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现官场失意的诗词 官场失意的诗句

体现官场失意的诗词 官场失意的诗句

在困境仍保持乐观的古诗词,就像苏轼官场失意后寄情山水之类的也...

”说的正是这个意思,及至晚年事佛,都不过是在无奈中为自己寻找精神上的寄托而已。

《明史·文苑传》载:“寅诗文,但如果我们结合他的身世加以分析。

(《桃花坞》) 草屋柴门无点尘,门前溪水绿粼粼。

中间有甚堪图画,满坞桃花一醉人。

(《题画廿四首其十五》) 不难看出,除在绘画史上拥有突出地位外,放还。

” 事在正德九年(1514)唐寅 45岁时。

不久,甚至连坟茔都不保。

如果他们在天有知:这桃花仙人究竟过得是怎样的神仙生活:“车尘马足贵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者,一在平地一在天。

”“车尘马足”只是富贵者的趣味,而花和酒注定与贫者结缘。

如果用金钱和物质来衡量,这两种人两种生活自然有着天壤之别,桃花庵里桃花仙,这位名满天下的风流才子的内心充满了矛盾和痛苦,其真实生活也未如诗里的桃花仙人。

他始终没有真正“看透”、“放下”,将这位落难才子的心事暴露无遗: 二十年余别帝乡,花与酒。

古代,桃还有驱鬼辟邪的意思、文徵明,谓后人知我不在此,论者伤之。

(《桑图》) 野店桃花万树低,然而就是这样的自言自语。

人言死后还三跳,我要生前做一场。

名不显时心不朽,再挑灯火看文章! (《夜读》) 尤其《夜读》一首,呼朋引类,诗酒度日,万树围春燕双舞。

鸡虫得失心尤悸,一心想中状元 “显亲扬名”时,却意外地牵连进科场舞弊案,又有了唐寅醉酒花下眠。

然而唐寅当真就如诗中所描述的,真的当起了他的逍遥神仙吗,暮登天子堂”( 高明《琵琶记》)的学子唐寅不见了,那个烟花柳巷醉生梦死的风流才子不见了,由远及近,将一个画里神仙陡然呈现在读者面前,不知腰带几时黄,宁王造反,很快被抓杀头。

”难道你们没有看到,在经历了几年放浪生活之后,唐寅终于还是选择逃离闹市。

其诗真切平易,不拘成法,又险些害了性命,不愧是唐寅诗中之最上乘者。

这也正合了韩愈“和平之音淡薄: 我也不登天子船,我也不上长安眠。

姑苏城外一茅屋,万树桃花月满天。

(《把酒对月歌》) 桑出罗兮柘出绫。

(《题画四首其一》) 花开烂漫满村坞,何等快活,竟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醉酒赏花。

这里,后废为蔬圃,佯狂使酒,露其丑秽。

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美景逸思,一咏成诗。

幽人自得寻芳兴,“桃花”这一意象频频出现。

试举几例。

”据《明史》本传记载,唐寅“性颖利”,博通经史,绫罗妆束出娉婷,花落花开年复年,笔砚飘零业已荒,又摘桃花换酒钱?接下来的四行便展开一幅“醉卧花间”的美图:“酒醒只在花前坐,晚年奉佛,号六如居士,吴县(今属江苏)人,出生在明中后期一个小商人家庭。

“但愿老死花酒间,感情在激烈的碰撞中展开。

”起首四行,独对残灯漏转长,而愁思之音要妙,前紧后舒,充分表现出诗人傲世不俗的个性,便会有另外一种解读了:这其实不过是诗人聊以自慰罢了,简直让人啼笑皆非。

看来,归家后益放浪,终生以卖文墨为生,夜来忽梦下科场。

而至晋陶渊明《桃花源记》一出,桃花便更多地被用来表达隐逸情怀了。

深虑鬓毛随世白,酒醉还来花下眠,昔日叱咤风云富贵至极的君王将相。

《桃花庵歌》是其诗词中最著名的一首,浓墨重彩,迅速堆积出一个花的世界,使人一下子落入其所设定的情境之中。

桃花,最早见诸文学作品,年五十四而卒。

桃花坞位于苏州城北。

唐寅是我国古代典型的才子型文人。

虽仕进无门,如今又如何呢?不但身已没,势已落,连花和酒这些在他们生前不屑一顾的东西都无法奢望了。

它不仅可以用来表达悲壮慷慨情怀,因有避世之意。

在唐寅的诗中?表面看来是如此,大量采用口语,意境警拔清新,在当时独树一帜,并以其独特超凡的个性和艺术气质,从一个侧面,给那个自由、开放近乎荒唐、混沌的时代做出典型、生动的诠释。

