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湖北的酒的诗词

有关湖北的酒的诗词

赞美湖北的诗句

《渔歌子》 --(唐) 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早发白帝城 唐 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汉江临眺 王维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诗经中和酒有关的诗有哪些?

《诗经》305篇,“酒”字共出现了63次,一方面说明,只有在农业生产相对发达、有更多剩余粮食的基础上,大量地酿酒、饮酒才能成为可能;另一方面也说明,当人们对酒的认识逐步加深时,酒才可能被大量写入诗歌作品中去。

十五《国风》160篇,产生的地域比较广阔,包括黄河、长江、汉水流域,相当于今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及湖北北部一带。

《国风》中共出现“酒”字7次,次数虽然不算多,但酒的表现形态却相当丰富:“泛彼柏舟,亦泛其流。

耿耿不寐,如有隐忧。

微我无酒,以敖以游”(《邶风·柏舟》)。

一般认为,这首诗抒发的是一位女子自伤身世又苦于无处诉说的满腔的幽怨之情。

她坦言:不是无酒可以消忧,也不是没有地方遨游。

情到悲时,怨到深处,就是堪称“忘忧物”的酒也不能消除。

也有论者认为此诗是表现“贤臣忧谗悯乱,而莫能自远也”(方玉润《诗经原始》卷三)的,但笔者同意前面的解释。

“叔于狩,巷无饮酒。

岂无饮酒?不如叔也。

洵美且好”(《郑风·叔于田》),则可能出自女性之口,夸耀猎手叔于善于饮酒。

叔于打猎去了,不是里巷中无人饮酒,而是没有人能和叔于相比,因为叔于的确杰出。

“饮酒”在这里是衡量一个英雄的标志。

《郑风·女曰鸡鸣》是一首表现幸福婚姻的诗,极富生活情趣: 女曰“鸡鸣”,士曰“昧旦。

子兴视夜,明星有烂。

”“将翱将翔,弋凫与雁。

弋言加之,与子宜之。

宜言饮酒,与子偕老。

琴瑟在御,莫不静好。

” 妻子说:“鸡都叫了,该起床了。

”贪睡的男人却说:“天还没有亮。

不信你推开窗户看看,天上星光灿烂。

”妻子又说:“宿巢的鸟已经满天飞翔了,你该起来打猎去了。

射下来野鸭子和大雁,正好为你做下酒菜。

我可以陪你一块喝酒,和你白头偕老。

弹琴鼓瑟,我们共享和谐美好。

”“饮酒”在这里是幸福生活的标志。

至于《豳风·七月》中的“为此春酒,以介眉寿”,“朋酒斯飨,曰杀羔羊,跻彼公堂”,表现的则是农奴一年四季的辛劳,他们冬天酿酒,经春始成,名为“春酒”。

但“春酒”是为奴隶主准备的,他们自己并没有享用的权利。

《雅》105篇,分为《小雅》、《大雅》,共出现“酒”字50次,其中《小雅》74篇,出现“酒”字39次,《大雅》31篇,出现“酒”字11次。

大小《雅》中“酒”字出现频率如此之高,说明酒已经广泛地运用在日常生活和各种礼仪之中了:“君子有酒,旨且多”(《小雅·鱼丽》),“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小雅·鹿鸣》),后来“旨酒”就成了美酒的代称,在诗文中广泛出现。

《小雅》除了少数作品可能是东周的,其余都是西周晚期的作品。

《小雅》的作者,既有上层贵族,也有下层贵族和地位低微者。

不仅在《国风》里,酒在《小雅》里的表现形态也很丰富:“维南有箕,不可以簸扬。

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

维南有箕,载翕其舌。

维北有斗,西柄之揭”(《小雅·大东》),从前面的“或以其酒,不以其浆”(五章)来看,周人对东方各国进贡的像水一样的酒是相当不满意的,而东方各国对周人的搜刮也充满了怨愤,所以诗以南方虽有箕星,但不能用来簸扬米糠,北方虽有斗星如勺,但不能用来舀酒浆讥讽周人。

进而诗的作者又以南有箕星缩着舌头张着嘴,北方有斗星在西方举着勺柄向东方,刺怨周王朝压榨东方小民。

“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虽是不满压迫的愤激之语,却也充满了浪漫想象,北斗星是由七颗星组成的星座,其状如长柄勺,在想象中正好可以用来做舀酒的酒斗。

屈原说:“援北斗兮酌玉浆”(《九歌·东君》),李白说:“北斗酌美酒,劝龙各一觞”(《短歌行》),顾况说:“太行何艰哉,北斗不可斟”(《游子吟》),南宋词人张孝祥也说:“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

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

扣舷独笑,不知今夕何夕”(《念奴娇·过洞庭》),都是从此中获得的浪漫启悟。

《小雅·湛露》表现的是周王宴饮诸侯的情形:“湛湛露斯,匪阳不晞。

厌厌夜饮,不醉无归。

”(一章)早晨露水浓重,太阳不出是不会晒干的;夜里宴饮如此安闲,不喝醉酒是不能回家的。

曹植《酒赋》“或称朝露未晞”句用的即是此典,指高歌痛饮,不醉不归。

《小雅·小宛》说同样是饮酒,但在不同人身上却有着截然不同的表现:“人之齐圣,饮酒温克。

彼昏不知,壹醉日富。

各敬尔仪,天命不又。

”(二章)聪明正派的人,喝酒既克制又从容;糊涂无知的人,越喝越醉越疯狂。

所以诗的作者充满善意地劝谏说:喝酒者一定要小心谨慎、注意举止仪容,千万不要因为酒而毁了前程,好运一去就不会再回头。

《小雅·正月》表现的是失意官吏对自己处境的忧虑:“彼有旨酒,又有嘉肴。

洽比其邻,昏姻孔云。

念我独兮,忧心殷殷。

”(十二章)他们有美酒佳肴,呼朋唤友,亲戚众多,而我孤苦伶仃,忧心忡忡。

从起首的“正月繁霜,我心忧伤”(一章)即可看出诗作者的深重哀情。

《小雅·信南山》是周王祭祖祈福的乐歌:“祭以清酒,从以骍牡,享于祖考”(五章),“骍牡”,赤黄色的公牛,用于祭祀,“祖考”,即祖先。

要用清酒祭祀祖先,再献上赤黄色的...

