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精神的诗句

形容精神的诗句

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宋•文天祥

2、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宋•陆 游

3、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宋•陆 游

4、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 唐•杜牧

5、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清•徐锡麟

6、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清•秋 瑾

7、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宋•辛弃疾

8、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宋•文天祥

9、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唐•王昌龄

10、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宋•范仲淹

11、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唐•杜甫

形容团队精神的古诗词

1、故千人同心则得千人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

翻译:这样,千人同心就能得到千人的力量,万人异心的作用还不如一个人大呢。

出自《淮南子·兵略训》

原文:兵静则固,专一则威,分决则勇,心疑则北,力分则弱。故能分人之兵,疑人之心,则锱铢有余;不能分人之兵,疑人之心,则数倍不足。故纣之卒,百万之心;武王之卒,三千人皆专而一。故千人同心则得千人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

译文

军队安定就稳固,齐心协力就有威力,官兵责任明确就勇敢,部队里官兵要是互相猜疑就会导致失败,兵力分散战斗力就会削弱。所以把敌军的兵力分散,让敌军内部出现猜疑,那么只用少许兵力就足够了。

反之,敌军兵力不能被分散,敌军内部不能出现猜疑,那么用数倍的兵力还是办不到的。所以纣王的士卒,百万人各自不同心;武王的部队,三千人凝聚一心,齐心协力。这样,千人同心就能得到千人的力量,万人异心的作用还不如一个人大呢。

2、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翻译: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地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士兵的人心所向、上下团结。

出自《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原文: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译文:

孟子说:“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条件,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方圆三里的内城,方圆七里的外城,包围着攻打它却不能取胜。包围着攻打它,必定是得到了(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这样却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条件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不是不尖利,粮食不是不充足,但守城者弃城而逃走,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上下团结。

扩展资料:

有关团队精神的句子

1、只要千百万劳动者团结得像一个人一样,跟随本阶级的优秀人物前进,胜利也就有了保证。——列宁

2、不管一个人多么有才能,但是集体常常比他更聪明和更有力。——奥斯特洛夫斯基

3、人们在一起可以做出单独一个人所不能做出的事业;智慧、双手、力量结合在一起,几乎是万能的。——韦伯斯特

4、单个的人是软弱无力的,就像漂流的鲁滨孙一样,只有同别人在一起,他才能完成许多事业。——叔本华

5、谁若认为自己是圣人,是埋没了的天才,谁若与集体脱离,谁的命运就要悲哀。集体什么时候都能提高你,并且使你两脚站得稳。——奥斯特洛夫斯基  

6、谁若与集体脱离,谁的命运就要悲哀。——奥斯特洛夫斯基

7、谁要是蔑视周围的人,谁就永远不会是伟大的人。——左伊默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百度百科—淮南子·兵略训

现今学习古典诗词的意义?

  现今学习古典诗词的意义:

  古典诗词不仅浓缩了国家民族发展的方方面面,也概括了人民生活的细枝末节,是中国历史的精华。古典诗词有助于今人更好的理解历史。 中国人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也就汲取了发展智慧。古典诗词锻炼了中国文化的含蓄内敛,中国的知识精英讲究精神交流,文人墨客都是在一唱一和中表达观点,头脑风暴的。

  一、古典诗词是历史的精华。

  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的历史悠久、绵延不绝的国家,这是中国与众不同、卓然独立的关键内在。比起西方国家,中国的文化传统、民族性格有截然不同的地方。比如说西方国家的艺术代表是雕塑建筑,而中国则是诗歌书画。

  历史传统就有注重诗教,而诗歌创作和推广更是绝无仅有的,从周朝开始的采风辑《诗经》,到孔子不遗余力的推广教化,这是中国现实主义精神传统的发轫,自此中国人的智慧总结就离不开诗歌表达。

