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一法师的经典诗句谁知道?

弘一法师的经典诗句谁知道?

无心者公,无我者明。 自古仁人志士,以儒济世、以道修身、以佛治心,可谓是智慧通达。 以淡字交友,以聋字止谤;以刻字责己,以弱字御侮。 事不可做尽,言不可道尽。 学一分退让,讨一分便宜;增一分享用,减一分福泽。 恩怕先益后损,威怕先松后紧。 涵容以待人,恬淡以处世。 必有容,德乃大;必有忍,事乃济。 以虚养心,以德养身,以仁义养天下万物,以道养天下万世。 不为外物所动之谓静,不为外物所实之谓虚。 弘一法师晚年手书“悲欣交集” 刘念台云:“涵养,全得一缓字,凡言语、动作皆是。” 应事接物,常觉得心中有从容闲暇时,才见涵养。 逆境顺境看襟度,临喜临怒看涵养。 人生最不幸处,是偶一失言,而祸不及;偶一失谋,而事幸成;偶一恣行,而获小利。后乃视为故常,而不恬不为意。则莫大之患,由此生矣。 于作事,必克己谨严,要做到极致。于生活,应戒绝奢华,一切从简。 不自重者取辱,不自畏者招祸。 事当快意处须转,言到快意处须住。 物忌全胜,事忌全美,人忌全盛。

麻烦采纳,谢谢!

弘一法师所说的名言有哪些?

“以虚养心。

以德养身。

以仁养天下万物。

以道养天下万世。

”“以虚养心。

以德养身。

以仁养天下万物。

以道养天下万世。

”“自处超然,处人蔼然。

无事澄然,有事斩然。

得意淡然,失意泰然。

”“穷天下之辩者,不在辩在讷。

伏天下之勇者,不在勇而在怯。

”“不为外物所动之谓静。

不为外物所实之谓虚。

”“大着肚皮,容物。

立定脚跟,做人。

仅前行者,地步窄。

向后看者,眼界宽。

”“物。

忌全胜。

事,忌全美。

人,忌全盛。

安莫安于知足。

危莫危于多言。

”李叔同(1880—1942),又名李息霜、李岸、李良,谱名文涛,幼名成蹊,学名广侯,字息霜,别号漱筒。

李叔同是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

他从日本留学归国后,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后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后被人尊称为弘一法师。

1913年受聘为浙江两级师范学校(后改为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音乐、图画教师。

1915年起兼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音乐、图画教师,并谱曲南京大学历史上第一首校歌。

李叔同,弘一法师

李叔同(1880—1942),又名李息霜、李岸、李良,谱名文涛,幼名成蹊,学名广侯,字息霜,别号漱筒。

李叔同是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

他从日本留学归国后,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后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

后被人尊称为弘一法师。

1913年受聘为浙江两级师范学校(后改为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音乐、图画教师。

1915年起又兼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音乐、图画教师。

南京大学历史上第一首校歌——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校歌就是由他谱曲的。

平湖有他的纪念馆,后人很尊敬他。

望采纳谢谢

弘一法师为什么独服印光大师,而非虚云老和尚?

