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鸟”的诗句有哪些并赏析其意象

描写“鸟”的诗句有哪些并赏析其意象

  •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唐. 杜甫

  •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天净沙·秋思》元代.马致远

  •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江雪》唐代.柳宗元

  •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绝句》唐代.杜甫

  •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独坐敬亭山》唐代.李白

  • 1.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唐. 杜甫

    释义: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 

    赏析:“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花无情而有泪,鸟无恨而惊心,花鸟是因人而具有了怨恨之情。春天的花儿原本娇艳明媚,香气迷人;春天的鸟儿应该欢呼雀跃,唱着委婉悦耳的歌声,给人以愉悦。“感时”、“恨别”都浓聚着杜甫因时伤怀,苦闷沉痛的忧愁。这两句的含意可以这样理解:我感于战败的时局,看到花开而泪落潸然;我内心惆怅怨恨,听到鸟鸣而心惊胆战。人内心痛苦,遇到乐景,反而引发更多的痛苦,就如“营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那样。杜甫继承了这种以乐景表现哀情的艺术手法,并赋予更深厚的情感,获得更为浓郁的艺术效果。诗人痛感国破家亡的苦恨,越是美好的景象,越会增添内心的伤痛。这联通过景物描写,借景生情,移情于物。表现了诗人忧伤国事,思念家人的深沉感情。

    2.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天净沙·秋思》元代.马致远

    释义:天色黄昏,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发出凄厉的哀鸣。小桥下流水哗哗作响,小桥边庄户人家炊烟袅袅。古道上一匹瘦马,顶着西风艰难地前行。

    赏析:“又是黄昏,一天快要结束。夕阳斜挂在山头欲落还留的样子,依依不舍得完成了一天的使命。眼前的景色真是满目凄凉,藤是枯萎的藤,已经没有了生命。树是千年老树,飒飒的西风在吹着它走向风烛残年。道是荒凉的古道,马是体弱无力的瘦马。飘零在天涯海角的人,面对如此萧瑟的景色怎么能不断肠呢。

    3.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江雪》唐代.柳宗元

    释义:所有的山,飞鸟全都断绝;所有的路,不见人影踪迹。

    赏析:柳宗元笔下的山水诗有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把客观境界写得比较幽僻,而诗人的主观的心情则显得比较寂寞,甚至有时不免过于孤独,过于冷清,不带一点人间烟火气。这首《江雪》正是这样,诗人只用了二十个字,就描绘了一幅幽静寒冷的画面:在下着大雪的江面上,一叶小舟,一个老渔翁,独自在寒冷的江心垂钓。诗人向读者展示的,是这样一些内容:天地之间是如此纯洁而寂静,一尘不染,万籁无声;渔翁的生活是如此清高,渔翁的性格是如此孤傲。其实,这正是柳宗元由于憎恨当时那个一天天在走下坡路的唐代社会而创造出来的一个幻想境界。

    4.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绝句》唐代.杜甫

    释义: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婉转地歌唱,一队整齐的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

    赏析:诗人以不同的角度对这副美景进行了细微的刻画。翠是新绿,是初春时节万物复苏,萌发生机时的颜色。“两”和“一”相对;一横一纵,就展开了一个非常明媚的自然景色。这句诗中以“鸣”字最为传神,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黄鹂描写的更加生动活泼,鸟儿成双成对,构成了一幅具有喜庆气息的生机勃勃的画面。而黄鹂居柳上而鸣,这是在静中寓动的生机,下句则以更明显的动势写大自然的生气,白鹭在这个清新的天际中飞翔,这不仅是一种自由自在的舒适,还有一种向上的奋发。再者,首句写黄鹂居柳上而鸣,与下句写白鹭飞翔上天,空间开阔了不少,由下而上,由近而远,使诗人所能看到的、所能感受到的生机充盈着整个环境,这样就再从另一角度显出早春生机之盛。

    5.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独坐敬亭山》唐代.李白

    释义:群鸟高飞无影无踪,孤云独去自在悠闲。

    赏析:此诗前两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看似写眼前之景,其实,把伤心之感写尽了:天上几只鸟儿高飞远去,直至无影无踪;寥廓的长空还有一片白云,却也不愿停留,慢慢地越飘越远,似乎世间万物都在厌弃诗人。“尽”、“闲”两个字,把读者引入一个“静”的境界:仿佛是在一群山鸟的喧闹声消除之后格外感到清静。