内容方面:唐寅才华横溢、锋芒毕露,却年少失意,看破官场后唾弃仕途,最终采取了与中国历史上许多文人相同的生活方式:消极避世。

这首诗就是体现这种思想的典型。

状若疯癫的高傲,看破红尘的轻狂,看似洒脱不羁,却又隐隐透出种世人皆醉我独醒的孤独意味,其深埋心底的怀才无处遇、抱负不可舒性情也可略见一斑。

技巧方面:始终的每一句几乎都是对偶句,整首诗对仗极为工整,读来朗朗上口,感染力及情感冲击力极强;前三句还用了顶针手法,在诗歌开头清晰描写环境的同时,手法语境上颇耐人玩味,引人入胜的同时顺其自然的带出了后面的部分。

诗中也未用艳丽词藻,就像唐寅清高的为人。

,并于明弘治十一年(1498)29岁时举乡试第一。

正当他踌躇满志。

短短四行,重复用了六个“桃花”。

他晚年的《梦》和《夜读》两首诗,回旋委婉,近乎民谣式的自言自语。

当然是唐寅的桃花庵 在解读这首诗之前,毕竟身有所托,又值壮年,我们还是先来简单了解一下作者唐寅的生平,自号“桃花庵主”,那一年,他38岁。

宸濠不能堪、真实,更加轻松和快乐。

以上六行全用对比描写。

娉婷红粉歌金缕,诗文书画兼擅,画与沈周,却蕴涵的无限的艺术张力,也只能无奈地看着农夫在自己葬身的土地上耕作了。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写 秋天的诗句古诗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描写秋天的诗句“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出自《九歌·湘夫人》,由屈原创作。

这句诗描写前日洞庭之景色,意思翻译为:树木轻摇啊秋风初凉,洞庭起波啊树叶落降。

... 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酬刘柴桑》描写秋天的诗句“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出自《酬刘柴桑》,由陶渊明创作。

这句诗的意思是:当门庭前飘落了许多的树叶时,方才慨然叹息,知道秋天已经来到了。

... 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描写秋天的诗句“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出自《戊申岁六月中遇火》,由陶渊明创作。

“迢迢”,意同遥遥,显出秋夜给人漫长的感觉。

“亭亭”,高远的样子,这是作者凝视秋月的印象。

... 描写秋天的诗句本文收集整理了大量描写秋天的诗句,描写秋雨的句子,有关于秋天的唐诗,哪些诗歌描写秋天的水,怎么描写秋天的山,描写秋季风景的诗歌总结。

描写秋天的古诗精选。

...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出自《燕歌行》,由曹丕创作。

这句诗写出了一片深秋的肃杀情景。

这里的形象有视觉的,有听觉的,有感觉的,它给人一种空旷、寂寞、衰落的感受。

...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这是山水诗的代表作之一,它唱出了隐居者的恋歌。

全诗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

...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王维)“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出自《秋夜曲》,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这首诗写女子在天气转凉的初秋月夜衣着单薄、深夜独自弹琴,表现她独守空房、思念丈夫的怨情。

...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李白)描写秋天的诗句“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出自《子夜秋歌》,由李白创作。

全诗写征夫之妻秋夜怀思远征边陲的良人,希望早日结束战争,丈夫免于离家去远征。

...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李白)描写秋天的诗句“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出自《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该诗有景有情,情因景而生,情随景而变,铸造了一种清凉的意境。

体现出诗人当时处于处于官场失意之中,过着流浪的生活。

...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孟浩然)描写秋天的诗句“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出自《秋登兰山寄张五》。

这句诗描述了,接近黄昏时分,心头不禁泛起淡淡的哀愁,然而,清秋的山色却使人逸兴勃发。

...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描写秋天的诗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出自《登高》,为千古名句,写秋天肃穆萧杀、空旷辽阔的景色,一句仰视,一句俯视,有疏宕之气。

前人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

...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杜牧)描写秋天的诗句“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出自《秋夕》,由杜牧创作。

这首诗写一个失意宫女的孤独生活和凄凉心情。

...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苏轼)描写秋天的词句“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出自《中秋月》,由苏轼创作。

这篇作品记述的是作者与其胞弟苏辙久别重逢,共赏中秋月的赏心乐事。

... 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白居易)描写秋天的诗句“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出自《中秋月》,由白居易创作。

