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描写猴子的古诗词

有关描写猴子的古诗词

卢仝《出山作》

出山忘掩山门路,钓竿插在枯桑树。

当时只有鸟窥窬,更亦无人得知处。

家僮若失钓鱼竿,定是猿猴把将去。

于鹄《买山吟》

买得幽山属汉阳,槿篱疏处种桄榔。

唯有猕猴来往熟,弄人抛果满书堂。

张籍《山禽》

山禽毛如白练带,栖我庭前栗树枝。

猕猴半夜来取栗,一双中林向月飞。

杜牧《宿东横山濑》

孤舟路渐赊,时见碧桃花。

溪雨滩声急,岩风树势斜。

猕猴悬弱柳,鸂鶒睡横楂。

谩向仙林宿,无人识阮家。

形容猴子的诗词

1.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

为赋新词强说愁。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宋代:辛弃疾释义:人年少时不知道忧愁的滋味,喜欢登高远望。

喜欢登高远望,为写一首新词无愁而勉强说愁。

2. 男儿百年且荣身,何须徇节甘风尘。

——《少年行三首·其三》唐代:李白释义:男儿生来就应该豪气冲天,征战立功,自己建立功业,不要凭借着与帝王的姻亲关系而爬上高枝儿。

3. 骄矜自言不可有,侠士堂中养来久。

——《少年行三首·其三》唐代:李白释义:他们看起来虽然骄纵但其实却很谦和,与他们结交的人都是高人侠士。

4. 少年游侠好经过,浑身装束皆绮罗。

——《少年行三首·其三》唐代:李白释义:少年游侠,他们注重的只是经过,浑身上下装束华贵,遍身绮罗。

5. 塞上秋风鼓角,城头落日旌旗。

少年鞍马适相宜。

从军乐,莫问所从谁。

——《江月晃重山·初到嵩山时作》金朝:元好问释义:军队中的鼓声、角声在秋风中作响,城头上的旗帜在夕阳的照耀下缓缓地飘动。

少年应当从军,身跨战马,驰骋边关。

只要能够从军驰骋就十分快乐,并不要在乎由谁来带兵。

6. 如今却忆江南乐,当时年少春衫薄。

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

——《菩萨蛮·如今却忆江南乐》五代:韦庄释义:现在我才回想起江南的好处来,当时年少风流,春衫飘举,风度翩翩。

我骑着大马,斜靠小桥,满楼的女子都被我的英姿所倾倒。

7.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

——《少年行四首》唐代:王维释义:新丰美酒一斗价值十千钱,出没五陵的游侠多是少年。

8. 少年侠气,交结五都雄。

肝胆洞。

毛发耸。

——《六州歌头·少年侠气》宋代:贺铸释义:少年时一股侠气,结交各大都市的豪雄之士。

待人真诚,肝胆照人,遇到不平之事,便会怒发冲冠,具有强烈的正义感。

9. 屈体若无骨,壮心有所凭。

——《赠新平少年》唐代:李白释义:他屈体而就,形若无骨,而其胸中却怀有雄心壮志。

10. 少年负壮气,奋烈自有时。

——《少年行二首》唐代:李白释义:少年身负壮志,将来自有奋发激烈之时。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表达的艺术效果

诗词赏读四十一 白马篇 (曹植) 白马饰金羁, 连翩西北驰。

借问谁家子, 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 扬声沙漠垂。

宿昔秉良弓, 楛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 右发摧月支。

仰手接飞猱, 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 勇剽若豹螭。

边城多警急, 胡虏数迁移。

羽檄从北来, 厉马登高堤。

长驱蹈匈奴, 左顾陵鲜卑。

弃身锋刃端, 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 何言子与妻? 名编壮士籍, 不得中顾私。