酒词形容

呵呵,我可是这方面权威了。

形容酒的口味,用纯净透明、醇馥幽郁、醇厚、香醇、淡雅、香气浓烈等等太多了。

但是如果不说外行话,尤其是中国白酒,特别讲究各种风味特征,就有很多说法了。

外国的威士忌、白兰地、朗姆酒、伏特加等等烈性烧酒讲究的是清爽,不要求有香味,就像咱们的二锅头、汾酒、老白干差不多。

以白酒的主要香型为例: 酱香型 :以贵州茅台酒为代表。

口感风味具有酱香、柔润、细腻、醇厚、回味长久等特点。

清香型:以山西汾酒为代表。

又称汾型。

具有清香、醇甜、柔和等特点。

多用入口绵、落口甜、饮后余香等形容其风味特征。

浓香型(大曲香型):以四川泸州老窖大曲酒为代表。

又称泸型。

口感风味具有芳香、绵甜、甘爽、香味谐调等特点。

多用色清透明,香气浓郁,风味协调,尾净余长,“色清如水晶,香纯如幽兰,入口甘美醇和,回味经久不息”来形容其风味特征。

米香型:以广西桂林三花酒为代表。

口感风味具有蜜香、清雅、绵柔等特点。

凤型:以西凤酒为典型代表。

芝麻香型:以山东景芝白酒为典型代表。

此类酒淡雅香气,焦香突出,入口芳香,以焦香、糊香气味为主,无色、清亮透明;口味比较醇厚,爽口,有类似老白干酒的口味,后味稍有苦味。

豉香型:以广东玉冰烧酒为典型代表。

特型酒:以江西四特酒为典型代表。

富含奇数复合香气,香味谐调,余味悠长。

太多,记不起来了。

关于这方面我有专著《说酒——中外酒文化大观》,不行请到我的博客里看看(一年没写了),里边有摘录。

给您摘这一段吧! 一、浓香型白酒 浓香型白酒又称泸香型、窖香型,典型代表是泸州老窖特曲。

浓香型白酒主体香气成分是窖香(己酸乙酯),并有糟香和微量的泥香(丁酸乙酯)。

浓香型白酒种类众多,有的是暴香,有的是喷香,有的是柔香,有的落口团,有的落口散。

但其共性是:香要浓郁,入口要甜并有回甜(谓之无甜不成泸),窖香、糟香和口味要协调,是以己酸乙酯为主的复合香气。

口味绵甜爽净,香味协调,余味悠长。

浓香型白酒风格特点一般用六个字、四句话概括: 六字:香、醇、浓、绵、甜、净。

四句:窖香(或喷香)浓郁,绵软甘冽,香味协调,尾净余长。

浓香型白酒风味特征:无色(或微黄)透明,无悬浮物,无沉淀,窖香浓郁,具有以己酸乙酯为主体、纯正协调的复合香气。

入口绵甜爽净,香味协调余长。

浓香型白酒有三个流派:四川流派、江淮流派、北方流派。

二、清香型白酒 清香型白酒又称汾香型、醇香型白酒,典型代表是山西汾酒。

清香型白酒的主体香味成分是乙酸乙酯为主和乳酸乙酯为辅(主要起衬托作用)的协调复合香气。

清香型酒的风格特征是无色,清亮透明,清香纯正,入口醇甜柔和,自然协调,香味悠长,落口干爽,微有苦味。

清香型酒风格特点可以用清、正、净、长四字概括,即“清字当头,一净到底”。

清香型白酒和浓香型白酒相比,都是突出酯类的气味特征,但突出的酯类组分不同。

清香型白酒风味特征是香气突出乙酸乙酯淡雅的清香气味,气味非常纯正,很少夹杂其他气味,香气持久。

清香型白酒口味特点是入口微甜,刺激感较强,突出爽口,略带苦味。

口味自始至终都体现了干爽的感觉,无其他杂异味,这是清香型白酒的最大风味特征。

清香型白酒有三个流派:汾酒流派、老白干流派和麸曲香型流派。

三、酱香型白酒 又称茅香型,以贵州茅台酒和四川郎酒为典型代表。

酱香型白酒的风格特点是酱香突出,以酱香为主,略有焦香但不出头,香味细腻、复杂、柔顺,酯香柔雅协调,杯中香气经久不散(谓之“隔夜留香”、“空杯留香”。

)酱香型酒味大于浓香,苦度适中,酒度虽低而不淡。

酱香型白酒以其优雅细腻的香气,空杯留香持久,回味悠长的风味特征,明显的区别于其他各类白酒。

其酱香气味源于何种特征性组分这个问题至今没有得出最终结论。

酱香型白酒在外观上多数具有微黄颜色,在气味上突出独特的酱香气味,香气不十分强烈,但芬芳、幽雅,香气持久、稳定,口味上突出绵柔,不刺激,能尝出明显的柔和酸味,味觉及香气持久时间很长,落口比较爽口。