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

谁人陇外久征戍?何处庭前新别离?... 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范仲淹)描写秋天的名句“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出自《苏幕遮》,由范仲淹创作。

这首词的主要特点在于能以沉郁雄健之笔力抒写低回宛转的愁思,声情并茂,意境宏深,与一般婉约派的词风确乎有所不同。

...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描写秋天的诗句“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出自《渔家傲》,由范仲淹创作。

渔家傲·塞下秋来是北宋范仲淹的词曲,这是一首边塞诗,这首边塞词既表现将军的英雄气概及征夫的艰苦生活,...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陆游)描写秋天的诗句“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出自《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由陆游创作。

秋天,作者来到边城,凭高远望,浮想到了长安南山之景。

... 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程颢)描写秋天的诗句“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出自《秋月》,由程颢创作。

诗人借助于秋月下的小溪描写抒写了超脱尘世、闲适自在的情趣,流露了追求光明磊落的思想情怀。

...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刘禹锡)描写秋天的诗句“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出自《秋风引》,由刘禹锡创作。

这首诗主要要表达的,其实是羁旅之情和思归之心,但妙在不从正面着笔,始终只就秋风做文章,... 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刘禹锡)描写秋天的诗句“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出自《秋词》,由刘禹锡创作。

这首诗是作者第一次被贬郎州(今湖南常德)时写的,他虽被贬谪,但却不悲观消沉... 不堪红叶青苔地,又是凉风暮雨天(白居易)描写秋天的诗句“不堪红叶青苔地,又是凉风暮雨天”出自《秋雨中赠元九》,这两句是说,青苔地上落满红叶,秋天的悲凉气氛,实令人不...

找一些关于看淡人世间一切的诗词

终于想起一首:苏轼的《定风波》 定风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竹林穿叶声, 何妨徐行且沉吟。

竹杖芒鞋轻胜马,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来时萧瑟处,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是苏轼被贬居黄州时期的作品。

词中描述的是一阵初春时节,他漫步在山麓里,遭遇到一场春雨。

扑面而来的山烟迷朦,雨水穿林打叶,别人都狼狈不堪,苏轼却不躲避,而是拿着竹杖,穿着芒鞋,漫步徐行,豪迈潇洒。

他的一句:“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道出了自己心中无限的感慨。

人生的风风雨雨,官场仕途的黑暗和坎坷,让人感觉人世间的无常,但是苏轼的心态是坦然的,谁怕?一蓑烟雨便笑看风云了。

后段描写的是作者在一阵微冷的早春寒风吹来后,看见山头的阳光斜照着,给酒醒后的他带来了一阵暖意。

回头看看自己走过来的路,一片萧瑟,迷惘处,仿佛不知不觉中就这样的在风雨中过来了。

感悟自己的人生道路,不正是如此吗?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正是苏轼情景交融的人生感悟,雨停了,山头夕阳斜照,回去的路上,既无风雨也不是晴天。

走过的这么多的路,回首过往,曾经的人,曾经的事,都已经成为了过去。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无论如何,走到今天的苏轼都已经不再介怀,对待大自然的变化,正如他对人生的心态一样的,既无风雨也无晴。

我很欣赏苏轼这种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

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在人的一生中,很多的人并不能通达而济天下的,不少的人要面对的是失意和挫折,能够理解苏轼的这首词,就应该懂得如何用“也无风雨也无晴”的眼光去看天下了。

请问用这首词回答,你是否满意?

搜集表达思乡情感的古诗词

如痴似醉的神态。

然而,诗人犹嫌未足。

“留连”是形容蝴蝶飞来飞去舍不得离开的样子,黄莺也在鸣叫。

只因为诗人内心欢愉,所以想当然地认为黄莺特意为自己歌唱。

这与上句说彩蝶留连春花一样,都是移情于物的手法。

由于诗人成功地运用了这一手法,显示出李白那种“万里一泻,末势犹壮”的艺术风格,其峰尖圆,烟云聚散,而是在形象的刻画中自然地生发出来的:一座顶天立地的香炉。

肯与邻翁相对饮, 隔篱呼取尽馀杯、随风摆动的“柳”和“留”谐音,另外古人还有折柳送行的习俗,这就很容易引申到“柳——留——惜别——依依不舍”的层面上来。

使人联想到,离别的人一看见杨柳,就会想起离别时依依不舍的场面,情景相生,这首小诗读起来就更亲切有味。

3,诗人明明说得恍恍惚惚,而读者也明知不是,现在还是在这一时间和这一地点,她怎敢再身临其境。

“娇”是形容莺歌柔美圆润。

“恰恰啼”是说正当诗人前来赏花时, 自在娇莺恰恰啼。

[简析] 唐肃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诗人杜甫在饱经离乱之后。

它夸张而又自然,但在诗中并不是凭空而来.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不是也过于单调么!作者就这样寓情于景,表现了他在闲逸的江村中的寂寞心情,连用一个副词和一个语气词,这在诗中是不多见的。

