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顺字的七字诗句

带顺字的七字诗句

韦庄

忠良效顺势亦然,一剑猜狂敢轻动。 【南阳小将张彦硖口镇税人场射虎歌】

白居易

形骸委顺动,方寸付空虚。 【松斋自题】

我游悟真寺,寺在王顺山。 【游悟真寺诗】

怀哉庾顺之,好是今宵客。 【寄庾侍郎】

吕岩

纵横逆顺没遮栏,静则无为动是色。 【敲爻歌】

权德舆

抚运斯顺人,救焚非逐鹿。 【仲秋朝拜昭陵】

吴筠

轩辕来顺风,问道修神形。 【高士咏 其二 广成子】

岑参

与时忽开闭,作固或顺逆。 【入剑门作寄杜杨二郎中时二公并为杜元帅判官】

李咸用

餐和饮顺中肠宽,虚无之乐不可言。 【升天行】

杜甫

人生半哀乐,天地有顺逆。 【白水(即奉先)县崔少府十九翁高斋三十韵】

肃宗复社稷,得无逆顺辨。 【八哀诗 其六 故秘书少监武功苏公源明】

陈子昂

揖让期明辟,讴歌且顺人。 【奉和皇帝上(一作丘)礼抚事述怀应制】追问

顺开头的呢?

带顺字和带芯字的诗词

《芯》的拼音:xīn xìn 笔画数:7 笔顺、笔画:横、竖、竖、点、斜钩、点、点、基本释义: [xīn]:去皮的灯心草:灯~(亦作“灯心”)。

[xìn]:1.物体的中心部分:岩~。

矿~。

2.装在器物中的捻子:蜡~儿(蜡烛的捻子)。

引~。

3.蛇和羊的舌头:~子。

...