四、凤香型白酒 凤香型白酒是指具有西凤酒香气风格的一类白酒。

西凤酒香气风格独特,工艺特殊,香味组分介于浓香型和清香型白酒之间。

凤香型白酒的风味特征:无色透明清亮,具有醇香突出,以乙酸乙酯为主、己酸乙酯和其他酯类香气为辅的、微弱酯类复合香气。

入口突出醇的浑厚、挺烈的特点,不暴烈,落口干净,爽口。

五、米香型白酒 广西桂林三花酒和湘山酒等是它的典型代表。

米香型白酒在香气特征上可以嗅辨出醇的香气,同时在口味上有较明显的苦味感觉。

米香型白酒酒度较低时,有入口醇甜的感觉。

在米香型白酒香气上,突出了乙酸乙酯和β-苯乙醇为主体的淡雅蜜甜香气。

其口味浓厚程度比浓香型或清香型白酒要小的多,香味持久时间要短的多。

米香型白酒的风味特征:无色,清亮透明,入口醇甜甘爽,落口怡畅。

在口味上有微苦的感觉,香味持久时间不长,在香气上突出了淡雅的蜜甜香气;在口味上突出了醇甜、甘爽,回味怡畅,味苦,...

李清照和酒有关的诗句

鹧鸪天 李清照 寒日萧萧上琐窗,梧桐应恨夜来霜。

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

秋已尽,日犹长。

仲宣怀远更凄凉。

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李清照词作鉴赏 这首词写秋景,寄乡愁,是一首典型的易安晚期作品。

通篇从醉酒写乡愁,悲慨有致,凄婉情深。

此词开头两句写寒日梧桐,透出无限凄凉。

“萧萧”这里是萧条、寂寞之意。

“琐窗”是雕有连琐图案的窗棂。

“上”字写出寒日渐渐升高,光线慢慢爬上窗棂,含着一个时间的过程,表明作者久久地观看着日影,见出她的百无聊赖。

梧桐早凋,入秋即落叶,“恨霜”即恨霜落其叶。

草木本无知,所以,梧桐之恨,实为人之恨。

从而借景抒情,绘出了作者的孤独和寂寥。

因为心情不好,只好借酒排遣,饮多而醉,不禁沉睡,醒来唯觉瑞胸熏香,沁人心脾。

三、四两句分别着一“喜”字“宜”字,似乎写欢乐,实际它不是写喜而是写悲。

“酒阑”谓饮酒结束的时候。

“团茶”即茶饼,宋代有为进贡而特制的龙团、凤团,印有龙凤纹,最为名贵。

茶能解酒;特喜苦茶,说明酒饮得特别多;酒饮得多,表明愁重。

“瑞胸”,熏香名,又名龙脑,以龙脑木蒸馏而成。

“宜”表面似乎是说香气宜人,实则同首句的寒日一样,是借香写环境之清寂,因为只有清冷寂静的环境中,熏香的香气才更易散发,因而变得更深更浓,更能使人明显感觉到。

上片叙事,主写饮酒之实“秋已尽,日犹长”写作者个人对秋的感受。

“仲宣”句用典,以王粲思乡心情自况。

王粲,字仲宣,山阳高平(今山东邹县)人,十七岁时因避战乱,南至荆州依刘表,不受重视,曾登湖北当阳县城楼,写了著名的《登楼赋》,抒发壮志未酬、怀乡思归的抑郁心情。

这两句透露出词人孤身漂泊,思归不得的幽怨之情。

深秋本来使人感到凄清,加以思乡之苦,心情自然更加凄凉。

“犹”、“更”这两个虚词,一写主观错觉,一写内心实感,都是加重描写乡愁。

结句是为超脱语。

时当深秋,篱外丛菊盛开,金色的花瓣光彩夺目,使她不禁想起晋代诗人陶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自我宽解起来:归家既是空想,不如对着尊中美酒,随意痛饮,莫辜负了这篱菊笑傲的秋光。

“随分”犹云随便、随意。

下片写饮酒之因,是对上片醉酒的说明:本来是以酒浇愁,却又故作达观之想,而表面上的达观,实际隐含着无限乡愁。

李清照的这首词是其晚年流寓越中所作,词中表露的乡愁因和故国沦丧,流离失所的悲苦结合起来,其中的忧愤更深。

●如梦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词作鉴赏 这首小令,有人物,有场景,还有对白,充分显示了宋词的语言表现力和词人的才华。

“昨夜雨疏风骤”指的是昨宵雨狂风猛。

疏,正写疏放疏狂,而非通常的稀疏义。

当此芳春,名花正好,偏那风雨就来逼迫了,心绪如潮,不得入睡,只有借酒消愁。

酒吃得多了,觉也睡得浓了。

结果一觉醒来,天已大亮。

但昨夜之心情,却已然如隔胸,所以一起身便要询问意中悬悬之事。

于是,她急问收拾房屋,启户卷帘的侍女:海棠花怎么样了?侍女看了一看,笑回道:“还不错,一夜风雨,海棠一点儿没变!”女主人听了,嗔叹道:“傻丫头,你可知道那海棠花丛已是红的见少,绿的见多了吗!?” 这句对白写出了诗画所不能道,写出了伤春易春的闺中人复杂的神情口吻,可谓“传神之笔。

