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女子思念男子的诗句

表达女子思念男子的诗句

1,《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宋代 李清照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译文:花,自顾地飘零,水,自顾地漂流。一种离别的相思,牵动起两处的闲愁。啊,无法排除的是——这相思,这离愁,刚从微蹙的眉间消失,又隐隐缠绕上了心头。 

2,《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清代 纳兰性德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译文:与意中人相处应当总像刚刚相识的时候,是那样地甜蜜,那样地温馨,那样地深情和快乐。但你我本应当相亲相爱,却为何成了今日的相离相弃?如今轻易地变了心,你却反而说情人间就是容易变心的。

3,《望江南·梳洗罢》唐代 温庭筠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

译文:梳洗完毕,独自一人登上望江楼,倚靠着楼柱凝望着滔滔江面。上千艘船过去了,所盼望的人都没有出现。太阳的余晖脉脉地洒在江面上,江水慢慢地流着,思念的柔肠萦绕在那片白苹洲上。

4,《闺怨》唐代 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译文:闺中少妇未曾有过相思离别之愁,在明媚的春日,她精心妆饰,登上高楼。忽然看到路边的杨柳春色,惆怅之情涌上心头。她后悔当初不该让丈夫从军边塞,建功封侯。

5,《一剪梅·堆枕乌云堕翠翘》宋代 蔡伸

柳下朱门傍小桥。几度红窗,误认鸣镳。断肠风月可怜宵。忍使恹恹,两处无聊。 

译文:柳树下的红门伴着小桥。多少次等到天黑点上蜡烛映红了窗子,多少次误以为是他打马经过。断肠呀,风花雪月可怜无尽长宵。忍着萎靡的样子,却又,十分无聊。 

天苍苍野茫茫,有情人天各一方 求下联

有了爱情,自有相思,而相思自古也是爱情里恒古不变的主题,凄美的神话。

天涯地角有穷时,唯有相思无尽处。

多少有情人阑珊暮下共了明月隔天涯,隔山隔水两相望。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十里长亭望眼欲穿,只为苦守当初的一句承诺。

又有多少有情人天各一方,十年生死两茫茫,一抔黄土隔断肠,无处话凄凉。

一寸相思一寸灰,一场飞花一场梦。

沧桑的尽头,不知君何在,唯独上西楼望月穿,空落孤寂伴晨昏。

相思有那些诗词?