带“顺”“洁”字的诗句

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为人淳善祥云驻,处事公允顺风兴。

寒裳顺兰止,水木湛清华。

顺发新芽三月春,只唤新雨披绿衣。

兰叶春葳蕤,桂花秋皎洁。

艳阳桃李节,皎洁不成妍。

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

皎洁西楼月未斜,笛声寥亮入东家。

带隽字的成语或者诗词

杜牧 雨中作贱子本幽慵,多为隽贤侮。

得州荒僻中,更值连江雨。

一褐拥秋寒,小窗侵竹坞。

浊醪气色严,皤腹瓶罂古。

酣酣天地宽,恍恍嵇刘伍。

但为适性情,岂是藏鳞羽。

一世一万朝,朝朝醉中去。

徐彦伯 比干墓 大位天下宝,维贤国之镇。

殷道微而在,受辛纂颓胤。

山鸣鬼又哭,地裂川亦震。

媟黩皆佞谀,虔刘尽英隽。

孤卿帝叔父,特进贞而顺。

玉床逾皓洁,铜柱方歊焮。

奉国历三朝,观窍明一瞬。

季代猖狂主,蓄怒提白刃。

之子弥忠谠,愤然更勇进。

抚膺誓陨越,知死故不吝。

已矣竟剖心,哲妇亦同殉。

骊龙暴双骨,太岳摧孤仞。

周发次商郊,冤骸悲莫殣。

锋剑剿遗孽,报复一何迅。

驻罕歌淑灵,命徒封旅榇。

自尔衔幽酷,于嗟流景骏。

丘坟被宿莽,坛戺缘飞磷。

贞观戒北征,维皇念忠信。

荒坟护草木,刻桷吹煨烬。

代远恩更崇,身颓名益振。

帝词书乐石,国馔罗芳衅。

伟哉烈士图,奇英千古徇。

李群玉 劝人庐山读书 怜君少隽利如锋,气爽神清刻骨聪。

片玉若磨唯转莹,莫辞云水入庐峰。

皮日休 二游诗·徐诗 东莞为著姓,奕代皆隽哲。

强学取科第,名声尽孤揭。

自为方州来,清操称凛冽。

唯写坟籍多,必云清俸绝。

宣毫利若风,剡纸光与月。

札吏指欲胼,万通排未阕。

楼船若夏屋,欲载如垤土臬。

转徙入吴都,纵横碍门闑。

缥囊轻似雾,缃帙殷于血。

以此为基构,将斯用贻厥。

重于通侯印,贵却全师节。

我爱参卿道,承家能介洁。

潮田五万步,草屋十余楶。

微宦不能去,归来坐如刖。

保兹万卷书,守慎如羁绁。

念我曾苦心,相逢无间别。

引之看秘宝,任得穷披阅。

轴闲翠钿剥,签古红牙折。

帙解带芸香,卷开和桂屑。

枕兼石锋刃,榻共松疮疖。

一卧寂无喧,数编看尽彻。

或携归廨宇,或把穿林樾。

挈过太湖风,抱宿支硎雪。

如斯未星纪,悉得分毫末。

翦除幽僻薮,涤荡玄微窟。

学海正狂波,予头向中殳页。

圣人患不学,垂诫尤为切。

苟昧古与今,何殊喑共目阕。

昔之慕经史,有以佣笔札。

何况遇斯文,借之不曾辍。

吾衣任縠纑,吾食某糠敖。

其道苟可光,斯文那自伐。

何竹青堪杀,何蒲重好截?如能盈兼两,便足酬饥渴。

有此竞苟荣,闻之兼可哕。

东皋耨烟雨,南岭提薇蕨。

何以谢徐君,公车不闻设。

齐己 谢丁秀才见示赋卷五首新裁翦,搜罗尽指归。

谁曾师古律,君自负天机。

圣后求贤久,明公得隽稀。

乘秋好携去,直望九霄飞。

诗名里带寒山字的诗词有哪些

枫桥夜泊 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寄恒璨 韦应物心绝去来缘,迹顺人间事.独寻秋草径,夜宿寒山寺.今日郡斋闲,思问楞伽字.送僧归山 刘言史楚俗翻花自送迎,密人来往岂知情.夜行独自寒山寺,雪径泠泠金锡声.再游蒋山寒山寺里立斜晖,只有垂杨自在垂.不待新亭成洒涕,向来已识宁馨儿.赠相僧杨懒散野鹤本长生,孤云无定意.托迹虽世间,游心乃尘外.请问绛人年,曾观柏寝器.微言洞倚伏,妙中惊人世.往夏识方瞳,今春分别袂.飞帆烟雨外,驻锡云林际.逸兴轻远游,滞念牵离思.后夜听钟鸣,应有寒山寺.枫桥寒山寺江枫吟咏工,幽寺冷遗踪.不改前朝路,犹闻半夜钟.地凉汀月皎,村迥水烟浓.试问谁曾见,憔应独有松.枫桥冷落回塘欲暮时,峭帆女猗去何之.数行鸿雁书来少,一段风烟客到迟.关吏尚嫌愁未税,榜人惟有梦相知.偶然渔火江枫地,记得寒山寺里诗.夜泊枫桥望寒山寺夜火疏钟伴寂寥,十年旧梦泊枫桥.清狂不见王司理,来问寒山寺外潮.

求带"章"字的诗词

《正日临朝》李世民条风开献节,灰律动初阳。

百蛮奉遐赆,万国朝未央。

虽无舜禹迹,幸欣天地康。

车轨同八表,书文混四方。

赫奕俨冠盖,纷纶盛服章。

羽旄飞驰道,钟鼓震岩廊。

组练辉霞色,霜戟耀朝光。

晨宵怀至理,终愧抚遐荒《郊庙歌辞?享太庙乐章?保大舞》郭子仪於穆文考,圣神昭章。

肃勺群慝,含光远方。

万物茂遂,九夷宾王。

愔愔云韶,德音不忘。

含有鲲鹏的诗词并赏析

泊岳阳城下 / 泊岳阳楼下作者:杜甫 原文:江国逾千里,山城仅百层。

岸风翻夕浪,舟雪洒寒灯。

留滞才难尽,艰危气益增。

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鲲鹏赏析这首主要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首先,它的创作背景应该从“大历三年(768)冬”推出,安史之乱发生于756年,这场战乱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转变,也给知识分子的心理造成了极大的阴影。

这点也反映到杜甫的诗歌当中,从“留滞才难尽,艰危气益增。

”一句可以看出杜甫此时的心情是很失落的。

也是很迷茫的。

因为他说 “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鲲鹏。

” 安史之乱后的现实并未改变杜甫的忠君恋阙的心,但也流露出了一种迷茫的情绪。

前途未卜,不知何去何从。

其次,我们知道杜甫的诗歌十分重视炼字,他很讲究对 仗,“江国逾千里,山城近百层。

岸风翻夕浪,舟雪洒寒灯。

”的对仗十分工整,其中“翻”和“洒”字用的也十分贴切。

最后,杜甫在此诗中还用了典故,就是 “鲲鹏”,他引用了《庄子·逍遥游》中的典故,以鲲鹏的变化无常来暗示前途的不可预料。

非常贴切。

以“江国逾千里,山城近百层”开端,写作者对岳阳的初识:浩瀚的江河之国有千里之大,层峦的山城有百层之高。

气势宏博,旋即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接下来转写近景:河岸的风吹卷着夜晚的江浪,小船上冰冷的灯光映照着纷飞落雪。