作者以“浓睡”、“残酒”搭桥,写出了白夜至晨的时间变化和心理演变。

然后一个“卷帘”,点破日曙天明,巧妙得当。

然而,问卷帘之人,却一字不提所问何事,只于答话中透露出谜底。

真是绝妙工巧,不着痕迹。

词人为花而喜,为花而悲、为花而醉、为花而嗔,实则是伤春惜春,以花自喻,慨叹自己的青春易逝。

●菩萨蛮 李清照 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

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

沉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李清照词作鉴赏 这首词是作者晚年的作品,抒发了深切的思乡之情。

“春犹早”是说春天刚到,虽然阳光还较微弱,但风已变得柔和,不象冬天那样刚猛,天气已渐渐暖和起来。

南方早春人们换著夹衫,欣喜万分。

三、四两句接写昼寝醒后。

“觉微寒是因为刚刚”睡起“,仍扣早春。

鬓发上插戴的梅花已经残落。

冬去春风闲适恬静,情绪基调是欢欣的。

下片转写思乡,情调突变。

“故乡何处是”不仅言故乡邈远难归,而且还含着“望乡”的动作,也就是说,白天黑夜,作者不知多少次引颈北向,遥望故乡。

“忘了除非醉”,平白如话,却极深刻沉痛。

借酒浇愁,说明只有醉乡中才能把故乡忘掉,清醒时则无时无刻不思念故乡。

“忘”正好表明不能忘。

这里正话反说加一层转折,把此意表现得更加强烈:正因为思乡之情把作者折磨得无法忍受,所以只有借醉酒把它暂时忘却,可见它已强烈到何种程度。

而作者之所以会有“忘”的念头和举动,不仅是为了暂时摆脱思乡之苦,还同回乡几乎无望有关:如果回归有期,那就存有希望,不会想到把它忘掉;惟其回乡无望,念之徒增痛苦,才觉得不如忘却。

真是不敢想却又不能不想,想忘偏又记...

李清照关于酒的诗

●鹧鸪天 李清照 寒日萧萧上琐窗,梧桐应恨夜来霜。

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

秋已尽,日犹长。

仲宣怀远更凄凉。

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李清照词作鉴赏 这首词写秋景,寄乡愁,是一首典型的易安晚期作品。

通篇从醉酒写乡愁,悲慨有致,凄婉情深。

此词开头两句写寒日梧桐,透出无限凄凉。

“萧萧”这里是萧条、寂寞之意。

“琐窗”是雕有连琐图案的窗棂。

“上”字写出寒日渐渐升高,光线慢慢爬上窗棂,含着一个时间的过程,表明作者久久地观看着日影,见出她的百无聊赖。

梧桐早凋,入秋即落叶,“恨霜”即恨霜落其叶。

草木本无知,所以,梧桐之恨,实为人之恨。

从而借景抒情,绘出了作者的孤独和寂寥。

因为心情不好,只好借酒排遣,饮多而醉,不禁沉睡,醒来唯觉瑞胸熏香,沁人心脾。

三、四两句分别着一“喜”字“宜”字,似乎写欢乐,实际它不是写喜而是写悲。

“酒阑”谓饮酒结束的时候。

“团茶”即茶饼,宋代有为进贡而特制的龙团、凤团,印有龙凤纹,最为名贵。

茶能解酒;特喜苦茶,说明酒饮得特别多;酒饮得多,表明愁重。

“瑞胸”,熏香名,又名龙脑,以龙脑木蒸馏而成。

“宜”表面似乎是说香气宜人,实则同首句的寒日一样,是借香写环境之清寂,因为只有清冷寂静的环境中,熏香的香气才更易散发,因而变得更深更浓,更能使人明显感觉到。

上片叙事,主写饮酒之实“秋已尽,日犹长”写作者个人对秋的感受。

“仲宣”句用典,以王粲思乡心情自况。

王粲,字仲宣,山阳高平(今山东邹县)人,十七岁时因避战乱,南至荆州依刘表,不受重视,曾登湖北当阳县城楼,写了著名的《登楼赋》,抒发壮志未酬、怀乡思归的抑郁心情。

这两句透露出词人孤身漂泊,思归不得的幽怨之情。

深秋本来使人感到凄清,加以思乡之苦,心情自然更加凄凉。

“犹”、“更”这两个虚词,一写主观错觉,一写内心实感,都是加重描写乡愁。

结句是为超脱语。

时当深秋,篱外丛菊盛开,金色的花瓣光彩夺目,使她不禁想起晋代诗人陶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自我宽解起来:归家既是空想,不如对着尊中美酒,随意痛饮,莫辜负了这篱菊笑傲的秋光。

“随分”犹云随便、随意。

下片写饮酒之因,是对上片醉酒的说明:本来是以酒浇愁,却又故作达观之想,而表面上的达观,实际隐含着无限乡愁。

李清照的这首词是其晚年流寓越中所作,词中表露的乡愁因和故国沦丧,流离失所的悲苦结合起来,其中的忧愤更深。

●如梦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词作鉴赏 这首小令,有人物,有场景,还有对白,充分显示了宋词的语言表现力和词人的才华。

“昨夜雨疏风骤”指的是昨宵雨狂风猛。

疏,正写疏放疏狂,而非通常的稀疏义。

当此芳春,名花正好,偏那风雨就来逼迫了,心绪如潮,不得入睡,只有借酒消愁。

酒吃得多了,觉也睡得浓了。

结果一觉醒来,天已大亮。

但昨夜之心情,却已然如隔胸,所以一起身便要询问意中悬悬之事。

于是,她急问收拾房屋,启户卷帘的侍女:海棠花怎么样了?侍女看了一看,笑回道:“还不错,一夜风雨,海棠一点儿没变!”女主人听了,嗔叹道:“傻丫头,你可知道那海棠花丛已是红的见少,绿的见多了吗!?” 这句对白写出了诗画所不能道,写出了伤春易春的闺中人复杂的神情口吻,可谓“传神之笔。

