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中带有“山、水”的诗句有哪些

古诗中带有“山、水”的诗句有哪些

1.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5.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王维:《鹿柴》)

6.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7.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

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

9.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10.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诗中水

1.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

写山的诗句和写水的诗句各3句!快~~

1、《题西林壁》——宋代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译文: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2、《望岳》——唐代杜甫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译文:层层白云,荡涤胸中沟壑,翩翩归鸟,飞入赏景眼圈。定要登上泰山顶峰,俯瞰群山,豪情满怀。

3、《饮酒·其五》——魏晋陶渊明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译文: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山中的气息与傍晚的景色十分好,有飞鸟,结着伴儿归来。

4、《观书有感》——宋代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译文: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展现在眼前,天空的光彩和浮云的影子都在镜子中一起移动。要问为何那方塘的水会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为它源源不断地输送活水啊。

5、《渡荆门送别》——唐代李白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译文:月映江面,犹如明天飞镜,云变蓝天,生成海市蜃楼。故乡之水恋恋不舍,不远万里送我行舟。

6、《桃花溪》——唐代张旭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译文:一座高桥隔着云烟出现,在岩石的西畔询问渔船。桃花整天随着流水流淌,桃源洞口在清溪的哪边?

山或水的优美诗词

王维 五言诗《涓溪》:

言入黄花川,

每逐青溪水。

随山将万转,

趣途无百里。

声喧乱石中,

色静深松里。

漾漾泛菱桨,

澄澄映葭苇。

我心素已闲,

清川淡如此。

诸留盘石上,

垂钓将已矣。

孟浩然的代表作《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王维的代表作《谓川田家》:

斜光照墟落,穷苍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仗候荆扉。

雉雒麦苗季,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立,相见语依依。

张继的六言绝句《山家》:

板桥人渡泉声,

茅檐日午鸡鸣。

莫嗔焙茶烟暗,

却喜晒谷天晴。

王建的七绝《雨过山村》

雨里鸡鸣一两家,

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

闲看中庭栀子花。

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首中》:

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蟑。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

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

路转溪头忽见。

建安时期曹操所写的《观沧海》:

东临碍石,以观沧海。

水何潺潺,山岛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雨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咏志。

孟浩然的七言诗《夜旧鹿门山歌》:

山寺鸣钟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秀才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唯有幽人自来去。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入。(杜甫《春望》)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王维《鹿柴》)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田园田居》)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骆宾王《咏鹅》)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刘禹锝《竹枝词》)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杨万里《小池》)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回答者: 冰凌0702 - 试用期 一级 1-7 09:38

我来评论>>

提问者对于答案的评价:太棒了相关内容

• 描写我国山水好的现代诗

• 辛弃疾有那些描写山水田园风光的词作呢?

• 送领导诗词

• 有“汲”字的诗词,悬赏20分

• 近代与西湖有关的诗词、散文、歌词等有哪些

查看同主题问题:山水 诗词 资料

其他回答 共 1 条

万林如海涌波涛。

林深无人鸟相呼。

峰多巧障日。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入。(杜甫《春望》)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王维《鹿柴》)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田园田居》)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骆宾王《咏鹅》)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刘禹锝《竹枝词》)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杨万里《小池》)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带“山、水”字的诗句有哪些?

1、[宋]盛某《题淡山岩》

原文选段:

黄公丘壑人,阅遍山水奇。

释义:

夏黄公是山上的人,看遍了各种奇山秀水。

2、[唐]王勃《咏风》

原文选段:

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

释义:

日落之后山川都寂静了,风儿吹过松林为你带来了松声。

3、[唐]宋之问《龙门应制》

原文选段:

洛阳花柳此时浓,山水楼台映几重。

释义:

洛阳的花草树木正是茂盛的时候,各种山和楼的倒影在水面重叠了。

4、[唐]刘商《秋夜听严绅巴童唱竹枝歌》

原文选段:

猿啼日暮江岸边,绿芜连山水连天。

释义:

傍晚猿猴在江岸啼叫,山上绿草丛生水面倒映着天上的云。

5、[唐]拾得《诗》

原文选段:

山水不移人自老,见却多少后生人。

释义:

山和水都不会变化但是人会老去,我已经看过了很多的年轻人。

描写山水的诗句(写明诗人和山、水的名称)

1.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3.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骆宾王:《咏鹅》)

4.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7.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刘禹锡:《竹枝词》)

8.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9.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杨万里:《小池》)

10.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1、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4、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郦道元《三峡》)

6、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吴均《与朱元思书》)

8、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9、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11、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19、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愁(李白)

20、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唐•李白)

21、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 (唐•李白)

22、湖清霜镜晓,涛白雪山来 (唐•李白)

23、楚水清若空,遥将碧海通 (唐•李白)

24、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吴均《与朱元思书》)

25、水心如镜面,千里无纤毫 (唐•白居易)

27、天壤之间,水居其多 (宋•苏轼)

28、北望燕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 (宋•汪元量)

