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古诗文网 > 诗文赏析 > 形容造化弄人诗词

形容造化弄人诗词

  作者: admin     文章栏目: 诗文赏析     发布时间: 2020年10月17日    点击:  次
形容造化弄人诗词

讽刺爱情古诗

木兰令拟古决绝词 人生若只如初见①,何事秋悲画扇②。

等闲变却故人心③,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④,泪零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⑤,比翼连枝当日愿! 【注释】 ①人生句:意思是说与意中人相处应当总像刚刚相识的时候,那样地(的)甜蜜,那样地温馨,那样地深情和快乐。

②何事句:此用汉班婕妤被弃典故。

班婕妤为汉成帝妃,被赵飞燕谗害,退居冷宫,后有诗《怨歌行》,以秋扇为喻抒发被弃之怨情。

南北朝梁刘孝绰《班婕妤怨》诗又点明“妾身似秋扇”,后遂以秋扇见捐喻女子被弃。

这里是说本应当相亲相爱,但却成了今日的相离相弃。

③等闲二句:意思是说如今轻易地变了心,却反而说情人间就是容易变心的。

故人,指情人。

④骊山二句:《太真外传》载,唐明皇与杨玉环曾于七月七日夜,在骊山华清宫长生殿里盟誓,愿世世为夫妻。

白居易《长恨歌》:“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作连理枝。

” 对此作了生动的描写。

后安史乱起,明皇入蜀,于马嵬坡赐死杨玉环。

杨死前云:“妾诚负国恩,死无恨矣。

”又,明皇此后于途中闻雨声、铃声而悲伤,遂作《雨霖铃》曲以寄哀思。

这里借用此典说即使是最后作决绝之别,也不生怨。

⑤何如二句:化用唐李商隐《马嵬》:“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之句意。

薄幸,薄情。

锦衣郎,指唐明皇。

又,意谓怎比得上当年的唐明皇呢,他总还是与杨玉环有过比翼鸟、连理枝的誓愿!意思是纵死而分离,也还是刻骨地念念不忘旧情。

亦可通。

【讲解】 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

始见《花间集》韦庄词。

有不同体格,俱为双调。

但《太和正音谱》谓:《花间集》载《木兰花》、《玉楼春》两调,其七字八句者为《玉楼春》体。

故本首是为此体,共五十六字。

上、下片除第三句外,余则皆押仄声韵。

词题说这是一首拟古之作,其所拟之《决绝词》本是古诗中的一种,是以女子的口吻控诉男子的薄情,从而表态与之决绝。

如古辞《白头吟》:“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唐元稹有《古决绝词》三首等。

这里的拟作是借用汉唐典故而抒发“闺怨”之情。

词情哀怨凄惋(婉),屈曲缠绵。

汪刻本于词题“拟古决绝词”后有“柬友”二字,由此而论,则这“闺怨”便是一种假托了,这怨情的背后,似乎更有着深层的痛楚,无非借闺怨作隐约的表达罢了。

故有人以为此篇是别有隐情,无非是借失恋女子的口吻,谴责那负心的锦衣郎的。

回答者:dfg5g - 江湖新秀 四级 6-14 19:44楼上,个人认为纳兰作此词不为讽刺,应该是有表达闺怨或有隐喻 我这句看看成不成 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 回答者:单手双刀 - 试用期 一级 6-14 22:42爱情是伟大的,没人会讽刺爱情,只会讽刺虚伪的爱情.如 江南曲(李益) 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湖儿. 马嵬坡(郑畋) 玄宗回马杨妃死,去雨难忘日月新.终是圣明天子事,景阳宫井又何人. 前首是讽刺重利轻别的商人,后首是讽刺对爱情的背叛. 回答者:毛毛过江 - 试用期 一级 6-15 05:41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 回答者:文王凤舞 - 童生 一级 6-15 16:05情仇爱恨最无聊 红尘一笑已飘渺 来生难料何自扰 今世独醉多逍遥 回答者:qq64107451 - 助理 二级 6-15 22:40中华民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

中国是具有悠久历史的东方文明古国。

中国文学,以其特殊的内容,形式和风格构成了自己的特色,与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学一轨同奔。

诗歌,是中国文学中产生最早的艺术形式之一,也是中国文学中得到最为充分发展的体裁。

古代诗歌是中国文学遗产的奇葩。

追溯中国诗歌的发展源远流长。

然而由于诗歌的题材不同,表达的思想感情就不同,而且在表现手法、抒情方式上,也会有所不同。

因此,要很好地鉴赏古诗词,就必须对题材分类有清楚的了解,并能对具体的诗词作出准确地判断。

1. 爱情诗这是以爱情(包括悼亡)为题材的诗,也称“情歌”、“闺怨诗”。

爱情诗自《诗经》起,源远流长,主要描写男女爱慕之情和爱情生活,或抒发离别相思之情。

如《兼葭》、《迢迢牵牛星》、《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等等。

2. 讽刺诗这是以嘲讽或劝喻手法,揭露社会黑暗、世态炎凉,表达人民或正人直士呼声的诗歌,亦称“讽喻诗”,有时也称“政治讽刺诗”。

讽刺诗同样源远流长,自《诗经》起直到现代从未消失。

如《硕鼠》、《伐檀》、《蜂》(唐·罗隐)、《题临安邸》(南宋·林升)、《醉太平》(“讥贪小利者”元代无名氏)等等。

哲理诗这是一种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述、议论,来寄寓或阐发某种哲理的诗歌。

有的点明主题,有的含而不露,引人思考。

著名的如苏轼的《题西林壁》、《琴诗》,朱熹的《观书有感》等。

此外,有些诗虽不是哲理诗,但其中有的诗句富有哲理(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等),也应注意。

回答者:zhangwei199679 - 秀才 二级 6-16 13:50爱情是伟大的,没人会讽刺爱情,只会讽刺虚伪的爱情.如 江南曲(李益) 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湖儿. 马嵬坡(郑畋) 玄宗回马杨妃死...

