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工作方法的古诗词 工作励志古诗词

有关工作方法的古诗词 工作励志古诗词

  1、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杂说送张琥》

  2、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3、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4、若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曹学《蜀中广记·上川南道彭山县》

  5、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盖棺。——陆游《病起》

  6、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元景安传》

  7、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滑稽列传》

  8、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9、丈夫不报国,终为愚贱人。——陈恭尹《射虎射石头》

  10、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吕氏春秋》

  11、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竹石》

  12、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赴戎登程口占示家人》

  13、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登飞来峰》

  14、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

  1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16、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茅屋为》

  17、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其一》

  18、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书愤》

  19、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吕氏春秋·诚廉》

  2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过零丁洋》

  21、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22、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罗大经《鹤林玉露》

  23、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

  24、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25、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晁错论》

  26、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后出师表》

  27、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滕王阁序》

  28、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

  29、精诚所加,金石为开。——《后汉书·光武十王列传》

  30、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格言联璧·处事》

  31、坚志而勇为,谓之刚。刚,生人之德也。——《练兵实纪·刚复害》

  32、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诸葛亮《出师表》

  3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

  34、不为外撼,不以物移,而后可以任天下之大事。——吕坤《呻吟语·应务》

  35、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扬子江》

  36、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37、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满江红》

  38、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

  39、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40、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警世贤文》

  41、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夏日绝句》

  42、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43、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将进酒》

  44、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45、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蜂》

  46、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陆游

  47、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南园》

  48、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49、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

  50、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荀子·儒效》

关于工作的诗词有哪些?