青鸟终须还 浅笑留花间,朵朵为君妍。

春别秋寒至,片片落君前。

轻声与君语,相思情长绵。

莫怨花期短,青鸟终须还。

蝶恋花 胡媚娘 谁恋昨夜昙花娇? 芳心已逝,残香萦怀抱。

风葬落红秋雨潇,泪湿寒衾情韵遥。

薄缘未果拈花笑。

遗恨一缕,寂寞苦终宵。

痴心易绣相思鸟,魂梦难渡同心桥。

一剪梅 许仕林 杜宇啼血霜叶红。

戚戚离弦,瑟瑟寒风。

京都御苑忆芳冢。

优昙易逝,此恨无穷。

谁解相思幽寂浓? 两行清泪,一场残梦。

秋情竹韵泣芙蓉。

柳絮有丝,暗香无踪。

唐多令 思乡 雨醉鹦鹉洲,风舞黄鹤楼,梦回处故国情柔。

琴台一曲断弦泪,旧人语,上心头。

无处遣乡愁,相思似水流,缱绻时难斩难收。

多少秋冬与春夏,望归期,忍凝眸。

思君 晨起懒梳妆,日晚倦倚床。

不觉冬又至,无意理新窗。

恍知身何处,唯记君何方。

聚短情深永,相思比梦长。

思君 原只着单衣,却挂君寒衾。

风笞相思树,雨溅泪凄迷。

春心凭雁足,红豆复托寄。

莫忘诗有云,此物最关情。

长相思 思君 昨夜风,今夜风, 满载离情送君程。

何日再重逢? 山一重,水一重, 远别始知相忆浓。

勿忘倚鸳盟。

一剪梅 思君 君去雁回又一秋。

七夕初别,霜月如钩。

夜寒尤畏孑影重, 星河鹊桥,欲现还休。

独泛扁舟恨复愁, 归期无定,相思情悠。

愿生双翼朝展翅, 夕阳未尽,已凝君眸。

有情人 落花舞,不胜秋凉; 雁字去,聚散无常。

相逢那一眼,注定一生难忘; 顷刻间,地久天长。

繁华尽,残梦一场; 旧人语,最断人肠。

蓦然回首处,萧瑟风雨苍茫; 谁人解,心结已成殇。

滚滚红尘中,爱恨几彷徨; 自古有情人,总被无情伤。

忘字心中绕,唯剩相思泪千行; 琴弦挑断,痛暗藏。

滚滚红尘中,爱恨几彷徨; 自古有情人,总被无情伤。

忘字心中绕,唯剩相思泪千行; 寂寥处,独倚西窗。

写前生今世的诗

此石当襟尚可扪,石旁斜插竹千根。

??清风不改疑圆泽,素质难雕信李源。

??驱入烟中身是幻,歌从川上语无痕。

??两言入妙勤修道,竹院云深性自存。

上面这首《三生石》诗系明代的袁宏道所写,写的是杭州灵隐与下天竺法镜寺之间那块“三生石”的故事。

这则故事古老而伤感:话说唐时洛阳名士李源,字子澄,是一位学富五车的饱学之士。

其父名李橙。

唐玄宗末年,发生安禄山之乱,李橙死于乱军之手。

李源见父亲已死,悲痛万分,复见世事纷扰,遂绝意仕途,发愿为父守孝,至死一不为官二不娶妻。

就到惠林寺隐居起来,渐渐地,发现寺中僧人圆泽颇有文才,为人又纯正,故结为莫逆之交。

闲时,两人游山玩水,追古寻幽,遣兴抒怀,常有诗词歌赋相和。

??有一次,两人同游峨嵋山。

李源本想从荆州沿三峡到峨嵋山。

圆泽觉得这样不好,认为从首都长安斜谷路过去更为方便。

李源坚决不答应,说:“我已下决心谢绝人世,更无追求仕途的欲望,岂可再提到什么京师长安呢!” ??圆泽沉默良久,说:“行止本不由人定,那就随你所愿吧。

”于是两人从荆州入四川。

路过南浦这个地方时,他们看见一位妇女,背负瓦瓮在汲泉水。

只见她外穿旧衣,内着锦裆,身怀六甲的样子。

圆泽平静地对李源说:“她就是我要托身转世的所在。

” ??李源不明白圆泽的话,忙问:“你说什么?” ??圆泽说:“这位妇人姓王,我本该成为她的儿子,已经怀了三年了,因为我迟迟不来投胎,所以她一直做不了母亲,养不了儿子。

今天既然遇上了,看来已无法躲避。

你当念佛号助我速生。

” ??圆泽香汤沐浴后,对李源说:“我与你交往深厚,彼此知心,今天大限已到,就此别过。

三天之后,你要到我投身的家里来,那时正在为新生儿沐浴。

新生儿就是我的再生,我那时将以笑为验。

还有请你记住,十三年后,我们还会在杭州灵隐天竺相见。

” ??李源知道圆泽所说非妄,心生悲戚之心,不得不与圆泽诀别。

圆泽说罢趺跏坐化了。

那边厢王姓妇女生下了儿子。

三日后,李源依嘱到圆泽投胎的家里看他,果然,那小儿正被沐浴着,他见李源来,冲着他咧开嘴笑起来。

??自从圆泽转世后,李源无心去峨嵋山,返身隐居于惠林寺。

于日升月落之间,十三个春秋过去了。

李源不忘旧约,只身从洛阳前往杭州,欲在灵隐天竺与圆泽相会。

天竺道上,观不尽诱人景色,听不尽溪泉淙淙。

但李源无心赏景,他只想看到前世的好友圆泽。

边走边想:他真能践约吗?他还像自己那样记住今天这个日子吗?他会不会早忘了十三年前的盟约了?可他一刻都不敢忘!心心念念记着这个前世今生的约,圆泽会不会因为隔了世而淡忘了呢?来到葛源亭畔,正在寻思间,只听有人在隐隐约约地叫喊他:“李源,李源!” ??他源循声望去,只见涧水对岸,有一牧童,梳着菱髻,骑在牛背上,唱着竹枝词,一见是他,便朝他挥手相喊:“李源,李源!”李源仔细一看,发现这牧童形貌酷似前世的圆泽,便知圆泽是真的守约的。