    古诗中鸟的意象的含义是怎么来的

    紫鹃,紫色之杜鹃鸟也。紫类朱红,而杜鹃,又名子规、布谷、杜宇、望帝,因其口腔上皮和舌部均为红色,古人以为它啼得太苦,以至泣血。中国古代有“望帝啼鹃”的神话传说,望帝乃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后来被迫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鹃,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肺腑,闻者凄恻。“望帝啼鹃”的神话传说代代相传,杜鹃鸟被赋予了忠贞和薄命的悲情意味,加上它鸣叫于暮春,正值花谢春残,烟雨凄迷的时节,其啼声又宛若“不如归去”,更能引起游子思妇伤春思归的纷乱愁绪,于是古诗中的杜鹃也就成为失意、凄凉、哀伤的象征,如“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等。郭沫若就说:“杜鹃,敝同乡的魂,在文学上所占的地位,恐怕任何鸟都比不上。……它本身不用说,已经是望帝的化身了。有时又被认为薄命的佳人,忧国的志士;声是满腹乡思,血是遍山踯躅,可怜,哀婉,纯洁,至诚……”①当我们聚焦这段话中的“薄命佳人”“满腹乡思”“遍山踯躅”“哀婉纯洁”等词汇时,自然会联想到《红楼梦》中的林黛玉以及她的丫鬟紫鹃。黄鹂,也称黄莺、黄鸟,其别名还有仓庚、黄袍、鹂鹠、离黄等数十种。雄鸟...

    鸟的诗句,分析诗歌中的鸟意象 简短一些( ⊙ o ⊙ )啊!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唐杜甫《独步江畔寻芳》

    “留连戏蝶时时舞”。“留连”是形容蝴蝶飞来飞去舍不得离开的样子。这句从侧面写出春花的鲜艳芬芳。其实诗人也被万紫千红的春花所吸引而留连忘返。

    “自在娇莺恰恰啼”。“娇”是形容莺歌柔美圆润。“恰恰啼”是说正当诗人前来赏花时,黄莺也在鸣叫。只因为诗人内心欢愉,所以想当然地认为黄莺特意为自己歌唱。这与上句说彩蝶留连春花一样,都是移情于物的手法。由于诗人成功地运用了这一手法,使物我交融,情景相生,这首小诗读起来就更亲切有味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树上的黄莺一大早就忙着抢占最先见到阳光的“暖树”,生怕一会儿就会赶不上了。一个“争”字,让人感到春光的难得与宝贵。而不知是谁家檐下的燕子,此时也正忙个不停地衔泥做窝,用一个“啄”字,来描写燕子那忙碌而兴奋的神情,似乎把小燕子也写活了,这两句着意描绘出莺莺燕燕的动态,从而使得全诗洋溢着春的活力与生机。黄莺是公认的春天歌唱家,听着她们那婉转的歌喉,使人感到春天的妩媚;燕子是候鸟,她们随着春天一起回到了家乡,忙着重建家园,迎接崭新的生活,看着她们飞进飞出地搭窝,使人们倍加感到生命的美好。

    古诗中以鸟为意象的诗很多,求助几句.快啊拜托了

    (一)、苍鹰。杜甫青年时代写过一首诗《画鹰》:“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掇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绦镟光堪摘,轩楹势可呼。何当击风鸟,毛血洒平芜。”诗人通过描绘画鹰来抒发他那疾恶如仇的激情和搏击云霄的壮志。首联点明画鹰,矫健不凡的苍鹰挟风带霜,虎虎生威,使得洁白如雪的画绢上仿佛突然腾起一片风霜肃杀之气。颔联、颈联描写苍鹰的神态。耸身抓兔,侧目传神,光彩照人,气雄万夫,几个简单而逼真的细节活画出苍鹰严阵以待,跃跃欲试的形象。尾联顺势收笔,抒写心志:何时才能展翅云天,搏击凡鸟?何时才能搏杀平芜,大获全胜呢?诗歌题画赞鹰,借鹰喻人,发乘风思奋之心,抒疾恶如仇之志,气势磅礴,撼人心魄。