1、题画

【作者:徐霖】

香炉峰高天削出,湖面蒸云欲吞日。

列仙上凿炼丹台,高人下筑藏书室。

盘纡一道行者通,民居僧寺有无中。

斜阳影射樵斧白,疏星光杂渔灯红。

楼船风高殷箫鼓,去急不须人奋橹。

栖禽惊散苦无情,断林赖有苍烟补。

人间此景何处看,惨淡今从画中见。

小皴大染设色真,粉本徒令工作眩。

书画长留岁月过,怪来欧公悔无多。

南堂一赏到白发,快雨时晴纵啸歌。

2、至正壬辰之春余卧病始起遭时多故奔走山谷间

【作者:胡翰】

缘山列城郭,岁久亦已颓。

羽檄来何方,工作殷如雷。

六丁运巨石,泉扉荡然开。

不知谁家坟,暴露骨与海

古碑置城头,叹息三徘徊。

死者何所知,但为生者哀。

3、代人上师垣生辰三首

【作者:仲并】

化工作意办春来,斗柄明朝后日回。

东风先到江南岸,江山濯濯无尘埃。

灵光葱葱随处有,夜半两两明三台。

天遣异人为时出,要作霖雨泽九垓。

明堂藉此一柱庄,他山之林皆凡材。

如今国势盘泰华,向来天步屯云雷。

岁岁年年竞是日,人人争欲扫寿杯。

天知调羹付公手,江梅不为他人开。

长生唯在一清净,别无方丈并蓬莱。

4、客观余孝经传感而有作

【作者:张九成】

古人文莹理,后人工作文。

文工理愈暗,纸札何纷纷。

君看六艺学,天葩吐奇芬。

诗书分体制,礼乐造乾坤。

千歧更万辙,要以一理存。

如何臻至理,当从践履论。

跋涉经险阻,冲冒恤寒温。

孝弟作选锋,道德严中军。

仰观精俯察,万象入见闻。

不劳施斧凿,笔下生烟云。

高以君尧舜,下以觉斯民。

君如不我鄙,时来对炉熏。

5、续演雅

【作者:曾丰】

徐行竢命退风鴒鹢,决起乘时迁木莺。

秋隼巧为非义取,夜蛩工作不平鸣。

行归寡悔蚁知雨,言至数穷鸠唤晴。

惟有冥鸿自高上,兹其不可得而名。

6、含清亭

【作者:袁燮】

累石为层峰,而以水环之。

所贵超俗累,潇洒含幽姿。

却虞穷腊中,四顾阴云垂。

飞霙冷彻骨,智巧无所施。

督彼执役者,努力无迟迟。

果然霰先集,六出争郊奇。

缤纷一昼夜,翦刻非人为。

丰登自此兆,疫疠宁复滋。

明朝便晴朗,工作无愆期。

二事古难全,今也都不亏。

天公念下土,所欲皆相随。

我山既是嵚岑,我沼仍涟漪。

频游不知倦,清坐堪忘饥。

追怀舞雩风,童冠俱怡怡。

岂徒耳目玩,要是无瑕疵。

此乐未易得,天意扶吾衰。

宿恙不再作,康宁当自兹。

做古诗词的方法,最好有例子

    古诗词的特点是“格律”,按格律来做。格律包括:字数、句式、每个字读音的平仄、押韵、对仗等。诗和词的格律不同。常说的唐诗,包括五言律诗和绝句、七言律诗和绝句,这四种分别又有平起、仄起、入韵、不入韵等格式,共十六种基本格律。常说的宋词,分很多种“词牌”,各有不同的格律,有的相同词牌还有定格与变格之分。诗词的格律、韵书,不可能在这里详细解释,可以在网上搜索相关的知识。

  我以自己的《锦缠道·中秋》为例,作以解释。

  “锦缠道”是词牌名,如同“满江红”、“西江月”一样。

  “锦缠道”的格律: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韵)。

  仄平平、仄平平仄(韵)。

  仄平平仄平平仄(韵)。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韵)。

  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韵)。

  仄平平、仄平平仄(韵)。

  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韵)。

  此牌分上下两片(段),六十六字,前片四仄韵,后片三仄韵。过片(第二段第一句)五个字是上一、下四句法,也就是“仄/平平仄平”,前一个字和后四个字要停顿。填词最好用《词林正韵》,也可以用普通话的《中华新韵》。

  我的《锦缠道·中秋》内容如下,可以与词牌要求对照:

  岁去年来,又是这般时候。

  正秋风、蟹肥菱瘦。

  桂花着意黄昏后。

  笑语欢言,月弄庭前柳。

  怅一轮玉盘,半壶浊酒。

  太匆匆、月新人旧。

  纵恋欢、寂苦当难耐,广寒宫畔,有处栽田否?

表达深夜了还在工作的诗句有哪些?

1、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出自:唐·颜真卿《劝学诗》。

译文:每天三更半夜到鸡啼叫的时候,是男孩子们读书的最好时间。如果少年时代只知道玩,不知道要勤奋学习,到老的时候才后悔自己年少时为什么不好好学习。

2、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出自:清·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

译文:翻山越岭,登舟涉水,马不停蹄地向着山海关进发。入夜,营帐中灯火辉煌,宏伟壮丽。

3、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出自:唐·李贺《雁门太守行》。

译文:敌兵滚滚而来,犹如黑云翻卷,想要摧倒城墙;我军严待以来,阳光照耀铠甲,一片金光闪烁。秋色里,响亮军号震天动地,黑夜间战士鲜血凝成暗紫。红旗半卷,援军赶赴易水,夜寒霜重,鼓声郁闷低沉。只为报答君王恩遇,手携宝剑,视死如归。

4、雨足高田白,披蓑半夜耕。

出自:唐·崔道融《田上》。

译文:春雨已下得很充足了,以致连高处的田里也存满了一片白茫茫的水,为了抢种,农民披着蓑衣冒着雨,半夜就来田里耕作。

5、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出自:唐·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三》。

译文:夜静月黑雁群飞得很高,单于趁黑夜悄悄地逃窜。正要带领轻骑兵去追赶,大雪纷飞落满了身上的弓刀。

关于方法古诗.名言

读史使人明智,

读诗使人灵秀。

数学使人周密,

科学使人深刻,

伦理学使人庄重。

逻辑修辞学使人善辩。

1、如果你希望成功,以恒心为良友,以经验为参谋,以小心为兄弟,以希望为哨兵。

2、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春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 --(苏轼)《东坡文集事略》

3、看文字须大段精彩看,耸起精神,竖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剑在后一般。就一段中须要透,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方始是。不可按册子便在,掩了册子便忘。

--(朱熹)《朱子语类大全》

4、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久也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朱熹)《训学斋规》

