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城池的诗词

有关城池的诗词

形容城市的诗词

展开全部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准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住初程。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

烟柳画桥,参美十万人家。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

与城市有关的诗句

一、 《望扬州》文天祥阮籍临广武,杜甫登吹台。

高情发慷慨,前人后人哀。

江左遘阳运,铜驼化飞灰。

二十四桥月,楚囚今日来。

二、《记扬州旧事》陈造合宫嚼蕊今柳枝,燕台酷赏骚人诗。

国色天香岂凡品,琼枝璧月信好辞。

向来弄影对箫鼓,楚山高深自云雨。

若为白昼去临邛,鹦鹉难防漏私语。

悲翠久矣雕笼中,转头缥缈云鸿同。

遥知怀璧骇众目,负山虽力难为功。

敢意归来辱收恤,瑾瑜匿瑕山藏疾。

客子一诵打鸭章,东君卢胡置严律。

风生翠扇阊阖天,酒边重听想夫怜。

楼中之燕当掌托,老子久谢裙裾乐。

三、《长安旅夜》许浑久客怨长夜,西风吹雁声。

云移河汉浅,月泛露华清。

掩瑟独凝思,缓歌空寄情。

门前有归路,迢递洛阳城。

四、 《洛阳作》张继洛阳天子县,金谷石崇乡。

草色侵官道,花枝出苑墙。

书成休逐客,赋罢遂为郎。

贫贱非吾事,西游思自强。

关于城市的古诗

展开全部 望海潮·东南形胜【作者】柳永 【朝代】宋代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

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

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描写城市,我第一时间就想到了这首诗。

把观潮时候杭州的盛状写的淋漓尽致,真好。

...

关于城市的诗歌

展开全部 城市和城市里的人 很多的车 很多的人 拥在一起 拥挤在这个陌生的城市 城市的天空 没有一点空隙 也没有一点阳光的影子 都说这个城市很美丽 谁说这是个美丽的城市 不知道了现在是什么季节 更不知道了这是一个什么节日 我没有到达目的地 这个城市的 中心位置 即使我只是 在这个城市的边缘 也才将够 我的呼吸 我无法去想象 这个城市是如何的美丽 我也不知道 这个城市会来那么多慕名的人 该如何吃饭 该如何休息 该如何想去做一件事 又该如何注定自己的心思 我想坚定自己的位置 不然会被拥挤出局 我一直树立起自己的信心 可最终的我又将会到达哪里 我迫切的希望 来一场及时雨 最好是狂风暴雨 那样 我想 这个城市的喧嚣和人群 会顷刻消失殆尽 我愿 唯一的我 立在雨里 接受 灵魂的洗涤 哪怕 只是冲刷了 我心中的灰尘 也要给空间 留下 一片 清新的记忆...

关于城市的古诗有哪些?

展开全部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张俞《蚕妇》僻巷邻家少,茅檐喜并居。

蒸梨常共灶,浇薤亦同渠。

传屐朝寻药,分灯夜读书。

虽然在城市,还得似樵渔。

——于鹄《题邻居》泛舟大河里,积水穷天涯。

天波忽开拆,郡邑千万家。

行复见城市,宛然有桑麻。

回瞻旧乡国,渺漫连云霞。

——王维《渡河到清河作》吾道本无我,未曾嫌世人。

如今到城市,弥觉此心真。

——皎然《寓言》鲛人潜织水底居,侧身上下随游鱼。

轻绡文彩不可识, 夜夜澄波连月色。

有时寄宿来城市,海岛青冥无极已。

泣珠报恩君莫辞,今年相见明年期。

始知万族无不有, 百尺深泉架户牖。

鸟没空山谁复望,一望云涛堪白首。

——李颀《鲛人歌》怪君不喜仕,又不游州里。

今日到幽居,了然知所以。

宿君石溪亭,潺湲声满耳。

饮君螺杯酒,醉卧不能起。

见君五老峰,益悔居城市。

爱君三男儿,始叹身无子。

余方炉峰下,结室为居士。

山北与山东,往来从此始。

——白居易《题元十八溪亭》如今田野谩抛春。

红雨掩衡门。

懒读诗书,欠伸扶杖,几案任生尘。

从教便向东山老,谁知是个中人。

莫怪年来,倦寻城市,嫌我性情真。

——晁补之《少年游》钓笠披云青障绕。

橛头细雨春江渺。

白鸟飞来风满棹。

收纶了。

渔童拍手樵青笑。

明月太虚同一照。

浮家泛宅忘昏晓。

醉眼冷看城市闹。

烟波老。

谁能惹得闲烦恼。

——张元干《渔家傲》闲归日无事,云卧昼不起。

有客款柴扉,自云巢居子。

居闲好芝术,采药来城市。

家在鹿门山,常游涧泽水。

手持白羽扇,脚步青芒履。

闻道鹤书征,临流还洗耳。

——孟浩然《白云先生王迥见访》烟霞非俗宇,岩壑只幽居。

水浸何曾畎,荒郊不复锄。

影浓山树密,香浅泽花疏。

阔堑防斜径,平堤夹小渠。

莲房若个实,竹节几重虚。

萧然隔城市,酌醴焚枯鱼。

——杨炯《和石侍御山庄》...

有哪些自创的关于城市文明创建的诗句?

