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稹描写菊花的诗句

元稹描写菊花的诗句

《菊花》 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元稹

元稹(779-831),字微之,河南(河南府,今河南洛阳)人,唐朝著名诗人。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十世孙,父元宽,母郑氏。

元稹元稹聪明机智过人,年少即有才名,与白居易同科及第,并结为终生诗友,二人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诗作号为"元和体",给世人留下"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千古佳句。

元稹其诗辞浅意哀,仿佛孤凤悲吟,极为扣人心扉,动人肺腑。元稹的创作,以诗成就最大。其乐府诗创作,多受张籍、王建的影响,而其"新题乐府"则直接缘于李绅。名作有传奇《莺莺传》、《菊花》、《离思五首》、《遣悲怀三首》等。现存诗八百三十余首,收录诗赋、诏册、铭谏、论议等共100 卷,留世有《元氏长庆集》。

关于洛阳牡丹的诗词。

牡丹 牡丹诗词: 《牡丹》唐 白居易 《牡丹芳》 唐 白居易 《西明寺牡丹》 元稹 《白牡丹》 韦庄 《吉祥寺花将落而陈述古期不至》 苏轼 《牡丹》五首 冯琦 《无题》 薛蕙 《春半雨寒牡丹殊无消息》 杨万里 《雨中花》 苏轼 《满庭芳》 陈瓘 《浑侍中宅牡丹》 唐 刘禹锡 《牡丹》 五代 皮日休 《咏白牡丹》 明 潘韶 《赏牡丹》一首 刘禹锡 《惜牡丹花》二首 唐 白居易 《牡丹落后有作》 孙鲂 《牡丹》 张淮 《洛阳牡丹图》 欧阳修 《牡丹》 李孝光 《牡丹》 马氏 《次韵杨司业牡丹》二首 吴澄 《夜合花》 晁补之 《如梦令》 晁冲之 《红牡丹》 唐 王维 《黑牡丹》 明 程先贞庵 《牡丹亭》汤显祖...

元稹的为人是怎样的 真的是和他的诗词不想

元稹(779-831),字微之,河南(河南府,今河南洛阳)人,出生于长安靖安坊祖宅,唐朝著名诗人。

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十世孙,父元宽,母郑氏。

元稹聪明机智过人,年少即有才名,与白居易同科及第,并结为终生诗友,二人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诗作号为"元和体",给世人留下"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千古佳句。

元稹其诗辞浅意哀,仿佛孤凤悲吟,极为扣人心扉,动人肺腑。

元稹的创作,以诗成就最大。

其乐府诗创作,多受张籍、王建的影响,而其"新题乐府"则直接缘于李绅。

名作有传奇《莺莺传》、《菊花》、《离思五首》、《遣悲怀三首》等。

现存诗八百三十余首,收录诗赋、诏册、铭谏、论议等共100 卷,留世有《元氏长庆集》。

元稹为人刚直不阿,情感真挚,和白居易是一对好友。

白居易这样评价元稹“所得惟元君,乃知定交难”,并说他们之间的友谊是“一为同心友,三及芳岁阑。

花下鞍马游,雪中杯酒欢。

衡门相逢迎,不具带与冠。

春风日高睡,秋月夜深看。

不为同登科,不为同署官。

所合在方寸,心源无异端。

”而元稹对白居易关心,更凝结成了千古名篇《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除了流芳千年的“元白之谊”,元稹和妻子韦丛的半缘情深也为人津津乐道。