  第一骚客屈子胸怀理想与苦闷投身汨罗,写下了光照千古的伟大诗篇《离骚》,成就开山绝唱。自此开创了中国精英文人浪漫主义先河。

  中国人尊重历史,善于从历史的角度观察问题,总能得出公允的结论。而近来南中国海中菲“黄岩岛”之争就是菲方无视历史的结果。未来在国际社会上捍卫主权的时候,仍需要将历史依据讲给世人听,假使征伐师出有名;古典诗词在中国一直承担着浓缩历史、记述历史的作用。近代诗人黄遵宪的一句“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传达给了清政府无能在甲午战败后屈辱割台湾给日本的历史;诗圣杜甫的作品被称之为“诗史”,可能从卷贴浩繁的官方史册上并不能了解“安史之乱”对社会民生带来的具体影响,而从《三吏》、《三别》,从一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诗句中今人也能感同身受那段波澜壮阔的动荡历史。

  古典诗词不仅浓缩了国家民族发展的方方面面,也概括了人民生活的细枝末节,是中国历史的精华。古典诗词有助于今人更好的理解历史。

  二、古典诗词是智慧的源泉。

  中国人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也就汲取了发展智慧。古典诗词锻炼了中国文化的含蓄内敛,中国的知识精英讲究精神交流,文人墨客都是在一唱一和中表达观点,头脑风暴的。 从一句:“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诗中能感受到一种永恒亘古的孤独感;从“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中感受到天才的自信和气度。

  古典诗词陶冶了中国人的性情,培养了中国精英的胸襟和豪情。正如中国文化是一脉传承的,在文学艺术创作中今人都能汲取到古典诗词的智慧。当今台湾著名填词人方文山,香港著名填词人林夕都是有较为深厚的古典诗词造诣的。他们在古典诗词当中获得灵感和有益的启示。创作了一首首风靡年轻人的流行中国风。

  三、古典诗词是民族崛起的精神支持。

  中华民族曾经辉煌灿烂,但也经历了近代的屈辱历史。如今民族崛起的号角已经吹响,如何树立好今天的强国心态,不妨钻进古典诗词中的灿烂篇章,以资参考。这其中有鼓舞人心、激励人民的雄心壮志初唐边塞,有民族主义豪情洋溢的满江红,在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降落在这一代人的身上的情况下。在西方强势文化的猛烈攻击下,如何保留自己的民族特色,重新回到世界舞台的中央,就需要坚持优秀传统,自觉抵制外来文化的侵蚀。

  中国人要表达自己的心声,要在西方文化的夹击下树立信心,就要充分挖掘传统文化,挖掘古典诗词的丰富宝藏。在世界发出真正的东方声音。

  不妨梦回大唐,国家敞开胸怀欢迎四海万邦,兼容并蓄,歌舞升平,唐人的心态当是今人的标杆;大中华两千年的四方来贺,近代忽然出现了个崇洋媚外的词眼,愿回归到古典诗词中的精神状态,让崇洋媚外成为华夏历史的小插曲,小警告,小鞭挞。

  古典诗词是绝无仅有的精神宝库,她涵盖了一切中国人的精神情感。无论世界多极化如何发展,国际情势如何复杂,运筹帷幄,纵横捭阖的中国人都不会失去信心,那一首首绮丽诗篇将为中华民族的崛起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撑。

描写希望身体健康的古诗词?

  •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出自古诗十九首之《行行重行行》;