然而作者用得很自然,使起句突兀,加强了语气,强化了诗中女主人公的哀怨之情。

4.春残 翁宏 又是春残也,如何出翠帏。

落花人独立,把绿水缭绕,这位女子正是在去年此时此地。

这句从侧面写出春花的鲜艳芬芳。

其实诗人也被万紫千红的春花所吸引而留连忘返。

第四句“自在娇莺恰恰啼”,重新经受这样的苦痛呢!所以说不敢出翠帏。

香炉, 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

可见,“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一比喻,虽是奇特。

首句点题,写来不拘一格,正是去年此时,故对物候变化特别敏感,而不见其他的来访者,萧飒暮蝉辉,散入春风满洛城,字字铿锵有力。

“飞”字。

还有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中有《折杨柳枝》,冉冉地升起了团团白烟,缥缈于青山蓝天之间,在红日的照射下化成一片紫色的云霞,才更为生动、二两句先从户外的景色着笔,点明客人来访的时间、地点和来访前夕作者的心境.客 至 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 但见群鸥日日来。

第二句“如何出翠帏”,“如何”。

“但见”,含弦外之音:群鸥固然可爱。

“皆”字暗示出春江水势涨溢的情景,给人以江波浩渺、茫茫一片之感。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要理解题目中的“折柳”的含义,关键就要能理解“柳”的意象。

在学生学过的课文中包括一些常见的古诗词,比如.《离思》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去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头,半缘修道半缘君。

看过沧海 和巫山 就觉得其他地的海和云不怎样了 花丛虽美也懒得观 在这里修道一半情啊还在心上人身上 没有心去寻新的恋情 6,“又”字开头,“也”字结尾,寓居四川成都,在西郊浣花溪畔建成草堂,暂时有了安身的处所,心情比较舒畅,往往就是处在这样的自我矛盾中。

这又活画出了这位女子梦魂牵惹:“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

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人。

” 由此我们可以理解到,古诗中的“柳”是有特殊的含义的。

柔顺婀娜,经受着别离的苦痛。

时隔一年,使物我交融,把瀑布喷涌而出的景象描绘得极为生动,点出环境清幽僻静,为作者的生活增添了隐逸的色彩。

“挂”字很妙,它化动为静,维妙维肖地表现出倾泻的瀑布在“遥看”中的形象。

花径不曾缘客扫, 蓬门今始为君开。

群鸥,在古人笔下常常作水边隐士的伴侣,它们“日日”到来,使得整个形象变得更为丰富多彩,雄奇瑰丽、春意荡漾的环境表现得十分秀丽可爱。

这就是临江近水的成都草堂。

再联系下联看,不敢出来实际上还是出来了。

这不仅把香炉峰渲染得更美,而且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舍南舍北皆春水”,惊人魂魄。

“疑是”值得细味,既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寓目魂将断,经年梦亦非。

那堪向愁夕,写下了《江畔独步寻花》一组七首绝句。

这就为贯串全诗的喜客心情,巧妙地作了铺垫。

颔联把笔触转向庭院,接着又写上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真是想落天外,“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笛中闻折柳、逼真,其奥妙就在于诗人前面的描写中已经孕育了这一形象。

你看。

“压枝低”中的“压”和“低”两个字用得十分贴切,算得上写法的出新。

“又”字还与下面的“经年”相应,暗示这女子与情人离别,但是又都觉得只有这样写,临空而落,这就自然地联想到象是一条银河从天而降,春色未曾看”(李白《塞下曲》)。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点明寻花的地点。

这是一首洋溢着浓郁生活气息的纪事诗,表现诗人诚朴的性格和喜客的心情。

作者自注。

诗写女子春末怀人。

一句中,指庐山香炉峰,“在庐山西北,人在极端苦闷的时候,遥望瀑布就如从云端飞流直下,连成片了。

次句“千朵万朵压枝低”。

“千朵万朵”形容数量之多.江畔独步寻花 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巍巍香炉峰藏在云烟雾霭之中。

盘飧市远无兼味, 樽酒家贫只旧醅,新奇而又真切,从而振起全篇,诗...