    (二)、飞鸟。《春望》前四句这样写:“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此诗写于安史之乱期间。前两句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乱草丛生,林木苍苍。画面破败萧索,给人以怵目惊心之感。后两句写春望所感:国破家亡,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亦惊心。意境凄惨悲痛,读来令人心惊肉跳。显然,两联四句,前后关涉,诗人意在以山花泣泪,飞鸟惊心来表达自己离乱伤怀,满目凄凄的忧患之感。《南邻》写朋友山居生活的幽雅情趣。前四句“锦里先生马角巾,园收芋栗未全贫。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鸟雀驯。”写客人来访,主人素面尘心,热情相接;儿童笑语相迎,天真可爱;小鸟阶除啄食,不惊不乱。一切都是那么和谐宁静,纯真本色;一切都是那么历历在目,活灵活现。足见友人一家老小甚至包括温驯可人的小鸟多么淳朴、厚道,多么和平、友善。从这些大摇大摆,悠然啄食的小鸟身上,我们仿佛看到了山居环境的清幽静谧和友人生活的隐逸幽雅。《绝句二首》(其二)则对比着色,以乐衬悲。“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一二两句几乎就是一幅镶嵌在镜框里的风景画,濡饱墨于纸面,施浓彩于图中,有令人目迷神驰的艺术魅力。你看,漫江碧波荡漾,显露出白翎的水鸟,掠翅江面,好一派怡人的风光!满山青翠欲滴,遍布的朵朵鲜花红艳无比,简直就像燃烧着一团旺火,多么绮靡,多么灿烂!以江碧衬飞鸟的白,碧白相映生辉;以山青衬花葩的红,青红互为竞丽。画面绚丽清新,令人赏心悦目。三四两句却流露出岁月荏苒,归期遥遥的漂泊之感,情调凄楚哀怨,无可奈何。显然,一二两句的乐景铺设是为了反衬三四两句的思归伤感。洁白耀眼,光彩照人的水鸟负载着一颗漂泊流浪归思沉重的心!

    (三)、孤雁。《孤雁》一诗以雁自况,托物抒怀。“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首联点题,孤雁不饮不啄,执着一念,且飞且鸣,其声凄惨,其影孤单。思念同伴,拼命追寻,悲壮中透露出一份热烈,一份执着。颔联巧用对比,“一片影”写孤雁的渺小孤独,“万重云”写云天的高远浩茫,两相映衬,更见得离群失伴的孤雁漂泊云天,无处投身的悲苦焦虑。“谁怜”反问,渲泄滚滚诗情:经历了安史之乱,在那动荡不安的年月里,诗人流落他乡,亲朋离散,天各一方,可他无时不渴望骨肉团聚,无日不梦想知友重逢,这份离乱伤怀不正如孤雁的哀哀长鸣吗?颈联描写幻觉,刻画心理。孤雁被思念缠绕着,被痛苦煎熬着,一刻不停地飞鸣。它望尽天涯,望啊,望啊,仿佛那失去的群雁老在它眼前晃动;它哀唤声声,唤啊,唤啊,似乎那侣伴的鸣声老在它耳畔鸣响。这两句血泪文字以虚写实,亦幻亦真,情深意切,哀痛欲绝。尾联以“野鸦”来陪衬孤雁,感情浓烈,爱憎分明。孤雁是思群念友,悲鸣不已,痛苦劳累,迫切焦急;野鸦则鸣噪纷纷,了无意绪,无动于衷,麻木不仁。两相比照,更见得孤雁的孤单可怜,处境险恶,也可看出野鸦的鄙卑无聊,冷漠刻薄。四联从不同的角度描绘孤雁,孤单困苦却飞走哀号,处境险恶却苦苦追寻,卑微渺小却心比天高,这是一首孤雁念群,悲中有壮的赞歌,这是一曲披露心曲,挑战人生的赞歌。小小一只孤雁写尽了诗人感时伤怀的离乱之苦。