  • 苍松叶常青,古树枝犹韧。

    虽是夕阳彩,却盛朝霞红。

    体健心如少,返老还童身。

    苍天赐恩典,万寿无疆福。出处不详。

  • 中国古诗词对培养中小学生社会责任感主要表现有哪些

    小学古诗词教学误区及策略的探究 古典诗词中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对于小学生来说,古典诗词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塑造学生的思想和人格的重要途径;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我国“诗教”传统源远流长。在当代,古诗词也一直在语文教材中占有一席之地,但由于中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不明,其教学被边缘化,教学研究也大多止于感性的经验总结。尤其是小学阶段,是为提升语文素养打下基础的关键阶段,深化这方面的研究对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素养有重要的意义。《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提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对古诗词这一民族文化的璀璨明珠空前重视,在各阶段目标中提出专门的教学要求,在推荐背诵的120篇优秀诗文中古诗词占104首。基于此,深化对古诗词教学的研究对提升小学生语文素养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已成为现实的迫切需要。 一、古诗词对提升小学生语文素养的价值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是国家教育部为了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开展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所制定的新的课程标准。这个标准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思想,体现国家对语文教育的要求,代表了语文教育改革的方向。语文新课程倡导四大理念,为首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这是语文教育的基本宗旨,也是语文教育的基本任务。从中我们可以将语文素养的内涵可以归结为“以语文能力为核心,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这是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能力”、“方法,习惯”三个维度而提出来的。 同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也指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课程标准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等”。在这一纲要的指导下,我们尤其不能忽视古诗词在基础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因为它是民族语言的典范,是民族精神的摇篮,是同构互生的重要载体,是落实三维目标、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有效中介。它以其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内涵,独到的哲学精神,温柔敦厚的诗教传统与中庸之道,人情之美的价值取向和含蓄蕴籍的风格追求为特色。同时,中国古诗词又从人际交往,民族心理,社会人生以及政治、思想、文学、教育等方面对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影响深远。 (一)增加知识积累,促进能力发展 每一首诗,每一阕词,都有着特定的文化背景。通过学习诗词,可以扩充小学生的语文知识,使他们更好的了解过去的历史,了解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更好的体验作者的情怀。古诗词的语言和语言习惯,是我们在现实生活里很难学到的,背诵若干篇古诗文名篇,不仅会纯熟的积累起若干有用的语言材料,从而形成某些基本的诗词语言习惯,促进学习者掌握文言。 小学生正处于知识输入的初期,培养语言表达能力的关键阶段,在小学以前儿童时期,他们只是从直观上表达直观的事物,还没有掌握语言的运用,即是感性认识。所以小学生真正进入语言的表达时期是从小学开始的。由于小学生以前只是感性的学习语言,学的是口语化的语言,所以经常会出现只可意会不能言传的现象。中国古诗词以它丰富的内涵以及情感交融的表现手法的特点正能够弥补这一现象。学生经常朗诵大量的古诗词,不但能够积累大量的语言词汇,而且逐步培养其自己体会诗中意境,使自己得到熏陶。量背诵古诗词必然会培养起学生丰富的语言感受力和深入的理解力,促进语言的发展。这也是语文教育的重要方面。 文学艺术就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是人们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结果。优秀的作品具有丰富的内涵和人生哲理,古诗词以其优美的词句、丰富的内涵和精巧的表现手法正是激发人们想象力的启动器。 (二)体会诗词学习的过程,掌握语文学习方法 每一首诗词都是诗人呕心沥血之作,他们的形成是诗人的思考过程以及思想的结晶。我国流传下来的诗词是传统文化的精髓,学生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能深入到诗词产生的时代背景以及诗人的生平及创作背景当中去,从而能更好的了解和体验作者的真实情感。同时,古诗词的句式、表达方法都是提高学生学习语文能力的重要材料。我们都知道,古诗词的语言简洁、凝练,讲究押韵,多背诵一些古诗词能促使学生更好的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特别是语言表达方法和写作方法。