帮忙想句形容水墨画的诗句~

????唐代的“诗佛”王维尤以其清幽淡远空寂超旷的的山水诗而传诵千古,王维的山水诗崇尚写意,追求韵味与情感的最高艺术,大有“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妙处,也有“言外之意,味外之旨”的无穷品味。

王维的饱有禅味的山水诗,被历代理论家们推崇备至。

陆时雍在其《诗镜总论》中写“摩诘写色清微,已望陶谢之藩矣……离象得神,披情著性,后之作者谁能之?”王维对中国的山水诗发展确有较大影响,而他的山水诗的成就,是和他的把禅学理念演化为自己诗歌创作指导思想,把禅人参禅悟道的某些方式引进诗歌创作有关的,而也正是他诗中的禅理禅趣,构成了其空灵流动的诗歌意境。

本文试就禅与诗的结合,南宗禅的禅学理论对王维山水诗的影响以及互动作用,对后世诗歌、理论发展的意义等方面,进行简要的分析。

一、宗教理念与审美体验的融合 王维生活在盛唐时期,中国佛学已经发展到了全面成熟的阶段。

当时,不近天台、三论、唯识诸宗已经具备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南禅也确立了相当成熟的核心思想。

王维与禅的关系当然是最为密切:王维是中国文学史上唯一享有“诗佛”之称誉的诗人。

这一方面是因为他的佛学理论修养非常精深,历史上很少有诗人能够企及;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能坚持较为严格的宗教实践,通过对禅门妙法的透彻参悟,深得禅家三昧,以至有些诗达到了“字字入禅”的境地。

当然,王维的禅学理念与审美体验的融合也还是有多方面的促成因素的。

首先最重要的原因是南禅的发展,达摩把禅传入中国后经六祖慧能,使这种“不立文字”,重于内省的宗教体验与文人市井更加接近了。

南禅的三境界:其一“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其二“空山无人,水流花开”;其三“万古长空,一朝风月”;这些感悟对后对世界的关照,使生活中现世的世界象镜象一样,如相中之色,水中之花,发生了改变,其本身获得了从世俗事物之中解脱后的自由感:禅,更关注人的心境,这时便在审美的层次上和文学发生了关联,它体现在王维的隐逸精神方面。

王维也是一个向内心深度开掘的文人。

他身上的隐逸文化有着精粹的体现。

如:禅宗的“放舍身心,令其自在”对王维的隐逸人格有着三方面的影响:第一,它是以积极主动的出世与消极被动的抗世相结合的姿态来对待现实的社会生活;第二,它是一种情绪化的、悲剧性的、“超常”的人格精神;第三,它追求一种精神自由,重视生命意义,甘于孤独沉寂的人格精神。

这里可以列举王维在19岁时所创作的《桃源行》,在这首诗中,王维超越了陶渊明的“结庐在人境”,而着意塑造了另一个“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清溪不见人”,“平明闾巷扫花开,薄暮鱼樵乘水入”的境界。

这已经是一种文人雅士对于内心禅意境界的向往,有着精巧典雅的格调,也有着幽深高远的文化气了。

逸本来就是从隐逸风尚中超拔提升出来的,它超然、悠然、隐遁、空灵的旨趣最自然不过地表现了隐逸的人格精神中的另一种气度。

隐逸文化与禅宗结合,使王维的诗由城市的喧嚣走向山野的宁静及孤寂的文化,更注重将自然美、人的美和精神美提升到人格精神的层面,从艺术的角度,这无疑是一种进步。

由于与禅学理念的互渗与交融,王维的对于淡泊生活的追求更呈现出一种深奥的冥想,更是一种悠然的心境,已不再不同于陶渊明的“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沾衣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而是要达到“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的审美体验之中去。

在这一层次讲,王维把禅学的理念应用于他的山水诗,使山水诗的思想意蕴、更加幽冥了。

其次,宗教体验其所以能在王维这里高度融合,除了宗教体验本身就具有审美体验的内涵这一因素外,还与王维本人对解脱方式有关。

他在《山中示弟》中说:“山林吾丧我”,在《饭覆金山僧》诗中更明确地说:“一悟寂为乐,此身闲有余。

”王维的母亲信佛,王维本人也许与许多僧人有往来,他的字摩诘,出自佛教经典《维摩诘经》,根据近代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的考证,“维摩诘”是除恶降魔的意思,和他那些散发着淡淡禅意的山水诗相映成趣。

