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循序渐进的诗词 形容循序渐进的诗句

形容循序渐进的诗词 形容循序渐进的诗句

形容做事“循序渐进”的事例有哪些?

【注音】xún xù jiàn jìn 【成语故事】从前纪昌去拜箭法高手飞卫为师学习射箭,飞卫让他练好眼睛的基本功,他回家看妻子织布,练就圆睁眼睛,一点也不眨。

飞卫让他练把小东西看成大东西,纪昌把头发上的小虱子看成车轮,飞卫这才教他射箭,从此成为百发百中的神射手。

【出处】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论语·宪问》朱熹注:“此但自言其反己自修,循序渐进耳。

” 【解释】指学习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

【用法】作宾语、定语;含褒义 【近义词】按部就班、由浅入深 造句: 1. 同学们读书,要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制订个长远计划。

2. 学习知识应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

3. 做事要一步一步循序渐进地做,否则欲速则不达。

4. 学习知识要循序渐进,不能走“捷径”。

5. 在学习上要脚踏实地,循序渐进,不能好高骛远。

...

如何循序渐进,向心仪的人表达自己的爱?

1、诗经·采薇 【注释】(1)选自《诗经》。

这首诗表现西周后期戍边战士的生活与情感。

薇:豆科植物,现叫野豌豆苗,可食用。

(2)作:长出,生出,这里指初生。

(3)止:用于句尾的语气助词。

无实义。

下同。

(4)曰归曰归,岁亦莫止:意思是说要回家了要回家了,但已到了年末仍不能实现。

曰,言,说。

一说发语词,无实义。

归,回家。

莫,即今“暮”字。

(5)靡室靡家:没有正常家庭生活。

靡,无。

室,与“家”义同。

(6)犭严狁(xiǎnyǔn):又作“猃狁”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到春秋时代称为戎、狄,战国、秦、汉称匈奴。