表达对去世亲人的追悼诗词。

历事剑南川西十镇帅幕府,并制造出芳名百世的“薛涛笺”,卒于文宗太和六年(832年)。

她人品风流,如花美眷,注定要被载入史册的男人分为三方。

虽然年仅二十八岁即花名凋零,有“红妆季布”之称,当世枭雄,为之搏命,工歌唱。

她与才子冒襄,珠连壁合的佳话,随着《梅影庵忆语》而流芳百世;胆识过人,伉俪情深,在北京八大胡同高张艳帜。

深明大义,侠骨柔情的她与蔡锷将军情投意合,互为知音倾城名花 薄命红颜 钱塘名妓------苏小小 苏小小,南齐钱塘名妓、陈圆圆那样的艳丽妩媚,也没有柳如是。

然而,一位乱世佳人突然出现于这一舞台上,才华绝世,名重一时。

钱谦益作诗赞颂,极富传奇色彩,由妖冶风流的妓女,为世间留下不尽清芳,当时城里的浮浪子弟争相和她交游,用生命唱出了一曲凄美的哀歌,神奇妙旷,脱尽红粉闺气·····柳如是就是一部活生生的传奇,使历史法码失去了平衡,让这些男人,不失时机,成为南帮翘楚。

结识革命党人蔡锷是小凤仙一生命动的转折点,自己投水以殉国,更改了中国的历史。

陈圆圆,起到了所有男人起不到的作用,风云变幻。

刚愎自用的崇祯、趋炎附势的田弘遇,助夫胥奔走民族大业,由此改写! 倾倒西东方的清末名妓------赛金花 寒金花名噪大江南北,更倾倒西方,是晚清大名鼎鼎的人物;生灵涂炭,倾国倾城······ 空谷幽兰 艳冠群芳 传奇才女------董小宛自古江南多才俊,一见钟情,结为伴侣,敢爱敢恨,视封建礼法如无物。

苏小小的生可谓古典唯美主义的绝唱,以己之力拯救斯民,誉满京华。

然而天妒红颜,在阅尽人间冷暖之后,叹别苦影、反复无常的吴三桂、骄傲自大的李自成,以至沦落风尘。

她美艳绝伦,才华出众,以博得她的欢心为荣,才艺超群,引得无数才子佳人惊奇赞叹,书写了一段错综复杂。

她一生姻缘分分合合。

在经历了不尽的风流韵事之后,李师师这个撩动人心的痴情女,最终的结局却众说纷陈,性情孤傲,不公世道使她沦落风尘!才华横溢,秦淮名妓中堪称第一,诗文雄健浑达,在秦淮群芳中赢了最高声誉。

她忠于爱情,在魏逆权臣阮大铖面前公然唱出“于儿义子从新用,绝不了魏家种”,宁不教须眉愧煞。

其凛然正气如寒冬傲梅,矢志为侯方城守贞;忠肝义胆超越男儿,在秦淮八艳中,她没有顾横波! 这位风尘女侠气节铮铮,名动京华,连天子之尊的宋徽宗赵佶也忍不住一亲芳泽,著名词人周邦彦躲在床底谱就新词《少年游》,这位秦淮河畔的绝代佳人,竟引江山易色,地覆天倾,如出污泥之白莲:从行赴难有贤妻,可谓几度沉浮。

国家危难之秋,八国联军打进北京,描绘师师与徽宗的一段风流韵事,成为后世词坛佳话。

更衍移了她进宫为董鄂妃。

然而到了后世封建文人那里,她却蒙受了“轻薄桃花逐水流”的不白之辱。

“玉箸垂朝镜,春风知不知?”薛涛之诗恰如其人,质朴如白衣处子婷婷独立毫无俗态,表白其胸襟,荡荡然如一泓清水,一代侠妓的芳名自此长存,惊心动魄的历史,梁山首领宋江潜入她家,为她写下了壮词《念奴娇·天南地北》,至今为人传颂,烧杀淫掠,赛金花凭着自己高超的手腕。

她天生丽质,度尽劫波,终得与如意郎君,长相厮守。

不幸被阮郁始乱终弃,然“金风玉露一相逢,又沦为青楼名妓,无可留恋,不再进药,后小小又累遭官府中人欺辱,一代薄命红 颜,终于含恨夭折风流。

她重情有义。

她年方十八;豪迈不让须眉,忠心为国。

她花容朋貌,她聪慧绝伦、马湘兰那样超群的诗画才情,但传剧《桃花扇》一出,孤守余生。

不信美人终薄命 自古侠女出英雄 民国侠妓------小凤仙 小凤仙因与护国运动名将蔡锷的传奇经历而名载史册;她又一身正气,敢爱敢恨,逃脱虎口,更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顿时成为这个男人世界的焦点,绰号“香扇坠”,于是风云突变,改变了他们自己的归宿、粗俗狂妄的刘宗敏、阴险狡诈的牛金星,足以令无数须眉汗颜。

蕙心兰质 旖旎才情 巴蜀女诗人-----薛涛 薛涛,字洪度,生于代宗大历五年(770年),到状元郎之妾,钦派公差夫人,专权好色的多尔衮·····这些权重一时,明末清初秦淮河畔如云佳丽中的一朵奇葩。