    (四)、白鹭。《绝句四首》(其三)写草堂远眺的新春美景,抒发作者欢快明朗、轻松愉悦的心情。“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一二两句精选景物,巧妙着色,描绘了一幅有声有色,生机勃勃的图景。首句写春回大地,绿柳成阴,黄鹂成对,婉转啼鸣,呈现一派生机,颇具喜庆意味。次句写晴空万里,一碧如洗,白鹭成行,直上青天,凸现一种空灵,暗示一片天机。上下两句不管是婉转歌唱的黄鹂,还是姿态优美的白鹭,也不管是抽芽吐绿的翠柳,还是空阔明朗的青天,无一不流露出诗人轻松明快的心情。我们几乎可以说,面对如此大好春色,诗人童心未泯,诗性大发,要像黄鹂一样歌唱春天,要象白鹭一样自由飞翔!杜甫的另一首诗《漫成一首》也写白鹭,情趣却迥然不同。“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刺鸣。”全诗写夜泊之景,意境宁静安谧,朦胧幽美。第三句写江岸白鹭。皓月银辉,沙岸如雪,沙头景物隐约可辨,夜宿的白鹭屈曲身子,三五成群团聚在沙滩上,它们睡得非常安恬,与环境极为和谐。透过一个“静”字,我们几乎可以闻到生命甜美呼吸的丝丝气息,这种生命的静谧美好,这种和平的珍贵可爱,惟有饱经丧乱的不眠诗人才能充分体会得到,诗句中洋溢着诗人对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于自然界小生命的热爱。这与诗人忧国忧民的精神是一脉相通的。

    (五)、黄莺。《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六)描写春暖花开时节黄四娘家的艳丽风光。“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一二两句描绘繁花盛开,鲜艳灿烂的情景,侧重于静态描写,三四两句写彩蝶蹁跹,黄莺歌唱的热闹,侧重于动态摹绘。透过彩蝶飞舞的画面,我们闻到了花香阵阵;透过娇莺啼唱,自在舒心的形象,我们体验到了一个热闹缤纷的世界。说娇莺自在,歌声动听,其实意在抒发作者满目春光,满心欢喜的情怀。杜甫的另一首诗的《别房太尉墓》也写黄莺啼叫,但情调意趣不是兴高采列,而是悲伤痛苦,诗歌这样写道:“他乡复行役,驻马别孤坟。近泪无干土,低空有断云。对棋陪谢傅,把剑觅徐君。唯见林花落,莺啼送客闻。”全诗抒发诗人悼念亡友,伤心国事的情怀。结尾两句描绘了一幅凄清幽静的图景,离别友人坟墓之际,只看见林花纷纷飘落,只听见黄莺声声哀鸣。描声绘色,引人联想:林花飘落似珠泪纷纷;啼莺送客,如哀乐阵阵。此时此地,此声此景,格外衬托出孤零零的坟地和孤零零的吊客。

    (六)、沙鸥。《旅夜抒怀》描绘诗人离开成都草堂,乘舟东下,漂泊异地的情景和感受。“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以?天地一沙鸥。”首联写景喻人,突出诗人凄孤无依之境,像江岸细草一样渺小脆弱,像江中孤舟一样漂泊不定。颔联以雄阔乐景写凄楚悲情。明星低垂,平野广阔,月随波涌,大江东流,意境的雄浑阔大反衬出诗人的孤苦伶仃。有了前面这些或比喻或反衬的铺垫和渲染,尾联才水到渠成,撼人心魄。水阔天空,沙鸥飘零,人似沙鸥,转徙江湖,颠沛流离,四海为家。这一联即景自况,借景抒情,深刻地表现出诗人内心漂泊无依,颠连无告的苦痛忧思。《客至》表现诗人的隐逸情怀。首联“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描绘环境,绿水缭绕,春意融融,给人以江波浩渺,空阔明媚之感,又写群鸥飞临,款款情深,更突出了环境的清幽僻静,同时也点明了诗人远离尘嚣,自得其乐的隐逸情怀。《江村》三四两句分别写燕和鸥:“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梁间燕子,自去自来,自由自在;江上白鸥,忽近忽远,相伴相随。它们忘机不疑,乐群适性,是如此通晓人性,简直成了诗人消夏避暑,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同时透过这些轻灵洒脱的笔调,我们又体会到了一种关怀生命,热爱自然的意趣。

