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徽州的诗词、文化有哪些

有关徽州的诗词、文化有哪些

  • 游黄山白岳不果

    吴序怜予乏绝,劝为黄山白岳之游,不果。

    欲识金银气,多从黄白游。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

    李白当年有诗写道:“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

    清代诗人黄仲则咏曰:“一滩复一滩,一滩高十丈,三百六十滩,新安在天上。”

    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儿啊,做得成生意,你是娘的心头肉;做不成生意,成鬼也孤幽。---徽州民谣

  • 徽州文化(外文名:HuizhouCulture),即徽文化,是中国三大地域文化之一。指古徽州一府六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而不等同与安徽文化。徽州,古称歙州,又名新安,为浙江省最早雏形唐末两浙道的组成部分,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年),改歙州为徽州,府治歙县,包括今安徽黄山市大部、宣城市绩溪县及江西婺源县,清代设...

  • 徽州文化是历史上的徽州(前称新安郡)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无论在器物文化层面、制度文化层面,还是在精神文化层面,都有深厚的底蕴和杰出的创造。徽州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徽州文化亦然。东汉、西晋、唐末、北宋四次北方强宗大族的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中原文化,使这块土地逐渐成了华夏名区。完全可以说,徽州文化是对中原文化的包容整合。南宋以降,这里更是文风昌盛,人文荟萃,成了“东南邹鲁”、“礼义之邦”。如果说徽州文化的全面崛起始于北宋后期,明清时期达到鼎盛,那么作为一种极富特色的区域文化,它在全国领取风骚已约有800年之久。

    徽州文化内涵丰富,在各个层面、各个领域都形成了独特的流派和风格。如新安理学、徽派朴学、新安医学、新安画派、徽派版画、徽派篆刻、徽剧、徽商、徽派建筑、徽州“四雕”、徽菜、徽州茶道、徽州方言,等等。在文化的其他领域,有的虽然没有形成流派,但所出的著名学者和杰出人物,则如秋空繁星,不可胜数。

    国内外学者注意对徽州问题的研究,始于本世纪30年代。进入80年代后,以研究徽州历史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徽学“(或“徽州学”)概念广为传播,研究朝着科学化方向发展,原徽州地区及国内不少城市及美、日、朝、新加坡等国家都相继成立了专门的研究组织或机构。90年代后,徽州文化研究进入了新的阶段,“徽学”被誉为与敦煌学、藏学比肩而立的中国三大地方学之一。

  • 徽韵中赞扬徽州的诗词

    《游黄山白岳不果》汤显祖

    欲识金银气,多从黄白游。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

    李白:

    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

    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

    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

    向晚猩猩啼,空悲远游子。

    孟浩然:湖经洞庭阔,江入新安清。

    朱熹所写的关于“读书”的诗句有哪些?

    1、《观书有感(其一)》

    南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译文: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展现在眼前,天空的光彩和浮云的影子都在镜子中一起移动。要问为何那方塘的水会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为它源源不断地输送活水啊。

    2、《劝学诗》

    南宋:朱熹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译文:青春的日子十分容易逝去,学问却很难获得成功,所以每一寸光阴都要珍惜,不能轻易放过。没等池塘生春草的美梦醒来,台阶前的梧桐树叶就已经在秋风里沙沙作响了。

    3、《读书要三到》

    南宋:朱熹

    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译文:只要是读书,就要每个字都读得很大声,不可以读错一个字,不可以少读一个字,不可以多读一个字,不可以读颠倒一个字,不可以勉强硬记,只要多读几遍自然而然就顺口而出,即使时间久了也不会忘记。

    古人说过,“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说书读得熟了,那么不依靠别人解释说明,自然就会明白它的道理了。我曾经说过,读书要专心一致,必定要三者到位,即心到,眼到,口到。

    心思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仔细看心和眼既然不专心致志,却只是随随便便地读,就一定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三到之中,心到最重要 。心既然已经到了,眼和口难道会不到吗?

    4、《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二》

    南宋:朱熹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译文:昨天夜晚江边的春水大涨,那艘庞大的战船就像一根羽毛一样轻。以往花费许多力量也不能推动它,今天在水中间却能自在地移动。

    5、《观书有感(其二)》

    南宋:朱熹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译文:昨天夜里江边涨起了阵阵春潮,巨大的舰船轻盈得如同一片羽毛。向来行驶要白费很多推拉力气,今天却能在江水中央自在地顺漂。