她天生丽质,一适周道登,再爱宋徵舆,三适陈子龙,最终与钱谦益白头偕老,然而造化弄人,在西泠与阮朗相遇;她气节凛然,, 才情斗八高 胆识过须眉 秦淮八艳之首------柳如是柳如是,为救夫君愿以身代死。

钟灵毓秀的巴山蜀水,孕育了薛涛这位流芳千古的风流才媛,明亡时力劝丈夫殉节,“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香君忠贞刚烈之名,几乎举世皆知,飘游不定,,用美色服联军主帅瓦德西,而小凤仙帮助蔡将军历尽艰险;帝星殒落,霸王为僧,芳年逝世,独留春香芳影于人间。

难怪后世文人咏之不绝,善词曲。

清初诗人袁牧更以与苏小小同为乡亲为荣,刻一印“钱塘苏小是乡亲”,偶遇风寒,贾姨娘劝她自重,她却已为自己富贵荣华享尽,足以令杜牧的名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冲冠一怒为红颜 争得娥眉匹马还------陈圆圆明清鼎革,秀水青山育红颜,顺治皇帝三千宠爱集一身的动人传说。

董小宛出生烟花,阅尽人间的悲欢冷暖,但却...

在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那一句是有关描写‘水’的诗句

这首诗写冬末春初,旅行江中,即景生情,而起乡愁。

开头以对偶句发端,写神驰故里的飘泊羁旅之情怀。

次联写“潮平”、“风正”的江上行船,情景恢弘阔大。

三联写拂晓行船的情景,对仗隐含哲理,“形容景物,妙绝千古”,给人积级向上的艺术魅力。

尾联见雁思亲,与首联呼应。

全诗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一联不仅妙在写景物入神,而且富于生活哲理:新事物脱胎于旧事物之中,旧事物中孕育着新事物.表现出一种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尾联用一个设问句,抒发出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

[编辑本段]注释 1.次:这里是停留的意思,指旅途中停宿。

北固山:在现在江苏镇江北,三面临水,地势险要,倚长江而立。

2.青山:北固山。

3.客路:旅途。

4.潮平:潮水上涨与两岸齐平。

5.风正:指顺风。

6.海日:太阳从海上升起。

7.残夜:夜将尽未尽的时候。

8.旧年:过去的一年。

指旧年未尽,春之气息已到,点明节候已到初春。

9.乡书:家信。

10.何处达:送到什么地方。

11.归雁:归来的大雁。

大雁每年秋天飞往南方,春天返回北方。

古代有用大雁传递书信的传说。

12.边:唐代口语,意同“处”,泛指某处。

13.归雁洛阳边: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信到洛阳。

[编辑本段]译文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作者乘船,正朝著展现在眼前的"绿水"前进,驶向"青山",驶向"青山"之外,遥远的客路 春朝涌涨,江面与两岸齐平,船上的人视野开阔;风平浪静,大江直流,一帆独悬. 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水已成露春意 一群北归的大雁正掠过晴空,请他们抵去我对洛阳家人的问候 [编辑本段][赏析] 此诗写冬末春初、作者舟泊北固山下时看到的两岸春景。

先写青山重叠,小路蜿蜒,碧波荡漾,小船轻疾。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描摹长江下游潮涨江阔,波涛滚滚,诗人扬帆东下的壮观,气概豪迈。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为历来传诵的名句,描绘了昼夜和冬春交替过程中的景象和心中的喜悦,由此而引动末句的乡思,以归雁传书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春景和乡思和谐交融。

这首题为《次北固山下》的五律,最早见于唐人芮挺章编选的《国秀集》。

唐人殷璠选入《河岳英灵集》时题为《江南意》,但有不少异文:“南国多新意,东行伺早天。

潮平两岸失,风正数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从来观气象,惟向此中偏。

”本文系据长期传诵的《次北固山下》。

王湾是洛阳人,一生中,“常往来吴楚间”。

“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市以北,三面临江。

上引《江南意》中首二句为“南国多新意,东行伺早天。

”其“东行”,当是经镇江到江南一带去。

诗人一路行来,当舟次北固山下的时候,潮平岸阔,残夜归雁,触发了心中的情思,吟成了这一千古名篇。

《河岳英灵集》说诗人王湾“游吴中,作《江南意》(即本诗)。

”诗题作“次北固山下”,意思是泊舟停宿在北固山下,显系即景抒情之作。

“次”字,旅途停顿,此作“停宿”解。

北固山,在今江苏省镇江市北,横插江中,三面临江,形势险固,因以为名。

诗人家住洛阳,漫游江南,“往来吴、楚间(《唐才子传》)”。

这里的俊秀开阔的景色让他大为惊叹。

但是,时近年关,旅次异地,又怎不催人顿起乡关何处之思!诗中透露出诗人丰富、诚挚、热烈而深沉的心灵世界。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诗以对偶句发端,工丽、跳脱。

开篇概写旅况,融合了空间与时间的苍茫感。

“客路”,点明自已客游在外,为全诗奠定基调。

异地的旅次使诗人愁肠百结,泊舟北固山下,极目四望:旅客往来的驿路,从山中绕出,逶迤而上,遥接山顶,远远望去,似乎路在青山之外,可知前途尚远;回望长江,江水浩淼,连接天际,那迅疾飘行的小船,似乎一直飘到绿水前边,又隐隐约约寓托着因久别家园而悠然思“乡”之情结。

景极美,隐含的情极深。

诗人特别注意选取构成画面的典型事物,创造出各种意象,精心安排,各得其所。

“青山”、“绿水”为世俗熟语,顺手拈来置于一个来自北国的南游者的视野之中,新鲜有味,意趣无穷,显得十分贴切自然且富于生活气息,同时又为下面的状物抒情提供了背景缘由和壮阔的审美空间。

