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南浔古镇”有关的诗句有哪些?

与“南浔古镇”有关的诗句有哪些?

  •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译文】春天到来时,太阳从江面升起,

    把江边的鲜花照得比火红,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

    【出处】《忆江南·江南好》——唐代·白居易

  •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译文】辽阔的干里江南春景美如画,莺歌燕舞绿叶映衬鲜艳红花。

    【出处】《江南春》——唐代·杜牧

  •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译文】没有想到,在这风景一派大好的江南;正是落花时节,能巧遇你这位老相熟。

    【出处】《江南逢李龟年》——唐代·杜甫

  •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译文】江南水上可以采莲,莲叶多么茂盛,鱼儿在莲叶间嬉戏。

    【出处】《江南》——两汉·佚名

  •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译文】上千艘船过去了,所盼望的人都没有出现。

    太阳的余晖脉脉地洒在江面上,江水慢慢地流着,

    【出处】《望江南·梳洗罢》——唐代·温庭筠

  •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

    【译文】春天还没有过去,微风细细,柳枝斜斜随之起舞。

    【出处】《望江南·超然台作》——宋代·苏轼

  •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译文】春天的江水清澈碧绿比天空还青,游人可以在有彩绘的船上听着雨声入眠。

    【出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唐代·韦庄

  • 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

    【译文】山间的明月不知道我的心事,绿水清风中,鲜花独自摇落。

    花儿零落中,不知不觉的明月早已经斜入碧云外。

    【出处】《忆江南·江南好》——唐代·白居易

  •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

    【译文】一江烟水映着晴翠山峦的云气,两岸的人家画檐连着画檐,

    一片荷花浮在水中秋光安宁闲淡。

    【出处】《水仙子·咏江南》——元代·张养浩

  •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译文】江南酒家卖酒的女子长得很美,卖酒撩袖时露出的双臂洁白如雪。

    【出处】【出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唐代·韦庄

  • 与“南浔古镇”有关的诗句有哪些?

    1.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译文】春天到来时,太阳从江面升起,把江边的鲜花照得比火红,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

    【出处】《忆江南·江南好》——唐代·白居易2.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译文】辽阔的干里江南春景美如画,莺歌燕舞绿叶映衬鲜艳红花。

    【出处】《江南春》——唐代·杜牧3.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译文】没有想到,在这风景一派大好的江南;正是落花时节,能巧遇你这位老相熟。

    【出处】《江南逢李龟年》——唐代·杜甫4.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译文】江南水上可以采莲,莲叶多么茂盛,鱼儿在莲叶间嬉戏。

    【出处】《江南》——两汉·佚名5.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译文】上千艘船过去了,所盼望的人都没有出现。

    太阳的余晖脉脉地洒在江面上,江水慢慢地流着,【出处】《望江南·梳洗罢》——唐代·温庭筠6.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

    【译文】春天还没有过去,微风细细,柳枝斜斜随之起舞。

    【出处】《望江南·超然台作》——宋代·苏轼7.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译文】春天的江水清澈碧绿比天空还青,游人可以在有彩绘的船上听着雨声入眠。

    【出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唐代·韦庄8. 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

    【译文】山间的明月不知道我的心事,绿水清风中,鲜花独自摇落。

    花儿零落中,不知不觉的明月早已经斜入碧云外。

    【出处】《忆江南·江南好》——唐代·白居易9.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

    【译文】一江烟水映着晴翠山峦的云气,两岸的人家画檐连着画檐,一片荷花浮在水中秋光安宁闲淡。

    【出处】《水仙子·咏江南》——元代·张养浩10.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译文】江南酒家卖酒的女子长得很美,卖酒撩袖时露出的双臂洁白如雪。