唐德宗贞元十八年(802年),太子少保韦夏卿的小女儿年芳20的韦丛下嫁给24岁的诗人元稹。

此时的元稹仅仅是秘书省校书郎。

韦夏卿出于什么原因同意这门亲事,已然无从考证了,但出身高门的韦丛并不势利贪婪,没有嫌弃元稹。

相反,她勤俭持家,任劳任怨,和元稹的生活虽不宽裕,却也温馨甜蜜。

可是造化弄人,唐宪宗元和四年(809年),韦丛因病去世,年仅27岁。

此时的31岁的元稹已升任监察御史,幸福的生活就要开始,爱妻却驾鹤西去,诗人无比悲痛,写下了一系列的悼亡诗。

菊花 元稹所描写的画面

杜甫死后,其子也相因落魄,穷困潦倒,竟然无力按照父亲的遗愿而将骸骨迁葬古洛。

到了杜甫的孙子,其为了将其祖父从遥远的湖南迁回故土洛阳,竟然一路乞讨,扶柩千里。

在归途中,杜甫的孙子拜谒元稹,约其为祖父写个墓志铭。

元稹是杜甫的仰慕者和推崇者,感泣地写下了“至于子美,盖所谓上薄《风》、《骚》,下该沈、宋,古傍苏、李,气夺曹、刘。

掩颜、谢之孤高,杂徐、庾之流丽、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矣。

” "沈宋"是指初唐诗人沈佺期同宋之问的并称。

"苏李"有两种说法。

1.苏李诗 苏李诗,是西汉苏武、李陵二人诗体的合称。

托名西汉苏武、李陵赠答的若干首五言古诗,今存10多首。

其中李陵《与苏武三首》、苏武诗四首最早见于《文选》“杂诗”类,列次《古诗十九首》之后,是较完整的一组,通常举为“苏李诗”的代表作。

此外散见于《古文苑》、《艺文类聚》及《初学记》等书。

“苏李诗”与《古诗十九首》“同一风味”(王士□《渔洋诗话》),大多为赠答留别,怀人思归,感伤人生,情调凄怨,是一些艺术相当成熟、形式较为完整的五言古诗。

如:“临河濯长缨,念子怅悠悠;远望悲风至,对酒不能酬”;“携手上河梁,游子暮何之;徘徊蹊路侧,□□不得辞”等句,都很著名,六朝隋唐以来广泛传诵。

钟嵘《诗品》评李陵诗为上品,《文选》择优选录,杜甫也说“李陵苏武是吾师”(《解闷十二首》)。

但这批诗在六朝已被疑为拟作或赝品。

南朝宋颜延之认为“李陵众作,总杂不类,元是假托,非尽陵制”(《太平御览》卷586引《庭诰》)。

刘勰则据汉成帝诏命刘向校录歌诗三百余篇的记载(《汉书·艺文志》),指出“辞人遗翰,莫见五言,所以李陵、班婕妤见疑于后代”(《《文心雕龙》·明诗》)。

此后,自北宋苏轼至近代许多学者,从苏武、李陵事迹、诗中地域、避讳以及诗的风格等不同方面论证其伪,当可成为定案。

“苏李诗”大体是东汉桓帝、灵帝时期的无名氏作品,约为《古诗十九首》同时前后的产物,也被视作五言诗成熟的一个标志。

但由于它的成就稍逊于《古诗十九首》,还由于六朝拟作风行,因而也有人认为它是六朝人的拟作。

近人梁启超据刘勰、钟嵘的评论只提李陵而不及苏武,怀疑“李陵的几首是早已流行”,“拟苏武的那几首”是“魏晋间作品”(《中国之美文及其历史》)。

这就是说,今存“苏李诗”中可能杂有六朝人的拟作,同时也反映出它在六朝拥有五言诗典范的地位,影响深广。

2.苏味道和李峤,并称“苏李”。

在初唐诗人中,苏李往往与沈宋相提并论,他们都大力创作近体诗,对唐代律诗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苏味道 (648~705)唐代诗人。

赵州栾城(今属河北)人。

9岁能属文,以才著称。

20岁进士登第。

累转咸阳尉。

高宗调露元年(679),吏部侍郎裴行俭征西突厥,奏为掌书记,从军至安西。

武后时,累官至凤阁鸾台三品。

李峤 (645~714)唐代诗人。

字巨山。

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

少有才名。

20岁时,擢进士第。

举制策甲科。

累官监察御史。

原文为"古傍",第一种可能性更大? 曹刘,建安七子中的曹植(一说为曹氏三父子)与刘桢. 颜、谢: 颜延之和谢灵运 徐、庚: 徐陵和庾信

元稹的资料 哪个时代的诗人、称作元白的人。

袁枚的资料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汉族,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

父元宽,母郑氏。

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拔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