捐躯赴国难, 视死忽如归。

注释: ⑴本篇是《杂曲歌·齐瑟行》歌辞,又作《游侠篇》,因其所写的是边塞游侠的忠勇。

作者平素也有“捐疆赴难,视死如归”的抱负和从军出塞的经验,写游侠也可能是自况。

⑵幽并:两州名,就是今河北省、山西省和陕西省的一部份地方,是古来出勇侠人物较多的区域。

⑶扬声:即“扬名”。

垂:即“陲”,边远的地区。

⑷楛:木名,茎可以做箭杆。

⑸控弦:拉弓。

左的:左方的射击目标。

⑹月支:射帖(箭靶之类)的名称,又名素支。

⑺猱:动物名,猿类,体矮小,尾作金色,攀缘树木极其轻捷,上下如飞。

⑻散:碎裂、摧毁。

马蹄:也是射帖名。

⑼剽:轻快。

螭(chī):传说中的动物名,如龙而黄。

⑽檄:用于征召的文书,写在一尺二寸长的木简上。

上插羽毛表示紧急就叫做“羽檄”。

⑾鲜卑:东胡种族,东汉末成为北方强族。

⑿怀:犹“惜”。

译文: 驾驭着白马向西北驰去,马上佩带着金色的马具。

有人问他是谁家的孩子,边塞的好儿男游侠骑士。

年纪轻轻就离别了家乡,到边塞显身手建立功勋。

楛木箭和强弓从不离身,下苦功练就了一身武艺。

拉开弓如满月左右射击,一箭箭中靶心不差毫厘。

飞骑射中了“长臂猿”,转身又去射“马蹄”。

灵巧敏捷赛猿猴, 勇猛剽悍如豹螭。

听说边境军情急, 侵略者一次次进犯内地。

告急信从北方频频传来,游侠儿催战马跃上高堤。

随大军平匈奴直捣敌巢,再回师扫鲜卑驱逐敌骑。

上战场面对着刀山剑树,从不将安和危放在心里。

连父母也不能孝顺服侍,更不能顾念那儿女妻子。

名和姓既列上战士名册,早已经忘掉了个人私利。

为国家解危难奋勇献身,看死亡就好像回归故里。

曹植(192—232),字子建,曹丕之弟。

曹操的第三子。

曹氏父子三人是三国时期的著名文学家,合称三曹。

生于乱世,自幼即随父四方征战,"南极赤岸,东临沧海,西望玉门,北出玄塞"。

自东汉末年分裂割据以来,为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而献身一直是时代的最强音。

时代的这种召唤,加上为国家统一而南征北战的曹操那"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豪情壮志的熏陶,培养了曹植"戮力上国,流惠下民"的理想,铸成了他心中的既有爱国之德又有爱国之才的英雄形象。

金代作家元好问说过,真实的诗篇应该是诗人的"心画心声"。

《白马篇》就是曹植的"心画心声",寄托了诗人为国家建功立业的渴望和憧憬。

他是建安时期最负盛名的作家,《诗品》称为“建安之杰”。

曹植不仅武术超群,而且文才盖世。

天资聪颖的曹植“年十岁余,论及辞赋数十万言,善属文”。

前期他以此才华深得曹操的赏识与宠爱,几乎被立为太子,志满意得;后期曹丕父子做了皇帝,由于前期有争为太子一段经历,对他深怀猜忌,横加压抑与迫害,他虽然仍不失王侯的地位,却“抑郁不得志”,终于在愤懑与苦闷中死去。

这种生活遭遇,对他的创作有着深刻的影响。

曹植还是中国佛教梵呗音乐的创始人。

据记载,曹植“尝游鱼山,忽闻空中梵天之响,清雅哀惋”、“乃慕其音,写为梵呗。

由此曹植也就成为中华佛乐的创始人。

曹植前期虽然过着贵公子生活,但颇有功名事业心。

他一生所热烈追求的是“戮力上国,流惠下民,建永世之业,流金石之功”(《与杨德祖书》)。

当曹操奠定了天下三分的局面时,他的政治雄心便是西灭“违命之蜀”,东灭“不臣之吴”,“混同宇内,以致太和”(《求自试表》)。

他的诗歌的主要内容之一,便是表现这种雄心壮志。

《薤露篇》说:“愿得展功勤,输力于明君。

怀此王佐才,慷慨独不群”。

前期以《白马篇》为代表,它塑造了一个武艺高强、渴望卫国立功甚至不惜壮烈牺牲的爱国壮士的形象,充满豪壮的乐观的精神:“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