    【出处】【出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唐代·韦庄

    关于南浔的诗句

    1,张帆出东郭,沽酒问南浔。

    出自宋代戴表元的《东离湖州泊南浔》,意思是:杨帆起航从东城外离开,去往南浔寻找一壶美酒。

    2,清溪通笠泽,地以水为乡。

    出自明无名氏的《南浔祇园寺赠老僧诗》,意思是:清溪通往笠泽,大地以水为乡。

    3,南浔贾客舟中市,西塞人家水上耕。

    出自元代韩奕《湖州道中》,意思是:南浔的商人在船上开市,西塞的百姓在水上耕耘收获。

    4,春寒漠漠拥重裘 ,灯火南浔夜泊舟 。

    出自明代文征明的《夜泊南浔》,意思是:春意寒冷,穿着厚厚的衣裳,在灯火通明的晚上将船停在南浔。

    5,蓬莱何必去东瀛 ,三濑湾前杰阁撑 。

    出自清代董骏的《泛月登浔东分水阁》,意思是:想欣赏蓬莱仙境的话,何必去东瀛,三濑湾前的高阁就足以媲美蓬莱了。

    ...

    有关“古镇”、“小镇”的古诗词有哪些?

    明 史鉴 :《夜宿乌镇有怀同游诸君子(二首)》 ----乌镇两两归舟晚渡关,孤云倦鸟各飞还。

    月明乌镇桥边夜,梦里犹呼起看山。

    风荡彩舟明月中,鸳鸯湖上水如空。

    城中年少能歌舞,也学蛾眉故恼公。

    宋 戴表元 :《东离湖州泊南浔》----南浔张帆出东郭,沽酒问南浔。

    画屋芦花净,红桥柳树深。

    鱼艘寒满港,橘市书成林。

    吾道真迂阔,浮家尚越吟。

    沙岸残春雨,茅檐古镇官。

    ----陈与义雨 宋代 共君方异路,山伴与谁同。

    日冷行人少,时清古镇空。

    (唐·皎然·《送秘上人游京》 古镇更为县,封疆半是山(宋·戴复古·《题分宜县呈石子和知县》) 古镇门前去,长安路在东。

    天寒明堠火,日晚裂旗风。

    (唐·项斯·《边游》) 古镇东西市,长江旦暮潮。

    (明·蒋忠·《经龙潭故居》)

    描写南浔藏书楼的诗句

    南浔是中国近代史上罕见的一个巨富之镇,孙中山就职临时大总统的第二天,就曾正式宣布南浔镇升级为市。

    在这个熙熙攘攘的古镇上,有着号称“四象”的江南四大首富。

    又有类如《红楼梦》中宁国府、荣国府那样八家公爵似的,号称“八牯牛”的大富之户,以及拥有充满了民间嘲讽意味的,号称“七十二只金黄狗”的豪门、财主。

    南得镇是江南水乡名镇之一,也是驰名中外的“辑里湖丝”的故乡,文化悠久,人才辈出,风景优美。

    现总面积34.27平方公里,其中镇区为3.2平方公里。

    常住人口4万4千多。

    镇上名园古迹甚多,历史上最盛时期有大小园林20余座,现存有小莲庄、颖园和嘉业堂藏书楼等,明代百间楼风貌奇特,清代张石铭和张静江故居别有情致。

    江南水乡的南浔不单外美,而且内秀,富有浓郁的文化气息,是旅游小憩之胜地。

    南浔省级经济开发区建设初见成效,基础设施、新区拓展、投资环境等硬、软件建设进展顺利。

    已充分显示出经济建设、对外开放、小城镇建设方面的“龙头”作用和辐射功能,是湖州市对外开放、加快发展的重要“窗口”。

    线路: 1.小莲庄-嘉业堂藏书楼-刘氏梯号(红房子)-镇史馆-求恕里-张石铭旧宅 2.小莲庄-嘉业堂藏书楼-江南民俗风景区-刘氏梯号(红房子)-广惠宫-镇史馆-求恕里-张石铭旧宅-张静江故居-百间楼

    关于古镇,小桥,江南水乡徽派建筑的诗词,需要3、4首,每一首只...