印光大师,1882年在兴安县(今陕西安康市)双溪寺取得度牒,受具足戒于印海律师座下。

是对弘一法师有直接影响的人。

据《弘一大师行谊大事年表》,“一九二三民国十二年(癸亥),四十四岁,初春,由温州经杭州、上海,云游至衢州,住莲花寺,刺血写经。

四月在上海太平寺谒印光大师。

腊月,恳请普陀山印光大师列为门墙。

印祖劝告专修念佛三昧。

”此后,弘一法师多次“参拜”、“谒”印光大师,其中一次专门在印光法师身边“侍奉七日。

”对印光大师,弘一最推崇的是他的“盛德”。

弘一法师1941年在泉州檀林福林寺念佛期专门讲演《略述印光大师之盛德》。

他评价说:“大师为近代之高僧,众所钦仰。

其一生之盛德,非短时间所能叙述。

今先略述大师之生平,次略举盛德四端,仅能于大师种种盛德中,粗陈其少分而已。

”他说,大师“生平不求名誉,他人有作文赞扬师德者,辄痛斥之。

不贪蓄财物,他人供养钱财者至多。

师以印佛书流通,或救济灾难等。

一生不畜剃度弟子,而全国僧众多钦服其教化。

一生不任寺中住持监院等职,而全国寺院多蒙其护法,各处寺房或寺产,有受人占夺者,师必为尽力设法以保全之。

故综观师之一生而言,在师自己决不求名利恭敬,而于实际上能令一切众生皆受莫大之利益。

”对于大师的“盛德”,他认为“师之种种盛德,多非吾人所可及”,因此,“今所举之四端,皆是至简至易,无论何人,皆可依此而学也。

”如,习劳。

他说,“大师一生,最喜自作劳动之事。

余于一九二四年曾到普陀山,其时师年六十四岁,余见师一人独居,事事躬自操作,别无侍者等为之帮助。

直至去年,师年八十岁,每日仍自己扫地,拭几,擦油灯,洗衣服。

师既如此习劳,为常人的模范,故见人有懒惰懈怠者,多诫劝之。

”二是惜福。

他介绍,“大师一生,于惜福一事最为注意。

衣食住等,皆极简单粗劣,力斥精美。

一九二四年,余至普陀山,居七日,每日自晨至夕,皆在师房内观察师一切行为。

师每日晨食仅粥一大碗,无菜。

师自云:‘初至普陀时,晨食有碱菜,因北方人吃不惯,故改为仅食白粥,已三十余年矣。

’食毕,以舌舐碗,至极净为止。

复以开水注入碗中,涤荡其余汁,即以之漱口,旋即咽下,惟恐轻弃残余之饭粒也。

至午食时,饭一碗,大众菜一碗。

师食之,饭菜皆尽。

先以舌舐碗,又注入开水涤荡以漱口,与晨食无异。

师自行如是,而劝人亦极严厉。

见有客人食后,碗内剩饭粒者,必大呵曰:‘汝有多么大的福气?竟如此糟蹋!’此事常常有,余屡闻及人言之。

又有客人以冷茶泼弃痰桶中者,师亦呵诫之。

以上且举饭食而言。

其他惜福之事,亦均类此也。

”弘一法师对印光大师的敬重,并延伸到其它领域。

前已介绍,法师的书法“朴拙圆满,浑若天成”,鲁迅、郭沫若等现代文化名人以得到大师一幅字为无尚荣耀。

而弘一法师书法艺术风格后期的变化正来自于印光大师。

印光大师曾经在一封书信中指点弘一法师说:“写经不同写字屏,取其神趣,不必工整。

若写经宜如进士写策,一笔不容苟简,其体必须依正式体。

若座下书札体格,断不可用”。

而后弘一重新苦练工楷,直到最后印光大师首肯:“可依此写经”。

单纯从所谓学识来看,弘一法师在多个领域的造诣均非印光大师所能及,何以弘一如此虔诚?这里的关键还是一个“德”字。

李叔同在与友人信中表达,应使文艺因人传,不可人因文艺传。

“先器识而后文艺”,注重品德修养,这是领悟他们之间关系的关键。

诗词释文请问:李叔同《送别》长亭外

《送别》 弘一法师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别离多。

弘一法师,俗名李叔同,清光绪六年(1880年)阴历九月二十生于天津官宦富商之家(祖籍浙江·平湖),1942年九月初四圆寂于泉州。

他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前驱,卓越的艺术家、教育家、思想家、革新家,是中国传统文化与佛教文化相结合的优秀代表,是中国近现代佛教史上最杰出的一位高僧,又是国际上声誉甚高的知名人士。

李叔同是“二十文章惊海内”的大师,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于一身,在多个领域,开中华灿烂文化艺术之先河。

同时,他在教育、哲学、法学、汉字学、社会学、广告学、出版学、环境与动植物保护、人体断食实验诸方面均有创造性发展。

他把中国古代的书法艺术推向了极致。

作为高僧书法,弘一与历史上的一些僧人艺术家存有差异,如智永和怀素,尽管身披袈裟,但似乎他们的一生并未以坚定的佛教信仰和恳切实际的佛教修行为目的,他们不过是寄身于禅院的艺术家,“狂来轻世界,醉里得真知”,这完全是艺术家的气质与浪漫。