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后期以《杂诗》为代表,更多地表现了壮志不得施展的愤激不平之情。

如《杂诗》其五: 仆夫早严驾,吾行将远游。

远游欲何之?吴国为我仇。

将骋万里途,东路安足由?江介多悲风,淮泗驰急流。

愿欲一轻济,惜哉无方舟!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

曹植后期备受迫害和压抑。

《世说新语》载一个故事说,曹丕曾命他七步中为诗,不成则将行大法。

他作诗道:“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这个传说很能表现他当时的处境。

他的后期诗歌也主要是表现这种处境和心情。

此外,他的《吁嗟篇》以转蓬为喻形象地描写了他“十一年中而三徒都”的生活处境和痛苦心情。

《野田黄雀行》则表现了他对迫害的愤怒和反抗: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利剑不在掌,结交何须多。

不见篱间雀,见鹞自投罗。

罗家得雀喜,...

描写白马的诗词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

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陲。

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

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

边城多警急,胡虏数迁移。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

长驱蹈匈奴,左顾陵鲜卑。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哀江头(杜甫)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

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忆昔霓旌下南苑,苑中万物生颜色。

昭阳殿里第一人,同辇随君侍君侧。

辇前才人带弓箭,白马嚼啮黄金勒。

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箭正坠双飞翼。

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

清渭东流剑阁深,去住彼此无消息。

人生有情泪沾臆,江草江花岂终极。

黄昏胡骑尘满城,欲往城南望城北。

菩萨蛮(陈克)赤阑桥尽香街直,笼街细柳娇无力。

金碧上青空,花晴帘影红。

黄衫飞白马,日日青楼下。

醉眼不逢人,午香吹暗尘。

井底引银瓶(白居易)井底引银瓶,银瓶欲上丝绳绝。

石上磨玉簪,玉簪欲成中央折。

瓶沉簪折知奈何?似妾今朝与君别。

忆昔在家为女时,人言举动有殊姿。

婵娟两鬓秋蝉翼,宛转双蛾远山色。

笑随戏伴后园中,此时与君未相识。

妾弄青梅凭短墙,君骑白马傍垂杨。

墙头马上遥相顾,一见知君即断肠。

知君断肠共君语,君指南山松柏树。

感君松柏化为心,暗合双鬟逐君去。

到君家舍五六年,君家大人频有言。

聘则为妻奔是妾,不堪主祀奉苹蘩。

终知君家不可住,其奈出门无去处。

岂无父母在高堂?亦有亲情满故乡。

潜来更不通消息,今日悲羞归不得。

为君一日恩,误妾百年身。

寄言痴小人家女,慎勿将身轻许人!酬李少府曹长官舍见赠(白居易)低腰复敛手,心体不遑安。

一落风尘下,方知为吏难。

公事与日长,宦情随岁阑。

惆怅青袍袖,芸香无半残。

赖有李夫子,此怀聊自宽。

两心如止水,彼此无波澜。