作者以“浓睡”、“残酒”搭桥,写出了白夜至晨的时间变化和心理演变。

然后一个“卷帘”,点破日曙天明,巧妙得当。

然而,问卷帘之人,却一字不提所问何事,只于答话中透露出谜底。

真是绝妙工巧,不着痕迹。

词人为花而喜,为花而悲、为花而醉、为花而嗔,实则是伤春惜春,以花自喻,慨叹自己的青春易逝。

●菩萨蛮 李清照 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

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

沉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李清照词作鉴赏 这首词是作者晚年的作品,抒发了深切的思乡之情。

“春犹早”是说春天刚到,虽然阳光还较微弱,但风已变得柔和,不象冬天那样刚猛,天气已渐渐暖和起来。

南方早春人们换著夹衫,欣喜万分。

三、四两句接写昼寝醒后。

“觉微寒是因为刚刚”睡起“,仍扣早春。

鬓发上插戴的梅花已经残落。

冬去春风闲适恬静,情绪基调是欢欣的。

下片转写思乡,情调突变。

“故乡何处是”不仅言故乡邈远难归,而且还含着“望乡”的动作,也就是说,白天黑夜,作者不知多少次引颈北向,遥望故乡。

“忘了除非醉”,平白如话,却极深刻沉痛。

借酒浇愁,说明只有醉乡中才能把故乡忘掉,清醒时则无时无刻不思念故乡。

“忘”正好表明不能忘。

这里正话反说加一层转折,把此意表现得更加强烈:正因为思乡之情把作者折磨得无法忍受,所以只有借醉酒把它暂时忘却,可见它已强烈到何种程度。

而作者之所以会有“忘”的念头和举动,不仅是为了暂时摆脱思乡之苦,还同回乡几乎无望有关:如果回归有期,那就存有希望,不会想到把它忘掉;惟其回乡无望,念之徒增痛苦,才觉得不如忘却。

真是不敢想却又不能...