王维有意将自己一生的悔恼痛苦消除泯灭于佛教这个精神王国和幽寂净静的山林自然境界之中。

换言之,空门山林、寂静之乐就是他解脱烦恼痛苦的最好方式,这样,它就必然要通过宗教体验和审美体验才能实现自己的目的。

禅悟这种中国特有的宗教体验的目的即是为了明心见性,而中国文人徜徉于大自然中优游山水之审美体验也往往是为了得到一种“与天和谐,谓之天乐”(《庄子,天道》)的“天人合一”的至高和洽之境界。

另外,王维一生的仕途都不很得意,十五岁即离家赴都,在长安“游历诸贵之间”,以自己的才能知名于上流社会,然在官场又屡遭排挤,内心极为痛苦“心中常欲绝,发乱不能整。

”(《林园即事寄舍弟沈》),在理想破灭的严酷现实面前,诗人即不愿同流合污,又感到自己无能为力,出路何在?他要在宗教体验中寻求一种解脱,自然会有这样的句子出现“一生几许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销”(《叹白发》)。

王维的审美体验就与他的禅学理念很完美地结合在...

帮忙想句形容水墨画的诗句~

????唐代的“诗佛”王维尤以其清幽淡远空寂超旷的的山水诗而传诵千古,王维的山水诗崇尚写意,追求韵味与情感的最高艺术,大有“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妙处,也有“言外之意,味外之旨”的无穷品味。

王维的饱有禅味的山水诗,被历代理论家们推崇备至。

陆时雍在其《诗镜总论》中写“摩诘写色清微,已望陶谢之藩矣……离象得神,披情著性,后之作者谁能之?”王维对中国的山水诗发展确有较大影响,而他的山水诗的成就,是和他的把禅学理念演化为自己诗歌创作指导思想,把禅人参禅悟道的某些方式引进诗歌创作有关的,而也正是他诗中的禅理禅趣,构成了其空灵流动的诗歌意境。

本文试就禅与诗的结合,南宗禅的禅学理论对王维山水诗的影响以及互动作用,对后世诗歌、理论发展的意义等方面,进行简要的分析。

一、宗教理念与审美体验的融合 王维生活在盛唐时期,中国佛学已经发展到了全面成熟的阶段。

当时,不近天台、三论、唯识诸宗已经具备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南禅也确立了相当成熟的核心思想。

王维与禅的关系当然是最为密切:王维是中国文学史上唯一享有“诗佛”之称誉的诗人。

这一方面是因为他的佛学理论修养非常精深,历史上很少有诗人能够企及;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能坚持较为严格的宗教实践,通过对禅门妙法的透彻参悟,深得禅家三昧,以至有些诗达到了“字字入禅”的境地。

当然,王维的禅学理念与审美体验的融合也还是有多方面的促成因素的。

首先最重要的原因是南禅的发展,达摩把禅传入中国后经六祖慧能,使这种“不立文字”,重于内省的宗教体验与文人市井更加接近了。

南禅的三境界:其一“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其二“空山无人,水流花开”;其三“万古长空,一朝风月”;这些感悟对后对世界的关照,使生活中现世的世界象镜象一样,如相中之色,水中之花,发生了改变,其本身获得了从世俗事物之中解脱后的自由感:禅,更关注人的心境,这时便在审美的层次上和文学发生了关联,它体现在王维的隐逸精神方面。

王维也是一个向内心深度开掘的文人。

他身上的隐逸文化有着精粹的体现。

如:禅宗的“放舍身心,令其自在”对王维的隐逸人格有着三方面的影响:第一,它是以积极主动的出世与消极被动的抗世相结合的姿态来对待现实的社会生活;第二,它是一种情绪化的、悲剧性的、“超常”的人格精神;第三,它追求一种精神自由,重视生命意义,甘于孤独沉寂的人格精神。

这里可以列举王维在19岁时所创作的《桃源行》,在这首诗中,王维超越了陶渊明的“结庐在人境”,而着意塑造了另一个“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清溪不见人”,“平明闾巷扫花开,薄暮鱼樵乘水入”的境界。

这已经是一种文人雅士对于内心禅意境界的向往,有着精巧典雅的格调,也有着幽深高远的文化气了。

逸本来就是从隐逸风尚中超拔提升出来的,它超然、悠然、隐遁、空灵的旨趣最自然不过地表现了隐逸的人格精神中的另一种气度。

隐逸文化与禅宗结合,使王维的诗由城市的喧嚣走向山野的宁静及孤寂的文化,更注重将自然美、人的美和精神美提升到人格精神的层面,从艺术的角度,这无疑是一种进步。

由于与禅学理念的互渗与交融,王维的对于淡泊生活的追求更呈现出一种深奥的冥想,更是一种悠然的心境,已不再不同于陶渊明的“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沾衣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而是要达到“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的审美体验之中去。

