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安徽九华山的诗词

有关安徽九华山的诗词

安徽九华山诗句

展开全部 《晚登九华山》年代: 明 作者: 吴兆望江亭望晚江晴,飒飒秋兼风水声。

寺隔数峰犹未到,禅灯几点翠微明。

《望九华山》年代: 唐 作者: 柴夔九华如剑插云霓,青霭连空望欲迷。

北截吴门疑地尽,南连楚界觉天低。

龙池水蘸中秋月,石路人攀上汉梯。

惆怅旧游无复到,会须登此出尘泥。

《题九华山》年代: 唐 作者: 谭铢忆闻九华山,尚在童稚年。

浮沉任名路,窥仰会无缘。

罢职池阳时,复遭迎送牵。

因兹契诚愿,瞩望枕席前。

况值春正浓,气色无不全。

或如碧玉静,或似青霭鲜。

或接白云堆,或映红霞天。

呈姿既不一,变态何啻千。

巍峨本无动,崇峻性岂偏。

外景自隐隐,潜虚固幽玄。

我来暗凝情,务道志更坚。

色与山异性,性并山亦然。

境变山不动,性存形自迁。

自迁不阻俗,自定不失贤。

浮华与朱紫,安可迷心田。

《望九华山》年代: 唐 作者: 卢嗣立九华深翠落轩楹,迥眺澄江气象明。

不遇阴霾孤岫隐,正当寒日众峰呈。

坐观风雪销烦思,惜别烟岚驻晓行。

得路归山期早诀,夜来潜已告精诚。

《九华山》年代: 唐 作者: 郭夔岩翠凌云出迥然,岧峣万丈倚秋天。

暮风飘送当轩色,晓雾斜飞入槛烟。

帘卷倚屏双影聚,镜开朱户九条悬。

画图何必家家有,自有画图来目前。

《九华山谣》年代: 唐 作者: 王季文九华峥嵘占南陆,莲花擢本山半腹。

翠屏横截万里天,瀑水落深千丈玉。

云梯石磴入杳冥,俯看四极如中庭。

丹崖压下庐霍势,白日隐出牛斗星。

杉松一岁抽数尺,琼草夤缘秀层壁。

南风拂晓烟雾开,满山葱蒨铺鲜碧。

雷霆往往从地发,龙卧豹藏安可别。

峻极遥看戛昊苍,挺生岂得无才杰。

神仙惮险莫敢登,驭风驾鹤循丘陵。

阳乌不见峰顶树,大火尚结岩中冰。

灵光爽气曛复旭,晴天倒影西江渌。

具区彭蠡夹两旁,正可别作当少阳。

《登九华山》年代: 宋 作者: 曹清浮生江路水茫茫,彭泽原非令故乡。

为访子明寻玉涧,也因太白宿云房。

诗摩古壁搜遗韵,井炼丹砂辨旧方。

从此欲归情复结,拟移亭舍筑山傍。

《九华山》年代: 宋 作者: 孔武仲扁舟重过九青莲,极目空明思浩然。

可是画工烦刻画,只因山骨偶枝骈。

风高迥认龙腾海,云散初疑剑插天。

剩采太湖嵌孔石,南窗排列伫飞仙。

《九华山》年代: 宋 作者: 潘阆将齐华岳犹多六,若并巫山又欠三。

好是雨余江上望,白云堆里泼浓蓝。

《九华山》年代: 宋 作者: 袁甫天河秀出九芙蓉,白也诗词信是工。

我欲依然名九子,人情山意两融融。

...