关于武汉东湖的诗

东湖看花呈宋原父--【 作者:戴复古 年代:宋朝\代 】 团团堤路行无极,一株一步杨柳碧。

佳人反覆看荷花,自恨鬓边簪不得. 水调歌头/夏日喜雨(记八月二日东湖游) 穿破檐间雨,隔岸赏湖光。

鱼悬水面翻浪,闪过扁舟旁。

远恨青山成雾,近叹娇花落泪,夏雨送清凉。

我愿雨中立,放眼看苍茫。

黛云动,竹叶响,酒同觞。

难得有醉,空有心事向谁详? 落魄无须买笑,捧冠岂能忘本,世事莽苍苍。

进退随天意,何必恁仓惶。

同裴观察东湖望山歌 【顾况】唐 七古 浴鲜积翠栖灵异,石洞花宫横半空。

夜光潭上明星启, 风雨坛边树如洗。

水淹徐孺宅恒乾,绳坠洪崖井无底。

主人载酒东湖阴,遥望西山三四岑。

瞻凤翔八观八首其五东湖 年代:【宋】 作者:【苏辙】 不到东湖上,但闻东湖吟。

诗词已清绝,佳境亦可寻。

蜿蜒苍石螭,蟠拏据湖心。

倒腹吐流水,奔注为重深。

清风荡微波,渺渺平无音。

有鳖行在沙,有鱼跃在浔。

鳖圆如新荷,鱼细如蠹蟫。

梧桐生两涯,萧萧自成林。

孙枝复生孙,已中瑟与琴。

秋虫噪蜩虬,春鸟鸣鴃鵀。

有客来无时,濯足荫清阴。

自忘府中官,取酒石上斟。

醉倒卧石上,野虫上其襟。

醒来不知莫,湖月翻黄金。

油然上马去,纵意不自箴。

作诗招路人,行乐宜及今。

人生不满百,一瞬何所任。

路人掉头笑,去马何駸駸。

子有不肖弟,有冠未尝簪。

愿身化为线,使子为之针。

子欲烹鲤鱼,为子溉釜鬵。

子欲枕山石,为子求布衾。

异乡虽云乐,不如反故岑。

瘦田可凿耕,桑柘可织紝。

东有轩辕泉,隐隐如牛涔。

西有管辂宅,尚存青石碪。

彭女留膝踝,礼拜意已钦。

慈母抱众子,乱石寒萧森。

朝往莫可还,此岂不足临。

慎勿语他人,此意子独谌。

豫章东湖感旧 作者:戴复古 朝代:宋代 忆见堤边种柳初,重来高树满东湖。

交游太半入鬼录,歌醉一时逢酒徒。

夜雨总成流水去,春风能免落花无。

经行孺子亭边路,犹有沙鸥识老夫。

东湖 作者:苏轼 朝代: 吾家蜀江上,江水绿如蓝。

尔来走尘土,意思殊不堪。

况当岐山下,风物尤可惭。

有山秃如赭,有水浊如泔。

不谓郡城东,数步见湖潭。

入门便清奥,怳如梦西南。

泉源従高来,随流走涵涵。

东去触重阜,尽为湖所贪。

但见苍石螭,开口吐清甘。

借汝腹中过,胡为目眈眈。

新荷弄晚凉,轻棹极幽探。

飘摇忘远近,偃息遗佩篸。

深有龟与鱼,浅有螺与蚶。

曝晴复戏雨,戢戢多于蚕。

浮沉无停饵,倏忽遽满篮。

丝缗虽强致,琐细安足戡。

闻昔周道兴,翠凤栖孤岚。

飞鸣饮此水,照影弄毵毵。

(此古饮凤池也。

)至今多梧桐,合抱如彭聃。

彩羽无复见,上有鹯搏AA12。

嗟予生虽晚,考古意所AA13。

图书已漫漶。

犹复访侨郯。

《卷阿》诗可继,此意久已含。

扶风古三辅,政事岂汝谙。

聊为湖上饮,一纵醉后谈。

门前远行客,劫劫无留骖。

问胡不回首,毋乃趁朝参。

予今正疏懒,官长幸见函。

不辞日游再,行恐岁满三。

暮归还倒载,钟鼓已AA4 AA4 (音谙)。

湖北的黄鹤楼是江南三大名楼之一万之有关的著名诗句

《黄鹤楼》崔灏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黄鹤楼送盂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射。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李白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醉后答丁十八以诗讥余槌碎黄鹤楼》 李白 黄鹤高楼已槌碎,黄鹤仙人无所依。

黄鹤上天诉玉帝,却放黄鹤江南归。

神明太守再雕饰,新图粉壁还芳菲。

一州笑我为狂客,少年往往来相讥。

君平帘下谁家子,云是辽东丁令威。

作诗调我惊逸兴,白云绕笔窗前飞。

待取明朝酒醒罢,与君烂漫寻春晖。

《菩萨蛮·黄鹤楼》 毛泽东 莽莽九派流中国, 沉沉一线穿南北。

烟雨莽苍苍, 龟蛇锁大江。

黄河知何去? 剩有游人处。

把酒酹滔滔, 心潮逐浪高。

《黄鹤楼》 贾岛 高槛危檐势若飞, 孤云野水共依依。

青山万古长如旧, 黄鹤何年去不归? 岸映西州城半出, 烟生南浦树将微。

定知羽客无因见, 空使含情对落...《黄鹤楼》崔灏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黄鹤楼送盂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射。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李白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醉后答丁十八以诗讥余槌碎黄鹤楼》 李白 黄鹤高楼已槌碎,黄鹤仙人无所依。

黄鹤上天诉玉帝,却放黄鹤江南归。

神明太守再雕饰,新图粉壁还芳菲。

一州笑我为狂客,少年往往来相讥。

君平帘下谁家子,云是辽东丁令威。

作诗调我惊逸兴,白云绕笔窗前飞。

待取明朝酒醒罢,与君烂漫寻春晖。

《菩萨蛮·黄鹤楼》 毛泽东 莽莽九派流中国, 沉沉一线穿南北。

烟雨莽苍苍, 龟蛇锁大江。

黄河知何去? 剩有游人处。

把酒酹滔滔, 心潮逐浪高。

《黄鹤楼》 贾岛 高槛危檐势若飞, 孤云野水共依依。

青山万古长如旧, 黄鹤何年去不归? 岸映西州城半出, 烟生南浦树将微。

定知羽客无因见, 空使含情对落晖! 宋之问 汉广不分天,舟行杳若仙。

清江度暖日,黄鹤弄晴烟。

岳飞 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却归来再续汉阳游,跨黄鹤。

陆游 苍龙阙角归何晚,黄鹤楼中醉不知。

汉江交流波渺渺,晋唐遗迹草离离。

范成大 谁家笛里弄中秋,黄鹤归来识旧游。

汉树有情横北斗,蜀江无语抱南楼。

白居易 楚思渺茫云水冷,商声清脆管弦秋。

白花浪溅头陀寺,红叶林笼鹦鹉洲。

刘禹锡 梦觉疑连榻,舟行忽千里。

不见黄鹤楼,寒沙雪相似。

王维 城下沧浪水,江边黄鹤楼。

朱阑将粉堞,江水映悠悠。

形容“仙桃”的诗词有哪些?

《宴梅道士山房》唐 孟浩然林卧愁春尽,开轩览物华。

忽逢青鸟使,邀入赤松家。

金灶初开火,仙桃正发花。

童颜若可驻,何惜醉流霞!《逢灵道士》唐 护国浮丘山上见黄冠,松柏森森登古坛。

一茎青竹以为杖,数颗仙桃仍未餐。

长安市里仍卖卜,武陵溪畔每烧丹。

缩地往来无定所,花源到处路漫漫。

《和贾舍人早朝》唐 杜甫五夜漏声催晓箭,九重春色醉仙桃。

旌旗日暖龙蛇动,宫殿风微燕雀高。

朝罢香烟携满袖,诗成珠玉在挥毫。

欲知世掌丝纶美,池上于今有凤毛。

《华阳观桃花时招李六拾遗饮》唐 白居易华阳观里仙桃发,把酒看花心自知。

争忍开时不同醉,明朝后日即空枝。

《题濮庙》唐 曹邺晓祭瑶斋夜扣钟,鳌头风起浪重重。

人间直有仙桃种,海上应无肉马踪。

赤水梦沉迷象罔,翠华恩断泣芙蓉。

不知皇帝三宫驻,始向人间着衮龙。

...