由远及近,由大及小,既是对比,又是承辅,以浩瀚开篇,续写冷风寒灯,一远一近,一大一冷托衬出别样的悲怆。

“滞留才难尽,艰危气益增”:即使遭遇苦境停滞无法前行,心中的雄才大略也不会消退;艰难和危险反而更加激励气魄壮大,临危无惧而弥坚。

接下来“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鲲鹏”句以图南,鲲鹏自喻远大之志向无可披靡。

顺承上句的情感又更升一层,至此,诗歌的情境推向最高潮,并与前段的宏伟景色遥相呼应,似断犹续,首尾相照。

整首诗歌以豪景与壮志衬托出豪迈基调,又岸风夕浪,舟雪寒灯做起伏,及滞留,危难而转图南鲲鹏,意境起伏,富于节奏;承转顿挫,铿锵有力;情景呼应,浑然无间。

有带鑫字与泽字的诗词

以下为带鑫与泽字的诗词:(1)登台作 赵善括一坛横压绀天低,好向云端觐紫微。

林鹤惯闻鑫磬舞,烟鸾疑认玉台飞。

步虚声彻空犹响,宝篆香销露未晞。

星斗绣天长不夜,疑乘风驭扣瑶扉。

(2)偶成二诗 虞俦间处田园好,愁边岁月催。

事鑫违壮志,吾亦愧无材。

有底金千锊,无何酒一杯。

漫凭诗遣兴,情至却生哀。

(3)失鹤 郏亶久锁冲天鹤,鑫笼忽自开。

无心恋池沼,有意出尘埃。

鼓翼离幽砌,凌云上紫台。

应陪鸾凤侣,仙岛任徘徊。

“鑫”字与“泽”字在中国古典意象中有吉祥如意,财源广进之意,如成语:福泽鑫厚,意为福到,金多兴盛。

表达了古人对幸福生活的美好向往,因而在诗词中也常用“鑫”与“泽”,在诗词中寄托自己对美好生活的热爱。

也有诗人在困顿时在诗词运用“鑫”“泽”,突出对生活的憧憬,反衬生活的不济。

经典诗词、美文摘抄(外加赏析)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残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 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 愁字了得! 宋钦宗靖康二年(公元一一二七年)夏五月,徽宗、钦宗二帝被俘,北宋亡。

李清照夫婿赵明诚于是年三月,奔母丧南下金陵。

秋八月,李清照南下,载书十五车,前来会合。

明诚家在青州,有书册十余屋,因兵变被焚,家破国亡,不幸至此。

建炎三年(公元一一二九年)八月,赵明诚因病去世,时清照四十六岁。

金兵入侵浙东、浙西,清照把丈夫安葬以后,追随流亡中的朝廷由建康(今南京市)到浙东,饱尝流离颠沛之苦。

避难奔走,所有庋藏丧失殆尽。

绍兴二年(公元一一三二年),清照再嫁张汝舟,遇人不淑,旋即离异。

清照无儿女,晚年孑然一身,寄人篱下,孤寂而死。

亡国之恨,丧夫之哀,孀居之苦,凝集心头,无法排遣,她和着血泪写下了千古绝唱的《声声慢》。

《声声慢》词,就是李清照身经上述国破、家亡、夫死、遇人不淑等不幸遭遇,以及颠沛流离、孤苦无告的反映。

全词透过残秋景象层层的描述,以表现作者离乱的苦楚,和忧患余生的悲哀。

通篇纯用白描,层层铺写,满纸呜咽。

词评家评为「千古创格」、「绝世奇文」,堪称抒情写意的佳作。

总结前人研究. 《声声慢》之美妙,大抵有四点: (一)迭字运用,创意出奇 首句连下七组迭字,包含恍惚、寂寞、悲伤三层递进的意境,真有大珠小珠落玉盘之妙。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曾申说其婉妙:「中心无定,如有所失,故曰『寻寻觅觅』。

房栊寂静,空床无人,故曰『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六字,更深一层,写孤独之苦况,愈难为怀。