    (七)、燕子。《绝句漫兴九首》(其九)描写燕子扰人的情景:“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衔泥点污琴书内,更接飞虫打着人。”一二句写燕子熟门熟路,频频来访,“故”字暗示出来者不善,别有用心。三四两句写飞燕添愁惹恨,频频扰人,筑巢衔泥,点污琴书,追捕飞虫,打着主人。这飞舞的燕子筑巢托身则罢,还要如此肆无忌惮,扰人欺人,简直可恶!其实透过这种细腻逼真的细节描写,我们不也体察到了诗人远客孤居的诸多烦扰和心绪不宁的神情吗?另一首诗《燕子来舟中作》则一反这种落井下石欺人太甚的形象,把燕子写得缠绵多情,善解人意。“湖南为客动经春,燕子衔泥两度新。旧入故园尝识主,如今社日远看人。可怜处处巢居室,何异飘飘托此身。暂语船樯还起去。穿花贴水益沾巾。”首联人燕对举,诗人漂泊转徙,居无定所,燕子衔泥筑巢,两度翻新。人与燕,如陌路重逢,感慨良多。中间四句诗人将心比心,怜悯燕子,也悲叹自身。可怜的小燕子啊,你我曾是故园旧知,何以今日形同陌路,满目疑惑,莫非主人的孤独衰老?抑或故园的荒芜破败?天宽地阔,你竟然居无定所,四处为家,这又何异于飘飘荡荡托身于茫茫江湖之中的我呢?结尾两句落笔飞燕,安慰人心。孤单弱小的燕子啊,你竟然飞临孤舟,歇息船樯,刚和我聊了几句,又匆匆飞离,穿花贴水,徘徊顾恋,感动得我老泪纵横啊!全诗捕捉细节,极写漂泊动荡之忧思。人燕对视,互诉衷曲,同病相怜,惺惺相惜,凄楚悲怆,感人肺腑。句句咏燕,实是句句关连着诗人的茫茫身世啊。杜甫的《绝句二首》(其二)则有别于以上两首诗的悲哀、烦恼的情调,借燕子表达了一种欢快、愉悦的情感。“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一二句大处落笔,着色绘光,描绘了一幅明丽阔远的初春图景;三四两句则捕捉细节,动静勾勒,别具情趣。春暖花开,泥融土湿,秋去春来的燕子,正繁忙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春日冲融,日丽沙暖,成双成对的鸳鸯,正相依相偎地静睡,恬适安详。整个诗歌流露出一种诗人对初春时节自然界一派生机、欣欣向荣的欢悦情怀。

    古诗中以鸟为意象的诗很多,求助几句.快啊拜托了快

    以鸟为意象的诗:

    杜鹃  杜鹃,又名子规,杜宇、蜀魄等。《华阳国志·蜀志》载:“古有蜀王杜宇,号望帝,后禅位出奔,其时子规鸟鸣,蜀人思念杜宇,故觉此鸟鸣声悲切。”也许因此,人们总是把杜鹃声与“悲伤”、“思归”的情绪联系在一起。如辛弃疾《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更那堪鹧鸪声住,杜鹃声切。啼到春归无寻处,苦恨芳菲都歇。算来未抵人间离别。”词人用杜鹃来惋惜百花凋零,春已归去的伤感之情。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子规声声,仿佛呼叫着“不如归去”,然而,迁客却仍要远行,这是令人何等的伤情?作者正是借子规的啼声,来衬托自己的愁心。表达了对友人受贬的无限同情。

     

    燕   成双成对的燕子,总使人想起团圆或离散。“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诗经·谷风》),成双成对的燕子,引起有情人渴望比翼双飞的思念。燕子依旧,物是人非,更易使人产生时事变迁、昔盛今衰的感叹。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而最让人伤感的,莫过于像燕无家可归一样,成了无根之人。南唐后主、亡国之君李煜,眼看燕子归来,和泪写下了“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的千古名句。

     

    鸿雁  是大型的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和羁旅伤感之情。如欧阳修《戏答元稹》:“夜闻归雁生相思,病人新年感物华。” 赵嘏《长安望秋》:“残星数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秦观《减字木兰花》:“困依危楼,过尽飞鸿字字愁。”龚自珍《己亥杂诗》:“三更忽轸哀鸿思,九月无襦淮水湄。”

     