    跪求一篇关于徽州的诗歌或散文,什么方面的都可以,例如:民俗、风景、人文、历史……急着用的,麻烦各位

    游黄山白岳不果》

    序:吴序怜予乏绝,劝为黄山白岳之游,不果。

    欲识金银气,多从黄白游。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

    李白当年有诗写道:“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

    清代诗人黄仲则咏曰:“一滩复一滩,一滩高十丈,三百六十滩,新安在天上。”

    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儿啊,做得成生意,你是娘的心头肉;做不成生意,成鬼也孤幽。---徽州民谣

    关于茶禅的诗句

    江南风致说僧家,石上清泉竹里茶。

    法藏名僧知更好,香烟茶晕满袈裟。——(唐)陆容

    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之一。一开始,茶、禅、诗这中国传统文化的三个基本要素因子之间便结有不解之缘。

    “茶”在上古写作“荼”,如《诗经·谷风》云:“谁谓荼苦?其甘如荠。”清代郝懿行《尔雅义疏》认为,“至唐陆羽著《茶经》,始减一画作‘茶’”。研究者多以为中国饮茶之习始于汉代,成熟于魏晋南北朝,大盛于隋唐,大致与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历程及诗歌的兴盛历史相表里。饮茶成为一种社会风尚,僧人与喜好谈玄论道的士大夫是实际的倡导者与推动者,如魏晋时期的名士、名僧刘元真、支孝龙、法祚之辈,往往在修禅论道中以茶助兴,又往往将自己的感悟发之于诗歌,茶与佛教、诗歌开始结下不解之缘,茶禅渊源尤甚。

    《晋书·艺文志》记载,僧人单道开在山中坐禅,夜不倒单(昼夜不卧),不食五谷杂粮,每天只吃由松姜等制成的药丸数粒,饮茶苏一二升而已。唐代佛教寺庙更是常常举办茶宴,谈佛理,论茶道,佛法妙理与茶道清虚渐渐融为一体。自“三武一宗”法难之后,农禅并举的禅宗一枝独秀。地处偏僻山区的禅僧大多务农为生,他们种植茶树,精心研习制茶、烹茶之术。刘禹锡曾有诗形容禅房制茶过程云:

    斯须炒成满室香,便酌沏下金沙水。

    骤雨松风入鼎来,白云满盏花徘徊。

    中国很多名茶由是创始于寺庙,如碧螺春原名“水月茶”,由江苏洞庭山水月院僧人首先制作而得名,乌龙茶源于福建武夷山的武夷寺,顾渚山贡茶紫笋,最早产自吉祥寺,君山银针产自君山白鹤寺,龙井产于杭州龙井寺,黄山毛峰产自云谷寺,大红袍出自武夷天山观。另外还有四川蒙山智炬寺的蒙顶云雾、徽州松萝庵的松萝茶等,可谓“天下名茶僧占多”。

    唐代百丈禅师创《清规》,设丛林规矩,其中多处提到“茶”,如“茶鼓(击此鼓召集大众饮茶说法)”、“打茶(参禅一炷香后供僧人饮茶稍事休息)”、“奠茶(供养佛菩萨)”、“普茶(请全寺僧众饮茶)”等,又有“茶头”、“茶堂”、“施茶僧”等名目。史书上也多有唐代皇室赏赐佛门茶饼的记录,如唐德宗曾赏赐奉诏译经的印度高僧智慧大师“茶三十串”,日本名僧圆仁到五台山,朝廷曾赐茶一千斤,可见茶是佛教丛林仪轨中重要的供养品。唐宋禅宗语录中出现诸如“吃茶去” (赵州)、“吃茶、珍重、歇”(百丈)、“饭后三碗茶”等机锋公案,在“茶风”盛行的禅宗丛林中自然便是寻常之事了。

    丛林中向有茶具“三德”之说:坐禅时,通夜不眠;满腹时,帮助消化;茶为不发(抑制性欲)之药。唐代诗僧皎然《饮茶歌诮崔石使君》中又有“三饮得道”的说法:

    一饮涤昏昧,情思朗爽满天地。

    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

    三饮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

    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多自欺。

    明代茶道大家童承叙有《试茶诗》云:

    水汲龙脑液,茶烹雀舌春。因之消酩酊,兼以玩嶙峋。

    一吸赵州意,能苏陆羽神。林间抱新趣,世味总休论。

    诗中有茶,茶中有禅,盖诗为心思轻灵的体悟,茶为至清至纯之味,禅的“平常心”讲究淡泊宁静、清净自然,三者颇有相通之处。唐代卢仝《寄新茶》一诗对茶的“助修”、“养生”的功用有更夸张的说法:

    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串,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中国古代许多茶馆里面悬挂的“卢仝七碗”的匾额,便由来于此。元稹的一首“宝塔茶诗”则是最有特色的: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婉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知醉后岂堪夸