(7)不遑启居:没有时间安居休息。

不遑,不暇。

惶,闲暇。

启居,跪、坐,指休息、休整。

居,安坐,安居。

古人席地而坐,两膝着席,危坐时腰部伸直,臀部与足离开;安坐时臀部贴在足跟上。

下文的“不遑起处”与此意思相同 (8)柔:柔嫩。

“柔”比“作”更进一步生长。

(9)烈烈:炽烈,火势很大的样子,此处形容忧心如焚。

(10)载饥载渴:又饥又渴。

载……载……,即又……又……。

(11)我戍未定:我驻守的地方还不安定。

戍,防守,这里指防守的地点。

定,安定。

(12)靡使归聘:没有使者回去带上对家人的问候。

使,使者。

聘,问侯。

(13)刚:坚硬,指薇菜的茎叶变老了。

(14)阳:指阴历十月,小阳春季节。

(15)王事靡盬(gǔ):征役没有休止。

王事,指征役。

盬,休止,止息,了结。

(16)孔疚:非常痛苦。

孔,非常。

疚,病痛,苦痛。

(17)我行不来:我出征以来从未有人来慰问。

来,同“勑”,慰勉。

(18)彼尔维何:那开得很茂盛的是什么花?尔,同:“ ”,花盛开的样子。

维,语助词。

(19)维常之华:是棠棣花。

常,即棠棣,木名,开红花、白花。

华,同“花”。

(20)路:通假作“辂”,指高大的战车,将帅作战时用的车。

又叫戎车。

周代是时战争是车战。

(21)斯:语气词,无实义。

(22)君子:指将帅。

(23)戎车:兵车。

(24)四牡业业:驾兵车的四匹雄马高大雄壮。

牧,雄马。

业业:高大雄壮的样子。

(25)三捷:指交战频繁。

捷,“接”的通假字,与敌交战。

(26)骙(kuí)骙:强壮的样子。

(27)君子所依:将帅坐在战车上。

依,乘坐。

(28)小人所腓(féi):战士(步兵)借车作掩护。

小人,指士卒。

腓,庇,掩护。

(29)翼翼:形容行列整齐动作熟练的样子。

(30)象弭(mǐ)鱼服:两端用象骨镶饰的弓,用鲨鱼皮制作的箭袋。

象弭,象牙镶饰的弓。

鱼服:鲨鱼皮制 成的箭袋。

服,通“箙”,盛箭的器具。

形容装备精良。

(31)岂不日戒:怎么能不每日警备呢?日戒,日日戒备。

(32)猃狁孔棘:猃狁之难非常紧急啊。

孔,副词,甚,很。

棘,同“急”。

(33)往:这里指当年离家出征。

(34)依依:形容树枝柔弱,随风摇摆的样子。

(35)思:语气助词。

(36)雨:作动词,下雪。

(37)霏霏:雪花飞舞的样子。

【译文】采薇菜啊采薇菜,薇菜芽已破土钻。

说回家啊说回家,一年已经过大半。

没有家也没有室,只因猃狁来侵犯。

不能安坐与定居,只因猃狁常为患。

采薇菜啊采薇菜,薇菜茎叶多柔嫩。

说回家啊说回家,心中忧思多深沉。

忧心如火猛烈烧,又如饥渴实难忍。

驻守营地不固定,没人回乡通音问。

采薇菜啊采薇菜,薇菜茎叶变粗硬。

说回家啊说回家,今年阳月又已临。

王室公事无休止,不能片刻享安静。

忧思在心真痛苦,我今远行难归省。

那是什么花盛开?棠棣烂熳一丛丛。

高大马车又谁乘?那是将帅所专用。

驾御兵车已起行,四马壮硕气势雄。

不敢安居战事频,一月三次捷报送。

驾起四马驱车行,四马强壮神奕奕。

将帅乘车作指挥,士卒靠车作掩蔽。

四马步子多整齐,弓饰象牙箙鱼皮。

每天岂能不警戒?猃狁侵扰势紧急。

当初离家从军去,杨柳依依轻摇曳。

如今返乡解甲归,雨雪飘飘飞满野。

道路长远慢慢行,又饥又渴愁肠结。

我的心中真悲伤,谁知我有多凄切。

2、春夜喜雨 (唐)杜甫 【注释】 好雨:指春雨,及时的雨。

乃:就。

发生:催发植物生长,萌发生长。

潜:暗暗地,静悄悄地。

润物:使植物受到雨水的滋养。

野径:田野间的小路。

俱:全,都。

江船:江面上的渔船。

独:独自,只有。

晓:清晨。

红湿处:指带有雨水的红花的地方。

红:红花。

花重(zhòng):花沾上雨水变得沉重。

知:知晓。

锦官城: 故址在今成都市南,亦称锦城。

三国蜀汉管理织锦之官驻此,故名。

后人又用作成都的别称。

及:于是。

【翻译】 好雨似乎领会人意知道季节变化,正当春天万物生长时即降临。

细雨随着春风悄悄地在夜里来到,它默默地滋润万物没有一点声音。

田野的小路和空中的云彩都是那样漆黑,只有江船上灯火独独明亮。

等到明天拂晓看看被淋湿的花朵,整个成都都显得沉甸甸的,那红花一定更加迷人。

3、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注释】1 .黄沙。

黄沙岭,在江西上饶的西面。

黄沙道:指的就是从该村的茅店到大屋村的黄沙岭之间约20公里的乡村道路,南宋时是一条直通上饶古城的比较繁华的官道,东到上饶,西通江西省铅(音:yán)山县。

2.“明月”句:苏轼《次韵蒋颖叔》诗:“明月惊鹊未安枝。

” 3.别枝惊鹊:惊动...

《诗经》里描写自然景物的诗词

采薇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yù)雪霏(fēi)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采薇》出自于《诗经》,是一首写一位被遣戍边的兵士从出征到回家的诗歌。

全诗六章,可分三层。

前三章为一层,追忆思归之情,叙述难归原因。

这三章的前四句,以重章之叠词申意并循序渐进的方式,抒发思家盼归之情;而随着时间的一推再推移,这种心情越发急切难忍。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蒹葭》选自《诗经?国风?秦风》大约是2550年以前产生在秦地的一首民歌。