寥寥数字,写出了人人眼中之景,道出了人人心里的话,为读者展现了一幅清新阔远的绝妙图画。

倘是诗人自已的船也在行驶,这些景色恐难领略了。

然而,也正因为诗人泊舟山下,所以留心客路伸出青山,行舟前于绿水。

那逶迤宛转盘桓不尽的江流,如同踌躇烦乱的心思,错综纷繁,无由觅其端绪。

接着,诗人以工笔状写北固山下江面特有的景观:“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 如果说首联写远望,那么颔联则是写近景。

江潮上涨,水势升涌,与岸平齐,水面更显得开阔无边,江中行船顺风,一帆高挂。

“阔”字,指陈空间之辽远,水波漫漫,渺无边际。

空茫静寂,清澹怡适。

“岸”是静的,“帆”是动的,一动一静,形成鲜明的对比。

静中见动,使人愈添静穆之感。

王籍曾在“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美好...

描写陆游与唐婉凄美爱情的优美文段

【原创】钗头凤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一杯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溢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 ——题记 “你真的决定了?”清儿站在舱外。

我没应声,两眼直直地望向远方。

“开始吧!”我说。

清儿叹了口气,关上了舱门。

一片闪烁。

我知道时间在流逝,流向那个遥远的越州,我在我的时代找不到我的位置,这里,没有我的归宿。

我站在熙熙攘攘的道路上,没有人注意我这个突然出现的陌生人-我依然没有方向。

一转身,却看到一个青衫男子仔细地盯着我。

那是一个少年,极易受伤的眸子中折射出深深的忧郁,青衫裹着他的身体,映着他清秀俊朗的面庞。

好久,他问我:“是你么,婉妹?” 我愣住了,我选择在这里逃避,我以为在这个遥远的南宋我不会迷失自己。

可我真的没想过,这里会有一个等我的少年,会有一个人痴痴的叫我做“婉妹”。

我成了他的婉妹,而他,叫做陆游,一介书生。

我的名字,叫唐婉。

我费了好大劲接受我是唐婉的事实。

我知道唐婉是陆游的表妹,一名才女。

如果我是她,我应该是个智者,然而我不是,我只是个没有归属感的女孩,我不知道我将要飘向何方。

我们喜欢一片竹林,他在那里读书,我弹琴。

他说他最喜欢捧着一本书,聆听流水般的仙乐泻出于我的指间,抬头,看到苍然高大的青竹和在竹间飞舞的落英,还有,还有我扬花般美丽的笑。

而我,我最爱他在林中吹箫,箫声中,我读懂了他忧郁的源头—怀才不遇,壮志难酬! “婉妹,”他叹了口气,说:“在人群中,我常常迷失了自己的方向!”他有些像我,我悲哀的想。

常替他磨墨,然后看一首首悲凉美丽的词流出于他的笔锋,看他苍劲的字体写出的一片片美丽。

他爱极了我的一幅画,画上的男子为少女梳头,桌上的铜镜清晰映出两人的面容,男子狂侠温文,女子倾城倾国。

他要我在画上提诗,我便用纤弱的字体写道:“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 我想,就这样罢,一生为他消得人憔悴! 他最爱听我唱李白的长相思,我为他谱了曲,瑶琴一响,便听凄凉哀怨的声音绕竹飞。

“长相思,在长安,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灯不眠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美人如花隔云端。

上有青冥之高山,下有渌水之波澜。

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

长相思,在长安。

” 明月当头的夜晚,竹林中,我为他倒酒。

多好啊!天地间,只有月、竹、他和我。

我们一起谈古人,谈今人,谈人生,对酒当歌! 如此,我们静静看着花开花落,雁去雁归,不觉,已三年。

*** 这一年,他二十三,我十九。

我嫁了他。

将红盖头掀起的那一刻,他温柔的眼神,似竹林间缤纷的落英。

婚后,我们的生活一如从前,书、画、琴、竹、月、酒。

渐渐地,我想,也许我真的就是唐婉,我所谓的过去的记忆只不过是一个兀长的梦,梦醒了,我又回到了现实中。

或许是太幸福了吧,幸福得连天都嫉妒了。

婆婆—我的舅妈—愈发不喜欢我。

从前,她很喜欢我,喜欢我待人恭谨有礼,喜欢我柔柔弱弱的淑女模样,喜欢从我青葱般的十指下流出的行云般的仙乐,流水般的丹青。

可现在,或许她发现我纤弱的手指除了弹琴作画什么也不会,或许她知道我妙曼的身材除了缓歌慢舞什么也做不成,更或许我并未使她膝下有了承欢的孙儿,婆婆开始厌恶我,想让他休了我。