《送别》以短短的一首词,把这些意象都集中起来,以一种“集大成”的冲击力,强烈震撼着中国人离别的“集体无意识”,成为中国人送友离别的一种文化心理符号。

《送别》分三段,第一段是“写景”,写在长亭外、古道边送别的画面;第二段则是抒情,抒发知交零落天涯的心灵悲慨;第三段从文字上看,是对第一段的重复,其实不然,是文字重复而意蕴升华:经历了“送友离别”,而感悟到人生短暂,犹如日落,充满着彻骨的寒意。

整首歌词弥漫着浓重的人生空幻感,深藏着顿悟出世的暗示。

《送别》,实际上是李叔同以送别朋友为缘由,用无所明指的象征,传达出感悟人生、看破红尘的觉悟。

所以,《送别》不仅仅是朋友之间挥手相送的骊歌;而是李叔同即将告别人间、弃世出家的“前奏曲”。

李叔同请说出弘一法师对佛教做出哪些贡献

是律宗高僧。

参考:"《南山三大部辑要表解》是一部殿堂级经典钜著,耗尽弘一大师半生心血写成,为研究出家戒律必修著作……"近代律宗高僧弘一大师曾发大愿:“愿尽未来,普代法界一切众生备受大苦;誓舍身命,弘护南山四分律教久住神州“,大师誓愿弘深,读来正气磅礴,震撼心灵,为法之情,令人肃然起敬!戒在佛在,戒亡法亡;若僧俗二众,相互团结,学习戒律、守持戒律、宣扬戒律,万众同愿同心,则正法必能久住,愿共勉之! ""如果要选一位佛教中的一代宗师,在甚为艰难的抉择中,我只有给弘一律师投一票了!或许有点是个人喜好的情意结,就因为我喜欢戒律的原故。

弘一律师连坐椅子前也拍一拍、摇一摇,生怕有肉眼见不到的微细小虫在里头,以免坐时惊吓到或伤害到它们;只这一个小动作、这份心,已清楚看出律师持戒是多么细腻。

"~常观世音"我发愿护持戒律,仿佛间像感觉弘一大师对我微笑。

弘祖一日只吃两餐,第一餐正是明相初出,清晨六点这个时候,第二餐则是早上十一时,因为弘祖严格遵行过午不食。

弘祖所用生活物品,二十六年从未换过;一件衲衣,补钉达二百二十四处。

这种绝世高手,不追随他,更学何人!最多的放舍,却原是最深的拥有。

"~常观世音

弘一法师原名是什么?生平简介?

弘一法师(1880-1942年),俗姓李,名息,学名文涛,又名成蹊、广侯,字叔同、息霜,号漱筒、演音等,别署甚多。

祖籍浙江平湖,清光绪六年(1880年)九月二十日生于天津河东地藏庵(今河北区粮店街陆家胡同)一官宦富商之家。

1942年10月13日圆寂于泉州。

幼名成蹊,取“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之意。

学名文涛,字叔同。

法号弘一,世称弘一大师。

李叔同是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前驱,近代史上著名的艺术家、教育家、思想家、革新家。

作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早期启蒙者,他一生在音乐、戏剧、美术、诗词、篆刻、金石、书法、教育、哲学、法学等诸多文化领域中都有较高的建树,并先后培养了一大批优秀艺术人才。