    鹧鸪  鹧鸪,在古人眼里,叫声凄切、清长,如说“行不得也,哥哥”。在诗词中,鹧鸪声仿佛是哀怨、凄清的化身。如:辛弃疾《菩萨蛮》:“江晚正愁余,深山闻鹧鸪。”对着江边的暮色无限惆怅,深山里又传来鹧鸪鸟悲苦的叫声。黄升《月照梨花》中:“不知郎马何处,烟草凄迷,鹧鸪啼。”“行不得也哥哥”,是鹧鸪的叫声,也是少妇的心声。“鹧鸪啼”,含蓄地表达了情系郎君,翘首盼郎归的心情。

     

    乌鸦  乌鸦全身黑色,人们对它常有厌恶之感,常用来描写衰败荒凉的景象。如秦观《满庭芳》:“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辛弃疾《永遇乐》:“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过去的事情不堪回首,今天,飞集在敌人庙里的乌鸦争食剩余祭品,祭鼓频敲。表达了对统治者不能收复中原的不满。

    望采纳

    古诗中以鸟为意象的诗很多,求助几句。快啊....

    (一)、苍鹰。杜甫青年时代写过一首诗《画鹰》:“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掇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绦镟光堪摘,轩楹势可呼。何当击风鸟,毛血洒平芜。”诗人通过描绘画鹰来抒发他那疾恶如仇的激情和搏击云霄的壮志。首联点明画鹰,矫健不凡的苍鹰挟风带霜,虎虎生威,使得洁白如雪的画绢上仿佛突然腾起一片风霜肃杀之气。颔联、颈联描写苍鹰的神态。耸身抓兔,侧目传神,光彩照人,气雄万夫,几个简单而逼真的细节活画出苍鹰严阵以待,跃跃欲试的形象。尾联顺势收笔,抒写心志:何时才能展翅云天,搏击凡鸟?何时才能搏杀平芜,大获全胜呢?诗歌题画赞鹰,借鹰喻人,发乘风思奋之心,抒疾恶如仇之志,气势磅礴,撼人心魄。

    (二)、飞鸟。《春望》前四句这样写:“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此诗写于安史之乱期间。前两句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乱草丛生,林木苍苍。画面破败萧索,给人以怵目惊心之感。后两句写春望所感:国破家亡,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亦惊心。意境凄惨悲痛,读来令人心惊肉跳。显然,两联四句,前后关涉,诗人意在以山花泣泪,飞鸟惊心来表达自己离乱伤怀,满目凄凄的忧患之感。《南邻》写朋友山居生活的幽雅情趣。前四句“锦里先生马角巾,园收芋栗未全贫。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鸟雀驯。”写客人来访,主人素面尘心,热情相接;儿童笑语相迎,天真可爱;小鸟阶除啄食,不惊不乱。一切都是那么和谐宁静,纯真本色;一切都是那么历历在目,活灵活现。足见友人一家老小甚至包括温驯可人的小鸟多么淳朴、厚道,多么和平、友善。从这些大摇大摆,悠然啄食的小鸟身上,我们仿佛看到了山居环境的清幽静谧和友人生活的隐逸幽雅。《绝句二首》(其二)则对比着色,以乐衬悲。“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一二两句几乎就是一幅镶嵌在镜框里的风景画,濡饱墨于纸面,施浓彩于图中,有令人目迷神驰的艺术魅力。你看,漫江碧波荡漾,显露出白翎的水鸟,掠翅江面,好一派怡人的风光!满山青翠欲滴,遍布的朵朵鲜花红艳无比,简直就像燃烧着一团旺火,多么绮靡,多么灿烂!以江碧衬飞鸟的白,碧白相映生辉;以山青衬花葩的红,青红互为竞丽。画面绚丽清新,令人赏心悦目。三四两句却流露出岁月荏苒,归期遥遥的漂泊之感,情调凄楚哀怨,无可奈何。显然,一二两句的乐景铺设是为了反衬三四两句的思归伤感。洁白耀眼,光彩照人的水鸟负载着一颗漂泊流浪归思沉重的心!