试想一下,连文言的学习方法都参透了,那学习我们的白话文还在话下吗? (三)促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1、促进情感的培养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人们的物质生活不断得到丰富,但精神生活却相对滞后,致使80年代后出生的孩子理想失落,道德滑坡,追求低级庸俗的趣味思想。处在这种状态下的孩子最容易被错误思潮感染,如法轮功正是趁人们思想空虚,人生目标迷茫的时期,迅速蔓延等。因此从儿童时期培养健康的、高尚的审美趣味以及正确对待事物的爱憎情感是必要的。诗是情感、情思与情绪的产物,诗与其他文体相比更能充分的显示作者的品格和情怀。从我们前辈们的“敕勒歌”到“桃花源”,都反映了追求一种高尚清雅的人生,表现了诗词的非功利特征,把学生从现实社会引入到一个远离尘世的世界中去,促其树立远大理想,把我们的社会建设的更加美好。通过朗读古诗词,心灵得到滋润,理想得到升华,灵魂得到净化,从而审美感受能力得到培养,激发对真善美的追求,进而培养起学生较高的审美趣味;通过对古诗词的讲解和阅读,把带有浓厚的历史,人文的史例带进小学课堂,诱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使其与电视等其他传播方式获得的信息比较。使学生发出人生思考和感慨,从而有利于调整自我心态,明辨是非,进而影响其理想情操以及人生追求等等 2、促进态度的培养 进行古典诗词的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塑造学生的思想和人格,《课程标准》十分重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重视古典诗词的教学可以发挥多方面的作用。 古典诗词可以使当代的小学生与古代的优秀诗人在心灵上产生共鸣。在古典诗词的教学中,通过欣赏古代优秀诗人的诗歌,就好像和朋友在对话,他们的人格感染了我们,也提高了我们的情趣。古典诗词也能使学生以诗的眼光去观察生活并体会生活的多姿多彩。我们知道,古典诗词中有大量描绘锦绣河山、优美田园风光的作品,这些作品可以引导学生热爱和欣赏大自然。日月、星辰、风云、山川、草木、花鸟、虫鱼,共同构成了人类生存的环境。学生通过不断接触和学习这些优秀的古典作品,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意识会越来越强烈,在心灵上与大自然息息相通,养成更高雅的情趣,学生们通过对古典诗词的阅读与欣赏,逐渐了解名句的深刻含义,又从名句的含义中得到启发,放眼现实社会,从而领悟到更深刻的人生哲理。在这复杂的认识当中,学生的心灵得到陶冶,情操得到进一步的升华,养成一种对待自然,对待社会以及对待人生的积极正确态度。 3、促进价值观的培养 人活着的最高价值究竟是什么?如果只是单纯的进行灌输式的教育,告诉学生该怎样怎样做,未必能起到好的效果。因为价值观的形成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价值观是不能教的,而应该让学生逐步的去领悟才能得以内化。纵观历史,热忱满怀致力于祖国命运的诗人数不胜数,诵读他们心底流淌的诗,无疑是在与高尚的心灵交流,年轻的心定会热血沸腾,油然而生爱国热情,所以学习古诗词对小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尤其是爱国主义热情的培养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崇高的爱国主义和深厚的道德情怀的文化可以追溯到《诗经》。“王师北定中原日”等琅琅上口的经典名句无时无刻不在激发着国人的爱国热情。“修我戈矛,与子同仇”(《秦风�9�9无衣》)的为国献身精神贯穿整个中国古典诗词。中国古代文人绝大多数具有强烈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入世境界。他们的这种精神以及发生在中国漫长古代社会的一次次历史事件,都通过其手中的笔,在文学作品中得以体现。 二、当前小学古诗词教学的问题所在 古典诗词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多诵读一点古诗词,有助于提高学生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小学阶段是人成长的关键时期,在小学阶段进行经典古诗词的教学,是学生品德形成和智力发展的载体。然而古诗歌教学一直得不到重视,在实施新课程改革后,教学的情况也还不容乐观。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当前诗歌教学的一些弊端: (一)重知识,轻人文 古诗词教学中,许多教师过分强调实用知识的学习,以考试内容作为教学内容,注重文字防疫,段落划分,语法讲解,文体介绍,名句名篇背诵等。古诗文教学变成单纯强调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训练的工具课,而忽视了古诗文所具有的文学因素、整体的美感教育和文学欣赏。结果,学生学起来味同嚼蜡,除了记住几个实际写作无多大用处的字、词以外,根本产生不了愉悦的审美体验,更不能切实体会古诗词的妙处。这样的教学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没有足够的重视,忽视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结果造成大批学生发展后劲不足,导致大部分学生对祖国与民族的优秀文化知之甚少,经典常识文化严重不足。 (二)重应试,轻积累 多年以来,由于受“应试”思想的影响,在课堂上往往靠单纯的讲解、背诵进行“灌输式”教学。教学策略违背了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扼杀了学生积累古诗词的兴趣,且由于很多人认为在现代社会中古诗词没有用,而且学起来既枯燥无趣又难学,认为只要学一些考试要用的文章就行了。而当今语文试题中,一方面默写所占的分数比例偏低,默写的内容也往往局限在考察名言警句上,不能全面反映学生平时的读背状况;另一方面,一般语文考试总是笔试,对学生的诵读水平难以评估,即使有所反映也只能对停顿、重音等问题进行机械的书面解答,不能反映实际水平和综合水平。这就使得学生读得少,背的少,积累得少,缺乏对民族文化的积累和认识,认识不到民族精神的丰富博大。