    1,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出自宋代柳永的《望海潮》,意思是:如烟的柳树、彩绘的桥梁,挡风的帘子、翠绿的帐幕,楼阁高高低低,大约有十万户人家。

    2,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出自唐代白居易的《忆江南》,意思是:太阳从江面升起,把江边的鲜花照得比火红,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

    3,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出自唐代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意思是:没有想到,在这风景一派大好的江南;正是落花时节,能巧遇你这位老相熟。

    4,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

    出自唐代杜荀鹤的《送人游吴》,意思是:姑苏城中屋宇相连,没有什么空地;即使在河汊子上,也架满了小桥。

    5,桐叶疏疏苔壁青,乌篷船向古津停。

    出自当代徐平的《乌镇逢雨》,意思是:梧桐树上的叶子稀稀疏疏,墙壁上的青苔绿意盎然,乌镇的篷船停在向古津。

    ...

    南浔除了古镇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南浔的古镇旅游区大致可分为三大区块:第一块以南市河及其两岸的南东街、南西街为主的南浔旅游景点富集区,张石铭故居(国家文保单位)、刘氏梯号(市文保单位)、南浔丝业会馆(市文保单位)、求恕里、南浔史馆(南浔商会旧址)(市文保单位)、江南丝竹馆、广惠桥(市文保单位)等景点分布其中。

    在这里庭院深深的名人旧宅、古色古香的传统街巷和风景如画的市河无一不让你感受到当年南浔古镇的繁华和江南水乡的独特风情。

    第二块是由小莲庄(国家文保单位)、嘉业堂(国家文保单位)、文园、江南水乡一条街等景点组成的中心景区。

    南浔素以园林和藏书楼闻名天下,小莲庄和嘉业堂就是其典型代表,小莲庄位于鹧鸪溪畔,碧水环绕,园内绿木深深,不染一点俗尘,粉墙黛瓦,莲池曲桥,奇峰怪石,让人品位到“虽由人作,宛如天开”之意境,内有御赐牌坊、匾额、碑廊、家庙、净香诗窟、叔苹奖学 第三块是以东大街以东的张静江故居和百间楼为主的东北区块,此外还包括尚待开发的庞宅、金绍城故居及东圆、宜圆遗址等。

    金成就展览馆等景点。

    江南六大古镇分别在哪个城市?哪个古镇最有人文底蕴,最有诗意?

    最美:同里——东方威尼斯 最有人文底蕴:周庄——粉墙黛瓦的深宅大院 最有诗意:乌镇——遇见最美丽的意外 周庄人家因水而筑,粉墙黛瓦的深宅大院,雕梁画栋的临水小阁,比比皆是。

    尤以深厅、张厅气势非凡,历经百年,风姿依旧。

    元末明初,家住周庄的江南首富沈万三曾经资助明皇朝修建南京1/3的城墙,但最后仍然得罪了皇帝朱元璋,被流放到云南,客死他乡。

    如今沈厅仍在,这个颇有分量的古民居中主人公的悲剧故事让人浮想联翩,为周庄的流水小桥凭添一分沉重的气氛。

    同里镇地图清丽古朴的同里小镇,水田肥沃,物丰富庶,人杰地灵,素有“东方小威尼斯”之誉。

    同里的特点在于明清建筑多,水乡小桥多,名人志士多。

    镇内有明清两代园宅38处,寺观祠宇47座,有士绅豪富住宅和名人故居数百处之多。

    古镇原有“前八景”、“后八景”、“续四景”等二十多处自然景观,今尚存“东溪望月”、同里“南市晓烟”、“北山春眺”、“水村渔笛”、“长山岚翠”诸景。

    甪直古镇特有的新奇感。

    镇上河水清清,环境幽雅,名胜古迹星罗棋布,历史景观,鸭沼清风、分署清泉、吴淞雪甪直浪、海芷钟声、浮图夕照、渔莲灯阜、西汇晓市等被先人们概括的“甫里八景”虽然历经历史的磨难,大部分已经被拆除,但仍能找出它们当年的恢宏的风采。