转世为牧童的圆泽坐在牛背上,对着他唱了一首竹枝词: ??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不用论。

??惭愧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性常存。

??李源知道圆泽虽身是隔世之身,然旧日性情没有变,一时间百感交集,晃似前世的圆泽朝他走来了,他问:“你身体好吗?” ??圆泽笑着说:“李公,你是个守信用的人!可惜你的尘缘未了,我们无法再续前缘了,请你继续勤加苦修。

”说完又唱道: ??身前身后事茫茫,欲话因缘恐断肠。

??吴越山川寻已遍,却回烟棹上瞿塘。

??唱罢,牧童拂袖隐入烟霞而去。

??故事到此,嘎然而止。

余音缭绕,悲凄哽咽。

人世难得一知音,高山流水,心心相印。

谁知在最不能离别的情况下,生生地永诀了。

此情此意何以堪!何以遣!好不容易捱到十三个年头,相约会面的日子终于来了,谁知此身已非彼身,一转眼已成百年身了!人是故人,身已非他,话是故人语,却凄凉难抑:身前身后事茫茫,欲话因缘恐断肠。

阴阳两世人,自然走不到一块。

心向往之,而身不能至。

一方隐入烟霞而去,另一方多了一层悲凉与伤感。

三生盟约,却只能一生受用! ??有人看了这个故事,会问:明明是两生,如何说成三生?有两种见解或者说法:其一是,所谓的“三生”,即指李源见的第一次是圆泽的本身,第二次见的是圆泽的后身,第三次见的则是圆泽化入烟霞而去的化身;其二是,李源与圆泽相见不过两生,就是前身与后身。

根据宋赞宁禅师的解释,圆泽后来又为比丘,故称三生。

这个解释有些牵强,但可列为一说。

然不管如何,三生石的名称就这样定了下来。

??从这个故事来看,好象“三生石”这个名称是从唐朝开始叫起来的。

而其实,远在此之前,就已存在了。

南朝诗谢灵运曾写过一首《三生石》诗,诗存于《灵隐寺志》,诗曰: ??四城有顿踬,三世无极已。

??浮欢昧眼前,沉忧贯终始。

??壮龄缓前期,颓年迫暮齿。

??挥霍梦幻顷,飘忽风雷起。

??良缘殆未谢,时逝不可俟。

??惊拟灵鹫山,尚想祗洹轨。

??绝溜飞庭前,高林映窗里。

??禅室栖空观,讲宇析妙理。

??这说明三生石在谢灵...