关于这首诗的内容历来意见分歧。

归纳起来主要有下列三种说法一是“刺襄公”说。

云“蒹葭刺襄公也。

未能用周礼将无以固其国焉。

”今人苏东天在辨义冲阐析说“‘在水一方’的‘所谓伊人’那个贤人隐喻周王朝礼制。

如果逆周礼而治国那就‘道长’、‘且脐’、‘且右’意思是走不通、治不好的。

如果顺从周礼那就‘宛在水中央’、‘水中低’。

‘水中沚”意思是治国有希望。

”二是“招贤”说。

姚际恒的和方玉润的都说这是一首招贤诗“伊人”即“贤才”“贤人隐居水滨而人慕而思见之。

”或谓“征求逸隐不以其道隐者避而不见。

”三是“爱情”说。

今人蓝菊有、杨任之、樊树云、高亭、吕恢文等均持“恋歌”说。

如吕恢文说“这是一首恋歌由于所追求的心上人可望而不可及诗人陷入烦恼。

说河水阻隔是含蓄的隐喻。

” 《诗经》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诗歌总集。

《诗经》原本叫《诗》,共有诗歌305首(除此之外还有6篇有题目无内容,即有目无辞,称为笙诗六篇。

没有内容的是南陔、白华、华黍、由康、崇伍和由仪),因此又称《诗三百》,《三百篇》。

从汉朝起儒家将其奉为经典,因此称为《诗经》。

(正式使用《诗经》,应该起于南宋初年-屈万里)。

汉朝毛亨、毛苌曾注释《诗经》,因此又称《毛诗》。

《诗经》中的诗的作者,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

其所涉及的地域,主要是黄河流域,西起山西和甘肃东部,北到河北省西南,东至山东,南及江汉流域。

它收集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305篇诗歌,有六首只有题目。

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是儒家尊为“五经”之一,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音乐上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是地方民歌,有十五国风,共一百六十首;“雅”主要是朝廷乐歌,分大雅和小雅,共一百零五篇;“颂”主要是宗庙乐歌,有四十首。

表现手法主要是赋、比、兴。

“赋”就是铺陈(敷陈其事而直言也),“比”就是比方,“兴”就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

《诗经》思想和艺术价值最高的歌,“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伐檀》、《硕鼠》、《氓》就是“风”的代表作。

《诗经》对后代诗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成为我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当今世上流传的诗经,则是毛亨、毛苌所传的毛诗集。