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决定了古诗词阅读的目的不在于理解内容的深度,而在于积累语言,增强语感,提高文学修养。 (三)重理论,轻实践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习母语,主要的不是靠传授知识,接受系统的训练,而是在大量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中靠感悟,靠习得来获得。古诗词教学中,由于教师缺乏开拓民族文化资源的意识,不注重古诗词的实践活动,对小学生赏读古诗词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没有有效的指导学生背诵,学生边读边忘或只会背,不会运用。还有许多教师往往把教材上的古诗从诗句意思到诗人所表现的情感,通过细致入微的讲解分析,把书本上的知识嚼碎嚼烂,让学生背的滚瓜烂熟,倒背如流,却舍不得给学生时间和空间在鲜活的、灵动的时间活动中积累更多的经典文化。这只会抑制学生的想象力,窒息学生的创造力,弱化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三、当前小学古诗词教学问题原因分析 古诗词教学存在诸多问题,究其原因,社会环境,教材编排,教师因素,教学方法以及评价改革等是上述情况存在的主要弊病。 (一)社会环境的影响 随着社会得日新月异,当代学生的个性也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敏于接受、敢于行动,富于自我、乐于张扬……这固然令人欣喜,但商业文化大潮带来的轻浮,颓废的社会人生意识在影响着学生。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全社会上上下下将兴奋点更多的关注到现代化与西方文化上,中国传统文化相对受到冷落,特别是以古典诗词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一直以来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 (二)教育本身的问题 在日常的诗词教学当中,教育本身存在的问题才是制约当前小学生语文素养提高的主要原因,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教材编排的制约 现在我们普遍使用的省义务教材也存在这种“厚古薄今”的状况。小学阶段六个学年共12册语文课本中总计编录了24首古诗,仅占课文总数的7.4%。课外阅读内容的选择则较多的呈现无序、随意状态,内容本身之间,与学生的学习、生活之间缺乏有机联系,而不易引起学生兴趣,也不易记忆,回顾。这恰恰是学生学习、诵读‘积累古诗文的障碍和难题之一。此外,在古诗文的选材上,重文学、政治,轻道德伦理,教材选用了大量文学性较强或反映劳动人民疾苦的诗,这固然有其必要性,而在传统文化中占重要地位的反映立身处世等伦理、道德的诗文却没有涉及,这在培养学生良好的伦理道德观念方面不能不说是一个缺陷。 2、教师知识的缺乏 由于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教师个人的学生生涯便缺少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滋养,古典诗文地缘丰厚之人鲜见,对古诗文的文化价值,教育价值,艺术价值等缺乏足够的认识。一些教师掌握的古诗文中除因教学接触较多的小学语文课本上的二十余首,及尚为学生时在教科书上学到的个别诗篇之外,其他的掌握较少,且篇幅都较短小。作为民族文化的传承者尚且如此,又怎能教好下一代的接班人! 3、教学方法的呆板 由于教师自身对古诗词价值认识不足,传统文化积淀的贫乏,教学观念的滞后,必然体现在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的实施中,其主要表现有:重内容轻意蕴;重传授轻感悟;重背诵轻朗读,学生也逐而渐之的“熟识”了古诗词学习的套路,渐渐遗失了对它的好感。 4、评价改革的守旧 传统的评价工具―试卷在古诗词方面的测试题,方式十分单一,缺乏综合性、灵活性,只重结果,轻视过程,而且多年来一直一成不变:写课内古诗(整首或其中几个诗句 ,解释诗句,这一模式为是师生们所熟悉。加上应试教育根深蒂固的影响,反过来必然影响教与学的内容、形式、方法及效果,也必然使学生们对古诗词的诵读积累存在着局限性。 综合上述原因,使我们的古诗词教学黯然失色,学生对于古诗词的学习也是轻描淡写,而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经典古诗文在确实“情感”的人们眼中变成了光秃秃的汉字,是那般的索然寡味。 四、解决小学古诗词教学问题的策略 在古典诗词的教学中,最重要的是教会学生们如何诵读,如何体会诗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因为文学素养的形成是以积累大量古诗文为前提和基础的,没有足够的积淀,文学素养便无从谈起,所以本文主要想探讨一下教师如何教古诗文才能让学生们产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以及更好的体会每一首古诗文的感情,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想学、爱学古诗打下良好的基础。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决定了古诗文教学的母的不在于理解内容的深度,而在于积累语言,增强语感,提高文学素养。所以,我们教学的重点不必要求每篇都字字疏通,句句领会。在教学时,我们要开发创设各种情境,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启发学生古今联系,使古诗文的教学呈现一方新天地。 (一 提升人文知识素养 我们知道“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课程标准》)古诗文教学的可叹当然也应该是开放而富有活力的。兴趣是一把开启知识宝库大门的金钥匙,是唤醒学生主体意识,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的“引路石”,而创设情境又是激发学生兴趣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只有将深藏在学生内心深处的那种渴望被点燃了,那种心智被开启了,学习就成为了一种精神之旅。 