表达人间真情的古诗词

十四、摸鱼儿两首 1. 溪山行旅图 睡梦中, 天狭地小。

不知此情谁了? 秋风已将花吹去, 留下落叶衰草。

君知否? 春未到, 无人敢说春光好。

难诉烦恼, 叹撼山壮士, 血染战袍, 泪洒《出师表》。

溪山下, 乱臣贼子挡道, 谁念山中父老? 落难英雄知音少, 何日雷鸣号角? 君莫笑, 君不见: 黑暗尽处是天晓。

长城不倒, 长城几屹立处, 万花争艳, 一样报春早。

2. 陋室 虽说是, 几间陋室, 几张破旧桌椅。

却常常一歌未竟, 接着一歌又起。

至今日, 歌犹唱, 只是不见我和你。

今非昔比, 今一种歌声, 万种欢笑, 又有谁珍惜? 走过了, 天涯路千万里, 谁怜天涯浪子? 欲作彩书无片纸, 捏碎那支破笔。

多少事, 已成梦, 还谈什么忧和喜? 少柴无米: 一个铺盖卷, 一捆破书, 图清静而已。

十五、竹枝词六组 1. 灵 山 卫 灵山卫,灵山卫, 几度梦里空相会。

未曾忍心搁下笔, 满纸都是血和泪。

灵山卫,灵山卫, 一草一木皆憔悴。

闻说灵山高千尺, 难觅一朵红玫瑰。

灵山卫,灵山卫, 多少情系天涯内? 日日空见雁南飞, 不见故人心已碎。

灵山卫,灵山卫, 一年一度寒星坠。

遥望去年星在北, 今年寒星又是谁? 灵山卫,灵山卫, 灵山何处无血脉? 且听夜半松涛声, 诉说昨日功与罪。

2. 周庆进 灵山客,灵山客, 独自去游天上月。

本欲带上花一朵, 无奈山上百花谢。

灵山客,灵山客, 群仙为谁来鼓瑟? 遥闻天上鼓瑟声, 声声悲愤声声切。

灵山客,灵山客, 舍身忘情情益烈。

不闻雄舟从君走, 唯见潮起潮又落。

灵山客,灵山客, 从此相伴唯黄鹤。

昔日良弓和骏马, 至今无人能骑射。

灵山客,灵山客, 悠悠长恨何时灭? 李波欲掬灵海水, 泪水和流到长夜。

3.花 语 吾本是,荷花女, 衷肠未诉泪如雨。

君若看到荷花泪, 可知荷花几多苦? 吾本是,荷花女, 只是与君心相许。

今宵为君把歌唱, 句句都是伤心曲。

吾本是,荷花女, 朝朝暮暮为君舞。

看尽人间多少事? 知己只有吾和汝。

吾本是,荷花女, 梦里与君做诗侣。

但愿天下有情人, 总有一天成眷属。

吾本是,荷花女, 一片芳心请记取。

他年荷花盛开日, 朵朵带去吾祝福。

3. 黍 离 风也奇,雨也奇, 风雨之中话黍离。

黍离声声不忍闻, 闻之含泪皆离席。

风也奇,雨也奇, 纵横四海无强敌。

看淡人间生与死, 坦然面对枪林逼。

风也奇,雨也奇, 甘以鲜血溅胡逆。

苍天为你唱挽歌, 大地为你致悼辞。

风也奇,雨也奇, 留下此恨恨无极。

来生亲率百万兵, 长白山下雪国耻。

风也奇,雨也奇, 神州因你而风靡。

振古铄金百万年, 今日风靡又一时。

4. 苇编五绝 芦苇高,芦苇长, 芦花似雪雪茫茫。

芦苇最知风儿暴, 芦苇最知雨儿狂。

芦苇高,芦苇长, 芦苇荡里捉迷藏。

多少高堂名利客, 都是当年放牛郎。

芦苇高,芦苇长, 隔山隔水遥相望。

芦苇这边是故乡, 芦苇那边是汪洋。

芦苇高,芦苇长, 芦苇荡边编织忙。

编成卷入我行囊, 伴我从此去远航。

芦苇高,芦苇长, 芦苇笛声多悠扬。

牧童相和在远方, 令人牵挂爹和娘。

5. 峨眉山 峨眉山,峨眉山, 吾今为你谱新篇。

山上一曲《红梅赞》, 山下一曲《相见欢》。

峨眉山,峨眉山, 处处秀色皆可餐。

峨眉一山有四季, 峨眉十里不同天。

峨眉山,峨眉山, 冰清玉洁似婵娟。

峨眉风情千万种, 奈何独自守西川? 峨眉山,峨眉山, 峨眉千载无烽烟。

不与群峰争险峻, 只为社稷保平安。

峨眉山,峨眉山, 虚无缥渺天地间。

云游四海三十年, 至此方知天地宽。

十六、满江红四首 1. 黄鹤楼 人海茫茫, 有谁知, 情为何物? 只有这: 扬子江水, 依旧东去。

天上天公若相问, 人间愁恨无重数。

对苍天, 我大笑声声, 振残绿。

千古恨, 到今无。

天有情, 天亦怒。

人道是: 天无绝人之路, 是非之地不留人, 天下自有留人处。

大丈夫, 可杀不可辱! 死何惧? 2. 玉台咏 南望故乡, 云海中: 景色如画。

叹游子, 千里万里, 空劳牵挂。

岁月多少忧和喜? 人生几许苦与辣? 向慈母, 梦中再诉说, 我不怕。

男子汉, 大丈夫。

拿得起, 放得下。

纵无人和我, 齐驱并驾。

风里依旧敢逞雄, 雨中何妨再称霸? 古人云: 一笑乾坤大, 任叱咤。

3. 关山行旅图 来去匆匆, 一路上, 山寒水碧。

放纵着: 冲天豪情, 凌云壮志。

鞠躬尽瘁轻生死, 多少年来如一日。

流言中: 虽千人万人, 吾往矣。

天下人, 天下事。

天地间, 有正气。