    (三)、孤雁。《孤雁》一诗以雁自况,托物抒怀。“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首联点题,孤雁不饮不啄,执着一念,且飞且鸣,其声凄惨,其影孤单。思念同伴,拼命追寻,悲壮中透露出一份热烈,一份执着。颔联巧用对比,“一片影”写孤雁的渺小孤独,“万重云”写云天的高远浩茫,两相映衬,更见得离群失伴的孤雁漂泊云天,无处投身的悲苦焦虑。“谁怜”反问,渲泄滚滚诗情:经历了安史之乱,在那动荡不安的年月里,诗人流落他乡,亲朋离散,天各一方,可他无时不渴望骨肉团聚,无日不梦想知友重逢,这份离乱伤怀不正如孤雁的哀哀长鸣吗?颈联描写幻觉,刻画心理。孤雁被思念缠绕着,被痛苦煎熬着,一刻不停地飞鸣。它望尽天涯,望啊,望啊,仿佛那失去的群雁老在它眼前晃动;它哀唤声声,唤啊,唤啊,似乎那侣伴的鸣声老在它耳畔鸣响。这两句血泪文字以虚写实,亦幻亦真,情深意切,哀痛欲绝。尾联以“野鸦”来陪衬孤雁,感情浓烈,爱憎分明。孤雁是思群念友,悲鸣不已,痛苦劳累,迫切焦急;野鸦则鸣噪纷纷,了无意绪,无动于衷,麻木不仁。两相比照,更见得孤雁的孤单可怜,处境险恶,也可看出野鸦的鄙卑无聊,冷漠刻薄。四联从不同的角度描绘孤雁,孤单困苦却飞走哀号,处境险恶却苦苦追寻,卑微渺小却心比天高,这是一首孤雁念群,悲中有壮的赞歌,这是一曲披露心曲,挑战人生的赞歌。小小一只孤雁写尽了诗人感时伤怀的离乱之苦。

    (四)、白鹭。《绝句四首》(其三)写草堂远眺的新春美景,抒发作者欢快明朗、轻松愉悦的心情。“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一二两句精选景物,巧妙着色,描绘了一幅有声有色,生机勃勃的图景。首句写春回大地,绿柳成阴,黄鹂成对,婉转啼鸣,呈现一派生机,颇具喜庆意味。次句写晴空万里,一碧如洗,白鹭成行,直上青天,凸现一种空灵,暗示一片天机。上下两句不管是婉转歌唱的黄鹂,还是姿态优美的白鹭,也不管是抽芽吐绿的翠柳,还是空阔明朗的青天,无一不流露出诗人轻松明快的心情。我们几乎可以说,面对如此大好春色,诗人童心未泯,诗性大发,要像黄鹂一样歌唱春天,要象白鹭一样自由飞翔!杜甫的另一首诗《漫成一首》也写白鹭,情趣却迥然不同。“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刺鸣。”全诗写夜泊之景,意境宁静安谧,朦胧幽美。第三句写江岸白鹭。皓月银辉,沙岸如雪,沙头景物隐约可辨,夜宿的白鹭屈曲身子,三五成群团聚在沙滩上,它们睡得非常安恬,与环境极为和谐。透过一个“静”字,我们几乎可以闻到生命甜美呼吸的丝丝气息,这种生命的静谧美好,这种和平的珍贵可爱,惟有饱经丧乱的不眠诗人才能充分体会得到,诗句中洋溢着诗人对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于自然界小生命的热爱。这与诗人忧国忧民的精神是一脉相通的。

    (五)、黄莺。《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六)描写春暖花开时节黄四娘家的艳丽风光。“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一二两句描绘繁花盛开,鲜艳灿烂的情景,侧重于静态描写,三四两句写彩蝶蹁跹,黄莺歌唱的热闹,侧重于动态摹绘。透过彩蝶飞舞的画面,我们闻到了花香阵阵;透过娇莺啼唱,自在舒心的形象,我们体验到了一个热闹缤纷的世界。说娇莺自在,歌声动听,其实意在抒发作者满目春光,满心欢喜的情怀。杜甫的另一首诗的《别房太尉墓》也写黄莺啼叫,但情调意趣不是兴高采列,而是悲伤痛苦,诗歌这样写道:“他乡复行役,驻马别孤坟。近泪无干土,低空有断云。对棋陪谢傅,把剑觅徐君。唯见林花落,莺啼送客闻。”全诗抒发诗人悼念亡友,伤心国事的情怀。结尾两句描绘了一幅凄清幽静的图景,离别友人坟墓之际,只看见林花纷纷飘落,只听见黄莺声声哀鸣。描声绘色,引人联想:林花飘落似珠泪纷纷;啼莺送客,如哀乐阵阵。此时此地,此声此景,格外衬托出孤零零的坟地和孤零零的吊客。