四个字的好词

铁面无私 执法如山 见义勇为 仗义执言 两袖清风 一尘不染扶危济困 排忧解难 光明磊落 照人肝胆 唯才是举 任人唯贤刻舟求剑 守株待兔 鱼目混珠 滥于充数 多此一举 画蛇添足东施效颦 邯郸学步 掩耳盗铃 买椟还珠 螳臂挡车 蚍蜉撼树门庭若市 熙熙攘攘 人山人海 万人空巷 车水马龙 人来人往比肩继踵 项背相望 座无虚席 济济一堂 千军万马 浩浩荡荡锲而不舍 孜孜不倦 卧薪偿胆 埋头苦干 目不转睛 手不释卷夜以继日 通宵达旦 融会贯通 举一反三 水滴石穿 绳锯木断势如破竹 锐不可当 摧枯拉朽 锇虎吞羊 披荆斩棘 乘风破浪容光焕发 慷慨激昂 自力更生 发奋图强 言行一致 口是心非不卑不亢 奴颜婢膝 春风得意 神采飞扬 意气风发 花天酒地以理服人 蛮不讲理 大公无私 营私舞弊 六畜兴旺 五谷丰登物华天宝 人杰地灵 焕做一新 百废俱兴 千帆竟发 万马奔腾蒸蒸日上 欣欣向荣 国泰民安 人寿年丰 垂头丧气 艰苦朴素不攻自破 无懈可击 不甘示弱 自暴自弃 不急之务 当务之急不劳而获 自食其力 不求甚解 寻根究底 不期而遇 失之交臂漫山遍野 铺天盖地 十冬腊月 冰天雪地 痛不欲生 呼天抢地众志成城 开天辟地 叱咤风云 顶天立地 兴高采烈 欢天喜地心花怒放 眉开眼笑 妙趣横生 哄堂大笑 心领神会 嫣然一笑前仰后合 捧腹大笑 曲意逢迎 胁肩谄笑 转悲为喜 破涕为笑满腔热忱 无动于衷 据理力争 理屈词穷 持之以恒 有始无终突飞猛进 固步自封 语重心长 冷嘲热讽 古道热肠 冷酷无情攻其不备 出其不意 耀武扬威 自鸣得意 见异思迁 三心二意尽心竭力 全心全意 白壁微瑕 差强人意 肝胆相照 诚心诚意积少成多 细水长流 聚沙成塔 集腋成裘 自力更生 按劳取酬精打细算 开源节流 安居乐业 应有尽有 丰衣足食 乐以忘忧飘洋过海 劈风斩浪 海沸山摇 变幻无常 指挥若定 气宇昂昂化险为夷 遇难呈祥 奇珍异宝 有来无往 心悦诚服 绝域殊方赴汤蹈火 冲锋陷阵 视死如归 奋不顾身 兢兢业业 勤勤恳恳先人后已 舍已为人 出类拔萃 卓尔不群 永垂不朽 万古长存旗开得胜 马到成功 胜券在握 成竹在胸 再接再厉 直捣黄龙人多势众 气贯长虹 背水一战 一决雌雄 穷途末路 日暮途穷志同道合 同心协力 风雨同舟 和衷共济 休戚相关 生死相依取长补短 集思广益 无微不至 体贴入微 抑强扶弱 急公好义亭台楼阁 富丽堂皇 周梁画栋 古色古香 别有洞天 不同凡响鳞次栉比 金碧辉煌 湖光山色 重峦叠嶂 举世闻名 盖世无双废寝忘食 十载寒窗 悬梁刺股 凿壁借光 博学多才 见多识广一览成诵 一目十行 下笔成文 出口成章 语惊四座 才辩无双翻然悔悟 迷途知返 苦海无边 回头是岸 弃旧图新 改恶从善浪子回头 洗心革面 负荆请罪 开诚相见 蚁穴溃堤 防微杜渐博闻强记 家学渊源 栉风沐雨 名山大川 挺身而出 犯颜极谏飞来横祸 来白之冤 忍辱含垢 大笔如椽 鸿篇巨制 藏之名山风流潇洒 气宇轩昂 温文尔雅 仪态万方 神采奕奕 满面红光威风凛凛 相貌堂堂 风度翩翩 落落大方 处之泰然 习以为常一元复始 万象更新 桃红柳绿 芳草如茵 汗流浃背 烁石流金秋高气爽 万里无云 风雪交加 滴水成冰 岁月如流 尺璧寸阴汹涌澎湃 无边无垠 气象万千 波光粼粼 水中捞月 海底捞针排山倒海 雷霆万钧 一泻千里 桀骜不驯 人定胜天 旋乾转坤多才多艺 巧夺天工 琴棋书画 无所不通 高山流水 炉火纯青棋逢对手 虎斗龙争 笔走龙蛇 一气呵成 生花妙笔 栩栩如生头头是道 娓娓而谈 信口开河 夸夸其谈 理直气壮 侃侃而谈胡言乱语 无稽之谈 海阔天空 无所不谈 拾人牙慧 老生常谈高朋满座 宾客盈门 一见如故 一见倾心 情投意合 心心相印相见恨晚 交浅言深 形影不离 难舍难分 情同骨肉 十指连心一望而知 一目了然 得心应手 左右逢源 言简意赅 要言不烦开宗明义 开门见山 胸有成竹 意在笔先 浮想联翩 文思如泉1. 描写老师的成语:德高望重 为人师表 因材施教 良师益友 言传身教 诲人不倦 良师益友 桃李满天下 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 循循善诱 潜移默化 和蔼可亲 无微不至 2. 形容关系亲密的成语:亲密无间 形影不离 亲如手足 情同手足 一见如故 不分彼此 推心置腹 心心相印 3. 描写月亮的成语:明月清风、春花秋月、浩月千里、风清月朗 、皓月当空 玉兔东升 4.描写秋天的成语:金风送爽、雁过留声、秋色宜人、天朗气清、 一叶知秋 秋风萧瑟、秋雨绵绵、秋风习习 5. 形容人聪明的成语:文思敏捷 聪明过人 一鸣惊人 足智多谋 才华横溢 出类拔萃 6. 描写建筑物的成语:亭台楼阁、富丽堂皇、雕梁画栋、古色古香、别有洞天、鳞次栉比 金碧辉煌 高楼大厦 7. 形容人很多的成语:人山人海、摩肩接踵、万人空巷、座无虚席、门庭若市、高朋满座、车水马龙、川流不息、水泄不通、人声鼎沸、络绎不绝、举袖为云、挥汗如雨 8. 描写花的成语:花团锦簇、繁花似锦、百花齐放、姹紫嫣红、迎风吐艳、万紫千红、姹紫嫣红、五颜六色、含苞欲放、百花齐放、五彩斑斓、 9. 来源于寓言故事:拔苗助长、守株待兔、自相矛盾、掩耳盗铃、滥竽充数、亡羊补牢 10.来源于神话故事:夸父追日、嫦娥奔月、后羿射日、精卫填海、女娲补天、哪吒闹海 11.来源于历史故事:四面楚歌、纸上谈兵、背水一战、负荆请罪、卧薪尝胆、洛阳纸贵 12.冬天景色的成语:数九寒冬、寒气逼人、冰天雪地、天寒地冻、滴水成冰、鹅毛大雪 13.描写雪景的成语:...