    南浔古镇上名园古迹甚多,现存有小莲庄、颖园和嘉业堂藏书楼等,明代百间楼风貌奇特,清代张石铭和张静江故居别有情致。

    江南水乡的南浔不单外美,而且内秀,富有浓郁的文化气息。

    南浔虽也是浙江的古镇,但与其它古镇有所不同,这里少有老屋长廊、石桥深巷。

    西塘自然环境十分幽静,一拱如月的石桥,桨声四起的流水,青瓦灰墙的人家,处处绿波荡漾,家家临水映人。

    小镇上保存着完好的明清建筑群落,廊棚和古弄堪称“双绝”,具有别样的风韵。

    只是别忘了,在一处又一处诱人的景色中,留意西塘那些寻常的巷陌、寻常的人家,那才是西塘最为迷人的景色。

    乌镇不大,却是水陆交通要地。

    古镇内河道如织、石桥纵横、高墙深巷、水阁飞檐,到处呈现典型的水乡景致。

    在乌镇游览,眼里满是水的影子。

    踏着百年前的石板路,人和周围的一切都好像在水雾织成的梦里。

    拓展资料: 江南,字面意为长江之南,在人文地理概念中特指长江中下游以南。

    从古至今"江南"一直是个不断变化、富有伸缩性的地域概念。

    在不同历史时期,江南的文学意象不尽相同。

    江南最早出现在先秦两汉时期。

    在东周时期是以吴国、越国等诸侯国为背景所指的长江中下游地区。

    江南曾被中原称为吴越,后来随着中原汉人大量南迁,江南成为一个美丽富庶的地区,江南以才子佳人以及富饶著称。

    江南历来是富足的鱼米之乡,体现在古镇小城。

    它们在生活,文化,建筑,物产等各个方面各具特色。

    长江中下游河湖交错,水网纵横,小桥流水、如诗如画;古典园林、曲径回廊、魅力无穷;吴侬细语、江南丝竹、别有韵味。

    六大古镇是江南水乡的代表,既有共同点又各具特色。

    都以其深邃的历史文化底蕴、清丽婉约的水乡古镇风貌,古朴的吴侬软语民俗风情,在世界上独树一帜驰名中外。

    江南六大古镇是:碧玉周庄;富土同里;风情甪直;梦里西塘;水阁乌镇;富甲南浔。

    江南水乡古镇申报世界遗产还需要哪些工作

    世界遗产专家梁荣邻指出,申遗过程本身既是梳理、完善、健全、提升形象的过程,也是自觉接受国际规则制约的过程。

    (一)申报双遗产,自然遗产项目之审查首当其冲。

    按照2005年2月通过的《世界遗产公约实施操作指南》(修订)规定,文化遗产六条评审标准和自然遗产四条评审标准已合并为十条,即原主要适宜于自然遗产的完整性原则现在也适用于文化遗产,这更增加了申遗难度。

    《国家预备名录》指出,申遗项目如确实同时符合双遗产标准,应先按自然遗产申报,而申报则要求遗产地属于原物、原生状态、原始环境,申报成功后更要永久保持其真实性、完整性和规范性。

    (二)申报双遗产应选好对接标准。

    经“世界遗产专家、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官员赖斯先生初步确认,五台山至少符合世界遗产的三项评定标准,完全具备申报世界双遗产的条件”,即: 1、文化遗产评定标准第二条:能在一定时期内或世界某一文化区域内,对建设艺术、纪念物艺术、城镇规划或景观设计的发展产生过大影响; 2、文化遗产评定标准第四条:可作为一种建设或建设群或景观的杰出范例,展示出人类历史上一个(或几个)重要阶段; 3、自然遗产评定标准第二条:构成代表进行中的重要地质过程、生物演化过程以及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关系的突出例证; 4、另符合文化遗产评定标准第五条之半条:可作为传统的人类居住地或使用地的杰出范例,代表一种(或几种)文化,尤其在不可逆转之变化的影响下变得易于损坏。