往往簿书暇,相劝强为欢。

白马晓踏雪,渌觞春暖寒。

恋月夜同宿,爱山晴共看。

野性自相近,不是为同官。

和薛秀才寻梅花同饮见赠(白居易)忽惊林下发寒梅,便试花前饮冷杯。

白马走迎诗客去,红筵铺待舞人来。

歌声怨处微微落,酒气醺时旋旋开。

若到岁寒无雨雪,犹应醉得两三回。

与皇甫庶子同游城东(白居易)闲游何必多徒侣,相劝时时举一杯。

博望苑中无职役,建春门外足池台。

绿油剪叶蒲新长,红蜡粘枝杏欲开。

白马朱衣两宫相,可怜天气出城来。

把酒思闲事二首(白居易)把酒思闲事,春愁谁最深?乞钱羁客面,落第举人心。

月下低眉立,灯前抱膝吟。

凭君劝一醉,胜与万黄金。

把酒思闲事,春娇何处多?试鞍新白马,弄镜小青娥。

掌上初教舞,花前欲按歌。

凭君劝一醉,劝了问如何?公垂尚书以白马见寄光洁稳善以诗谢之(白居易)翩翩白马称金羁,领缀银花尾曳丝。

毛色鲜明人尽爱,性灵驯善主偏知。

免将妾换惭来处,试使奴牵欲上时。

不蹶不惊行步稳,最宜山简醉中骑。

西游和封神中除了孙悟空在其他三位使用的武器名字和霸气的出场诗,...

1,《雁门太守行》唐代: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白话文释义:敌兵滚滚而来,犹如黑云翻卷,想要摧倒城墙;我军严待以来,阳光照耀铠甲,一片金光闪烁。

秋色里,响亮军号震天动地;黑夜间战士鲜血凝成暗紫。

红旗半卷,援军赶赴易水;夜寒霜重,鼓声郁闷低沉。

只为报答君王恩遇,手携宝剑,视死如归。

2,《从军行七首·其四》唐代: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白话文释义:青海湖上乌云密布,连绵雪山一片黯淡。

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

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3,《塞上曲二首·其二》唐代:戴叔伦 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白话文释义:我巍巍大唐的猎猎旌旗在阴山飘扬,突厥胡人胆敢来犯定叫他有来无还。

作为子民我愿以此身终生报效国家,大丈夫建功立业何须活着返回家园。

4,《出塞》清代:徐锡麟 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白话文释义:出征的战士应当高唱军歌胜利日来。

决心把满族统治者赶出山海关。

战士只知道在战场上,要为国捐躯。

何必考虑把尸体运回家乡。

5,《满江红·写怀》宋代抗金将领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白话文释义:我怒发冲冠登高倚栏杆,一场潇潇细雨刚刚停歇。

抬头望眼四望辽阔一片,仰天长声啸叹。

壮怀激烈,三十年勋业如今成尘土,征战千里只有浮云明月。

莫虚度年华白了少年头,只有独自悔恨悲悲切切。

靖康年的奇耻尚未洗雪,臣子愤恨何时才能泯灭。

我只想驾御着一辆辆战车踏破贺兰山敌人营垒。

壮志同仇饿吃敌军的肉,笑谈蔑敌渴饮敌军的血。

我要从头彻底地收复旧日河山,再回京阙向皇帝报捷。

...

周瑜的美誉,或者是人们用来形容周瑜的词语,美言等等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虏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赤壁诗 (唐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咏赤壁 (唐 李白) 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