苏幕遮 周邦彦 燎沉香,消溽暑。

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叶上初阳乾宿雨, 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曰去? 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五月渔郎相忆否? 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作者简介: 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少年时落拓不羁,二十四岁时入太学读书,因献《汴都赋》升太学正,后来当过一些地方官和校书郎、宗正少卿等职。

徽宗即位后,由于他精通音律、善作词,被任命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

有《清真集》,又名《片玉集》。

词文赏析: (前人评周邦彦写词“擅长写景咏物,精工词语,铺叙中,曲折,变化,回环。

” )——张炎《词源》。

1.“燎沉香,消溽暑”。

2.“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赏析“呼”和“语”。

A.拟人:“呼”字,极为传神,充满人性化,暗示昨夜雨,今朝放晴。

“侵晓窥檐语”,更是鸟雀多情,窥檐而告诉人以新晴之欢,生动而有风致。

B.反衬:“蝉躁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以闹写静写法, 3.“叶上初阳乾宿雨, 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清新的绿荷叶面上昨夜雨后水珠仍在。

但作者仔细的观察水珠被蒸发的过程,形象细微之致,并且其后荷花荷叶摇动,这一定有响动,因此又引出音乐的效果了,手法超凡。

一“举”字,写出了荷叶雨后挺立水面的勃勃生机,动景如生,令绵绵的上片有了风骨,而又不失风韵。

视点上,作者是很考究的。

先一个雨珠,后扩大、降低到水面,最后远望整个池塘,仿佛在摄影一样。

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运用不同的镜头摄下了荷花丰富多彩、栩栩如生的形象。

4.总结上片:调动了哪些感觉器官? “燎沉香”句,虽可构成烟雾缭绕的画面,但这句并非动作的刻画,而是就嗅觉这方面来描述的。

“鸟雀呼晴”是醒后的第二个感受,这是从听觉方面来写的。

“侵晓窥檐语”,是醒后的第三个感受,是从视觉方面来写的 “语”,在这里不光是鸣声,而是侧重于刻画鸟鸣时摇头张口与尾部翕张抖颤的动作,这是视觉的形象。

“叶上初阳干宿雨”三句是第二层。

这两句是词中的重点,是词人来至户外之所见。

5.“五月渔郎相忆否?” “五月渔郎相忆否”,不言己思家乡友朋,却写渔郎是否思念自己,这是从对面深一层写法,反衬自己对家乡朋友的浓烈思念。

6.“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芙蓉浦补足上片对荷的描写,小楫轻舟,芙蓉浦,给人无穷的美好的联想和想象空间。

梦字,点出对家长的情念。

7.总结下片: “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两句承前,把空间的想象落实在两个点上:一是“吴门”,一是“长安”。

但仍以荷花把两地牵连。

“五月”三句写梦游。

这三句把孤立的两点进一步缩小并使之具体化。

“吴门”化作“渔郎”,“长安”化作作者自己。

“五月”二字是串接时间的长线,它一头挽住过去,一头接通现今(“溽暑”),甚至牵连到作者的梦境。

“梦入芙蓉浦”终于把时间与空间的距离缩短,使作者思归之心得到片刻的满足。

秋思 张 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

字文昌。

原籍苏州(今属江苏),迁居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

贞元初,与王建同在魏州学诗,后回和州。

贞元十二年(796),孟郊至和州,访张籍。

十四年,张籍北游,经孟郊介绍,在汴州认识韩愈。

韩愈为汴州进士考官,张籍被荐,次年在长安进士及第。

元和元年(806)调补太常寺太祝,与白居易相识,互相切磋,对各自的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张籍为太祝10年,因患目疾,几乎失明,明人称为“穷瞎张太祝”。

元和十一年,转国子监助教,目疾初愈。

15年后,迁秘书郎。

长庆元年(821),受韩愈荐为国子博士,迁水部员外郎,又迁主客郎中。

大和二年(828),迁国子司业。

世称“张水部”、“张司业”。

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

南唐末年张洎收集张籍诗400多首,钱公辅名为《木铎集》12卷。

南宋末年汤中以家藏元丰八年写本为主,兼以各本校定,编为《张司业集》8卷,附录1卷,魏峻刊刻于平江。

今传宋蜀刻本唐人集中的《张文昌文集》 4卷,共收诗317首。

明嘉靖万历间刻本《唐张司业诗集》8卷,共收诗450多首,《四部丛刊》曾据以影印。

1958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以它为底本,并参照现存各本进行校勘删补,编成《张籍诗集》8卷,共收诗480多首。

另据《新唐书·艺文志》著录,张籍有《论语注辨》 2卷,今佚 卷三百八十二 夜上受降城闻笛 唐边塞诗人李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 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益,字君虞,姑臧人。

大历四年登进士第,授郑县尉。

久不调,益不得意,北游河朔,幽州刘济辟为从事。

尝与济诗,有怨望语。

宪宗时,召为秘书少监、集贤殿学士,自负才地,多所凌忽,为众不容,谏官举其幽州诗句,降居散秩。

俄复用为秘书监,迁太子宾客、集贤学士,判院事,转右散骑常侍。

太和初,以礼部尚书致仕卒。

益长于歌诗,贞元末,与宗人李贺齐名。

每作一篇,教坊乐人以赂求取,唱为供奉歌辞。

其《征人歌》、《早行篇》,好事者画为屏障。

其最著名的代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kyhqxx.net/zhishi/13603.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知识

热门诗词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