安徽九华山诗句

《晚登九华山》年代: 明 作者: 吴兆望江亭望晚江晴,飒飒秋兼风水声。

寺隔数峰犹未到,禅灯几点翠微明。

《望九华山》年代: 唐 作者: 柴夔九华如剑插云霓,青霭连空望欲迷。

北截吴门疑地尽,南连楚界觉天低。

龙池水蘸中秋月,石路人攀上汉梯。

惆怅旧游无复到,会须登此出尘泥。

《题九华山》年代: 唐 作者: 谭铢忆闻九华山,尚在童稚年。

浮沉任名路,窥仰会无缘。

罢职池阳时,复遭迎送牵。

因兹契诚愿,瞩望枕席前。

况值春正浓,气色无不全。

或如碧玉静,或似青霭鲜。

或接白云堆,或映红霞天。

呈姿既不一,变态何啻千。

巍峨本无动,崇峻性岂偏。

外景自隐隐,潜虚固幽玄。

我来暗凝情,务道志更坚。

色与山异性,性并山亦然。

境变山不动,性存形自迁。

自迁不阻俗,自定不失贤。

浮华与朱紫,安可迷心田。

《望九华山》年代: 唐 作者: 卢嗣立九华深翠落轩楹,迥眺澄江气象明。

不遇阴霾孤岫隐,正当寒日众峰呈。

坐观风雪销烦思,惜别烟岚驻晓行。

得路归山期早诀,夜来潜已告精诚。

《九华山》年代: 唐 作者: 郭夔岩翠凌云出迥然,岧峣万丈倚秋天。

暮风飘送当轩色,晓雾斜飞入槛烟。

帘卷倚屏双影聚,镜开朱户九条悬。

画图何必家家有,自有画图来目前。

《九华山谣》年代: 唐 作者: 王季文九华峥嵘占南陆,莲花擢本山半腹。

翠屏横截万里天,瀑水落深千丈玉。

云梯石磴入杳冥,俯看四极如中庭。

丹崖压下庐霍势,白日隐出牛斗星。

杉松一岁抽数尺,琼草夤缘秀层壁。

南风拂晓烟雾开,满山葱蒨铺鲜碧。

雷霆往往从地发,龙卧豹藏安可别。

峻极遥看戛昊苍,挺生岂得无才杰。

神仙惮险莫敢登,驭风驾鹤循丘陵。

阳乌不见峰顶树,大火尚结岩中冰。

灵光爽气曛复旭,晴天倒影西江渌。

具区彭蠡夹两旁,正可别作当少阳。

《登九华山》年代: 宋 作者: 曹清浮生江路水茫茫,彭泽原非令故乡。

为访子明寻玉涧,也因太白宿云房。

诗摩古壁搜遗韵,井炼丹砂辨旧方。

从此欲归情复结,拟移亭舍筑山傍。

《九华山》年代: 宋 作者: 孔武仲扁舟重过九青莲,极目空明思浩然。

可是画工烦刻画,只因山骨偶枝骈。

风高迥认龙腾海,云散初疑剑插天。

剩采太湖嵌孔石,南窗排列伫飞仙。

《九华山》年代: 宋 作者: 潘阆将齐华岳犹多六,若并巫山又欠三。

好是雨余江上望,白云堆里泼浓蓝。

《九华山》年代: 宋 作者: 袁甫天河秀出九芙蓉,白也诗词信是工。

我欲依然名九子,人情山意两融融。

关于九华山的优美语句有哪些?