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

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元稹8 岁丧父,15岁以明两经擢第。

21岁初仕河中府,25岁登书判出类拔萃,授秘书省校书郎。

28岁列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第一名,授左拾遗。

母郑贤而文,亲授书传。

举明经书判入等,补校书郎。

元和初,应制策第一。

元和四年(809)为监察御史。

因触犯宦官权贵,次年贬江陵府士曹参军。

后历通州(今四川达州市)司马、虢州长史。

元和十四年任膳部员外郎。

次年靠宦官崔潭峻援引,擢祠部郎中、知制诰。

长庆元年(821)迁中书舍人,充翰林院承旨。

次年,居相位三月,出为同州刺史、浙东观察使。

大和三年(829)为尚书左丞,五年,逝于武昌军节度使任上。

年五十三卒,赠尚书右仆射。

稹自少与白居易倡和,当时言诗者称“元白”,号为“元和体”。

其诗辞浅意哀,仿佛孤凤悲吟,极为扣人心扉,动人肺腑。

元稹的创作,以诗成就最大。

其乐府诗创作,多受张籍、王建的影响,而其“新题乐府”则直接缘于李绅。

与白居易齐名,并称元白,同为新乐府运动倡导者。

作有传奇《莺莺传》,又名《会真记》,为后来《西厢记》故事所由。

有《元氏长庆集》60卷,补遗6卷,存诗八百三十多余首,收录诗赋、诏册、铭谏、论议等共100 卷。

袁枚(1716-1797),清代诗人、诗论家。

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苍山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袁枚是乾隆、嘉庆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为“乾隆三大家”。

乾隆四年(1739年)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

乾隆七年外调做官,曾任江宁、上元等地知县,政声好,很得当是总督尹继善的赏识。

三十三岁父亲亡故,辞官养母,在江宁(南京)购置隋氏废园,改名“随园”,筑室定居,世称随园先生。

自此,他就在这里过了近50年的闲适生活,从事诗文著述,编诗话发现人才,奖掖后进,为当时诗坛所宗。

袁枚24岁参加朝廷的科考,试题是《赋得因风想玉珂》,诗中有“声疑来禁院,人似隔天河”的妙句,然而总裁们以为“语涉不庄,将置之孙山”,幸得当时总督尹继善挺身而出,才免于落榜。

著作有《小仓山房集》;《随园诗话》16卷及《补遗》10卷;《新齐谐》24卷及《续新齐谐》10卷;随园食单1卷;散文 ,尺牍,随园食单说部等30余种。

散文代表作《祭妹文》,哀婉真挚,流传久远,古文论者将其与唐代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并提。

倡导“性灵说”。

主张写诗要写出自己的个性,认为“自三百篇至今日,凡诗之传者,都是性灵,不关堆垛”。

主张直抒胸臆,写出个人的“性情遭际”。

主张“性灵”和“学识”结合起来,以性情、天分和学历作为创作基本,以“真、新、活”为创作追求,这样才能将先天条件和后天努力相结合,创作出佳品,认为“诗文之作意用笔,如美人之发肤巧笑,先天也;诗文之征文用典,如美人之衣裳首饰,后天也”。

主张文学应该进化,应有时代特色,反对宗唐宗宋。

他讥讽神韵派是“贫贱骄人”,格调派是“木偶演戏”,肌理派是“开骨董店”,宗宋派是“乞儿搬家”。

他也反对沈德潜的“温柔敦厚”说,认为“孔子论诗可信者,‘兴观群怨’也;不可信者,‘温柔敦厚’也”。

主张骈文和散文并重,认为骈文与散文正如自然界的偶与奇一样不可偏废,二者同源而异流,它们的关系是双峰并峙,两水分流。

诗歌清新隽永,流转自如。

写景诗飘逸玲珑。

袁枚的文学思想有发展的观点,对封建正统文学观点及形式主义思潮有冲击作用。

另外,他强调骈文作为美文学的存在价值,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但他的诗多叙写身边琐事,多风花雪月的吟哦,缺少社会内容,有些诗趋向艳俗,不免浅薄甚至浮滑。