    (六)、沙鸥。《旅夜抒怀》描绘诗人离开成都草堂,乘舟东下,漂泊异地的情景和感受。“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以?天地一沙鸥。”首联写景喻人,突出诗人凄孤无依之境,像江岸细草一样渺小脆弱,像江中孤舟一样漂泊不定。颔联以雄阔乐景写凄楚悲情。明星低垂,平野广阔,月随波涌,大江东流,意境的雄浑阔大反衬出诗人的孤苦伶仃。有了前面这些或比喻或反衬的铺垫和渲染,尾联才水到渠成,撼人心魄。水阔天空,沙鸥飘零,人似沙鸥,转徙江湖,颠沛流离,四海为家。这一联即景自况,借景抒情,深刻地表现出诗人内心漂泊无依,颠连无告的苦痛忧思。《客至》表现诗人的隐逸情怀。首联“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描绘环境,绿水缭绕,春意融融,给人以江波浩渺,空阔明媚之感,又写群鸥飞临,款款情深,更突出了环境的清幽僻静,同时也点明了诗人远离尘嚣,自得其乐的隐逸情怀。《江村》三四两句分别写燕和鸥:“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梁间燕子,自去自来,自由自在;江上白鸥,忽近忽远,相伴相随。它们忘机不疑,乐群适性,是如此通晓人性,简直成了诗人消夏避暑,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同时透过这些轻灵洒脱的笔调,我们又体会到了一种关怀生命,热爱自然的意趣。

    (七)、燕子。《绝句漫兴九首》(其九)描写燕子扰人的情景:“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衔泥点污琴书内,更接飞虫打着人。”一二句写燕子熟门熟路,频频来访,“故”字暗示出来者不善,别有用心。三四两句写飞燕添愁惹恨,频频扰人,筑巢衔泥,点污琴书,追捕飞虫,打着主人。这飞舞的燕子筑巢托身则罢,还要如此肆无忌惮,扰人欺人,简直可恶!其实透过这种细腻逼真的细节描写,我们不也体察到了诗人远客孤居的诸多烦扰和心绪不宁的神情吗?另一首诗《燕子来舟中作》则一反这种落井下石欺人太甚的形象,把燕子写得缠绵多情,善解人意。“湖南为客动经春,燕子衔泥两度新。旧入故园尝识主,如今社日远看人。可怜处处巢居室,何异飘飘托此身。暂语船樯还起去。穿花贴水益沾巾。”首联人燕对举,诗人漂泊转徙,居无定所,燕子衔泥筑巢,两度翻新。人与燕,如陌路重逢,感慨良多。中间四句诗人将心比心,怜悯燕子,也悲叹自身。可怜的小燕子啊,你我曾是故园旧知,何以今日形同陌路,满目疑惑,莫非主人的孤独衰老?抑或故园的荒芜破败?天宽地阔,你竟然居无定所,四处为家,这又何异于飘飘荡荡托身于茫茫江湖之中的我呢?结尾两句落笔飞燕,安慰人心。孤单弱小的燕子啊,你竟然飞临孤舟,歇息船樯,刚和我聊了几句,又匆匆飞离,穿花贴水,徘徊顾恋,感动得我老泪纵横啊!全诗捕捉细节,极写漂泊动荡之忧思。人燕对视,互诉衷曲,同病相怜,惺惺相惜,凄楚悲怆,感人肺腑。句句咏燕,实是句句关连着诗人的茫茫身世啊。杜甫的《绝句二首》(其二)则有别于以上两首诗的悲哀、烦恼的情调,借燕子表达了一种欢快、愉悦的情感。“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一二句大处落笔,着色绘光,描绘了一幅明丽阔远的初春图景;三四两句则捕捉细节,动静勾勒,别具情趣。春暖花开,泥融土湿,秋去春来的燕子,正繁忙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春日冲融,日丽沙暖,成双成对的鸳鸯,正相依相偎地静睡,恬适安详。整个诗歌流露出一种诗人对初春时节自然界一派生机、欣欣向荣的欢悦情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kyhqxx.net/zhishi/4884.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知识

    热门诗词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