他一向孝顺,又经不起婆婆变本加厉的哭闹,拖了整整一年,勉强同意。

他说了什么我无意去听。

因为我看到他眸子中深深的忧郁,心碎了。

我只是捧着那一纸泣血的休书,静静地看着窗外蒙蒙的细雨,平静的对他说:“你看,天在哭!” 然后我撑起那把青色的油纸伞,头也不回的离开了陆家。

记得竹林中的往日,每逢下雨,他都会为我撑起这把青色的伞。

他说青色的伞就是青色的他,他会一生为我遮风挡雨…… 言犹在耳,伞下的我,已是形单影只。

我不知道我是怎样回去的,只记得那夜我没有哭,没有哭…… *** 不久,我又嫁了!嫁给了赵士程。

听说舅妈亲自为他选了一个妻子,王惜,一位标准的贤妻良母。

如果没有他的再次出现,我将会平静的过完余生,但他出现了,打碎了我的生活。

这一年,他三十一,我二十七。

丈夫见我郁郁寡欢,便在春天时分带我去游玩。

绍兴 沈园,有着高大的青竹和竹间缤纷的落英。

宛如当年陆家的竹林。

我坐在沈园的断音亭中弹琴,唱着长相思。

丈夫听得出了神。

……那样的细雨,那样的笑靥,那样的往日…… 竹林间青影一闪,我轻抚琴弦的手猛地一动,“铮~”弦断了一根。

琴弦深深切入手指,瞬时流出殷红的血。

是他么? 即便是,我是已嫁之人,又怎能见他? 不过是徒增伤心罢了! 我伏在心爱的琴上,失声痛哭。

几天后,临别沈园,我四处游走。

沈园中有一条青青的小路,尽头是一面荒芜的墙。

墙上,苍劲的字体,一首钗头凤,我惊住了。

钗头凤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一杯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溢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人非昨日,造化弄人...

赏析诗歌 八声甘州(柳永)

这首传颂千古的名作,融写景、抒情为一体,通过描写羁旅行役之苦,表达了强烈的思归情绪,语浅而情深。

是柳永同类作品中艺术成就最高的一首,其中佳句“不减唐人高处”(苏东坡语)。

开头两句写雨后江天,澄澈如洗。

一个“对”字,已写出登临纵目、望极天涯的境界。

当时,天色已晚,暮雨潇潇,洒遍江天,千里无垠。

其中“雨”字,“洒”字,和“洗”字,三个上声,循声高诵,定觉素秋清爽,无与伦比。

自“渐霜风”句起,以一个“渐”字,领起四言三句十二字。

“渐”字承上句而言,当此清秋复经雨涤,于是时光景物,遂又生一番变化。

这样词人用一“渐字”,神态毕备。

秋已更深,雨洗暮空,乃觉凉风忽至,其气凄然而遒劲,直令衣单之游子,有不可禁当之势。

一“紧”字,又用上声,气氛声韵写尽悲秋之气。

再下一“冷”字,上声,层层逼紧。

而“凄紧”、“冷落”,又皆双声叠响,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量,紧接一句“残照当楼”,境界全出。

这一句精彩处在“当楼”二字,似全宇宙悲秋之气一起袭来。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毕休。

”词意由苍莽悲壮,而转入细致沉思,由仰观而转至俯察,又见处处皆是一片凋落之景象。

“红衰翠减”,乃用玉溪诗人之语,倍觉风流蕴藉。

“苒苒”,正与“渐”字相为呼应。

一“休”字寓有无穷的感慨愁恨,接下“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写的是短暂与永恒、改变与不变之间的这种直令千古词人思索的宇宙人生哲理。

“无语”二字乃“无情”之意,此句蕴含百感交集的复杂心理。

“不忍”句点明背景是登高临远,云“不忍”,又多一番曲折、多一番情致。

至此,词以写景为主,情寓景中。

但下片妙处在于词人善于推已及人,本是自己登远眺,却偏想故园之闺中人,应也是登楼望远,伫盼游子归来。

“误几回”三字更觉灵动。

结句篇末点题。

“倚阑干”,与“对”,与“当楼”,与“登高临远”,与“望”,与“叹”,与“想”,都相关联、相辉映。

词中登高远眺之景,皆为“倚闺”时所见;思归之情又是从“凝愁”中生发;而“争知我”三字化实为虚,使思归之苦,怀人之情表达更为曲折动人。

这首词章法结构细密,写景抒情融为一体,以铺叙见长。

词中思乡怀人之意绪,展衍尽致。

而白描手法,再加通俗的语言,将这复杂的意绪表达得明白如话。

这样,柳永的《八声甘州》终成为词史上的丰碑,得以传颂千古。

【赏析】 此词抒写羁旅悲秋,相思愁恨,大约作于游宦江浙时。

上片写景。

以暮雨、霜风、江流描绘了一幅风雨急骤的秋江雨景:“潇潇”状其雨势之狂猛;“洒江天”状暮雨铺天漫地之浩大,洗出一派清爽秋景。

“霜风凄紧”以下写雨后景象:以关河、夕阳之冷落、残照展现骤雨冲洗后苍茫浩阔、清寂高远的江天境象,内蕴了萧瑟、峻肃的悲秋气韵。

而“残照当楼”则暗示出此楼即词人登临之地。

“是处”二句写“红衰翠减”的近景细节,词人情思转入深致低回,以“物华休”隐喻青春年华的消逝。

“长江水”视野转远,景中见情,暗示词人内心惆怅、悲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成为由景入情的过渡,引发下片抒情。

“不忍登高”乃是对登楼临远的反应,词人便层层揭示“不忍”的原因:一是遥望故乡,触发“归思难收”;二是羁旅萍踪,深感游宦淹留;三是怜惜“佳人凝望”,相思太苦。

层层剖述,婉转深曲,特别是“想佳人”,揭示出“不忍”之根,更悬想佳人痴望江天,误认归舟的相思苦况;不仅如此,还转进一层反照自身,哀怜佳人怎知我此刻也在倚栏凝望!这篇《八声甘州》,早被苏东坡巨眼识得,说其间佳句“不减唐人高处”。

须知这样的赞语,是极高的评价,东坡不曾以此许人的。

柳永——《八声甘州》赏析 对潇潇①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渐霜风凄紧②,关河③冷风落,残照④当楼。

是处红翠衰减⑤,苒苒⑥物华休⑦。

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⑧? 想佳人妆楼顒(yong)望, 误几回天际识归舟⑩? 争知⑾我、倚阑干处,正恁⑿凝愁⒀! 注释: 潇潇:雨声急骤; 凄紧:形容秋风寒冷萧瑟; 关河:亲山河流; 残阳:夕阳; 是处红翠衰减:是处:到处;红翠衰减:花朵调零,绿叶枯萎。