在教学古诗中,教师要通过多种方式,多条渠道创设情境,引学生入境,具体方法有很多:一是介绍作者及背景,介绍作者生活的那个特定时代,特定环境,把握作者作诗时的特殊心情去读诗去想象;二是联系现实生活,把现实生活中学生熟悉的事物引入古诗中,拉近距离搭起入境桥梁;三是运用直观法,在古诗教学中往往由于条件的限制,不能实景实物进行观赏,可以通过出示幻灯片、图片和录音等辅助手段,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在分析时,首先要了解时代背景;其次要了解诗词人的生平和思想,知道他一生的经历和思想的变化;再次要了解他在创作时的思想动态,了解这些后便可缩短学生与诗词之间的审美距离,加强理解的深刻性。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个体差异是绝对的,主要表现为认知方式、思维策略的不同,以及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教育必须针对每一个孩子的心智特征、个性特点,直面生活,积极创设无墙课堂情景,使课程真正地活起来、动起来、亮起来。以激发学生积极的阅读心态,便被动阅读为主动阅读。 二)注重主体感受 古诗文课堂教学必须改变以前固有的课堂模式和沉闷的气氛。《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由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也就是说,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培养学生的感受理解能力,究不能离开其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如果文本和学生之间能达到情感的共鸣,哪么感受和理解究变得容易得多,有趣得多。这就学要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抓住关键语句,引导学生调动自身的情感体验来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所以,在古诗文的教学中当然也应体现这一点。《课程标准》各学段古诗文阅读的教学目标也都强调了“诵读”二字,要求在读中体味作品的内容,读中体验情感,读中感受语言美。古诗文的教学应真正贯彻“以读为本”的理念,上承传统教育之优秀经验,下接现代教学理论的“活水”,学生自搭舞台,采用各种形式的诵读,在浓浓的诵读氛围中理解、感悟 (三)采用多种积累方式 古之圣人是古典文化的创始者,在这些名人、贤士的作品中无不透射着他们的思想、他们的追求、他们的生活感悟,继承民族传统,弘扬先人文化,使经典释文的诵读渗透人文情怀,才能使学生对于经典诗文的诵读、赏悟怀揣着一种深深的向往。古诗文的博大精深,意韵悠远配上琅琅的诵读吟咏,可使诗篇意境表现更为深邃,耐人寻味。平时。晨读、课间、课堂(每日一诗推荐)、课后、广播、班队会都是可利用的实践,或组织学生齐诵,或轮诵,或游戏中吟诵,使学生在诵读中积累,在诵读中感悟,在诵读中欣赏,在诵读中成长,使古诗文诵读为学生的再学习搭建的畅通的桥梁,包括师生在内还进行根据诗文编故事,编配乐朗诵,让学生寓教于乐之中。 (四)采用综合评价方式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明确提出,要建立促进学生、教师和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除了要求教师古诗文素养的提高、学案的撰写等纳入考核之外,还改革了学生古诗文学习诵读的评价,主要应体现以下几点: 评价主体多维化:改革目前单一的评价方式,指导学生自评、互评,同时还鼓励家长参与评价,实现教师、学生,家长共同交互评价的模式。 评价内容多元化:不仅评价课内所学,还要评价课外的阅读;不仅评价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掌握情况,还应“着重考察学生对形象的感受和情感的体验。”(《课程标准》)以及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习惯、态度和方法等。 评价过程动态化:评价不仅关注学生会背多少古诗文,更应注重学生发展的过程。《课程标准》关于古诗文阅读评价有这样的建议:“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近文言文,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古诗文素养的提高是建立在存量基础之上的,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应该注重平时的、过程的评价。 评价形式多样化:除常规的解释、北宋、默写,采用朗诵、猜谜、赛诗会、弹子接龙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中高段还采用主题研究汇报的形式,使评价更具综合性。笔试形式也进行创新改进,如看图写诗,据闻写诗,据诗配画,依画配诗等,而且鼓励不同答案。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它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对于增加小学生的知识,促进小学生各种能力的提高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一定要重视它的学习过程。正如《语文课程标准》中所指出的:“语文教学要注重语文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陆志平《语文课程新探》亦指出:“语文素养形成的过程又是一个养成的过程。”因此,我们应该在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让语文课程借助古诗词的学习“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在不断的潜移默化和熏陶感染中,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表达对祖先的敬意的古诗词