年代:宋 作者: 丁谓《九华山》宿月鸥凫立浅沙,落花芦荻露人家。

天寒夜静长无物,一片清江浸九华。

年代:宋 作者: 袁甫《九华山》天河秀出九芙蓉,白也诗词信是工。

我欲依然名九子,人情山意两融融。

年代:宋 作者: 孔武仲《九华山》扁舟重过九青莲,极目空明思浩然。

可是画工烦刻画,只因山骨偶枝骈。

风高迥认龙腾海,云散初疑剑插天。

剩采太湖嵌孔石,南窗排列伫飞仙。

年代:唐 作者: 郭夔《九华山》岩翠凌云出迥然,岧峣万丈倚秋天。

暮风飘送当轩色,晓雾斜飞入槛烟。

帘卷倚屏双影聚,镜开朱户九条悬。

画图何必家家有,自有画图来目前。

年代:宋 作者: 曹清《登九华山》浮生江路水茫茫,彭泽原非令故乡。

为访子明寻玉涧,也因太白宿云房。

诗摩古壁搜遗韵,井炼丹砂辨旧方。

从此欲归情复结,拟移亭舍筑山傍。

年代:明 作者: 吴兆《晚登九华山》望江亭望晚江晴,飒飒秋兼风水声。

寺隔数峰犹未到,禅灯几点翠微明。

年代:宋 作者: 周必大《登九华山化城峰》攀萝度险捷猱猿,石角钩衣屦尽穿。

莫讶远寻金地藏,也曾徐步玉阶前。

代:唐 作者: 卢嗣立《望九华山》九华深翠落轩楹,迥眺澄江气象明。

不遇阴霾孤岫隐,正当寒日众峰呈。

坐观风雪销烦思,惜别烟岚驻晓行。

得路归山期早诀,夜来潜已告精诚。

年代:唐 作者: 林滋《望九华山》兹山突出何怪奇,上有万状无凡姿。

大者嶙峋若奔兕,小者□嵬如婴儿。

玉柱金茎相拄枝,干空逾碧势参差。

虚中始讶巨灵擘,陡处乍惊愚叟移。

萝烟石月相蔽亏,天风袅袅猿咿咿。

龙潭万古喷飞溜,虎穴几人能得窥?吁予比年爱灵境,到此始觉魂神驰。

如何独得百丈索,直上高峰抛俗羁。

年代:唐 作者: 柴夔《望九华山》九华如剑插云霓,青霭连空望欲迷。

北截吴门疑地尽,南连楚界觉天低。

龙池水蘸中秋月,石路人攀上汉梯。

惆怅旧游无复到,会须登此出尘泥。

年代:唐 作者: 李中《舟中望九华山》排空苍翠异,辍棹看崔嵬。

一面雨初歇,九峰云正开。

当时思水石,便欲上楼台。

隐去心难遂,吟余首懒回。

僧休传紫阁,屏歇写天台。

中有忘机者,逍遥不可陪。

年代:宋 作者: 董嗣杲《舟上望九华山》雪残半积阳山矶,大江云涌涛头飞。

九峰不受夕晖掩,杜牧一亭空翠微。

年代:唐 作者: 王季文《九华山谣》九华峥嵘占南陆,莲花擢本山半腹。

翠屏横截万里天,瀑水落深千丈玉。

云梯石磴入杳冥,俯看四极如中庭。

丹崖压下庐霍势,白日隐出牛斗星。

杉松一岁抽数尺,琼草夤缘秀层壁。

南风拂晓烟雾开,满山葱蒨铺鲜碧。

雷霆往往从地发,龙卧豹藏安可别。

峻极遥看戛昊苍,挺生岂得无才杰。

神仙惮险莫敢登,驭风驾鹤循丘陵。

阳乌不见峰顶树,大火尚结岩中冰。

灵光爽气曛复旭,晴天倒影西江渌。

具区彭蠡夹两旁,正可别作当少阳。

年代:宋 作者: 苏辙《过九华山》南迁私自喜,看尽江南山。

孤舟少僮仆,此志还复难。

局促守破窗,联翩过重峦。

忽惊九华峰,高拱立我前。

萧然九仙人,缥缈凌云烟。

碧霞为裳衣,首冠青琅玕。

挥手谢世人,可望不可攀。

我行竟草草,安能拍其肩。

但闻有高士,卧听松风眠。

松根得茯苓,状若千岁鼋。

煮食一朝尽,终身弃腥膻。

腹背生绿毛,轻举如翔鸾。

相逢欲借问,已在长松端。

何年脱罪罟,出处良自便。

芒鞋拄藤杖,逢山即盘桓。

斯人未可求,岩室傥复存。

年代:唐 作者: 谭铢《题九华山》忆闻九华山,尚在童稚年。

浮沉任名路,窥仰会无缘。

罢职池阳时,复遭迎送牵。