古诗词名篇+赏析25首

古典诗词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当代学生更要学习、汲取古代智慧,加强自身修养,达到"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内涵,担负起时代赋予古诗词赏析我们的历史重任。

古诗词鉴赏也成为一门必修的能力,它直接或间接培养一个人的思想底蕴,因此在语文科目中占有的比重比较大,当然学习古诗词鉴赏更需要把握其核心的时代背景与表达感情,循序渐进地学好古诗词鉴赏与赏析。

古诗词鉴赏是富于创造性的复杂的精神活动,"不仅作家在创作,读者也在创作,他们是创作中的伙伴,而且往往读者比诗人更象诗人。

"(易卜生语)所以,真正的领悟,必须建立在对古诗词透彻理解的基础上。

如: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一般人对这首诗的理解,只停留在成功地描画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上,这当然谈不上鉴赏。

有的读者能进一步看到这首诗不限于壮丽景色的描绘,而是注进了诗人昂扬向上的激情。

然而,这也还是没有品出本诗的"诗昧"与意蕴。

鉴赏能力强的读者能透过壮丽的画面,开阔的意境,看到这首诗由感性到理性的升华,领悟这首诗所蕴含的耐人寻味的哲理:登高才能望远,成功在于追求,事业永无止境。

这说明,如果没有对作品的透彻领悟,便不可能有真正的鉴赏。

"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面。

"歌德的名言一语道破了古诗词鉴赏的真谛。

学习方法要多读刘勰说得好:"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

"一个古诗词读得很少的人,是谈不上有鉴赏能力的。

鉴赏古诗词需要具备多方面的知识,诸如语言文字知识、古诗词技巧知识、作家作品知识以及必备的社会科学知识等等。

所有这些,只有靠广泛阅读才能获得。

古人也说:"好诗不厌百回读","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都强调了多读的重要性。

当然,培养和提高古诗词鉴赏能力,笼统地提"多读"是不够的,因为"鉴赏力不是靠观赏中等作品而是要靠观赏最好作品才能培育的"(《歌德谈话录》)。

车尔尼雪夫斯基也曾经说过:"凡是好书,必定会在读者心中唤起对真、善、美的向往,这是一切好书所具有的共性。

"可见,通过多读好的作品,培养自己的想象力,并在情感的介入中陶冶自己的情操,对于提高鉴赏能力是大有好处的。

要多看要指导学生多看名家赏析的文章,或向学生推介优秀的鉴赏名篇。

可以说,名家赏析的文章是比较典范的,而且很多东西是可供学生借鉴的范例,只要引导学生带着分析的、扬弃的眼光去看,对提高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是大有帮助的。

要多练清代的唐彪曾经说过:"读书而无评注,即偶能窥其微妙,日后终至茫然,故评注不可以已也。

"因此,每次阅读古诗词时,若能坚持让学生写点眉批、夹批和总评之类,对于训练思维,提高鉴赏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特殊之处古诗词有不少特殊之处,了解这些特殊之处,可以帮助我们读懂并进而鉴赏它们。

语法方面,倒装是一种常见的现象。

王维《山居秋暝》一诗中的"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这是"浣女归而竹喧,渔舟下而莲动"的倒置,其目的,前一句让人先闻其声,后见其人,后一句让人先见其动,后睹其物。