」 ) 下半阕又用「点点滴滴」两组迭字,赢得历代读者无比赞叹。

有认为创意出奇者,有认为情景婉绝者。

或以为工于锻炼,出奇胜格;或以为造句新警,绝世奇文;或推崇其「以故为新,以俗为雅」;或以为公孙大娘舞剑器手,或以为有大珠小珠落玉盘之妙。

其中,傅庚生《中国文学欣赏举隅》的论说,最能传其美妙:「此十四字之妙:妙在迭字,一也,妙在有层次;二也,妙在曲尽思妇之情;三也,良人既已行矣,而心似有未信其即去者,用以『寻寻』;寻寻之未见也,而心似仍有未信其便去者,用又『觅觅』;觅者,寻而又细察之也。

觅觅之终未有得,是良人真个去矣,闺闼之内,渐以『冷冷』;冷冷,外也,非内也。

继而『清清』,清清,内也,非复外矣。

又继之以『凄凄』,冷清渐蹙而凝于心。

又继之以『惨惨』,凝于心而心不堪任。

故终之以『戚戚』也,则肠痛心碎,伏枕而泣矣。

似此步步写来,自疑而信,由浅入深,何等层次,几多细腻!不然,将求迭字之巧,必贻堆砌之讥,一涉堆砌,则迭字不足云巧矣。

故觅觅不可改在寻寻之上,冷冷不可移植清清之下,而戚戚又必居最末也。

且也,此等心情,惟女儿能有之,此等笔墨,惟女儿能出之。

」 (二)叙写伤感,层次分明 整阕词,总共可分三节九个层次。

「寻寻觅觅」以下七组迭字是第一节。

这一节可分三个层次:「寻寻觅觅」,叙写恍恍惚惚,若有所失的精神状态,这是第一个层次。

这个遗失的东西,可能是流亡以前的太平生活,也可能是与赵明诚间的幸福与爱情,更有可能是钟爱一生的书画金石;总之,是她十分喜爱的东西,如今不复存在,所以她要「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叙写外在环境的寂寞;「凄凄惨惨戚戚」,转写内在的心理状态分别为第二、第三个层次,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将历经丧乱、家破、夫亡之身世,飘零、孤寂、不幸的遭遇,细致表出。

自「乍暖还寒时候」到「却是旧时相识」,是第二节。

上节七组迭字,总言心情的悲伤;这一节承上申说可伤的情景,也分为三层:「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是第一层,写气候冷暖不定之可伤。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为第二层,言淡酒不敌晚风之可伤。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写雁声过耳之可伤,为第三层。

换头三句,仍分三层,渲染可伤的情事:「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写懒摘黄花之可伤,为第一层。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写日长难熬之可伤,为第二层。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写雨滴梧桐的凄凉伤感,为第三层。

从各种不同的层面,就悲伤心情作渲染挥洒,是借镜辞赋的写作手法。

「以赋为词」,北宋词人周邦彦最为专擅;李清照亦长于写赋,故也能借镜赋法填词。

至于末句「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则总结前面三节六层可伤之事。

前文蓄势厚实,故此处总结顺理成章。

上阕「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是透过十月小阳春的冷暖无常,转写为忧愁伤神伤身。

凸显结果,就可以省略原因,而且曲折有味。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是写她藉酒浇愁,而又忧愁难遣。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透过北雁南飞,曲写家破夫亡、漂泊南方的悲苦。

下阕「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菊花的枯槁憔悴,愁损...

李清照的经典诗词。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译文:昨天夜里,雨点稀疏,晚风急猛,虽然酣睡了一宵,还是余醉未消。

试探地问那卷帘的侍女,她却告诉我说,海棠花还跟原先一样。

唉,你知道吗,知道吗?海棠应该是绿叶繁茂、红花凋零了。

赏析:这首小词,只有短短六句三十三字,却写得曲折委婉,极有层次。

词人因惜花而痛饮,因情知花谢却又抱一丝侥幸心理而“试问”,因不相信“卷帘人”的回答而再次反问,如此层层转折,步步深入,将惜花之情表达得摇曳多姿。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这两句写昨夜的风很急,还淅淅沥沥的下起小雨;晚上又饮了一些酒,睡的很沉,直到早上醒来酒意还没有完全退去。

一开始就将整首词的时间、环境勾勒得十分清楚。

“雨疏风骤”十分恰当的写出了暮春的特点,风吹的紧而雨却是疏落,四个字即使人能够感受到暮春的气息。

“浓睡不消残酒”则写出了人物现在的状态,刚刚醒来略略还带些酒意,一副慵懒的模样,这种状态下最容易想起昨夜的雨疏风骤,隐隐心底还藏着些许心事,这样就顺理成章地引出下文。