因兹契诚愿,瞩望枕席前。

况值春正浓,气色无不全。

或如碧玉静,或似青霭鲜。

或接白云堆,或映红霞天。

呈姿既不一,变态何啻千。

巍峨本无动,崇峻性岂偏。

外景自隐隐,潜虚固幽玄。

我来暗凝情,务道志更坚。

色与山异性,性并山亦然。

境变山不动,性存形自迁。

自迁不阻俗,自定不失贤。

浮华与朱紫,安可迷心田。

年代:唐 作者: 神颖《和王季文题九华山》众岳雄分野,九华镇南朝。

彩笔凝空远,崔嵬寄青霄。

龙潭古仙府,灵药今不凋。

莹为沧海镜,烟霞作荒标。

造化心数奇,性状精气饶。

玉树郁玲珑,天籁韵萧寥。

寂寂寻乳窦,兢兢行石桥。

通泉漱云母,藉草萦香苕。

我住幽且深,君赏昏复朝。

稀逢发清唱,片片霜凌飙。

年代:明 作者: 吴兆《别九华山二绝》寺前秋净万峰闲,正好寻山又别山。

谷转溪回留不住,水声相送到人间。

年代:明 作者: 吴兆《别九华山二绝》复岭重岩出路赊,渐看龙口有人家。

行行数里犹回首,秋雪满山荞麦花。

年代:宋 作者: 杨万里《过池阳,舟中望九华山》役役催行迈,忽忽过此春。

杯翻五湖月,筝扫九华云。

不是风烟好,何缘句子新。

兹游四千里,今日过三分。

有哪些诗句是描写九华山

1、同所有的名山大川一样,九华山亦与历史上有名的文人墨客结下了千秋之缘。

唐代大诗人李白曾三次游历九华山,见此山秀异、九峰如莲花,写下了“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天江挂绿水,秀出九芙蓉”的美妙诗句。

王安石在《答平甫舟中望九华》中亦赞道“楚越千万山,雄奇此山兼”2、九华山在安徽省青阳县[现为池州市]。

境内群峰竞秀,怪石硝拔,流泉遍布,飞瀑轰响,松柏怪异,庙宇毗连,晨钟暮鼓,引人邈思。

唐开元末,新罗国有一个叫金乔觉者渡海而来,寄住九华山修身七十五年,圆寂后与佛教传说中的地藏菩萨相仿,始建肉身宝塔供奉膜拜。

从此,九华山寺庙渐增,僧尼趋之,香火旺盛,名闻暇尔。

与普陀山,峨眉山,五台山统称四大佛教圣地。

3、九华山不仅佛教兴盛,而且景色秀丽。

就是因为有了兴盛的佛文化,才有了奇异的自然景色——睡佛。

睡佛由无数山头组成。

山下有一片很深的圆沟,那是睡佛的眼睛。

眼睛后面有一座高山。

高山后有一座“M”型的山。

“M”型的山后还有一座半圆形的山。

这些分别是睡佛的鼻子、嘴巴和肚子。

在云雾的笼罩下,睡佛若隐若现,美极了。

4、九华山北俯长江,南望黄山,东监太平湖。

它以佛教文化习俗和奇丽的自然风光享誉海内外,尤其在东南亚华人世界更具盛名。

九华山素有九十九峰之称,千米以上的高峰 20 多座,为首的是十五峰。

天台,天柱,独秀,花台,云外峰如台似柱,耸入云霄;莲花,芙蓉,翠屏,以微,翠盖峰有芙蓉出水之势“间耸航”,“雄叫天门”等茂石更是鬼斧神工。

5、从天台正顶下来,返回古拜经台时,天空乍然放晴。

绵密的岚气早已散尽,九华山在蔚蓝的天空衬托下,如美人出浴,清新丽人,秀色倾城。

见此壮美的风光,便一边拍照留念,一边倚栏欣赏起来。

6、九华山山间秀溪萦怀,银瀑飞,景色米人。

九华山古刹林立,香烟缭绕,是善男信女朝拜的圣地。

现有寺庙 80 余座,僧尼 300 余人,已逐渐成为具有佛教特色的风景旅游区。

在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中,九华山独领风骚,以“香火甲天下”、“东南第一山”的双重桂冠而闻名于海内外。