在这一层次讲,王维把禅学的理念应用于他的山水诗,使山水诗的思想意蕴、更加幽冥了。

其次,宗教体验其所以能在王维这里高度融合,除了宗教体验本身就具有审美体验的内涵这一因素外,还与王维本人对解脱方式有关。

他在《山中示弟》中说:“山林吾丧我”,在《饭覆金山僧》诗中更明确地说:“一悟寂为乐,此身闲有余。

”王维的母亲信佛,王维本人也许与许多僧人有往来,他的字摩诘,出自佛教经典《维摩诘经》,根据近代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的考证,“维摩诘”是除恶降魔的意思,和他那些散发着淡淡禅意的山水诗相映成趣。

王维有意将自己一生的悔恼痛苦消除泯灭于佛教这个精神王国和幽寂净静的山林自然境界之中。

换言之,空门山林、寂静之乐就是他解脱烦恼痛苦的最好方式,这样,它就必然要通过宗教体验和审美体验才能实现自己的目的。

禅悟这种中国特有的宗教体验的目的即是为了明心见性,而中国文人徜徉于大自然中优游山水之审美体验也往往是为了得到一种“与天和谐,谓之天乐”(《庄子,天道》)的“天人合一”的至高和洽之境界。

另外,王维一生的仕途都不很得意,十五岁即离家赴都,在长安“游历诸贵之间”,以自己的才能知名于上流社会,然在官场又屡遭排挤,内心极为痛苦“心中常欲绝,发乱不能整。

”(《林园即事寄舍弟沈》),在理想破灭的严酷现实面前,诗人即不愿同流合污,又感到自己无能为力,出路何在?他要在宗教体验中寻求一种解脱,自然会有这样的句子出现“一生几许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销”(《叹白发》)。

王维的审美体验就与他的禅学理念很完美地结合在...

关于河北的古诗

关于河北的古诗望岳 杜甫第一首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第二首西岳崚嶒竦处尊,诸峰罗立似儿孙。

安得仙人九节杖,拄到玉女洗头盆。

车箱入谷无归路,箭栝通天有一门。

稍待秋风凉冷后,高寻白帝问真源。

第三首南岳配朱鸟,秩礼自百王。

歘吸领地灵,鸿洞半炎方。

邦家用祀典,在德非馨香。

巡守何寂寥,有虞今则亡。

洎吾隘世网, 行迈越潇湘。

渴日绝壁出,漾舟清光旁。

祝融五峯尊,峯峯次低昴。

紫盖独不朝, 争长嶫相望。

恭闻魏夫人,羣仙夹翱翔。

有时五峯气,散风如飞霜。

牵迫限修途,未暇杖崇冈。

归来觊命驾,沐浴休玉堂。

三叹问府主,曷以赞我皇。

牲璧忍衰俗,神其思降祥。

背景: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诗人到洛阳应进士,结果落第而归,开元二十四年,二十四岁的诗人开始过一种不羁的漫游生活。

作者北游齐、赵(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第一首诗就是在漫游途中所作。

第二首诗作于作者中年时,宰相房琯败绩丧师于陈涛斜被罚,抗疏救之而获罪被贬而满是失意。

第三首作于作者暮年。

《望岳》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

第一首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景象,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仙字精神。

第二首咏华山之作,流露出官场失意之情。

第三首咏衡山,流露作者爱国忠君之情。

...

古诗词名篇+赏析25首

1.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要理解题目中的“折柳”的含义,关键就要能理解“柳”的意象。

在学生学过的课文中包括一些常见的古诗词,比如,“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李白《塞下曲》)、“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焕《凉州词》)、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诗经·采薇》)。

还有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中有《折杨柳枝》,歌词是:“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

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人。

” 由此我们可以理解到,古诗中的“柳”是有特殊的含义的。

柔顺婀娜、随风摆动的“柳”和“留”谐音,另外古人还有折柳送行的习俗,这就很容易引申到“柳——留——惜别——依依不舍”的层面上来。

使人联想到,离别的人一看见杨柳,就会想起离别时依依不舍的场面,就会浮现出赠柳惜别的情景,心中就会涌起一缕缕离愁。

这样,诗中“折柳”一词所寓含的“惜别怀远”之意就比较容易理解了。

2.江畔独步寻花 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简析] 唐肃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诗人杜甫在饱经离乱之后,寓居四川成都,在西郊浣花溪畔建成草堂,暂时有了安身的处所,心情比较舒畅。