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

咏赤壁 (唐 胡曾) 烈火西楚魏帝旗,周郎开国虎争时。

交兵不假挥长剑,已破英雄百万师。

赤壁怀古 (唐 王周) 帐前斫案决大计,赤壁火船烧战旗。

若使曹瞒忠汉室,周郎焉敢破王师。

周瑜宅(郑板桥) 周郎年少,正雄姿历落,江东人杰。

八十万军飞一炬,风卷滩前黄叶。

楼舻云 崩,旌旗电扫,射江流血。

咸阳三月,火光无此横绝。

想他豪竹哀丝,回头顾曲,虎帐谈兵歇。

公瑾伯符天挺秀,中道君臣惜别。

吴 蜀交疏,炎刘鼎沸,老魅成奸黠。

至今遗恨,秦淮夜夜幽咽。

赤壁石刻 (明 朱桢) 赤壁之山上摩空,三江之波浩无穷。

峭壁穷峙江流东,当年鏖战乘天风。

百万北走无曹公,鼎立已成烟焰中。

大书石上莓苔封,千年不泯周郎功。

我今送客放舟去,江山如旧还英雄。

过赤壁偶成绝句二首 (明 王奉) 赤壁横岸瞰大江,周瑜于此破曹郎。

天公已定三分势,可叹奸雄不自量。

(绝对不喜欢这首) 安庆摸(和孙霁〔窗〕) 张 榘 渺长江、浩无今古,悠悠经几流景。

桥家松竹知何在,寂历丹枫如锦。

行阵整。

想斗舰连艘,谈笑烟灰冷。

寒光万顷。

算只有当年,暮天霜月,惨澹照山影。

元戎队,画角梅花缓引。

楼船飞渡波稳。

中流击楫酬初志,此去君王高枕。

应暗省。

使万里尘清,谁逊周公瑾,勋名不泯。

看阳蛰潜开,老龙挟雨,渊睡为民醒。

杨柳郁青青,竹枝无限情。

周郎一回顾,听唱纥那声。

(刘禹锡) 唐多令·忆公瑾 天际楚云舒,荆州尽绿芜。

浪滔滔,帆影如凫。

年少英雄今在否?纵谈笑,似当初。

东岸酒如何?恣情畅饮无?醉时聪,犹胜歌奴。

漫点吴兵灭强虏,风流事,怎轻书? 听筝 鸣筝金粟柱, 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 时时误拂弦. 吴·赤壁 孙元晏 会猎书来举国惊,只应周鲁不教迎。

曹公一战奔波后,赤壁功传万古名。

水调歌头 岳甫 编修楼公易镇武昌,安阳岳甫作歌头一阕,奉祖行色。

甫再拜。

鲁口天下壮,襟楚带三吴。

山川表里营垒,屯列拱神都。

鹦鹉洲前处士,黄鹤楼中仙客,拍手试招呼。

莫诵昔人句,不食武昌鱼。

望樊冈,过赤壁,想雄图。

寂寥霸气,应笑当日阿瞒疏。

收拾周黄策略,成就孙刘基业。

未信赏音无,我醉君起舞。

顾曲周郎 “周郎顾曲”现在已经演变成对音乐的欣赏赞美,典出《三国志·吴书·周瑜传》,“瑜少精意于音乐。

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

瑜必知之,知之必顾,故时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

’” 周瑜,字公瑾。

生于公元175年,卒于公元210年,即建安十五年。

他出身名门,少年与孙策结识,共谋大计,建安三年,周瑜重归孙策,孙策亲自出迎,于二十四岁时即封中郎将。

二年后孙策遇袭身亡,周瑜苦心辅佐孙权,三十三岁火烧赤壁大破曹军,成就一代名将。

周瑜又常被称为周郎,同样典出《三国志·周瑜传》,“是岁,建安三年也。

策亲自迎瑜,授建威中郎将,即与兵二千人,骑五十匹。

瑜时年二十四,吴中皆呼为周郎。

” 《三国志》,作者陈寿,字承祚,生于公元233年,卒于297年,生于蜀国,蜀亡归晋,为西晋史学家。

所著《魏书》、《吴书》、《蜀书》合称《三国志》,名列国学二十四史之一的断代史。

《三国志》用笔简墨严谨,少有冗言,也因过简后为南宋裴松之加注,是以为《裴注三国志》。

正是在这个用笔简约的《三国志》里,陈寿却给我们留下了除英雄争战指点江山外的别般风情。

陈寿处身西晋,晋承曹魏一脉,吴蜀是为对立敌方,但在三国志提及周瑜时,却不惜多处称颂。

论到周瑜才干时,陈寿多次以“英隽异才”;“王佐之才”;“年少有美才”;“文武韬略万人之英”等词相称,这种英华才气明显别与诸葛亮的名士风度。

周郎之才,更多为少年朝气,锐意进取自信飞扬的英霸之气。

周瑜死后,孙权曾与陆逊谈论周瑜,“公瑾雄烈,胆略兼人,遂破孟德,开拓荆州,邈焉难继,君今继之。

”东吴的王图霸业,随周瑜猝死化为泡影,自此从欲染指天下转为偏安一方。

按《三国志》记载,周瑜除胆略兼人、雅量高致外,还气度恢宏,雍容恢廓。

孙策初亡,孙权 “是时权位为将军,诸将宾客为礼尚简,而瑜独先尽敬,便执臣节。

性度恢廓,大率为得人,惟与程普不睦。

” 诸将礼简时,周瑜对比自己年幼的孙权极为恭敬,因此有性度恢廓评语,仅与程普不和,但他折节下交,终令程普折服赞叹,“普颇以年长,数陵侮瑜。

瑜折节容下,终不与校。

普后自敬服而亲重之,乃告人曰:‘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

’时人以其谦让服人如此。

” 与人相交时如饮醇酒,最早就典出周瑜。

而陈寿在《周瑜志》中提到的“曲有误,周郎顾”,则成为文学作品中一个常用典故。

魏晋的建安时期是文学...