任热血洒遍, 神州大地。

待到春风吹来时, 高奏凯歌唱盛世。

向天上, 天公借天力, 跨世纪! 4. 祭黄帝陵 长江黄河, 奔流着, 中华血脉。

五千年, 涛声依旧, 雄风犹在。

席卷神州血与火, 倾注人间情和爱。

汇集成, 诗词三百首, 尽感慨。

论是非, 言成败。

通古今, 晓中外。

忘却了英雄, 多少无奈? 天生神勇冠三军, 宇宙大气横九派。

居东方, 引领全世界, 划时代。

十七、清平乐四首 1. 瑞 鹤 图 阳春初到, 人间尽欢笑。

山上万鹤齐天叫, 山下百草丰茂。

一朝大放异彩, 迅雷不及掩耳。

且看雄风何在? 环秀、通济、潮海。

2. 溪山泛舟图 强手如林, 远处歌声频。

辞乡报国为人民, 眼下正当良辰。

多年远涉重洋, 何日饮马长江? 情共长天不老, 心如日月齐光。

3. 再临碣石 地转天旋, 万事开头...

海上升明月的全诗

全诗原文: 望月怀远 [唐]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拓展资料:“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出自《望月怀远》,是唐朝诗人张九龄所作,乃望月怀思的名篇,写景抒情并举,情景交融。

注释:⑴怀远:怀念远方的亲人。

⑵首二句:辽阔无边的大海上升起一轮明月,使人想起了远在天涯海角的亲友,此时此刻也该是望着同一轮明月。

谢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

⑶情人:多情的人,指作者自己;一说指亲人。

遥夜:长夜。

怨遥夜:因离别而幽怨失眠,以至抱怨夜长。

竟夕:终宵,即一整夜。

⑷怜:爱。

滋:湿润。

怜光满:爱惜满屋的月光。

这里的灭烛怜光满,根据上下文,是个月明的时候,应该在农历十五左右。

当一个人静静的在屋子里面享受月光,就有种“怜”的感觉,这只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感受而已,读诗读人,应该理解当时诗人的心理才能读懂诗词。

光满自然就是月光照射充盈的样子,“满”描写了一个状态,应该是月光直射到屋内。

⑸末两句:月华虽好但是不能相赠,不如回入梦乡觅取佳期。

陆机《拟明月何皎皎》:“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手。

”盈手:双手捧满之意。

盈:满(指那种满荡荡的充盈的状态)。

译文:茫茫的海上升起一轮明月,此时你我都在天涯共相望。

有情之人都怨恨月夜漫长,整夜里不眠而把亲人怀想。

熄灭蜡烛怜爱这满屋月光,我披衣徘徊深感夜露寒凉。

不能把美好的月色捧给你,只望能够与你相见在梦乡。

作者简介:张九龄(678年—740年)字子寿,一名博物,谥文献。

汉族,唐朝韶州曲江(今广东省韶关市)人,世称“张曲江”或“文献公”。

唐朝开元年间名相,诗人。

西汉留侯张良之后,西晋壮武郡公张华十四世孙。

七岁知属文,唐中宗景龙初年进士,始调校书郎。

玄宗即位,迁右补阙。

唐玄宗开元时历官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中书令。

母丧夺哀,拜同平章事。

是唐代有名的贤相;举止优雅,风度不凡。

对月抒怀的古诗词

对月抒怀的古诗词:唐代诗人张九龄的作品《望月怀远》。

作品原文望月怀远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译文海上面升起了一轮明月,你我天各一方共赏月亮。

有情人怨恨漫漫的长夜,彻夜不眠将你苦苦思念。

灭烛灯月光满屋令人爱,披衣起露水沾挂湿衣衫。

不能手捧美丽银光赠你,不如快如梦与你共欢聚。

创作背景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张九龄在朝中任宰相。

遭奸相李林甫诽谤排挤后,于开元二十四年(736)罢相。

《望月怀远》这首诗应写于开元二十四年张九龄遭贬荆州长史以后,同《感遇十二首》应该属于同一时期的作品。

整体赏析《望月怀远》是一首月夜怀念远人的诗,是作者在离乡时,望月而思念远方亲人而写的。

起句“海上生明月”意境雄浑阔大,是千古佳句。

它和谢灵运的“池塘生春草”、“明月照积雪”,谢朓的“大江流日夜”以及作者自己的“孤鸿海上来”等名句一样,看起来平淡无奇,没有一个奇特的字眼,没有一分点染的色彩,脱口而出,却自然具有一种高华浑融的气象。