歌颂牡丹的诗词

1、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

——刘禹锡《赏牡丹》 2、有此倾城好颜色,天教晚发赛诸花。

——刘禹锡《思黯南墅赏牡丹》 3、天下真花独牡丹。

——欧阳修《洛阳牡丹记》 4、一年春色摧残尽,再觅姚黄魏紫看。

——范成大《再赋简养正诗》 5、篔筜竟长纤纤笋,踯躅闲开艳艳花。

——韩愈《答张十一》 6、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

花心愁欲断,春色岂知心。

——王维《红牡丹》 7、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只有两枝残。

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白居易《惜牡丹》 8、簇蕊风频坏,裁红雨更新。

眼看吹落地,便别一年春。

——元稹《牡丹》 9、闺中莫妒新妆妇,陌上面惭傅粉郎。

昨夜月照深似水,入门唯觉一庭香。

——韦庄《白牡丹》 10、洛阳人惯见奇葩,桃李花开未当花。

须是牡丹花盛发,满城方始乐无涯。

邵雍《洛阳春吟》 11、牡丹奇擅洛都春,百卉千花浪纠纷。

国色鲜明舒嫩脸,仙冠重叠剪红云。

范纯仁《牡丹》 12、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

花心愁欲断,春色岂知心。

——王维《红牡丹》 13、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李白《清平调辞三首》 14、有此倾城好颜色,天教晚发赛诸花。

——刘禹锡《赏牡丹》 名人堂:众名人带你感受他们的驱动人生马云任志强李嘉诚柳传志史玉柱15、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刘禹锡《赏牡丹》 16、一丛深花色,十户中人赋。

——白居易《秦中吟·买花》 17、我愿暂求造化力,减却牡丹娇艳色。

少回卿士爱花心,同似吾君忧稼穑。

——白居易《牡丹芳》 18、绝代只西子,众芳惟牡丹。

——白居易《牡丹》 19、我案花品,此花第一。

脱落群类,独当春日。

——舒元舆《牡丹赋》20、落尽残红始吐芳,佳名唤作百花王。

竟夸天下无双艳,独占人间第一香。

——皮日休《牡丹》 21、若教解语应倾国,任是无情亦动人。

——罗隐《牡丹花》 22、天下真花独牡丹。

——欧阳修《洛阳牡丹记》 23、牡丹花之艳,而无甘实;荔枝果之绝,而非名花。

——《书荔枝谱后》 24、三月牡丹呈艳态,壮观人间春世界。

——杜安世《玉楼春》 25、桃李花开人不窥,花时须是牡丹时。

——邵雍《洛阳春吟》 26、若占上春先秀发,千花百卉不成妍。

——司马光《和君贶老君庙姚黄牡丹》 27、枣花至小能成实,桑叶虽柔解吐丝。

堪笑牡丹大如斗,不成一事只空枝。

——王溥《咏牡丹》 28、天香夜染衣犹湿,国色朝酣酒未苏。

——辛弃疾《鹧鸪天·祝良显家牡丹一本百朵》 29、一年春色摧残尽,更觅姚黄魏紫看。

——范成大《再赋简养正》

元稹字什么

元稹(779-831),字微之河南府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唐朝宰相、著名诗人。

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十世孙,父元宽,母郑氏。

[1-2] 元稹聪明机智过人,年少即有才名,与白居易同科及第,并结为终生诗友,二人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诗作号为“元和体”,给世人留下“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千古佳句。

但是在政治上并不得意,元稹虽然一度官至宰相,却在觊觎相位的李逢吉的策划下被贬往外地。

晚年官至武昌节度使等职。

死后追赠尚书右仆射。

写思乡的诗句

诗中乡情 1.君自故乡来。

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王维《杂诗》) 2.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 3.岭外音书断,经冬复立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宋之文《渡汉江》) 4.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 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王湾《次北固山下》) 5.人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薛道衡《人日思归》) 6.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 7.谁家玉笛暗飞声,散人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国情。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8.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刘皂《旅次朔方》) 9.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白居易思乡诗三首 望驿台 靖安宅里当窗柳,望驿台前扑地花。

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

邯郸冬至夜思家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南浦别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静夜思 【唐】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阴雨 【唐】白居易 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