形容懒惰孤傲的生肖

【作品介绍】 《薤露行》是汉末文学家曹操用乐府旧题所写的叙事诗,诗歌描述的是汉朝末年的政治动乱,民不聊生的悲惨情景。

诗歌风格质朴无华,沉重悲壮,深刻表达了作者身为一个政治家和文学家的忧患意识和哀痛之情。

该诗为《蒿里行》的姊妹篇,明代钟惺的《古诗归》将两者并称为“汉末实录,真诗史也”。

【原文】薤露行1惟汉廿二世2,所任3诚不良。

沐猴而冠带4,知5小而谋强6。

犹豫不敢断7,因狩8执9君王。

白虹为贯日10,己11亦先受殃。

贼臣12持国柄13,杀主14灭宇京15。

荡覆帝基业,宗庙16以燔丧17。

播越18西迁移,号泣而且19行。

瞻彼洛城郭,微子20为哀伤。

【注释】1、薤(xiè)露行:乐府曲调名,属《相和歌·相和曲》,此与《蒿里行》都原是送葬的挽歌,作者用旧调写时事。

薤,为多年生草本植物,细长叶,紫色花,鳞茎长在地下,可以食用,也称作藠(jiào)头。

2、廿(niàn)二世:二十二世,指东汉灵帝,他是汉朝第二十二代皇帝。

3、所任:所任用的人。

这里指灵帝时大将军何进,他是灵帝何皇后之兄。

4、沐猴:猕猴,这里是比喻何进。

冠(guàn)带:作动词用,戴着帽子系着带子。

《史记·项羽本纪》里有人曾骂项羽是“沐猴而冠”。

沐猴而冠带,这里是用来讽刺何进,枉披人皮而没有实际本事。

5、知:同“智”,智慧,智谋。

6、谋强:意谓谋划干大事。

何进曾策划诛杀把持朝政的宦官张让等,结果因犹豫迟疑而失败。

7、断:决断。

8、狩:打猎,后借指天子出巡,这里讳称皇帝外逃避祸。

9、执:捕捉,这里是劫持、挟持的意思。

10、白虹:白色的虹霓。

贯日:穿过太阳。

古人迷信,认为白虹贯日是天子命绝、大臣为祸的征兆。

据《后汉书·献帝纪》描述,初平二年(191)二月,白虹贯日,这年正月,董卓毒死被废为弘农王的少帝刘辩。

11、己:指何进。

12、贼臣:指董卓。

13、国柄:指朝政大权。

14、杀主:指董卓杀少帝刘辩。

15、宇京:京城,这里指东汉京城洛阳。

16、宗庙:这里指东汉帝王的祖庙,象征着政权。

17、燔(fán)丧:烧毁。

18、播越:颠沛流离。

这句指董卓挟持献帝西迁长安。

19、且(cú):通“徂”,往,到。

20、微子:殷纣王的哥哥。

据古籍记载,殷灭亡之后,他路过殷朝故都,看到宫室颓败残破,到处长满禾黍,无限伤心,遂作《麦秀歌》之诗,以抒发亡国之痛。

诗人在此自比微子,以表达自己对洛阳的残破亦有无限感慨和哀伤。

【白话译文】 汉家第二十二世皇帝汉灵帝,用人实在是不得当。

何进此人不过像一只披衣戴帽的猴子,没什么智慧却又想谋划诛杀宦官这等大事。

结果因为他的优柔寡断,不敢下手,弄得皇帝被张让等人挟持外出。

天象出现白虹贯日,最终何进被张让等人杀了。

而后贼臣董卓入京得到国家的大权,杀了汉少帝之后还把洛阳也毁掉了。

他彻底倾覆了汉朝的政权,烧毁了刘家的祖庙。

接着裹挟着汉献帝刘协和官民颠沛流离地向长安迁都,一路尸骨盈野,哭声遍地。

看着那洛阳的城郭,我就像微子一样感到无比的哀痛。

【创作背景】 公元189年(中平六年),汉灵帝死,之后太子刘辩即位,灵帝之后何太后临朝,宦官张让、段珪等把持朝政。