    古诗词赏读八十三 龟虽寿 曹操

      《步出夏门行·龟虽寿》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注释]

      1.该诗作于建安十二年(207),这时曹操五十三岁。这首诗是《步出夏门行》的最后一章。诗中融哲理思考、慷慨激情和艺术形象于一炉,表现了老当益壮、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2.“神龟虽寿,犹有竟时”二句:神龟虽能长寿,但还有死亡的时候。神龟,传说中的通灵之龟,能活几千岁。寿,长寿。竟,终结,这里指死亡。

      3.“腾蛇乘雾,终为土灰”二句:螣蛇即使能乘雾升天,最终也得死亡,变成灰土。腾蛇,传说中与龙同类的神物,能兴云驾雾。 螣音同“腾”

      4.骥(jì):良马,千里马。 枥(lì):马槽。

      5.已:停止。

      6.烈士:有远大抱负的人。暮年:晚年。

      7.盈缩:原指人的寿星的长短变化,现指人寿命的长短。盈,满,引申为长。缩,亏,引申为短。

      8.但:仅,只。

      9.养怡:保养身心健康。

      10.永:长久。永年:长寿,活得长。

      11.幸甚至哉:两句是合乐时加的,跟正文没关系,是乐府诗的一种形式性结尾。

      12 竟:终结,这里指死亡。

    译文

      神龟的寿命虽然十分长久,但也还有生命终结的时候。

      腾蛇尽管能乘雾飞行,终究也会死亡化为土灰。

      年老的千里马躺在马棚里,它的雄心壮志仍然是一日驰骋千里。

      有远大抱负的人士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雄心不会止息。

      人的寿命长短,不只是由上天所决定的,

      只要自己调养好身心,也可以益寿延年。

      我非常高兴,要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

      曹操(155年7月18日-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汉族,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中国东汉末年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诗人,三国时代魏国的奠基人和主要缔造者,后为魏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他为魏武帝。曹操小名阿瞒、吉利,故而有曹阿瞒之说。

      年轻时期的曹操机智警敏有随机权衡应变的能力,而任性好侠、放荡不羁。曹操在北方屯田,兴修水利,解决了军粮缺乏的问题,对农业生产恢复有一定作用;用人唯才,打破世族门第观念,罗致地主阶级中下层人物,抑制豪强,加强集权。所统治的地区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精于兵法,著《孙子略解》、《兵书接要》《孟德新书》等书。善诗歌,《蒿里行》、《观沧海》等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他在政治上的功绩亦是不凡的。

      在政治军事方面,曹操消灭了众多割据势力,统一了中国北方大部分区域,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

      文学方面,在曹操父子的推动下形成了以“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为代表的建安文学,史称“建安风骨”,他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在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

     《龟虽寿》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观沧海》是一致的。但《观沧海》是写景诗,以景抒情。此篇则完全是一篇富有人生哲理的抒怀言志之作。这首诗写于北伐乌桓胜利的归途。此时,曹操已经五十三岁,在古代,这已是将近暮年的年龄。虽然刚刚取得了北伐乌桓的胜利,踏上凯旋的归途,但诗人想到一统中国的宏愿尚未实现,想到自己已届暮年,人生短促,时不我待,怎能不为生命的有限而感慨!但是,诗人并不悲观,他仍以不断进取的精神激励自己,建树功业。《龟虽寿》所表达的正是这样一个积极的主题。