上下两句前者写室外,后者写室内,转折的巧妙恰当,灵动自然。

经历了一场风吹雨打,主人公心中十分想知道园中的海棠是否花瓣零落,令人不忍面对,因此急急地向“卷帘人”询问。

一个“试”字,写出了人物心中的担忧,她不愿意春天就这么快的过去。

“试”字将不忍问却又忍不住想知道的矛盾心理刻画的淋漓尽致。

孰料,“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这让她出乎意料,虽然她内心渴望海棠依旧,但自己也明白风雨之后必是花事凋零,所以“卷帘人”的回答给了她意外的惊喜。

“海棠依旧”从后面应和了前面“问”的内容,这种手法使得其词更加耐读。

“却”字同时写出了主人公原有的心思和听到回答后的意外之情,还隐隐道出了“卷帘人”不了解主人公的心思和回答时的漫不经心,这两者之间形成了一个微妙的对比,主人公的细腻委婉与“卷帘人”粗疏淡漠之间的对比。

词至此,又叠进一层,意境又开一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主人公毕竟还是知道这是暮春时节,况且昨夜又是一夜风雨,海棠花断然是不会依旧了,因此她连用两个“知否”来纠正“卷帘人”的答复,口语的语气使得这两个“知否”让人读来颇觉清新。

“应是绿肥红瘦”一句写出了当前的情形。

这句是最为世人称道的一句,它十分的新颖别致、生动传神,看似信手拈来,却是功力独到。

她用“绿”字代指满枝的绿叶,用“红”代指枝头的花朵,“肥”替换了“多”,“瘦”替换了“少”,写出了一个全新的意境。

作为李清照的成名之作之一,这首小令写法别致。

它曲折委婉,意境层层叠进,虽只六句,却几度转承,时时宕开一笔。

同为伤春之作,作者并没有像其他诗篇一样直接写如何百花凋零、如何悲伤惆怅,而是通过听觉、视觉等侧面营造暮春时节的氛围,从客观现实逐渐转入主观感受,从而能够更加强烈的引起读者的共鸣。

其次,作者通过主人公与“卷帘人”的对话来展开全文。

这种写法,不仅是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在脑海里形成一副完整的画面,增添了真切感,而且行文上也显得紧凑而有内容。

同时还将人物的心境通过话语表现出来,更显得真实可信。

此外作者在对话中稍加点缀,如“试”、“却”等字,将人物情感的转折细腻地刻画出来,对比着描写了两个人物的情感心思。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译文:经常记起在溪边的亭子游玩直到太阳落山的时候,喝得大醉不知道回来的路。

游兴满足了,天黑往回划船,错误地划进了荷花深处。

抢着划呀,抢着划呀,惊动满滩的水鸟,都飞起来了。

赏析: 这是一首追忆旧游之作。

描叙作者早年一次泛舟湖中,寻幽探胜的经历。

开篇用“常记”二字点出所叙往事,因其印象深刻,所以历久不忘。

“沉醉”言风光秀美,令人流连忘返,未必真是喝得酩酊大醉。

词中通过对小溪、亭台、藕花、鸥鹭等等的描写,展现出一幅生动而富有诗意的画面。

“误入”、“争渡”、“惊起”几个动词的连续运用使词意更加妙趣横生,摇曳多姿。

整篇词的语言浅俗,通篇白描,风格清新自然,虽为易安早期词者,然已尽显能者之风。

这首《如梦令》从各个角度抓住生活片断的一瞬间,主人公沉醉于酒,亦在山水之间,情真兴逸。

“争渡”一节,让我们真切的感觉到主人公的急切之情,以及当时情形下自然流露出的急切之容。

“惊起一滩鸥鹭”仿佛看到暮色中白鸟纷飞的瞬间景色。

景色清新迷人。

灰暗的暮色与白色的飞鸟形成强烈的反衬,突显了立体空间中的灵动感。

而船划,鸟飞又同时衬托了溪亭野景的幽静,这种动静之间的相互包容与自然切换,将种种的不调和与矛盾如交响乐般,在各种旋律中向不同的方向伸展,最终回归统一,由不和谐,达到更大层面的和谐。

所有这一切最终在读者面前展现的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一个极富立体感的真实生活场景。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kyhqxx.net/zhishi/4420.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知识

热门诗词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