这一句完全是景,点明题中的“望月”。

第二句“天涯共此时”,即由景入情,转入“怀远”。

前乎此的有谢庄《月赋》中的“隔千里兮共明月”,后乎此的有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词中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都是写月的名句,其旨意也大抵相同,但由于各人以不同的表现方法,表现在不同的体裁中,谢庄是赋,苏轼是词,张九龄是诗,相体裁衣,各极其妙。

这两句把诗题的情景,一起就全部收摄,却又毫不费力,仍是张九龄作古诗时浑成自然的风格。

作者简介张九龄(678—740),唐朝大臣。

字子寿,一名博物,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

景龙(唐中宗年号,707—710)初年进士。

唐玄宗时历官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中书令,是唐朝有名的贤相。

开元二十四年(736年)为李林甫所谮,罢相。

其《感遇诗》以格调刚健著称。

有《曲江集》。

《望月怀远》全诗的意思是什么?

《望月怀远》全诗的意思:海上面升起了一轮明月,你我天各一方共赏月亮。

有情人怨恨漫漫的长夜,彻夜不眠将你苦苦思念。

灭烛灯月光满屋令人爱,披衣起露水沾挂湿衣衫。

不能手捧美丽银光赠你,不如快如梦与你共欢聚。

《望月怀远》唐·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望月怀远》是唐代诗人张九龄的作品。

此诗是望月怀思的名篇。

开头紧扣题目,首句写“望月”,次句写“怀远”;接着直抒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五、六句承接三、四句,具体描绘了彻夜难眠的情境;结尾两句进一步抒写了对远方亲人的一片深情。

全诗语言自然浑成而不露痕迹,情意缠绵而不见感伤,意境幽静秀丽,构思巧妙,情景交融,细腻入微,感人至深。

《望月怀远》是一首月夜怀念远人的诗,是作者在离乡时,望月而思念远方亲人而写的。

起句“海上生明月”意境雄浑阔大,是千古佳句。

它和谢灵运的“池塘生春草”、“明月照积雪”,谢朓的“大江流日夜”以及作者自己的“孤鸿海上来”等名句一样,看起来平淡无奇,没有一个奇特的字眼,没有一分点染的色彩,脱口而出,却自然具有一种高华浑融的气象。

参考资料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

为什么有情人却要天各一方

1、江上 宋代:王安石 江水漾西风,江花脱晚红。

离情被横笛,吹过乱山东。

鉴赏:这首诗非常注意抓住江上特有的景物,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扣住“秋天”这特定的节令特点,描绘江上的秋色,给人留下极深的印象。

江水浩淼无边,江畔红花朵朵,而到了秋季,西风劲吹,水面则起波浪,荡漾连绵,江花也渐次凋谢,脱下了红妆,那岸边或水上的小舟传来横笛声,也就使景色带上了浓浓的秋意,勾起作者的思绪。

江水江花、西风横笛,这些特有时令的特定景物,就构成了一幅色彩浓烈的“江上秋意图”,具有鲜明的特色。

2、蚕妇 宋代:张俞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鉴赏:这是一首言简意赅的讽喻诗,诗人借养蚕妇女的所见所感,把养蚕人衣不蔽体,不养蚕人却穿着满身绸缎加以对比,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劳动人民的劳动成果遭到剥削掠夺的不合理现象。

诗中反映了劳动人民生活的悲苦,表达了诗人对养蚕农妇的同情,对不劳而获的剥削阶级的愤恨,以及对整个封建社会的控诉和鞭挞。

3、东栏梨花 宋代: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鉴赏:《东栏梨花》是一首感伤的诗,诗人因为梨花盛开而感叹时光的流逝。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感叹春光易逝、人生短促的哀愁,也抒发了诗人淡看人生、从失意中得到解脱的思想,寄予了作者自己清正坦荡的风骨。