    这首诗先说茶的外形,再说到饮者、茶具、环境、时间、功用,非常的雅致,可谓诗中有茶味,茶中有禅意。

    总之,自唐宋以来,茶、禅、诗因为其内在境界上的相近而逐渐融合在了一起,茶、禅、诗一味,其味无穷现代也不乏有艺术感染力的茶诗。在我们老一辈革命家中,朱德、毛泽东等伟人也对茶情有独钟,留下了不少与茶有关的著名诗篇。

    朱德委员长一生南征北战,日夜操劳国家大事,仍然能高寿九十多岁;他长年饮茶的生活习惯对其长寿是有一定贡献的。他喜欢饮庐山云雾茶,并为此曾在庐山上写了下面一首饮茶诗。

    《茶诗论长寿》 作者:朱德

    庐山云雾茶, 味浓性泼辣。 若得长年饮, 延年益寿法。

    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也是个爱茶并且长寿之人。他的一首《吃茶(五绝)》,将茶、禅深意简洁明快地表现了出来。诗中内涵丰富,非常贴切地引用了唐代卢仝“七碗茶”的诗情和唐代高僧从谂禅师“吃茶去”的禅意,堪称是茶禅诗中的佳作。

    《吃茶(五绝)》 作者:赵朴初

    七碗受至味, 一壶得真趣。 空持百千偈, 不如吃茶去。

    茶在中国具有最广泛的群众基础,茶最平易近人。平民百姓有诸多艰难困苦,借酒消愁易惹祸端,还不如借茶清理心绪,抒发情绪,于是好诗就随茶香悠然飘出。现摘录一首现代茶诗供鉴赏。

    张错所作的《茶的情诗》很有韵味,把泡茶饮茶中的寻常现象刻画得入木三分,并由此挥发意境,读起来别有一番滋味。

    《茶的情诗》 作者:张错

    如果我是开水你是茶叶, 那么你的香郁, 必须倚赖我的无味。

    让你的干枯柔柔地, 在我里面展开,舒散; 让我的浸润舒展你的容颜。

    我必须热,甚至沸, 彼此才能相溶。 我们必须隐藏, 在水里相觑,相缠, 一盏茶功夫我俩才决定, 成一种颜色。

    无论你怎样浮沉把持不定, 你终将缓缓的(噢,轻轻的)落下, 攒聚在我最深处。 那时候你最苦的一滴泪, 将是我最甘美的一口茶

    关于荷花的诗句10首

    1、折荷有赠

    唐代:李白

    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鲜。

    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

    佳人彩云里,欲赠隔远天。

    相思无因见,怅望凉风前。

    译文:秋水澄清,嬉戏江湄,红荷鲜美。攀折一支碧绿荷叶,戏弄荷心水珠,荡漾荡漾,水珠不成圆。你远在天上彩云中,想把莲花赠送给我,太远。相思却不能想见,迎着寒冷的秋风惆怅地眺望远方。

    2、渌水曲

    唐代:李白

    渌水明秋月,南湖采白苹。

    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

    译文:清澈的湖水在秋夜的月亮下发着亮光,我到洞庭湖采白苹。 荷花姿态娇媚好像有话要对我说,却愁坏了我这个摇船人。

    3、采莲曲

    唐代:李白

    若耶溪傍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

    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袂空中举。

    岸上谁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杨。

    紫骝嘶入落花去,见此踟蹰空断肠。

    译文:夏日的若耶溪傍,美丽的采莲女三三俩俩采莲子。隔着荷花共人笑语,人面荷花相映红。阳光照耀采莲女的新妆,水底也显现一片光明。风吹起,衣袂空中举,荷香体香共飘荡。

    那岸上谁家游冶郎在游荡?三三五五躺在垂杨的柳阴里。身边的紫骝马的嘶叫隆隆,落花纷纷飞去。见此美景,骚人踟蹰,愁肠空断。

    4、赠荷花

    唐代:李商隐

    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

    译文:世上人们对花和叶的说法不同,把花栽在美观的金盆中,却不管花叶让它落在土里变为尘土。只有荷花是红花绿叶相配,荷叶有卷有舒,荷花有开有合,衬托得那样完美自然。荷花与荷叶长期互相交映,当荷叶掉落,荷花凋谢之时,是多么令人惋惜啊。

    5、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代: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译文:六月里西湖的风光景色到底和其他时节的不一样:那密密层层的荷叶铺展开去,与蓝天相连接,一片无边无际的青翠碧绿;那亭亭玉立的荷花绽蕾盛开,在阳光辉映下,显得格外的鲜艳娇红。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kyhqxx.net/zhishi/14428.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知识

    热门诗词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