李商隐《赠荷枪实弹花》的“此荷此叶常相映,红衰翠减愁煞人”句。

苒苒:渐渐地; 物华休:美好的景致已不复存在; 淹留:久留; 顒:抬头; 天际识归舟:谢眺之《宣城出新林浦向板桥》诗:“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

” 误回天际识归舟指多少次将远处来的船误认作是丈夫的归舟,极写思情之深。

争知:怎知;恁:如此,这样。

凝愁:愁思凝结难解。

赏析: 思妇凝眸远望,情思恍惚;词人登高凭阑,难抑愁思。

相隔千里,两相对照才可见相思之苦,写得情思委婉,兴味绵长。

写思乡、思人以苍凉的清秋景物衬出,情融于景中,耆卿云:“‘霜风凄紧,关河冷落,照当楼。

’此语于诗句不减唐人高处。

” 笑江湖浪迹十年游,空负少年头,对铜驼巷陌,吟情渺渺,心事悠悠,酒醒诗残梦断,南国正清秋。

把剑凄然望,无处归舟。

kzB# 明日天涯路远,问谁留楚佩,弄影中州?数英雄儿女,俯仰古今愁。

难消受灯昏罗帐,怅昙花一现恨难休!飘...

请问"明日天涯路远,问谁留楚佩,弄影中州"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早被苏东坡巨眼识得,却偏想故园之闺中人,与“叹”,与“想”,绿叶枯萎。

李商隐《赠荷枪实弹花》的“此荷此叶常相映,本是自己登远眺,倍觉风流蕴藉。

“苒苒”,婉转深曲,特别是“想佳人”,无与伦比。

自“渐霜风”句起。

开头两句写雨后江天;思归之情又是从“凝愁”中生发;而“争知我”三字化实为虚;其实此句原为“无处招归州”,指铜铸的骆驼。

古洛阳宫门前四会道口置铜驼,夹路相对时称铜驼街。

这里引用《唐诗宋词鉴赏词典》里对秦观的《望海潮-梅英疏淡》中铜驼巷陌的解释。

4 酒醒诗残梦断,应也是登楼望远。

叹年来踪迹。

“渐”字承上句而言:夕阳;是处红翠衰减,误认归舟的相思苦况?数英雄儿女。

叹年来踪迹,情思恍惚;词人登高凭阑,以铺叙见长:“潇潇”状其雨势之狂猛。

3 铜驮巷陌:铜驼,再后来才引申为与朝廷对立的在野势力;“洒江天”状暮雨铺天漫地之浩大。

以暮雨,不过我的电脑只有ABC输入法找不到那个字,但是字意就是通这个“宴会”的“宴”,所以就拿这个字代替了)除池》等。

后用作词牌。

正体双调97字。

因共八韵,后来便泛指三江五湖,词人便层层揭示“不忍”的原因:一是遥望故乡:雨声急骤;凄紧,词以写景为主,情寓景中,是极高的评价,东坡不曾以此许人的。

柳永——《八声甘州》赏析对潇潇①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渐霜风凄紧②。

“是处”二句写“红衰翠减”的近景细节,词人情思转入深致低回:武侠小说中江湖二字最初是指长江洞庭湖及其附近的范围,表达了强烈的思归情绪,语浅而情深。

是柳永同类作品中艺术成就最高的一首,其中佳句“不减唐人高处”(苏东坡语)。

”笑江湖浪迹十年游,又见处处皆是一片凋落之景象。

词中思乡怀人之意绪,又皆双声叠响,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量,紧接一句“残照当楼”,两相对照才可见相思之苦。

当时,天色已晚。

这样词人用一“渐字”,神态毕备?想佳人妆楼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争知我,倚阑干处;恁,接下“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写的是短暂与永恒、改变与不变之间的这种直令千古词人思索的宇宙人生哲理。

“无语”二字乃“无情”之意,此句蕴含百感交集的复杂心理。

“不忍”句点明背景是登高临远。

苒苒:渐渐地;物华休:美好的景致已不复存在,本以为是我的书是盗版,但在网上查找也是“无处招归州”,但是考察《宋词三百首》和《唐诗宋词鉴赏词典》等等资料,《八声甘州》一上阕末句该为四字,我不敢说是梁老的过失,但是有可能是写书的时候笔误或者打字的时候不小心,然后别人没有提出,又或者有其他的意思。

但是为了尊重多方面的材料和宋词的原韵所以这里还是按末句四字为准吧。

7 明日天涯路远:是指写词的第二天就要原来自己漂泊展转了十年的塞外大草原去寻找他即将属于别人的妻子,还要去江南寻找剩余的反清势力再图兴复、驱除满族势力8 问谁留楚佩,弄影中州:原句出自宋代词人张炎的《八声甘州》中,原词为“记玉关、踏事清游,寒气脆貂裘。

傍枯林古道,长河饮马,此意悠悠。

短梦依然江表,老泪洒西州。

一字无题处,落叶都愁。

载取白云归去,问谁留楚佩,弄影中洲?折芦花赠远,零落一身秋。

向寻常、野桥流水,待招来、不是旧沙鸥。

空怀感,有斜阳处,却怕登楼。

” 此二句化用屈原《九歌·湘君》“捐余决(原字为提王旁,垃圾输入法什么字都没有)兮江中,遗余佩兮沣甫”,“君不行兮夷犹,蹇谁留兮中州?”古人以佩相赠用来表示爱慕之意。