先果后因,隐显结合,写得十分生动优美。

格律方面,近体诗要求颔联和颈联对仗(对偶)。

同样拿王维的《山居秋暝》来说,其颔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形容词对形容词,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方位结构对方位结构,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上下词性一样,结构相同,对得非常工整。

抒情方法古诗词大都是抒情诗。

抒情方法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之分。

古诗词的抒情方法以间接抒情为主,即通过"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方法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以情景交融为最高境界。

例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上片描写赤壁古战场的"如画"景色,下片由景而人,想到在此建功立业、年轻有为的儒将周瑜,又由周瑜想到自己被贬谪的处境,从而抒发了诗人理想不能实现的无限感慨。

所以我们鉴赏古诗词的时候,一定要弄清楚:1、这首诗写了什么---什么人(包括作为抒情主人公的作者)?在什么地方?在什么时候?写了什么"物""景"?抒发了什么"志""情"?2、怎样写---运用了什么手法来写这些"物""景"?3、为什么这样写---运用这种手法写这些"物""景",对抒发这种"情""志"有什么作用(效果)?赏析转化写赏析文章就是把我们对古诗词的鉴赏成果用文字表达出来,这种题型,既考阅读,又考写作,因此很为命题者所青睐。

写赏析文章,首先遇到的一个问题是从哪里切入。

这要看试题的指向。

如果试题有明确的要求,就按照它的要求去写。

例如,上海高考语文试卷,要求就明朝诗人杜庠《赤壁》一诗中"荒矶鸥鸟满烟芜"这一句,结合全诗写一段鉴赏文字。

命题者提示考生按"情与景"的关系方面去鉴赏,照此切入就是。

如果试题对切入点没有明确的要求,那考生得在理解全诗的基础上,自己选择一个觉得有把握的角度。

一般来说,考生可从诗歌的思想内容、表现技巧、语言风格等方面去考...

苏州园林 诗词

拙政园 兰雪堂 : 兰雪堂是东部的主要厅堂,堂名取意于李白“独立天地间,清风洒兰雪”的诗句。

始建于明崇祯八年(1635),据园主王心一《归园田居》记载,兰雪堂为五楹草堂,“东西桂树为屏,其后则有山如幅,纵横皆种梅花。

梅之外有竹,竹临僧舍,旦暮梵声,时从竹中来”,环境幽僻。

堂前两棵白皮松苍劲古拙,墙边修竹苍翠欲滴,湖石玲珑,绿草夹径,东西院墙相连。

堂坐北朝南三开间,“兰雪堂”匾额高挂 ,长窗落地,堂正中有屏门相隔,屏门南面为一幅漆雕《拙政园全景图》,屏门北面为《翠竹图》,全部采用苏州传统的漆雕工艺,屏门两边的隔扇裙板上刻有人物山水。