4、金陵晚望 唐代:高蟾 曾伴浮云归晚翠,犹陪落日泛秋声。

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

鉴赏:秋天的傍晚,诗人登上金陵(今南京)城头远望,只见浮云落日映照着这座古城,一种沧桑之感涌上心头。

这里所说的“一片伤心”,即是指这种情绪而言。

浮云落日是有形之物,丹青能画;而“一片伤心”,乃抽象感情,所以纵有丹青妙手,也难以描绘。

黄叔灿《唐诗笺注》说:“‘画不成’三字,是‘伤心’二字这神。

”正因为画不成,故见“伤心”之深;也正因为伤心如此,所以谁也难以传神地画出这种心声。

结尾两句,感慨深沉。

高蟾预感到唐王朝危机四伏,无可挽回地走向崩溃的末日。

他为此感到苦恼,而又无能为力。

5、春愁 清代:丘逢甲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鉴赏:这是一首即景抒情诗。

诗的大意说:春回大地,面对着春天的景色,引起我无限春愁,这春愁无涯无际,难以排遣,勉强观望山景,仍然难以消除胸中的悲愁。

想起惊心动魄的往事,不禁使人潸然泪下。

四百万同胞都为此伤心万分,同声大哭,因为去年的今天被迫割让了台湾。

6、绝句 元代:王庭筠 竹影和诗瘦,梅花入梦香。

可怜今夜月,不肯下西厢。

鉴赏:前两句一从视觉、一从嗅觉的角度来描写诗人居处的清幽境界。

“竹”和“诗”,一为自然之物,一为社会之物,二者本无从比较,但诗人用一个“瘦”字把二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竹具有清瘦的形象,诗具有清瘦的风格。

“瘦”字用得生新,为全诗定下了清瘦的意境氛围。

而“入梦香”则将现实与梦境联系起来,梅花夜间在月光的朗照下也喷出清香,已不同凡响,而这香气还伴着诗人进入梦乡,则香气之浓郁、之悠长可以想见。

将竹与梅这样的自然物象与诗与梦这样的人为之物炼在一句之中,这就构成了情在景中、景在情中,情景混融莫分的高妙意境。

前两句字面上完全没有“月”,但透过竹影和梅香,我们可以感受到“月”自在其中。

在后两句中,诗人便将“月”和盘托出。

可怜者,可爱也。

当诗人信步庭院时,月光与竹影、梅香是那样的和谐;而回到西厢房时,这月光却不能“下西厢”,这多么地令人遗憾!诗中透露出一股月与人不能互通情愫的遗憾或幽怨的情绪。

诗人遗憾或幽怨的是什么?也许是有情人天各一方,不能互通情怀;也许是君臣阻隔,上下无法沟通;也许什么都不是,只是诗人置身此时此景之中的一种朦朦胧胧的感受而已。

7、春行即兴 唐代: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鉴赏: 李渔《窥词管见》有云:“词虽不出情景二字,然二字亦分主客,情为主,景是客。

说景即是说情,非借物遣怀,即将人喻物。

有全篇不露秋毫情意,而实句句是情、字字关情者。

”诗和词在表现手法上是一致的。

这首诗虽然还不能说就做到了“全篇不露秋毫情意”,但句句写景,句句含情,却是比较突出的。

尤其值得提出的是,诗中虽然写的是绿草、芳树、山泉、鸟语,都是一些宜人之景,却构成一幅暮春景象,渲染一种孤寂、凄凉、愁苦、叹惋的感情,这些景色都是为衬托诗人凄凉的心境服务的,它充分显示了诗人对时代的深沉叹惋。

8、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明代:高启 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鉴赏:这是诗人是在送陈秀才回沙上扫墓有感而发所作的诗。

清明时分,春雨飞飞,诗人和陈秀才一行人风尘仆仆的赶回沙上祭祖,满身的泥土尘埃和雨露,那是非常的零乱,诗人感慨以这样行色匆匆的方式回乡祭祖,那是让人感受到似乎有那么一些悲哀。

9、夕阳楼 唐代:李商隐 花明柳暗绕天愁,上尽重城更上楼。

欲问孤鸿向何处,不知身世自悠悠。

鉴赏...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kyhqxx.net/zhishi/7911.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知识

热门诗词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