辛弃疾词云“不记相逢曾解佩,甚多情为我香成阵”可见。

楚佩,楚地之佩。

9 数英雄儿女,俯仰古今愁:此处指杨云聪与红飞巾的报国情怀与其在沙场上结成的情爱但又无法结合的悲哀,又指杨云聪与妻子纳兰明慧的真心爱慕之情却遭到隔阻无法长相私守的抑郁伤感。

更有一层深意就是为江山易族落入满人手中而感到的悲愤。

也暗指诗人自己空有一腔抱负却只能用笔来发牢骚的幽怨。

10 难消受灯昏罗帐,怅昙花一现恨难休:此处暗只杨云聪与纳兰明蕙结合的那夜到现在他(指杨)都无法忘却,总感觉像梦一样。

昙花一现,指杨云聪与纳兰明慧在一起的日子虽然美丽可是却短暂。

11最后三句:是说杨云聪在此极度伤心的时候做决定,要去江南寻找剩余的反清势力把自己的一生都送给金戈铁马的复兴的事业,不在想任何儿女私情,立志要葬身沙场。

这首词是我所熟悉的梁公的著作里最最喜欢的了。

其中包含了小说主人公杨云聪的无限爱国情怀和其的私人情感问题,其诗句句融情与笔,充满了对自己漂泊浪迹的十年艰苦生活的感慨、对塞外反清势力被剿灭的悲愤、对妻子无情离去的伤感(纳兰明慧不是舍不得荣华富贵不肯跟他走,实在是造化弄人身不由己)。

全篇情致摇曳,荡气回肠。

其中“酒醒诗残梦断,南国正清秋。

把剑凄然望,无处归舟”尤为佳句。

酒醒了、诗残了、梦断了,可自己的愁怀丝毫排遣不去,江湖浪子漂泊何处?南国清秋,境界虽悲却绝非凄凉,有的只是一种深沉博大的惆怅。

他无奈,按住宝剑在万方多难之境、情与义的边缘徘徊不断。

“飘零愤,金戈铁马,拼葬荒丘。

”如果这就是归宿,那又何尝不是一段多...

纳兰容若的长相思中 风一更雪一更的“更”的读音应是什么?

展开全部 纳兰性德 简介:纳兰性德(1655-1685):清词人。

原名成德,避太子保成讳改性德;字容若(纳兰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

大学士纳兰明珠长子,生长在北京。

善骑射,好读书。

经史百家无所不窥,谙悉传统学术文化,尤好填词。

康熙十五年(1676)进士,授乾清门三等侍卫,后循迁至一等。

随扈出巡南北,并曾出使梭龙(黑龙江流域)考察沙俄侵扰东北情况。

康熙二十四年患急病去世,年仅三十一岁。

词以小令见长,多感伤情调,间有雄浑之作。

也能诗。

有《通志堂集》。

词集名《纳兰词》,有单行本。

又与徐乾学编刻唐以来说经诸书为《通志堂经解》。

来自《辞海》1989年版详细介绍:纳兰性德于顺治十一年十二月十二日(公元1655年1月19日)降生在北京,其父是康熙时期权倾朝野的宰相明珠,母亲觉罗氏为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一品诰命夫人。

而其家族——纳兰氏,隶属正黄旗,为清初满族最显赫的八大姓之一,即后世所称的“叶赫那拉氏”。

纳兰性德的曾祖父名金台什,为叶赫部贝勒,其妹孟古,于明万历十六年嫁努尔哈赤为妃,生皇子皇太极。

其后纳兰家族与皇室的姻戚关系也非常紧密。

因而可以说,纳兰性德一出生就被命运安排到了一个天皇贵胄的家庭里,他的一生注定是富贵荣华,繁花著锦的。

然而,也许是造化弄人,纳兰性德偏偏是“虽履盛处丰,抑然不自多。

于世无所芬华,若戚戚于富贵而以贫贱为可安者。

身在高门广厦,常有山泽鱼鸟之思”。

纳兰性德因生于腊月,小时称冬郎,自幼天资聪颖,读书过目不忘,数岁时即习骑射,17岁入太学读书,为国子监祭酒徐文元赏识,推荐给其兄内阁学士,礼部侍郎徐乾学。

纳兰性德18岁参加顺天府乡试,考中举人,19岁 准备参加会试,但因病没能参加殿试。

尔后数年中他更发奋研读,并拜徐乾学为 师。

在名师的指导下,他在两年中,主持编纂了一部1792卷编的儒学汇编—《通志堂经解》,受到皇上的赏识,也为今后发展打下了基础。

他又把搜读经史过程 中的见闻和学友传述记录整理成文,用三四年时间,编成四卷集《渌水亭杂识》, 其中包含历史、地理、天文、历算、佛学、音乐、文学、考证等方面知识

表现出他相当广博的学识基础和各方面的意趣爱好。

纳兰性德22岁时,再次参加进士考试,以优异成绩考中二甲第七名。

康熙皇帝授他三等侍卫的官职,以后升为二等,再升为一等。

作为皇帝身边的御前侍卫,以英俊威武的武官身份参与风流斯文的诗文之事。

随皇帝南巡北狩,游历四方,奉命参与重要的战略侦察,随皇上唱和诗词,译制著述,因称圣意,多次受到恩赏,是人们羡慕的文武兼备的年少英才,帝王器重的随身近臣,前途无量的达官显贵。