7、九华山的佛教,因新罗国王氏金乔觉远道而来修行圆寂而闻名天下,清朝鼎盛时期,寺庙300多座,曾呢4000多人。

这里古刹林立,香烟缭绕,是善男信女朝拜的圣地。

化城寺、肉身宝殿、袛国寺等庙宇古朴庄严,气宇轩昂。

在去百岁宫的路上,静悄悄,没有风,没有声,只有寺庙连着寺庙,香火连着香火,有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

8、游九华山朋友,你去过安徽九华山吗?九华山是一个融合佛教和自然景观为一体的游览避暑胜地。

这里有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凤凰古松”;有天河挂绿水的“九子泉声”;有风景如画的“五溪山色”;还有闻名中外的“肉身宝殿”这一道道风景线都让我们流连忘返,深深陶醉其中!凡是看过“凤凰古松”的游客,无不由衷地赞叹:多美丽的松树啊! 9、心顿悟于九华之上,灵魂沐浴于神雨仙风之中,顿觉神清气爽,清新无比,佛光普照。

以往,也曾经于雨中游历过名山大川,也看过不少山中的云起云涌,却从未得到这般的顿悟,九华山不愧为佛教圣地,聚千年道行之力,于冥冥之中点化众生。

地藏菩萨没有走,他时时刻刻都在以虚实两相存在于九华之巅,谁有缘,谁就能取得真经……10、到九华山,你不仅能大饱眼福,还能大饱口福。

“九华三耳”、“天台双冬”、“冰山雪球”等,真是说也说不完。

最后来一碗鲜美的“椿牙焖蛋”,真是令人食欲大增,意犹未尽。

九华山,峰多,石怪,洞幽,水奇,松美,真是不临其境,难言奇妙。

九华山古诗(各5首)

展开全部 《题九华山中峰》作者:唐-费冠卿题中峰高拄泬寥天,上有茅庵与石泉。

晴景猎人曾望见,青蓝色里一僧禅。

《答萧建》作者:唐-费冠卿自地上青峰,悬崖一万重。

践危频侧足,登堑半齐胸。

飞狖啼攀桂,游人喘倚松。

入林寒z9々,近瀑雨濛濛。

径滑石棱上,寺开山掌中。

幡花扑净地,台殿印晴空。

胜境层层别,高僧院院逢。

泉鱼候洗钵,老玃戏撞钟。

外户凭云掩,中厨课水舂。

搜泥时和面,拾橡半添穜。

渡壑缘槎险,持灯入洞穷。

夹天开壁峭,透石蹙波雄。

润蔼清无土,潭深碧有龙。

畲田一片净,谷树万株浓。

野客登临惯,山房幽寂同。

寒炉树根火,夏牖竹稍风。

边鄙筹贤相,黔黎托圣躬。

君能弃名利,岁晏一相从。

《枕流石》作者:唐-费冠卿不为幽岸隐,古色涵空出。

愿以清泚流,鉴此坚贞质。

傍临玉光润,时泻苔花密。

往往惊游鳞,尚疑垂钓日。

《望九华赠青阳韦仲堪》作者:唐-李白 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

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

我欲一挥手,谁人可相从。

君为东道主,于此卧云松。

《洛阳女儿行》作者:唐-王维洛阳女儿对门居,才可颜容十五余。

良人玉勒乘骢马,侍女金盘鲙鲤鱼。

画阁朱楼尽相望,红桃绿柳垂檐向。

罗帷送上七香车,宝扇迎归九华帐。

狂夫富贵在青春,意气骄奢剧季伦。

自怜碧玉亲教舞,不惜珊瑚持与人。

春窗曙灭九微火,九微片片飞花琐。

戏罢曾无理曲时,妆成祗是熏香坐。

城中相识尽繁华,日夜经过赵李家。

谁怜越女颜如玉,贫贱江头自浣纱。

《改九子山为九华山联句》作者:唐-李白 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

李白层标遏迟日,半壁明朝霞。

高霁积雪曜阴壑,飞流喷阳崖。

韦权舆青莹玉树色,缥缈羽人家。

...