缀云峰 缀云峰位于兰雪堂北,山峰高耸在绿树竹荫中,山西北双峰并立,取名“联璧”。

缀云峰、联壁峰为归园田居的园中景点。

王心一《归园田居记》,兰雪堂前有池,“池南有峰特起,云缀树杪,名之曰缀云峰。

池左两峰并峙,如掌如帆,谓之联壁峰。

”两峰为明末叠石名家陈似云作品,所用湖石,玲珑细润,以元末赵松雪山水画为范本。

缀云峰的形态自下而上逐渐状大,其巅尤伟,如云状,岿然独立,旁无支撑。

1943年夏夜,缀云峰突然倾圮。

后来,在园林专家汪星伯的指导下,重新堆成了这座高达两丈、玲珑夭矫的奇峰,如今此峰苔藓斑驳,藤蔓纷披,不乏古意。

秫香馆 秫香,指稻谷飘香,以前墙外皆为农田,丰收季节,秋风送来一阵阵稻谷的清香,令人心醉,馆亦因此得名。

秫香馆为东部的主体建筑,面水隔山,为单檐歇山结构,室内宽敞明亮,长窗裙板上的黄杨木雕,共有 48幅,缘据行家考证,一部为《西厢记》,另一部为《金玉如意》。

其中《西厢记》一出中,有“张生跳墙会鸳鸯”、“拷红”、“长亭送别”等场景,雕镂精细,层次丰富,栩栩如生。

夕阳西下,一抹余辉洒落在秫香馆的落地长窗上。

加上精致的裙板木雕,把秫香馆装点得古朴雅致,别有情趣。

涵青亭 园林建筑,以亭的变化为多。

亭是一种只有屋顶而没有墙的小屋,玲珑轻巧,一般由屋顶、柱身和台基三部分组成。

在园林中可点景、观景,又可供人小憩、纳凉、避雨。

拙政园不仅亭多,而且形式不一。

涵青亭居于一隅,空间范围比较逼仄。

但造园家以高大的白墙作底,建了一座组合式的半亭,一主二从,主亭平座挑出于水面之上,犹如水榭,两侧副亭略向后退,朝左右展开,似廊又非廊,主亭发两只戗,副亭发一只戗,整座亭子犹如一只展翅欲飞的凤凰,给本来平直、单调的墙体增添了飞舞的动势。

斜倚亭边美人靠小坐,天光云影水间,锦鲤遨游,荷莲轻荡。

梧竹幽居 建筑风格独特,构思巧妙别致的梧竹幽居是一座方亭,为中部池东的观赏主景。

此亭外围为廊,红柱白墙,飞檐翘角,背靠长廊,面对广池,旁有梧桐遮荫、翠竹生情。

亭的绝妙之处还在于四周白墙开了四个圆形洞门,洞环洞,洞套洞,在不同的角度可看到重叠交错的分圈、套圈、连圈的奇特景观。

四个圆洞门既通透、采光、雅致,又形成了四幅花窗掩映、小桥流水、湖光山色、梧竹清韵的美丽框景画面,意味隽永。

“梧竹幽居”匾额为文徵明体。

“爽借清风明借月,动观流水静观山”对联为清末名书家赵之谦撰书,上联连用二个借字,点出了人类与风月、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亲密之情;下联则用一动一静,一虚一实相互衬托、对比,相映成趣。

听雨轩 听雨轩在嘉实亭之东,与周围建筑用曲廊相接。

轩前一泓清水,植有荷花;池边有芭蕉、翠竹,轩后也种植一丛芭蕉,前后相映。

五代时南唐诗人李中有诗曰:“听雨入秋竹,留僧覆旧棋”;宋代诗人杨万里《秋雨叹》诗曰:“蕉叶半黄荷叶碧,两家秋雨一家声”;现代苏州园艺家周瘦鹃《芭蕉》诗曰:“芭蕉叶上潇潇雨,梦里犹闻碎玉声。

”这里芭蕉、翠竹、荷叶都有,无论春夏秋冬,只要是雨夜,由于雨落在不同的植物上,加上听雨人的心态各异,自能听到各具情趣的雨声,境界绝妙,别有韵味。

远香堂 远香堂为四面厅,是拙政园中部的主体建筑,在原明正德若墅堂的旧址上,为清乾隆时所建,青石屋基是当时的原物。

它面水而筑,单檐歇山顶,面阔三间。

堂北平台宽敞,池水旷朗清澈。

荷池宽阔,红裳翠盖,清香宜人。

堂名取周敦颐《爱莲说》中“香远益清”的名句,水中遍植荷花,因荷得名。

夏日池中荷叶田田,荷风扑面,清香远送,是赏荷的佳处。

园主借花自喻,表达了园主高尚的情操。

堂内装饰透明玲珑的玻璃落地长窗,规格整齐,由于长窗透空,四周各具情趣的景物,山光水影,尽收眼底,犹如观赏山水长卷。

室内陈设典雅精致。

小飞虹 苏州是水乡,拙政园是水园,有水必有桥。

拙政园里有石板桥、石拱桥等,小飞虹的型制很特别。

是苏州园林中唯一的廊桥。

取南北朝宋代鲍昭《白云》诗“飞虹眺秦河,泛雾弄轻弦而命名”。

朱红色桥栏倒映水中,水波粼粼,宛若飞虹,故以为名。

虹,是雨过天晴后横跨大地的一架绚丽的彩桥,古人以虹喻桥,用意绝妙。

它不仅是连接水面和陆地的通道,而且构成了以桥为中心的独特景观。

小飞虹桥体为三跨石梁,微微拱起,呈八字型。

桥面两侧设有万字护栏,三间八柱,覆盖廊屋,檐枋下饰以倒挂楣子,桥两端与...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kyhqxx.net/zhishi/10154.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知识

热门诗词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