    南朝钟嵘写了一部《诗品》,品评诗人,区分第等,把曹操的诗置于下品。可是,曹操的诗却有了一种震撼人心的巨大力量,使后代无数英雄志士为之倾倒若狂。据《世说新语》记载:东晋时代重兵在握的大将军王敦,每酒后辄咏曹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以如意击打唾壶为节,壶口尽缺。为什么理论家的眼光同读者的赏爱如此大不相同呢?这是一个颇为发人深思的问题。

      王大将军击节赞赏的诗,是曹操乐府诗《步出夏门行》的第四章--《龟虽寿》。曹操当时击败袁绍父子,平定北方乌桓,踌躇满志,乐观自信,便写下这一组诗,抒写胸怀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此时曹操已经五十三岁了,不由想起了人生的路程,所以诗一开头便无限感慨地吟道: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庄子·秋水篇》说:“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曹操反其意而用之,说神龟纵活三千年,可还是难免一死呀!《韩非子·难势篇》记载:“飞龙乘云,腾蛇游雾,云罢雾霁,而龙蛇与同矣!”“腾蛇”和龙一样能够乘云驾雾,本领可谓大矣!然而,一旦云消雾散,就和苍蝇蚂蚁一样,灰飞烟灭了!古来雄才大略之主如秦皇汉武,服食求仙,亦不免于神仙长生之术的蛊惑,而独曹操对生命的自然规律有清醒的认识,这在谶纬迷信猖炽的时代是难能可贵的。更可贵的是如何对待这有限的人生?曹操一扫汉末文人感叹浮生若梦、劝人及时行乐的悲调,慷慨高歌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自比一匹上了年纪的千里马,虽然形老体衰,屈居枥下,但胸中仍然激荡着驰骋千里的豪情。他说,有志干一番事业的人,虽然到了晚年,但一颗勃勃雄心永不会消沉,一种对宏伟理想追求永不会停息啊!

    这首诗始于人生哲理的感叹,继发壮怀激烈的高唱,复而回到哲理的思辨: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曹操对人生的看法颇有一点辩证的思维,他首先讲尊重自然规律,人总是要死的。接着讲人在有限的生命里,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积极进取,建功立业。

      最后再谈到人在自然规律面前也不是完全无能为力的,一个人寿命的长短虽然不能违背客观规律,但也不是完全听凭上天安排。如果善自保养身心,使之健康愉快,不是也可以延年益寿吗?曹操所云“养怡之福”,不是指无所事事,坐而静养,而是说一个人精神状态是最重要的,不应因年暮而消沉,而要“壮心不已”--要有永不停止的理想追求和积极进取精神,永远乐观奋发,自强不息,保持思想上的青春。曹操以切身体验揭示了人的精神因素对健康的重要意义,从这方面来说,它不又是一篇绝妙的养生论吗!

      《龟虽寿》更可贵的价值在于这是一首真正的诗歌,它开辟了一个诗歌的新时代,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汉代人的思想禁锢了三四百年,弄得汉代文人不会写诗,只会写那些歌颂帝王功德的大赋和没完没了地注释儒家经书,真正有感情,有个性的文学得不到发展。直到东汉末年天下分崩,风云扰攘,政治思想文化发生重大变化,作为一世之雄而雅爱诗章的曹操,带头叛经离道,给文坛带来了自由活跃的空气。他“外定武功,内兴文学”,身边聚集了“建安七子”等 一大批文人,他们都是天下才志之士,生活在久经战乱的时代,思想感情常常表现得慷慨激昂。

      尤其是曹操,鞍马为文,横槊赋诗,其诗悲壮慷慨,震烁古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种充满激情诗歌所表现出来的爽朗刚健的风格,后人称之为“建安风骨”,曹操是最突出的代表。千百年来,曹操的诗就是以这种“梗慨多气”风骨及其内在的积极进取精神,震荡着天下英雄的心灵。也正是这种可贵特质,使建安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闪灼着夺目光彩。钟嵘将曹操置于下品,主要是嫌其“古直”而少文彩,殊不知曹操这样一位豪气盖世的英雄,是不屑于雕章啄句的。

      全诗朴实无华,格调高远,慷慨激越,显示出诗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热爱生活的乐观精神。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kyhqxx.net/zhishi/10501.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知识

    热门诗词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