关于赞美安徽的诗句,主持人开场白用。

谢谢

1. 华东西北,兼跨长江。

毓秀钟灵,物阜民康。

地灵人杰,世人景仰。

四季佳绝,负阴抱阳。

2. 安徽这里有美丽的风景。

著名的黄山名扬中外,那儿有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境内崇山峻岭、连绵起伏,辽阔平原沃土无边。

3. 安徽四面环山,一年四季绿水长流。

这几年退耕还林政策的落实,山野更加浓绿了。

家乡山形状各异,有的像青龟,有的像骆驼,还有的像天鹅扑水。

4. 我的家乡在一个美丽而安静的地方——安徽。

那里山清水秀,鸟语花香。

没有了城市的喧嚣,没有了尾气的排放,没有了遍地的工厂,有的只是那春天的花鸟,夏天的虫鸣,秋天的稻香,还有那冬天的白雪。

5. 骄傲和光荣已成为历史,新世纪已经打开希望之门,如今的安徽黄梅戏又涌现出如马兰、黄新德等为代表的众多新人。

希望新一代黄梅戏传人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用青春、美丽和智慧,创造新的灿烂……6. 黄梅戏,旧称“黄梅调”或“采茶戏”,源于湖北黄梅地区。

黄梅戏用安庆语言念唱,唱腔淳朴流畅,明快抒情,具有丰富的表现力;黄梅戏的表演质朴细致,真实活泼;黄梅戏来自于民间,雅俗共赏、怡情悦性。

7. 有一个美丽而又充满神圣的地方,它非常纯洁,善良,它用心哺育着几千万人民。

他就是我的家乡——美丽的安徽。

8. 九华山寺内的大雄宝殿,古色古香。

顶楼的琉璃瓦,宽深各五间。

殿前院落宽敞,由门至顶共四层。

游客可以在古树下停留眺望,一览山色。

9. 宏村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崇山峻岭的怀抱之中。

一下车,一排排古色古香的楼院吸引了我。

我们漫步在曲径通幽的小巷,触摸着两边的青砖碧瓦,聆听着房前屋后潺潺的山泉声,我们仿佛看到了两百年前的小桥、流水、人家。

10. 黄山的石真美!由于地质变化,一些山峰巨石不断地被腐蚀,构成了堪称世界第一的壮丽景观,而飞来石便是其典范之一。

11. 安”寓意着安康与和谐,“徽”蕴含着善良与美好。

诚如斯名,安徽山川与文脉齐秀,地灵与人杰竞辉,造化之美与人文之盛相得益彰。

12. 黄山的松树真多啊,连绵起伏的山峦中,比比皆松,每棵都独具美丽;黄山的松树真绿呀,松针粗短,苍翠浓密,多像一颗颗绿宝石在山间闪亮,显得虎虎有生气。

1.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2. 巢湖好比砚中波,手把孤山当墨磨。

3.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4.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5.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6.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7.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8.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

9. 秀出云霄一杖探,诸峰高下护晴岚。

10. 雾开虎豹文姿出,松隐龙蛇怪状孤。

送温处士归黄山白鹅峰旧居 (唐 李白) 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

丹崔夹石柱,菡萏金芙蓉。

伊昔升绝顶,俯窥天目松。

仙人炼玉处,羽化留遗踪。

亦闻温伯雪,独往今相逢。

采秀辞五岳,攀岩历万重。

归休白鹅岭,渴饮丹砂井。

风吹我时来,云车尔当整。

去去陵阳东,行行芳桂丛。

回溪十六渡,碧嶂尽睛空。

他日还相访,乘桥蹑彩虹。

赠黄山胡公晖求白鹇并序 (唐 李白)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照影玉潭里,刷毛琪树间。