5、对于学了许多而对他们无用的词汇的人们,或学许许多多词汇而不能运用的人们,好象具有一大箱的工具而不能使用的木工一样,比不上一个工具少而能使用自如的木工。

--(韦斯特)《语言教育》

6、治学有三大原则:广见闻,多阅读,勤实验。 --(戴布劳格利)

7、学贵精不贵博。……知得十件而都不到地,不如知得一件却到地也。

--(戴震)《戴东原先生年谱》

8、无所不能的人实在一无所能,无所不专的专家实在是一无所专。 --《韬奋文集》

9、加紧学习,抓住中心,宁精勿杂,宁专勿多。 --(周恩来)《周恩来选集》

10、人是活的,书是死的。活人读死书,可以把书读活。死书读活人,可以把人读死。 --(郭沫若)《游太湖蠡园为游人题词》

11、我阅读关于我所不懂的题目之书籍时,所用的方法,是先求得该题目的肤表的见解,先浏览许多页和好多章,然后才从头重新读起,以求获得精密的智识。我对该书的终末,就懂得它的起音。这是我所能介绍给你唯一正解的方法。 --(狄慈根)《辩证法的逻辑》

12、重要的不是知识的数量,而是知识的质量,有些人知道很多很多,但却不知道最有用的东西。 --(托尔斯泰)

13、在所阅读的书本中找出可以把自己引到深处的东西,把其它一切统统抛掉,就是抛掉使头脑负担过重和会把自己诱离要点的一切。 --(爱因斯坦)

14、学和行本来是有机联着的,学了必须要想,想通了就要行,要在行的当中才能看出自己是否真正学到了手。否则读书虽多,只是成为一座死书库。

--(谢觉哉)《青年人要努力学习》

15、我们自动的读书,即嗜好的读书,请教别人是大抵无用,只好先行泛览,然后决择而入于自己所爱的较专的一门或几门;但专读书也有弊病,所以必须和现实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 --(鲁迅)《读书杂谈》

16、爱看书的青年,大可以看看本分以外的书,即课外书……譬如学理科的,偏看看文学书,学文学的,偏看看科学书,看看别人在那里研究的,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这样子,对于别人,别事,可以更深的了解。 --(鲁迅)《鲁迅全集》

17、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发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鲁迅)《致颜黎民》

18、积累知识,也应该有农民积肥的劲头,捡的范围要宽,不要限制太多,……牛粪、人粪、羊粪都一概捡回来,让它们统统变成有用的肥料,滋养作物的生长。 --(邓拓)

19、有些书可供一尝,有些书可以吞下,有不多的几部书则应当咀嚼消化;这就是说,有些书只要读读他们的一部分就够了,有些书可以全读,但是不必过于细心地读;还有不多的几部书则应当全读,勤读,而且用心地读。 --(培根)《培根论说文集》

20、不要把许多杂乱的词句塞在脑子里,而是要启发了解事物的能力,使得从这种能力之中流泻出来---象从活的泉眼流出一样---一条溪涧(知识)来。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

21、我们可以由读书而搜集知识,但必须利用思考把糠和麦子分开。 --(富斯德)

22、能够摄取必要营养的人要比吃得很多的人更健康,同样地,真正的学者往往不是读了很多书的人,而是读了有用的书的人。 --(亚里斯提卜)

23、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与笔记使人精确。……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之学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

--(培根)《培根论说文集》

24、不怀疑不能见真理,所以我希望大家都取怀疑态度,不要为已成的学说所压倒。--(李四光)

25、好问是好的。……如果自己不想,只随口问,即能得到正确答复,也未必受到大益。所以学问二字,“问”放在“学”的下面。 --(谢觉哉)《不惑集》

26、图书馆使我得以有恒地研习而增进我的知识,每天我停留在里面一两个钟头,用这个办法相当的补足了我失掉的高深教育。 --(富兰克林)《富兰克林自传》

27、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28、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孔子)《礼记·学记》

29、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孔子)《礼记·学记》

30、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刘向)《说苑》

31、不学自知,不问自晓,古今行事,未之有也。 --(王充)《论衡》

32、在我们懒惰的人看来,都以为省出来的时间,只是为休息休息,那知人家工作之外,还要读书。省出来的时间愈多,就是读书的时间愈多,使工不误读,读不误工,工读打成一片,才是真正人的生活。 --(李大钊)《李大钊选集》