名画家丰子恺、音乐家刘质平等文化名人皆出其门下。

其父李筱楼,曾任吏部主事,后辞官经营盐业与钱庄,为津门巨富。

文涛5岁失父。

13岁知篆书,15岁能诗,17岁善治印,18岁与茶商女俞氏成婚。

戊戌变法失败时,有人说他是“康梁同党”,他遂携眷奉母南下,避居沪上城南草堂,加入城南文社。

22岁入南洋公学,从蔡元培受业。

课余参加京剧演出,还为沪学会补习科作《祖国歌》,并编有《国学唱歌集》。

光绪三十二年,为求救国之道,东渡日本留学。

到日本后,肄业于东京美术专科学校,主修油画,兼攻钢琴。

在日期间李叔同在由留日学生出版的《醒狮》杂志上发表文章,加入“随鸥吟社”并与本田种竹、森槐南、日下部鸣鹤等交流。

课余热心于话剧艺术活动,联合留东同学组织“春柳剧社”。

在校期间还参加“白马会”第12回展(1909年春)、第三回展(1910年春)。

在东京,他创办音乐期刊——《音乐小杂志》,发表所创作的歌曲多首。

1906年10月4日的日本的“国民新闻”报曾刊登关于李叔同的访问记以及肖像照片。

在写生课时,敢于冲破封建礼教的藩篱,被誉为我国新文化运动启蒙时期的急先锋。

宣统三年(1911年),文涛学成归国,先执教于天津高等工业学堂,任图案教员,后转到上海城东女学,讲授国文和音乐。

翌年,加入“南社”诗社,与南社同人组织文美会,主编《文美杂志》,兼任《太平洋报》文艺副刊编辑。

不久,到杭州执教于浙江省立两级师范学校(即第一师范学校),并到南京高等师范学堂兼课。

1914年在中国的美术教育中首次使用人体。

他从事艺术教育工作达七年之久,培育出许多艺术人才。

文涛本有改革社会的理想和抱负,但眼见当时中国社会腐败黑暗,自己又无力改变现状,遂悲观厌世,于民国7年(1918年)8月19日遁入杭州虎跑寺削发为僧,皈依老和尚了悟门下,法名演音,号弘一,后又采用一音、一相、圈音、入玄等几十个法号。

民国17年,弘一参加僧侣南下服务团,到泰国、新加坡等东南亚地区弘扬佛法。

12月初从上海乘海轮抵达厦门,受到陈嘉庚胞弟陈敬贤的热情款待,在南普陀寺下榻,旋即转南安雪峰寺度岁。

过了元宵,又回南普陀住了三个月。

民国18年4月间,取道福州赴温州。

同年10月,弘一第二次入闽。

先到厦门,后应泉州开元寺慈儿院院长叶青眼之请到泉州,为该院学童早晚礼佛的赞歌《三宝歌》谱曲。

当时性愿法师在泉州承大寺创办“月台佛学研究社”,弘一帮助整理寺内所藏的古版佛经,先厘订六条凡例,将目录编成五辑,每辑分成禅宗部、律宗部等,每部再分为甲乙两种(甲种为全本,乙种为残本),颇为周详。

民国19年4月,离寺云游江浙。

民国21年10月,弘一第三次入闽,足迹遍及泉州、厦门、福州、漳州各大寺院,其中以住泉州的时间为最长,而在永春普济寺一住就是573天。

弘一第三次寓居福建期间,正值抗日战争爆发,民族危机空前深重,他时时以国家民族的命运为念,得到僧俗群众的普遍景仰。

民国27年10月,为勉励泉州承天寺僧众发扬爱国爱教精神,他举笔题词:“念佛不忘救国,救国必须念佛”,词末又跋:“佛者,觉也,觉了真理,乃能誓舍身命,牺牲一切,勇猛精进,救护国家。

是故救国必须念佛。

”赋予佛说以时代精神。

弘一十分关心历史文物。

民国22年10月,他在泉州西郊潘山发现唐诗人韩偓的墓道;民国27年在惠安县的《螺阳文献》中发现一首韩偓在惠安松洋洞所作而未为《全唐诗》收入的佚诗,于是撰写《香奁集辨伪》一文,认为韩偓并不是一个风流才子,而是一位与自己有同样爱国思想的伟大诗人,为研究韩偓提出独创性的见解。

他还为晋江摩尼教寺草庵撰写寺门对联和庵记,为朱子书院补题匾额,为开元寺补书朱熹所撰写的对联,为明代著名思想家李贽像题赞,使泉州的传统文化更得到发扬。

弘一晚岁十年,积极弘法,他先后在厦门、漳州、安海、泉州、惠安、永春等地城乡开展讲经活动,就律宗、华严宗、净土宗学说及药师经、弥陀经、地藏本愿经、心经等经义作了详细的阐明。

并且关心佛教教育,在泉州开元寺尊胜院倡办南山佛学苑。

民国25年,在泉州请得日本大小乘经律万余卷,亲自整理编成《佛学丛刊》四册,交上海世界书局出版,闽南一带的僧徒因之增进佛学知识。

他的佛学思想体系,以华严为境,四分律为行,导归净士为果。

十年虔修未有间断。

他潜心圈点校注唐代道宣律祖所撰“南山三大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kyhqxx.net/zhishi/4477.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知识

热门诗词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