29、江带峨眉雪,川横三峡流 (唐•李白)

30、初惊银河落,半洒云天里 (唐•李白)

32、水真绿净不可睡,鱼若空行无所依 (宋•楼钥)

33、青山不老,绿水长存 (明•罗贯中)

34、水万物之本源也 (春秋齐国•管仲)

35、源清则流清,源浊则流浊 (战国赵国•荀子)

36、源清流洁,本盛木荣 (汉•班固)

37、清泉自爱江湖去,流出红墙便不还 (清•查慎行)

38、楚水清若空,遥将碧海通 (唐•李白)

39、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唐•白居易)

40、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刘禹锡《望洞庭》

41、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唐.孟浩然《宿建德江》 )

42、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唐•王维)

43、北望燕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 (宋•汪元量)

45、水真绿净不可睡,鱼若空行无所依 (宋•楼钥)

46、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唐•李白)

47、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 (唐•李白)

56、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白居易《暮江呤》

57、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陆游《后赤壁赋》

58、青山看不厌,流水趣何长——唐.钱起《陪考功王员外城东池亭宴》

59、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唐.韩愈《送桂州严大夫同用南字》

60、百川沸腾,山冢碎甭。高谷为岸,深谷为陵。 《诗经》

61、江流天地外,山色有中无. 王维 《汉江临泛》

62、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崔颢《黄鹤楼》

63、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宋.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

64、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南朝)齐.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65、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66、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67、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68、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关于山或水的诗词

《山居秋暝》

唐代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求写山写水的古诗各10首

平都山

陆游

名山近江步,蜡屐得修行。

奔鹿冲人过,藏丹彻夜明。

唐碑多断蚀,梁殿半欹倾。

洞口云常涌,檐牙柏再荣。

行逢负笼客,卧听送船声。

平都观

范成大

神仙得者王方平, 谁其继之阴长生。

飘然空飞五云屏, 上宾寥阳留玉京。

石炉丹气常夜鸣, 龙光万柏森年龄。

峡山逼侧泯江旋, 洞口福地古所铭。

云有北阴神帝庭, 太阴黑簿囚鬼灵。

自从仙都起岩扃, 高霞流电飞伏精。

晖景下堕烁九冰, 塞绝苦道升无形,

至今台殿栖岑屏, 隋污唐垩留丹青。

上仙怪寄溪如清, 瑶池仙杖纷娉婷。

琅敖赴节锵欲鸣, 我来秋暑如炊蒸。

汗流吁气衣枯藤, 摩挲众迹不暇评。

聊记梗概知吾曾。

(作者简介) 范成大(1126-1193),吴郡(今江苏苏州市)人,南宋著名诗人。他受禅学影响颇深,

故部分诗流露出虚无寂灭的思想。范成大二十九岁中进士,任过秘书省正字,吏部员外郎等职。南宋年间

(公元1175年),范成大任成都路安抚使时,来丰都视察,登游平都观,留题下诗。

(注释)(1)平都观:即今“天子殿”。(2)吏部员外郎:吏部,隋唐以后,中枢(中央)设六部,吏

部是其中之一。其职能是掌管全国官吏的任免、升降、调动、考核等事务。员外郎,部内分司,司的长官

为郎中,郎中以下有员外郎,是郎中的付职。吏部员外郎,即吏部郎中的付手。(3)屏,古代贵族妇女

所乘有帷幕的车。(4)旋,水流回旋。(5)扃,音卷,门。上闩,关门。(6)琅敖,古乐器名。(7)

玉京:道教称天帝所居之处,也指帝都。(8)寥阳,指寥阳殿,今称奈河桥。(9)成都路安抚使,南宋

时,将全国设十六路,四川当时叫成都路。安抚使,宋代一官名。

题平都山

苏轼

足蹑平都古洞天, 此身不觉到云间。

抬眸四顾乾坤阔, 日月星辰任我攀。

平都天下古名山, 自信山中岁月闲。

午梦任随鸠唤觉, 早朝又听鹿催班。

(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

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少数诗篇也能反映民间疾苦,指责统治者的奢侈骄纵。但也有些作品表现

出保守的政治观点和消极情绪。宋仁宗嘉佑年间,苏轼考取进士,做过翰林学士。嘉佑四年(公元1059年)