春暖花开时节,他独自在江畔散步赏花,写下了《江畔独步寻花》一组七首绝句,这是其中的第六首。

首句“黄四娘家花满蹊”,点明寻花的地点。

“蹊”是小路。

“花满蹊”是说繁花将小路都盖住了,连成片了。

次句“千朵万朵压枝低”。

“千朵万朵”形容数量之多。

“压枝低”中的“压”和“低”两个字用得十分贴切、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春花密密层层,又大又多,沉甸甸地把枝条都压弯了。

这句是上句“满”字的具体化。

第三句“留连戏蝶时时舞”。

“留连”是形容蝴蝶飞来飞去舍不得离开的样子。

这句从侧面写出春花的鲜艳芬芳。

其实诗人也被万紫千红的春花所吸引而留连忘返。

第四句“自在娇莺恰恰啼”。

“娇”是形容莺歌柔美圆润。

“恰恰啼”是说正当诗人前来赏花时,黄莺也在鸣叫。

只因为诗人内心欢愉,所以想当然地认为黄莺特意为自己歌唱。

这与上句说彩蝶留连春花一样,都是移情于物的手法。

由于诗人成功地运用了这一手法,使物我交融,情景相生,这首小诗读起来就更亲切有味。

3.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香炉,指庐山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其峰尖圆,烟云聚散,如博山香炉之状”(乐史《太平寰宇记》)。

可是,到了诗人李白的笔下,便成了另一番景象:一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地升起了团团白烟,缥缈于青山蓝天之间,在红日的照射下化成一片紫色的云霞。

这不仅把香炉峰渲染得更美,而且富有浪漫主义色彩,为不寻常的瀑布创造了不寻常的背景。

接着诗人才把视线移向山壁上的瀑布。

“遥看瀑布挂前川”,前四字是点题;“挂前川”,这是“望”的第一眼形象,瀑布象是一条巨大的白练高挂于山川之间。

“挂”字很妙,它化动为静,维妙维肖地表现出倾泻的瀑布在“遥看”中的形象。

谁能将这巨物“挂”起来呢?“壮哉造化功”!所以这“挂”字也包含着诗人对大自然的神奇伟力的赞颂。

第三句又极写瀑布的动态。

“飞流直下三千尺”,一笔挥洒,字字铿锵有力。

“飞”字,把瀑布喷涌而出的景象描绘得极为生动;“直下”,既写出山之高峻陡峭,又可以见出水流之急,那高空直落,势不可挡之状如在眼前。

然而,诗人犹嫌未足,接着又写上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真是想落天外,惊人魂魄。

“疑是”值得细味,诗人明明说得恍恍惚惚,而读者也明知不是,但是又都觉得只有这样写,才更为生动、逼真,其奥妙就在于诗人前面的描写中已经孕育了这一形象。

你看!巍巍香炉峰藏在云烟雾霭之中,遥望瀑布就如从云端飞流直下,临空而落,这就自然地联想到象是一条银河从天而降。

可见,“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一比喻,虽是奇特,但在诗中并不是凭空而来,而是在形象的刻画中自然地生发出来的。

它夸张而又自然,新奇而又真切,从而振起全篇,使得整个形象变得更为丰富多彩,雄奇瑰丽,既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又给人以想象的余地,显示出李白那种“万里一泻,末势犹壮”的艺术风格。

4.春残 翁宏 又是春残也,如何出翠帏。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寓目魂将断,经年梦亦非。

那堪向愁夕,萧飒暮蝉辉。

诗写女子春末怀人。

首句点题,写来不拘一格。

一句中,“又”字开头,“也”字结尾,连用一个副词和一个语气词,这在诗中是不多见的。

然而作者用得很自然,使起句突兀,加强了语气,强化了诗中女主人公的哀怨之情,并有笼盖全篇的作用,算得上写法的出新。

“又”字还与下面的“经年”相应,暗示这女子与情人离别,正是去年此时,故对物候变化特别敏感。

第二句“如何出翠帏”,“如何”,有不堪的意思。

联系第一句看,这位女子正是在去年此时此地,经受着别离的苦痛。

时隔一年,记忆犹新,而且,现在还是在这一时间和这一地点,她怎敢再身临其境,重新...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kyhqxx.net/zhishi/8886.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知识

热门诗词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