夜栖寒月静,朝步落花闲。

我愿得此鸟,玩之坐碧山。

胡公能辄赠,笼寄野人还。

山中问答 (唐 李白) 问余何意栖碧山, 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 别有天地非人间。

汤泉 (唐 杜荀鹤) 闻有灵汤独去寻,一瓶一钵一兼金。

不愁乱世兵相害,却喜寒山路入深。

野老祭坛鸦噪庙,猎人冲雪鹿惊林。

幻身若是逢僧者,水洗皮肤语洗心。

题小华山 (唐 李敬方) 峰簇莲花小,分明似华山。

鱼符何入罢?深处掩松关

有关徽州的诗词、文化

展开全部 徽州——历史地名,简称“徽”,古称歙州。

徽州文化即徽文化,是中国三大地域文化之一。

指古徽州一府六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

徽州文化和淮河文化、庐州文化、皖江文化形成了安徽四大文化圈,四大文化圈合而为一,总称安徽文化、皖文化。

这不仅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中华文明的源头之一。

徽州文化的主要内容有:徽州土地制度、徽商、徽州宗族、徽州历史名人、徽州教育、徽州科技、新安理学、新安医学、徽派朴学、徽州戏曲、新安画派、徽派篆刻、徽派版画、徽州工艺、徽州刻、徽州文献、徽州文书、徽派建筑、徽州村落、徽州民俗、徽州方言、徽菜、徽州宗教、徽州地理、徽州动植物资源等。

涉及徽州经济、社会、教育、学术、文学、艺术、工艺、建筑、医学等诸学科,凡与徽州社会历史发展有关的内容,都属徽州文化范畴,通常我们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来加以概括。

有关徽州的诗词摘选如下:《赠总上人兼简无求居士二首》年代: 宋 作者: 刘子翚多谢徽州吴使君,新诗问劳意何勤。

无求已得心空乐,更作无心出岫云。

《江东报英烈拟封二字侯喜成三绝》年代: 宋 作者: 钱时焕章飞报下徽州,英烈将褒二字侯。

千古沉沉黄壤骨,一朝提上碧云头。

《张安国约同赋仇氏{匡去王加赣}瓮酒》年代: 宋 作者: 张栻人间炎热不可耐,君家瓮头春未央。

想当醉倒卧永日,梦绕清淮归故乡。

后生那得识此酒,从君乞方还肯否。

徽州作赋为欷歔,荆州诗来端起予。

《张提学寄先师文正公新集至代简为答》年代: 明 作者: 邵宝遗书新刻自徽州,千里缄来百拜收。

自信叔孙知不朽,未应巢父得长留。

秘藏不作山中计,重购还供海外求。

青眼独看张侍御,瓣香今有古风流。

《有友人怜予乏劝为黄山白岳之游》年代: 明 作者: 汤显祖欲识金银气,多从黄白游。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

徽州简介:徽州是浙江省早期雏形浙江西道的一部分,也是江南省分治后安徽之“徽”的来源。

徽州地处黄山与天目山脉间,东临吴越故都杭州,与浙西的金、衢、严三州唇齿相依,风光秀美,山水人文系之,粉墙黛瓦的江南徽派建筑与之相得益彰。

徽文化也成为中外学者重点研究的中华三大地域文化之一。

古徽州钟灵毓秀,文化积淀非常深厚,自古以来人才辈出,有人把这里比作诞生了孔子孟子的山东曲阜和邹城,称徽州为“东南邹鲁”。

...

关于古诗词的资料

李白,(701—762年),生日701年2月8日,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四川江油人,唐代浪漫主义诗人。

代表作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梁甫吟》等,《古风》59首;《长干行》,《子夜吴歌》,《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早发白帝城》等 杜甫(公元712--770年),汉族,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

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人称“诗圣”。

秋兴八首、诸将五首、咏怀古迹五首、三吏、三别、望岳、登楼、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清明二首、江南逢李龟年、绝句、夔州歌、赠花卿、兵车行、春望、春夜喜雨、登高、水槛遣心、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白居易(772--846),晚唐著名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今属山西]。