33、不要把你们的学习看成是任务,而是一个令人羡慕的机会。为了你们自己的欢尔和今后你们工作所属社会的利益,去学习。 --(爱因斯坦)

34、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冬夜读书示子事》35、要循序渐进!我走过的道路,就是一条循序渐进的道路。

--(华罗庚)《寄语青年人:超过华罗庚》

36、我们要真正学到一点东西,就要虚心。譬如一个碗,如果已经装得满满的,哪怕再有好吃的东西,象海参,鱼翅之类,也装不进去,如果碗是空的,就能装很多东西。

——(雷锋)《雷锋日记》

37、钻研然而知不足,虚心是从知不足而来的。虚伪的谦虚,仅能博得庸俗的掌声,而不能求得真正的进步。 --(华罗庚)

38、谦虚的学生珍视真理,不关心对自己个人的颂扬;不谦虚的学生首先想到的是炫耀个人得到的赞誉,对真理漠不关心。思想史上载明,谦虚几乎总是和学生的才能成正比例,不谦虚则成反比。 --(普列汉诺夫)《波格丹诺夫先生》

39、与其夸大胡说,不如宣布那个聪明的、智巧的、谦逊的警句:“我不知道”。

--(伽利略)

40、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4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孔子)《论语·学而》

42、我们对待任何问题,都必须坚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老老实实态度。

--(周恩来)《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

43、不要企图无所不知,否则你将一无所知。 --(德谟克里特)

44、正确的道路是这样:吸取你的前辈所做的一切,然后再往前走。--(列夫·托尔斯泰)

45、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 --(朱熹)

如何学习古诗词?

学习古诗词是一个需要长时间进行的工作,我建议首先先背诵,俗话说得好“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诹”,背诵可以提高底韵,而且能提高古文语感,多看看古文,比如说《史记》一系列的(如果底子不太牢固的,可以先从清朝的书读起),也会有帮助的,只要长期坚持会有进步的。

中学语文课本中选了许多古代诗词,目的是培养中学生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中学生怎样通过学习这些诗来获得这种能力呢?我认为应该多朗诵,朗诵是培养古代诗歌鉴赏能力的一个好办法。古人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诗大序》)这里的“嗟叹”“永歌”都涉及声音。诗人创作时,将自己的思想、感情,由联想而化为具体的形象,诉诸声音,诉诸文字,然后流传。我们要领会诗人当时的思想感情,也只有通过朗诵去追溯,去再现。朗诵的速度要稍慢一些,要把自己领会到了的情感读出来。在朗诵的时候,有几点需要注意:

第一,要确切理解字、词、句的意义。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由语音、语法、词汇构成,词汇的意义尤为重要。读者如果不懂得诗人所用词语的意义,就不能理解诗所传达的思想感情。杜牧《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这首诗里的“坐”是“因为”的意思,“停下车来是因为欣赏枫林的晚景,那经霜的枫叶比二月的花还红呢!”有人不明白“坐”的这个意义,理解成“坐在那里”,照坐立的“坐”去理解,就不符合诗人的原意,也就谈不上欣赏这句诗了。

第二,要了解诗的节奏。古诗词的节奏,与诗句的字数有密切的关系,汉语一个字代表一个音节,四言诗四个音节一句,五言诗五个音节一句,七言诗七个音节一句,每句的音节是固定的。但一句诗中的几个音节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组合着的,一般地说,两个两个地组合在一起,形成节奏,也叫音步。一般四言诗是两个音步(二、二),如“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五言诗是三个音步(二、二、一),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七言诗是四个音步(二、二、二、一),如“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词、曲的节奏规律也是这样。但是,划分诗句的节奏,还要注意上下词意的表达,不能把词割裂开了。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节奏就应该是“二、一、二”,而不是“二、二、一”。把诗句的节奏读出来了,诗的音乐美也就基本上读出来了。古诗词的格律很严,什么声调的字放在什么位置,哪一句和哪一句要押韵,都有规定,作诗词的人都按照规定去做,这样更能体现音律美,只是因为古今语音的变化,我们没有办法按照古代的语音去读它们了,有的押韵字,今天读起来也不那么合韵了。怎么办呢?我们照普通话语音去朗诵好了,不必勉强去寻求古音的读法。