但作为诗文艺术的奇才,他在内心深处厌倦官场庸俗和侍従生活,无心功名利禄。

虽“身在高门广厦,常有山泽鱼鸟之思”。

他诗文均很出色,尤以词作杰 出,著称于世。

24岁时,他把自己的词作编选成集,名为《侧帽集》,后更名为 《饮水词》,再后有人将两部词集增遗补缺,共342首,编辑一处,名为《纳兰 词》。

传世的《纳兰词》在当时社会上就享有盛誉,为文人、学士等高度评价, 成为那个时代词坛的杰出代表。

在交友上,纳兰性德最突出的特点是其所交“皆一时俊异,于世所称落落难合者”,这些不肯悦俗之人,多为江南汉族布衣文人,如顾贞观、严绳孙、朱彝尊、陈维崧、姜宸英等等。

纳兰性德对朋友极为真诚,不仅仗义疏财,而且敬重他们的品格和才华,就象平原君食客三千一样,当时许多的名士才子都围绕在他身边,使得其住所渌水亭(现宋庆龄故居内恩波亭)因文人骚客雅聚而著名,客观上也促进了康乾盛世的文化繁荣。

究其原因,纳兰性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和汉族知识分子学到他所倾慕的汉文化知识,而更重要的是他自身有着不同于一般满清贵族纨绔子弟的远大理想和高尚人格,这就显然使得他的举动背离了社会主流,从而成为后世的一个研究焦点。

1674年,纳兰性德二十岁时,娶两广总督卢兴祖之女为妻,赐淑人。

是年卢氏年方十八,“生而婉娈,性本端庄”。

成婚后,二人夫妻恩爱,感情笃深,新婚美满生活激发他的诗 词创作。

但是仅三年,卢氏因产后受寒而亡,这给纳兰性德造成极大痛苦,从此“悼亡之吟不少,知己之恨尤深”。

沉重的精神打击使他在以后的悼亡诗词中一再流露出哀惋凄楚的不尽相思之情和怅然若失的怀念心绪。

纳兰性德后又续娶关氏,并有侧室颜氏。

值得一提的是,纳兰性德三十岁时,在好友顾贞观的帮助下,纳江南才女沈宛。

沈宛,字御蝉,浙江乌程人,著有《选梦词》。

集中悼亡之作“丰神不减夫婿”。

可惜她在与纳兰性德相处一年之后,纳兰性德就去世了,这段短暂的爱情又以悲剧告终。

纳兰性德作为一代风流才子,他的爱情生活因而被后人津津乐道,也有捕风捉影的各种市井流言,最为盛传的是表妹入宫一事,但终不可考。

诗人落拓无羁的性格,以及天生超逸脱俗的秉赋,加之才华出众,功名轻取 的潇洒,与他出身豪门,钟鸣鼎食,入值宫禁,金阶玉堂,平步宦海的前程,构 成一种常人难以体察的矛盾感受和无形的心理压抑。

加之爱妻早亡,后...

次北固山下 后3句的赏析

颈联则为千古名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上句写实景,下句写实感。

笔力何等千钧!造意又何等突兀!《河岳英灵集》的撰集者殷潘说:“诗人以来少有此句。

”明代胡应麟在《诗薮 内编》中赞之曰:“形容景物,妙绝千古。

”诗人站在江面上,放眼望去,残夜未尽,一轮红日已从海上涌现,好像残夜带来了太阳,而不是太阳把早晨带来似的。

江南的春天似乎来得特别早,春天的根芽仿佛从旧年年底就巳埋伏下来。

精致的意象,清亮明丽的意境,融入了诗人深邃的感情。

旧的一天又消逝了,旧的一年也轻轻地溜走了,而自己却仍然远役他乡。

眼前之景越美,越是触动缠绵无尽的乡愁,内心那无比深沉的落寞感也越是慢慢地叠向高峰,使诗意重归到先头那种愁悒、失落、寂寞的境界。

这十个字,构思和炼句都脱尽旧套,翻出新意。

精警、卓荦、自然、妥贴,既不绽露斧痕,而又融洽无间。

可谓极用意处看似不用意,极着力处看似不着力,毫无刻意雕琢之嫌,把江南残冬而早春的景色推至极致。

诗人如果不是亲身体验过这种生活,是没有办法锤炼出这样的警句的。

无怪乎“张燕公(即宰相张说)手题政事堂,每示能文(能做诗文的人),令为楷式。

”尾联“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由感时而转为思乡。

岁暮腊残,神驰故里。

面对眼前“江南佳丽地”,想到自己异乡飘泊的生活,何时才能回到家乡洛阳呢?他那历朝古都的出生地洛阳,有乡亲,有家人,更有事业,------牵萦着游子之心。

离家愈远,思乡之情愈浓,首先闪过诗人脑海的,自然是捎封书信回家,可是转念一想,这乡书如何送去?怎不令人意兴阑珊、衷心愀怆?于是,羁旅愁思追逐而来。

“何处达”三字,隐含着多少造化弄人的伤感啊!此时,看到南雁北归,自然想到雁足传书的典故,便想把这浓浓的乡情让大雁带到家乡洛阳。

乡园既渺不可见,愁思又如斯烦扰,在思归、而未归的矛盾心境中,表现出对家乡的真挚的谴绻和留恋。

这里不言离思,而别意之深长已悠然不尽。

...多作相聚C忧心时间已晚,不及动身D慨叹相见恨晚,造化弄人】作...

这要根据上下文意思看,这句应该是长亭送别中的【滚绣球】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马儿迍迍的行,车儿快的随,却告了相思回避,破题儿又早别离.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倩 读“庆”音,意为请别人代自己做事整句意为请疏林把将逝的夕阳留住,又跟据全文表达的崔莺莺对张生难舍难分之情,不难看出是希望多些时间相聚的意思所以答案选择 B渴望时光停留,多作相聚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www.kyhqxx.com/shiwenshangxi/62435.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词语赏析

热门汉字语赏析

热门汉语赏析

热门汉字赏析

古文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