,惊醒我回千里之外(金国占据的地方,以及二帝被囚的地方)的梦,已经三更了,独自一人起来绕着台阶行走,寂静无语,帘外面月亮朦胧微明。

为了追求功名利禄头发已白,家乡的松竹也长大了,阻断了我回家的路。

想要将心事寄托在玉琴上,知音太少了,弦弹断了又有谁听?赏析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词,壮志不已,是脍炙人口的爱国佳作。

此词上半阕写出忧深思远之情,与阮籍《咏怀》诗第一首“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意境相似。

下半阕“白首”二句,表面低沉消极,但实际上正是壮志难酬的孤愤。

“欲将”三句,用比兴手法点出“知音”难遇的凄凉的情怀,甚为悲伤忧郁。

曾有一段时间,对古典诗词的评论,有人以情调的高昂与低沉分高下,于是认为,岳飞这首《小重山》情调低沉,不如他的《满江红》创意高。

其实,对事物的评论,应当对具体问题做具体分析,而不可以表面上的一刀切。

情调高昂的作品固然好,但不能把高昂误作为粗犷叫嚣。

情调低沉也并非消极。

岳飞的《满江红》与《小重山》词均表达了他的抗金以收复中原的雄心壮志,只因作词的时间与心境不同,因此在作法上遂不免有所差异,实际上异曲同工,又焉可用情调的高昂与低沉区他其高下呢?况且作词常是要用以兴浑融、含蓄蕴藉的方法以表达作的幽情远旨,使读者吟诵体会,馀味无穷。

岳飞因为壮志难酬,胸中抑塞,所以作者这首《小重山》词,用沉郁蕴藉的艺术手法,这也正是运用词体特长,正如张惠言论词时所谓“道贤人君子幽约怨悱不能自言之情,低徊要眇以喻其致”(《词选·序》)对诗词评赏也应明白这一道理。

缪钺所撰《灵溪词说》论岳飞词的绝句说:“将军佳作世争传,三十功名路八千。

一种壮怀能蕴藉,诸君细读《小重山》”,与此意同。

表达“感谢领导”的古诗词有哪些?

1、木瓜先秦:佚名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2、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 陆游《剑门道中遇微雨》3、平生多感激,忠义非外奖。

—— 李白《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4、一生傲岸苦不谐,恩疏媒劳志多乖。

—— 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5、犹有报恩方寸在,不知通塞竟何如。

—— 皮日休《宏词下第感恩献兵部侍郎》6、泪盈襟,礼月求天,愿君知我心。

—— 牛峤《感恩多》7、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

—— 李白《行路难三首》8、未知天地恩何报,翻对江山思莫开。

—— 李建勋《离阙下日感恩》9、华清恩幸古无伦,犹恐蛾眉不胜人。

—— 李商隐《华清宫(天宝六载,改骊山...》...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kyhqxx.net/zhishi/1376.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知识

热门诗词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