第三,要感受诗的形象。朗诵的时候,要集中注意力,努力从语音所表达的意义中去捕捉诗行中的感情形象,去细致入微地感受它们。这里面,还要有联想,随着诗的内容和所表现的感情产生的联想,并且结合自己的生活,重新体味,在感受的基础上产生新的理解。这样,诗人倾泻在诗的字里行间的所有喜悦和忧伤,愤怒和悲哀,思念和憧憬,赞颂和谴责……都在诗的形象中显示出来,并且照映了自己生活的感受。到这个时候,读诗的人必定获得了美的享受。

鉴赏能力是从鉴赏实践中培养出来的。这实践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多读,多比较;另一方面是丰富的阅历和丰富的知识。每读完一首好诗,都要想一想,我从诗里感受到了什么?还可以与读这同一首诗的人讨论,听听别人的感受怎么样,“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对自己鉴赏能力的提高是会有帮助的。

如何学习古诗词

古代诗词,言简意赅,几十个字就能讲述一个详尽的事情,有的还朗朗上口,使人容易记忆。写古诗词,看似艰难,实是容易,没有专门的入门指导,纵使“熟读唐诗三百首”,依然是“不会写诗”,也“不会吟”。建议从以下“三关”来进行写作。

押韵关:押韵,顾名思义,即使韵母相押,在同一首诗中,在双句句尾要用韵母相同的可归为一类的读音相近的字。特别在诗词中要求更严。而所为之韵又必须属于平声字一韵到底,或者仄声字一韵到底。

平仄关:平仄,即以诗中字的读音声调来分。古声韵难学,我们暂且不提。只读以普通话为基础的新声韵。平声字,也就是声调属于阴平(第一声),阳平(第二声)的字;仄声字,也就是声调属于上声(第三声),去声(第四声)的字。而律诗也就由这些平仄相间的句子组成。且有专门的格式。主要就是以下四种格式:

意境关:意境,又称境界,是诗歌艺术形象的专用名词,初源于佛教,指某种悟道的境地。六朝被借用于论诗,到唐朝皎然,司空图时,研究更深入,他们认为,意境不是客观的“物境”与主观的“情境”的简单相加,而是寓情于景,思与境谐。清末王国维是意境说的集大成者,他学贯中西,研究认为情与景是意境的两个基本因素,情景相融是意境的基本特征,我们写诗必须追求感情的真挚,形象的真实和语言的真切。并且王国维还把意境分为写境与造景,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要求人们要追求“语言明白如画,而言外有无穷之意”的艺术效果。

文字和音乐的世界最为纯洁,它可以安抚人们走累的心,让人们的灵魂找到停泊的地方。其实写诗词就是写人生,我们要多写诗词和学习诗词中文字语言,来陶冶性情,充实生活情趣。

表达奋斗的古诗词

1、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

  2、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3、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

  4、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5、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6、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

  7、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8、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9、若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10、精诚所加,金石为开。

  11、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12、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13、丈夫不报国,终为愚贱人。

  14、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15、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16、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17、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

  18、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

  19、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20、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21、业精于勤,荒于嬉。

  22、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

  23、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

  24、志当存高远。

  25、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26、百学须先立志。

  27、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28、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29、人生难得几回搏,此时不搏待何时。

  30、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

  31、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32、丈夫清万里,谁能扫一室?

  33、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34、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3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36、健儿须快马,快马须健儿。

  37、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38、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39、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40、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41、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

  42、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43、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44、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45、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盖棺。

  46、不为外撼,不以物移,而后可以任天下之大事。

  47、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48、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49、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50、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51、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52、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53、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54、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55、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

  56、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

  57、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58、志不强者智不达。

  59、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

  60、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61、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62、有志者事竟成。

  63、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64、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65、坚志而勇为,谓之刚。刚,生人之德也。

  66、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kyhqxx.net/zhishi/14398.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知识

热门诗词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