    所以,自然遗产评定标准第二条究竟与文化遗产评定标准之第二、四条之间哪条更能互补双赢,颇值考量。

    (三)剔除观念误区,力避贪多求滥。

    编写申遗文本应突出最强项并说透写清,即选准某一项就充分展开论证,并利用国际比较学,通过列表比较、分析论证等方式,对世界同类遗产进行直观类比,以凸现优势。

    (四)继续重视自然遗产的申报。

    赖斯先生指出,中国在世界遗产中有特点的地方是双遗产。

    目前世界遗产分布不均,且文化遗产偏多而自然遗产偏少,所以自然遗产的申报相对占优势。

    但是申报必须有细致、科学、扎实的基础作为支撑,做到既要充分调查,更要科学评估。

    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联合国对于物质遗产的保护开始于上世纪70年代。

    1972年联合国在巴黎通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197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实施了“世界遗产名录”项目,在全世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极大地促进了世界各国对物质遗产的保护工作。

    而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非物质遗产的保护引起了各国的普遍关注。

    与物质遗产相比,非物质遗产面临更严峻的保护形势。

    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增强、文化标准化、工业化等对传统文化构成了严重威胁。

    许多传统和民间文化遭到破坏,甚至濒临消亡。

    因此,一些成员国倡议推动对人类非物质遗产的保护。

    2000年4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项目。

    非物质遗产系指在历史、艺术、人种学、社会学、人类学、语言学或文学方面具有特殊价值的传统和民间文化表现形式。

    2001年5月1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隆重宣布第一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单,共有19个申报项目入选,其中包括我国的昆曲艺术。

    此后,教科文组织每两年宣布一次“代表作”,一个国家每次一般确认一个项目。

    “代表作”主要奖励两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表现形式:1.一种定期发生的文化表现形式,如音乐或戏剧表演,宗教仪式或各类节庆仪式;2.一个文化空间,定义为一个集中举行流行和传统文化活动的场所,也可定义为一段通常定期举行特定活动的时间。

    评选的标准主要有两个,其一为具有杰出的文化代表性,对有关群体和文化多样性具有特殊价值;其二为需要保护的紧迫性,特别是因面临社会变革等因素缺乏保护而将消失的文化艺术形式。

    世界遗产 世界遗产包括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

    我国1985年签约加入联合国《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已有29处文化或自然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文化遗产21处,自然遗产4处,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4处,世界遗产总数仅次于意大利、西班牙,名列世界第三。

    根据《世界遗产公约》的有关规定,在正式申报新的“世界遗产”之前,各缔约国应将今后5年至10年有可能申报的遗产列入本国的预备清单,报世界遗产中心备案。

    随后,每年一次的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将对申请列入清单的遗产项目进行审批,其主要依据是该委员会此前委托有关专家对各国提名的遗产、遗址进行实地考察后提出的评价报告。

    评审采取的是“一次成功制”,如果申报项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评审团否定,那么今后就不能再参加申报。

    而且,除了扩展遗产项目,一般一个国家每次只有一处。

    从我国的具体国情看,对现有遗产的定位和保护开发战略要首先服从文化经济思维,兼顾经济理性和政治生态,把这三者融合于一个平面共同操作。

    其中的核心问题,是要建立我国的文化与自然遗产分级制度,全面治理一哄而上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无序状态。

    韩国的经验很值得借鉴:他们在申报世界非物质遗产之前,已经对遗产...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kyhqxx.net/zhishi/8531.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知识

    热门诗词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