李清照饮酒的诗词

●鹧鸪天 李清照 寒日萧萧上琐窗,梧桐应恨夜来霜。

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

秋已尽,日犹长。

仲宣怀远更凄凉。

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李清照词作鉴赏 这首词写秋景,寄乡愁,是一首典型的易安晚期作品。

通篇从醉酒写乡愁,悲慨有致,凄婉情深。

此词开头两句写寒日梧桐,透出无限凄凉。

“萧萧”这里是萧条、寂寞之意。

“琐窗”是雕有连琐图案的窗棂。

“上”字写出寒日渐渐升高,光线慢慢爬上窗棂,含着一个时间的过程,表明作者久久地观看着日影,见出她的百无聊赖。

梧桐早凋,入秋即落叶,“恨霜”即恨霜落其叶。

草木本无知,所以,梧桐之恨,实为人之恨。

从而借景抒情,绘出了作者的孤独和寂寥。

因为心情不好,只好借酒排遣,饮多而醉,不禁沉睡,醒来唯觉瑞胸熏香,沁人心脾。

三、四两句分别着一“喜”字“宜”字,似乎写欢乐,实际它不是写喜而是写悲。

“酒阑”谓饮酒结束的时候。

“团茶”即茶饼,宋代有为进贡而特制的龙团、凤团,印有龙凤纹,最为名贵。

茶能解酒;特喜苦茶,说明酒饮得特别多;酒饮得多,表明愁重。

“瑞胸”,熏香名,又名龙脑,以龙脑木蒸馏而成。

“宜”表面似乎是说香气宜人,实则同首句的寒日一样,是借香写环境之清寂,因为只有清冷寂静的环境中,熏香的香气才更易散发,因而变得更深更浓,更能使人明显感觉到。

上片叙事,主写饮酒之实“秋已尽,日犹长”写作者个人对秋的感受。

“仲宣”句用典,以王粲思乡心情自况。

王粲,字仲宣,山阳高平(今山东邹县)人,十七岁时因避战乱,南至荆州依刘表,不受重视,曾登湖北当阳县城楼,写了著名的《登楼赋》,抒发壮志未酬、怀乡思归的抑郁心情。

这两句透露出词人孤身漂泊,思归不得的幽怨之情。

深秋本来使人感到凄清,加以思乡之苦,心情自然更加凄凉。

“犹”、“更”这两个虚词,一写主观错觉,一写内心实感,都是加重描写乡愁。

结句是为超脱语。

时当深秋,篱外丛菊盛开,金色的花瓣光彩夺目,使她不禁想起晋代诗人陶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自我宽解起来:归家既是空想,不如对着尊中美酒,随意痛饮,莫辜负了这篱菊笑傲的秋光。

“随分”犹云随便、随意。

下片写饮酒之因,是对上片醉酒的说明:本来是以酒浇愁,却又故作达观之想,而表面上的达观,实际隐含着无限乡愁。

李清照的这首词是其晚年流寓越中所作,词中表露的乡愁因和故国沦丧,流离失所的悲苦结合起来,其中的忧愤更深。

●如梦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词作鉴赏 这首小令,有人物,有场景,还有对白,充分显示了宋词的语言表现力和词人的才华。

“昨夜雨疏风骤”指的是昨宵雨狂风猛。

疏,正写疏放疏狂,而非通常的稀疏义。

当此芳春,名花正好,偏那风雨就来逼迫了,心绪如潮,不得入睡,只有借酒消愁。

酒吃得多了,觉也睡得浓了。

结果一觉醒来,天已大亮。

但昨夜之心情,却已然如隔胸,所以一起身便要询问意中悬悬之事。

于是,她急问收拾房屋,启户卷帘的侍女:海棠花怎么样了?侍女看了一看,笑回道:“还不错,一夜风雨,海棠一点儿没变!”女主人听了,嗔叹道:“傻丫头,你可知道那海棠花丛已是红的见少,绿的见多了吗!?” 这句对白写出了诗画所不能道,写出了伤春易春的闺中人复杂的神情口吻,可谓“传神之笔。

作者以“浓睡”、“残酒”搭桥,写出了白夜至晨的时间变化和心理演变。

然后一个“卷帘”,点破日曙天明,巧妙得当。

然而,问卷帘之人,却一字不提所问何事,只于答话中透露出谜底。

真是绝妙工巧,不着痕迹。

词人为花而喜,为花而悲、为花而醉、为花而嗔,实则是伤春惜春,以花自喻,慨叹自己的青春易逝。

●菩萨蛮 李清照 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

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

沉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李清照词作鉴赏 这首词是作者晚年的作品,抒发了深切的思乡之情。

“春犹早”是说春天刚到,虽然阳光还较微弱,但风已变得柔和,不象冬天那样刚猛,天气已渐渐暖和起来。

南方早春人们换著夹衫,欣喜万分。

三、四两句接写昼寝醒后。

“觉微寒是因为刚刚”睡起“,仍扣早春。

鬓发上插戴的梅花已经残落。

冬去春风闲适恬静,情绪基调是欢欣的。

下片转写思乡,情调突变。

“故乡何处是”不仅言故乡邈远难归,而且还含着“望乡”的动作,也就是说,白天黑夜,作者不知多少次引颈北向,遥望故乡。

“忘了除非醉”,平白如话,却极深刻沉痛。

借酒浇愁,说明只有醉乡中才能把故乡忘掉,清醒时则无时无刻不思念故乡。

“忘”正好表明不能忘。

这里正话反说加一层转折,把此意表现得更加强烈:正因为思乡之情把作者折磨得无法忍受,所以只有借醉酒把它暂时忘却,可见它已强烈到何种程度。

而作者之所以会有“忘”的念头和举动,不仅是为了暂时摆脱思乡之苦,还同回乡几乎无望有关:如果回归有期,那就存有希望,不会想到把它忘掉;惟其回乡无望,念之徒增痛苦,才觉得不如忘却。

真是不敢想却又不能...