滩声秋更急,峡气晓多阴。

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

将何慰幽独?赖此北窗琴。

客中寒食 【唐】李中 旅次经寒食,思乡泪湿巾。

音书天外断,桃李雨中春。

欲饮都无绪,唯吟似有因。

输他郊郭外,多少踏青人。

江岸秋思 【唐】杜荀鹤 驱马傍江行,乡愁步步生。

举鞭挥柳色,随手失蝉声。

秋稼缘长道,寒云约古城。

家贫遇丰岁,无地可归耕。

江上送友人南游 【唐】张乔 何处积乡愁,天涯聚乱流。

岸长群岫晚,湖阔片帆秋。

买酒过渔舍,分灯与钓舟。

潇湘见来雁,应念独边游。

思乡作 【唐】布燮 泸北行人绝,云南信未还。

庭前花不扫,门外柳谁攀。

坐久销银烛,愁多减玉颜。

悬心秋夜月,万里照关山。

冬日山居思乡 【唐】周贺 大野始严凝,云天晓色澄。

树寒稀宿鸟,山迥少来僧。

背日收窗雪,开炉释砚冰。

忽然归故国,孤想寓西陵。

云梦故城秋望 【唐】戎昱 故国遗墟在,登临想旧游。

一朝人事变,千载水空流。

梦渚鸿声晚,荆门树色秋。

片云凝不散,遥挂望乡愁。

除夜作 【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

故乡杏花 【唐】司空图 寄花寄酒喜新开,左把花枝右把杯。

欲问花枝与杯酒,故人何得不同来? 江外思乡 【唐】韦庄 年年春日异乡悲,杜曲黄莺可得知。

更被夕阳江岸上,断肠烟柳一丝丝。

远望 【唐】元稹 满眼伤心冬景和,一山红树寺边多。

仲宣无限思乡泪,漳水东流碧玉波。

和三乡诗 【唐】高衢 南北千山与万山,轩车谁不思乡关。

独留芳翰悲前迹,陌上恐伤桃李颜。

乡思 【唐】薛涛 峨嵋山下水如油,怜我心同不系舟。

何日片帆离锦浦,棹声齐唱发中流。

1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3风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4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5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6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7酒入愁肠,化做相思泪 8共看明月庆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9浊酒一杯家万里,羌管悠悠霜满地 10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君自故乡来。

应知故乡事。

写几句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越多越好,求解答!

表达思乡之情的古诗1、《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阴雨》唐·白居易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

滩声秋更急,峡气晓多阴。

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

将何慰幽独?赖此北窗琴。

3、《客中寒食》唐·李中旅次经寒食,思乡泪湿巾。

音书天外断,桃李雨中春。

欲饮都无绪,唯吟似有因。

输他郊郭外,多少踏青人。

4、《江岸秋思》唐·杜荀鹤驱马傍江行,乡愁步步生。

举鞭挥柳色,随手失蝉声。

秋稼缘长道,寒云约古城。

家贫遇丰岁,无地可归耕。

5、《江上送友人南游》唐·张乔何处积乡愁,天涯聚乱流。

岸长群岫晚,湖阔片帆秋。

买酒过渔舍,分灯与钓舟。

潇湘见来雁,应念独边游。

6、《思乡作》唐·布燮泸北行人绝,云南信未还。

庭前花不扫,门外柳谁攀。

坐久销银烛,愁多减玉颜。

悬心秋夜月,万里照关山。

7、《冬日山居思乡》唐·周贺大野始严凝,云天晓色澄。

树寒稀宿鸟,山迥少来僧。

背日收窗雪,开炉释砚冰。

忽然归故国,孤想寓西陵。

8、《云梦故城秋望》唐·戎昱故国遗墟在,登临想旧游。

一朝人事变,千载水空流。

梦渚鸿声晚,荆门树色秋。

片云凝不散,遥挂望乡愁。

9、《杂诗》唐·王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10、《渡汉江》唐·宋之问岭外音书断,经冬复立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11、《次北固山下》唐·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2、《月夜忆舍弟》唐·杜甫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13、《秋思》唐·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14、《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5、《回乡偶书》唐·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16、《旅次朔方》唐·刘皂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17、《邯郸冬至夜思家》唐·白居易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18、《故乡杏花》唐·司空图寄花寄酒喜新开,左把花枝右把杯。

19、《和三乡诗》唐·高衢南北千山与万山,轩车谁不思乡关。

独留芳翰悲前迹,陌上恐伤桃李颜。

20、《乡思》唐·薛涛峨嵋山下水如油,怜我心同不系舟。

何日片帆离锦浦,棹声齐唱发中流。

欲问花枝与杯酒,故人何得不同来?21、《江外思乡》唐·韦庄年年春日异乡悲,杜曲黄莺可得知。

更被夕阳江岸上,断肠烟柳一丝丝。

22、《远望》唐·元稹满眼伤心冬景和,一山红树寺边多。

仲宣无限思乡泪,漳水东流碧玉波。

23、《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4、《长相思》清·纳兰性德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25、《泊船瓜洲》宋·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kyhqxx.net/zhishi/8914.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知识

热门诗词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