,苏轼自成都去汴京(今开封),途经丰都,写下“平都山”等诗。

(注释) (1)平都山:据《丰都县志》载:“治东北一里。石径萦纡,林木幽秀,梵宇层出。旧志谓平

都福地,紫府真仙之居。汉仙人阴长生、王方平炼形于此。传麻姑过之有留题绝句。”后人依据苏轼“平

都天下古名山”这句诗,渐改平都山为“名山”,一直沿用至今。(2)蹑:踩、踏的意思。(3)眸:音

木,泛指眼睛。(4)乾坤:《周易》中的两个卦名,指阴阳两种对立势力。此引申为天地的代称。

平都山

苏轼

山前江水流浩浩, 山上苍苍松柏老。

舟中行客去纷纷, 古今换易如秋草。

空山楼观何峥嵘, 真人王远阴长生。

飞符御气朝百灵, 悟道不复诵黄庭。

龙车虎驾来下迎, 去如旋风搏紫清。

真人厌世不回顾, 世间生死如朝暮。

学仙度世岂无人, 餐霞绝粒常辛苦。

安得独从逍遥君, 冷然乘风驾浮云。

超世无有我独存。

(注释) (1)峥嵘:高峻貌。(2)黄庭:指《黄庭经》,道教经名。内容是七言歌决,讲说道

家养生修炼的道理。(3)度世:旧谓脱离现世。(4)逍遥:优游自得貌。

仙都山鹿

苏轼

日月何促促, 尘世苦拘束。

仙子去无踪, 故山遗白鹿。

仙人已去鹿无家, 孤栖怅望层城霞。

至今闻有游洞客, 夜来江市叫平沙。

长松千树风萧瑟, 仙宫去人无咫尺。

夜鸣白鹿安在哉, 满山秋草无形迹。

(注释)(1)怅望:怅然怀想。(2)萧瑟:树木被风吹指所发的声音。(3)咫尺:比喻距离很近。

平都山留题

吕洞宾

盂兰清晓过平都, 天下名山所不如。

两口单行人不识, 王阴空使马蹄虚。

一鸣白鸟出青城, 再谒王阴二友人。

口口惟思三岛好, 抬眸已过洞庭春。

(作者简介) 吕洞宾,又名吕纯阳(793-?),相传为唐京兆人。唐朝会昌中,两举进士不弟,

浪游江湖,遇钟离权授以丹诀,时年六十四岁。曾隐居终南山等地修道,后游历各地,自称回道人,

俗传为八仙之一。还说他曾在江淮斩蛟、岳阳弄鹤、客店醉酒等。

(注释) (1)盂兰:指盂兰盆会,佛教仪式。每逢夏历七月十五日,佛教徒为追荐祖先所举行。

盂兰盆是梵文的译音,意译为“救倒悬”。(2)三岛:《汉书.郊礼志上》:“自威、宣、燕、

燕昭使人入海,求逢莱、方丈、瀛洲,此三种神山者,其传在渤海中。”后用三岛来泛指想象中的

仙境。

题仙都观

杜光庭

往岁真人朝玉皇, 四真三代住繁阳。

初开九鼎丹华熟, 继蹑五云天路长。

烟锁翠岚迷旧隐, 池凝寒镜贮秋光,

时来白鹿岩前后, 应许潜通不死乡。

(作者简介) 杜光庭(850-933),唐末五代诗人,处州缙云(今浙江人)人,咸通中举进士不

弟,入天台山修道,仕唐为内供奉。避乱入蜀,事王建父子,官至议大夫,赐呈“传真天师”。晚

年隐居青城山,号东瀛子,能诗善文。

(注释) (1)仙都观:即现在的“天子殿”。观宇建宇唐代,唐代名“仙都观”,宋代名“景德

观”,也称“白鹤观”、“耀灵殿”。(2)四真:佛教基本教义之一,指释迦牟尼最初说教的内容

,即苦、集、灭、道四谛。按经解释,“谛”是真理的意思。

九日题涂溪

白居易

蕃草席铺枫叶岸, 竹枝歌送菊花杯。

明年尚作南宾守, 或可重阳更一来。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中唐著名诗人。其先居太原(今

属山西人),后迁居陕西渭南东北。他的诗平易通俗,周详明直,笔触所及,无不达意。唐宪宗元

和三年(公元808年)他拜左拾遗,后因上书直陈,被贬为江州司马。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升

任忠州刺史。任期内曾来丰都巡视,并题咏下诗。

(注释)(1)涂溪:据《丰都县志》称:“涂溪,治南七十里。”“治”指县城,涂溪在高镇下面。

(2)蕃草:茂盛的芳草。(3)竹枝歌:指当时流行于四川东部一带的民歌,形式多是七言绝句;

语言通俗,音调轻快。(4)南宾守:即忠州刺史。(5)重阳:指农历九月九日。

夜渡湘水 孟浩然

客舟贪利涉,暗里渡湘川。

露气闻芳杜,歌声识采莲。

榜人投岸火,渔子宿潭烟。

行侣时相问,浔阳何处边。

问淮水 白居易

自嗟名利客,扰扰在人间。

何事长淮水,东流亦不闲?

渌水曲 李白

渌水明秋日。

南湖采白苹。

荷花娇欲语。

愁杀荡舟人。

春水 杜甫

三月桃花浪,江流复旧痕。朝来没沙尾,碧色动柴门。

接缕垂芳饵,连筒灌小园。已添无数鸟,争浴故相喧。

诗中水

1.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骆宾王《咏鹅》)

2.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5.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6.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杨万里《小池》)

7.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8.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9.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10.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刘禹锡《竹枝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kyhqxx.net/zhishi/3032.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知识

热门诗词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