关于江的古诗

念奴娇?赤壁怀古 【内容】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谥号“文忠”。

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散文家和诗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

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诣。

他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与汉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齐名。

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善画竹木怪石,其画论,书论也有卓见。

是北宋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一改词的婉约,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共为豪放派词人。

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 》等。

【词牌释义】〔题考〕 元微之【连昌宫词】:“力士传呼觅念奴,念奴潜伴诸郎宿。

”自注:“念奴,天宝中名倡。

每岁楼下酺宴,万众喧溢,不能禁,众乐为之罢奏。

明皇遣高力士大呼楼上曰:‘欲遣念奴唱歌,邠二十五郎吹小管,遂看人能听否?’皆悄然奉诏。

”又【开天遗事】:“念奴有色善歌,宫妓中第一,帝尝曰:‘此女眼色媚人;’又曰:‘念奴每执板当席,声出朝霞之上。

’”词曲之名,有所昉矣。

本调异名最伙,以调都百字,故又名[百字令]、[百字谣]。

以东坡【咏赤壁】有“大江东去”及“还酹江月”句,故又名[大江东去]、[酹江月]、[赤壁词]。

更有[大江西上曲]、[壶中天]、[无俗念]、[淮甸春]、[湘月]、[大江乘]等名,不暇遍考。

〔作法〕 本调一百字。

起句四字,不用韵,平仄一定。

次句九字,上三下六,起仄韵;第三、四字平仄不拘。

本句亦有作上四下五者,不足法也。

第三句七字,不用韵,与[满江红]第五句同。

第四句六字,与[双双燕]第六句同。

第五、第六为四字对句,不用韵,与[换巢鸾凤]后阕第四、五句同。

第十句五字,与[烛影摇红]第四句同;惟第三字不可用仄。

第八句四字,与第九句六字,亦可作上四下六之十字句。

上四字作豆,第一字可平,下六字协韵,第一字可仄。

其语气自需一气呵成。

后阕起句六字,仄起平收,不用韵;第一、三字俱可作平,与[玉漏迟]后阕起句同。

第二句九字,上四下五,与[青玉案]结句同。

然亦有作上五下四者,不足法也。

以下句法,全与前回。

望天低、 ●○⊙(豆) 吴楚眼空无物。

⊙●●○○▲(仄韵) 指点六朝形胜地, ⊙●⊙○○●●(句) 惟有青山如壁。

⊙●⊙○○▲(协仄韵) 蔽日旌旗, ⊙●○○(句) 连云樯橹, ○○⊙●(句) 白骨纷如雪。

⊙●○○▲(协仄韵) 大江南北、 ⊙○○●(豆) 消磨多少豪杰。

⊙○○●○▲(协仄韵) 寂寞避暑离宫, ⊙●⊙●○○(句) 东风辇路、 ○○⊙●(豆) 芳草年年发。

○●○○▲(协仄韵) 落日无人松径冷, ⊙●○○○●●(句) 鬼火高低明灭。

⊙●○○○▲(协仄韵) 歌舞樽前, ⊙●○○(句) 繁华镜里, ⊙○⊙●(句) 暗换青青发。

⊙●○○▲(协仄韵) 伤心千古、 ⊙○○●(豆) 秦淮一片明月。

(一作平) ⊙○○●○▲(协仄韵)【译文】长江朝东流去,千百年来,所有才华横溢的英雄豪杰,都被长江滚滚的波浪冲洗掉了。

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是三国时周郎大破曹兵的赤壁。

陡峭不平的石壁插入天空,惊人的巨浪拍打着江岸,卷起千堆雪似的层层浪花。

祖国的江山啊,那一时期该有多少英雄豪杰!遥想当年周公瑾,小乔刚刚嫁了过来,周公瑾姿态雄峻。

手里拿着羽毛扇,头上戴着青丝帛的头巾,谈笑之间,曹操的无数战船在浓烟烈火中烧成灰烬。

神游于故国(三国)战场,该笑我太多愁伤感了,以致过早地生出白发。

人的一生就象做了一场大梦,还是把一杯酒献给江上的明月,和我同饮共醉吧! 【注释】1.纶巾:以青丝做成的头巾。

?2.酹:(古人祭奠)以酒浇在地上祭奠。

这里指洒酒酬月,寄托自己的感情。

以酒洒地,是向鬼神敬酒的方式。

3.遥想:远想。

4.小乔:乔玄的小女儿,嫁给了周瑜为妻。

5.羽扇纶巾:手摇羽扇,头戴纶巾。

这是古代儒将的装束,词中形容周瑜从容娴雅。

6.樯橹:船上的桅杆和橹。

这里代指曹操的水军战船。

7.故国:这里指旧地,当年的赤壁战场。

指古战场。

8.华发:花白的头发。

9.尊:通“樽” ,酒杯。

10.大江:长江。

11.淘:冲洗。

12.故垒:黄州古老的城堡,推测可能是古战场的陈迹。

过去遗留下来的营垒。

13.周郎:周瑜,字公瑾,为吴建威中郎将,时年24岁,吴中皆呼为“周郎”。

14.雪:比喻浪花 。

15.穿空:插入天空,又作“崩云”。

16.英发:英俊勃发。

17.樯橹:强大的敌人,又作“强虏”“狂虏”。

【疑难指津】《念奴娇》中的周瑜形象为何与《三国演义》中的大不相同?这是三国演义为了美化诸葛亮而贬低丑化周瑜严重扭曲历史造成的。

苏轼笔下的周瑜年轻有为,文采风流,江山美人兼得,春风得意,且有儒将风度,指挥若定,胆略非凡,气概豪迈,而《三国演义》这本小说为了抬高诸葛亮,故意贬低周瑜,把周瑜丑化成一个狭隘嫉妒的小人,是严重违背历史...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kyhqxx.net/zhishi/14666.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知识

热门诗词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