以讽喻诗为最有名,语言通俗易懂,被称为“老妪能解”。

叙事诗中《琵琶行》、《长恨歌》等极为有名。

所作《新乐府》、《秦中吟》共六十首。

王维(701-761),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原籍祁(今山西祁县),迁至蒲州(今山西永济),崇信佛教,晚年居于蓝田辋川别墅。

苏轼评价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七古《桃源行》、《老将行》、《同崔傅答贤弟》等,形式整饬而气势流荡,堪称盛唐七古中的佳篇。

孟浩然(689~740) 唐代诗人,本名浩,字浩然。

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世称孟襄阳。

以写田园山水诗为主。

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

如《秋登万山寄张五》、《夏日南亭怀辛大》、《过故人庄》、《春晓》、《宿建德江》、《夜归鹿门歌》等王昌龄(690-756),字少伯,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

如《出塞》诗:“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又如《从军行》《长信秋词》、《西宫春怨》、《闺怨》、《采莲曲》等,送别之作《芙蓉楼送辛渐》同样为千古名作。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

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居士,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汉族人。

著有《稼轩词》,存词600多首。

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辛词的基本思想内容。

《鹧鸪天》(有客慨然谈功名)、《破陈子》(为陈同甫赋壮语以寄)等,《贺新郎》(陈同甫自东阳来过年)、《摸鱼儿》(淳熙已亥)等。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理想与现实的激烈冲突,为他的词构成悲壮的基调。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追谥号“文忠”,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山)人,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散文家和诗人。

开创了与婉约派并立的豪放词派。

名作有《念奴娇 赤壁怀古》、《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等。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

北宋词人,婉约派创始人。

原名三变,字景庄。

后改名永,字耆卿。

排行第七,又称柳七。

有《乐章集》。

雨霖铃 (寒蝉凄切)、蝶恋花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海潮 (东南形胜)、八声甘州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李清照 (1084.2.5.~1155.4.10.) 号易安居士,南宋杰出女文学家,山东济南人,婉约词宗。

历史上与济南历城人辛弃疾并称“济南二安”。

现存诗文及词为后人所辑,有《漱玉词》等。

李清照的词可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期。

前期词主要描写伤春怨别和闺阁生活的题材,表现了女词人多情善感的个性。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醉花阴》(薄雾浓云消永昼)。

后期词则充满了「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浓重伤情调,从而表达了她对故国、旧事的深情眷恋。

如《声声慢》寻寻觅觅、《永遇乐》由「元宵佳节」引起感伤,追怀往日的「中州盛日」。

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代表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韩愈(768-824) 字退之,世称韩昌黎,河南人,《原道》、《论佛骨表》、《师说》、《进学解》《柳子厚墓志铭》《送孟东野序》、《送董邵南序》七律《左迁蓝关示侄孙湘》、七绝《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助教》。

柳宗元(773-819) 字子厚,祖籍河东,世称柳河东,柳柳州,著有《柳河东集》四十五卷,《外集》二卷。

《捕蛇者说》《永州八记》《小石潭记》。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吉州永丰县(今属江西)号”醉翁”、”六一居士”,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和诗人。

自称庐陵人,出生于绵州(今四川绵阳)。

欧阳修在文学创作上的成就,以散文为最高。

政论作品如《本论》、《原弊》、《上高司谏书》、《朋党论》、《新五代史 伶官传序》等。

抒情、叙事散文,《释秘演诗集序》、《祭石曼卿文》、《苏氏文集序》《丰乐亭记》、《醉翁亭记》。

苏洵,苏轼,苏辙 苏洵,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人。

苏洵和他儿子苏轼、苏辙被合称为“三苏”。

著有《嘉佑集》。

苏轼(1037-1101),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生于四川眉山。

苏辙(1039-1112),字子由,一字同叔,号栾城,晚号颍滨遗老,四川眉山人。

著有《栾城集》、《栾城后集》。

王安石(1021-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kyhqxx.net/zhishi/13621.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知识

热门诗词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