何太后之兄、大将军何进谋诛宦官,但因何太后的阻止而犹豫不决,只好密召凉州军阀董卓进京,以期铲除宦官势力,收回政柄。

然而事情泄露,张让等人杀了何进后,又劫持少帝和陈留王奔小平津。

只是董卓率兵进京,再度劫还。

然后董卓在这次进军京城中窃取国家大权,旋废少帝为弘农王,不久又将其杀死,立陈留王刘协为汉献帝。

董卓为了容易进行统治,更是放火烧毁了洛阳,挟持献帝与官民西迁长安。

使得当时哀嚎遍野,民不聊生。

此诗歌正是诗人目睹这些惨状后,哀痛感伤,挥笔所作。

【赏析】 “诗史”这顶桂冠人们往往奉献给唐代的伟大诗人杜甫,其实这种以诗歌记录现实,展现历史的创作倾向,并不始于杜甫,曹操在这方面就很突出。

作为《蒿里行》姊妹篇的这首《薤露行》写了汉末董卓之乱的前因后果,读来就如浏览一幅汉末的历史画卷,展现出当时重大的历史事变及社会生活纷繁复杂的具体面貌,表达了诗人对汉室倾覆,人民遭受乱离之苦的悲伤和感叹。

“惟汉廿二世,所任诚不良”两句,先表明了当时的汉灵帝之死,任用非人,宦官当道,把持朝政的情景。

而当时的大将军何进有心收回政权,诛杀宦官。

开头两句先表明了当时的背景,也指出了这是动乱的源头。

“沐猴而冠带,知小而谋强”,此句讥刺甚烈,溢于言表。

曹操认为何进是个徒有其表的人,就像猕猴戴帽穿衣,硬充人样,然终不成其为人。

深刻讽刺何进智小而图谋大事,最终只会落得身败名裂的下场。

之后的“犹豫不敢断,因狩执君王”更是表明何进做事犹豫不决,致令少帝被劫,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描述何进此四句经典之处在于,并未详说其如何谋划失算,如何犹豫不决,如何处事不慎,而仅以四句话来刻画他的无能,其中强烈的感情色彩不仅表达了自己对汉末形势的认识,而且使得诗句不同于史书式的客观叙述,令其有感人的力量。

然后一句"白虹为贯日,己亦先受殃”写出了天降凶兆的情景,何进也落得...

关于“猴子”的诗句有哪些?

1、猕猴骑土牛,羸马夹双辕 —— 唐朝 李白《赠宣城赵太守悦》 译文:小小的猕猴骑着一只大大的土牛,然而瘦马却要驾驶两辆车。

2、土栽芍药尤胜木,僧说猕猴极畏猿 —— 宋代 赵师秀《万年寺》 译文:在土中栽的芍药比更木头还要好,僧人说,猕猴特别害怕猿猴。

3、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唐朝 李白《早发白帝城》 译文:河两侧的猿猴叫声不断,轻巧的小舟早已经翻过山远去了。

4、松柏月中老,猿猴物外啼 —— 宋代 苏轼《半山亭》 译文:在月色的照映下松柏显得苍老,除了猿猴啼叫再无别的声音。

5、流波激清响,猴猿临岸吟 —— 魏晋 王粲《七哀诗》 译文:清澈的水流发出清亮的响声,猿猴们在靠着岸边的地方啼叫。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kyhqxx.net/zhishi/14466.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知识

热门诗词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