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嘲笑讽刺太监”的诗句有哪些?

关于“嘲笑讽刺太监”的诗句有哪些?

1.《西施咏》

唐 王维

艳色天下重,西施宁久微。

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

贱日岂殊众,贵来方悟稀。

邀人傅香粉,不自著罗衣。

君宠益娇态,君怜无是非。

当时浣纱伴,莫得同车归。

持谢邻家子,效颦安可希。

2.《送广东潘帅移镇湖南十口号》

宋  曾丰

侍帅太监眼非低,也爱州人为立牌。

到得徽猷胸次别,政成浑不要人知。

3.《五代史宦官传序》

宋 欧阳修

自古宦者乱人之国,其源深于女祸。女,色而已,宦者之害,非一端也。

盖其用事也近而习,其为心也专而忍。能以小善中人之意,小信固人之心,使人主必信而亲之。待其已信,然后惧以祸福而把持之。虽有忠臣、硕士列于朝廷,而人主以为去己疏远,不若起居饮食、前后左右之亲可恃也。故前后左右者日益亲,而忠臣、硕士日益疏,而人主之势日益孤。势孤,则惧祸之心日益切,而把持者日益牢。安危出其喜怒,祸患伏于帷闼,则向之所谓可恃者,乃所以为患也。患已深而觉之,欲与疏远之臣图左右之亲近,缓之则养祸而益深,急之则挟人主以为质。虽有圣智,不能与谋。谋之而不可为,为之而不可成,至其甚,则俱伤而两败。故其大者亡国,其次亡身,而使奸豪得借以为资而起,至抉其种类,尽杀以快天下之心而后已。此前史所载宦者之祸常如此者,非一世也。

夫为人主者,非欲养祸于内而疏忠臣、硕士于外,盖其渐积而势使之然也。夫女色之惑,不幸而不悟,而祸斯及矣。使其一悟,捽而去之可也。宦者之为祸,虽欲悔悟,而势有不得而去也,唐昭宗之事是已。故曰“深于女祸者”,谓此也。可不戒哉?

4.《讳辩》(节选)

唐 韩愈

惟宦官宫妾,乃不敢言谕及机,以为触犯。士君子言语行事,宜何所法守也?今考之于经,质之于律,稽之以国家之典,贺举进士为可邪?为不可邪?

5.《拟孙权答曹操书》(节选)

宋 苏轼

汉自桓、灵以来,上失其道,政出多门,宦官之乱才息,董卓之祸复兴,傕、汜未诛,袁、刘割据,天下所恃,惟权与公及刘备三人耳。比闻卓已鲸鲵,天子反正,仆意公当扫除余孽,同奖王室,上助天子,与宗庙社稷之灵,退守藩国,无失春秋朝觐之节。而足下乃有欺孤之志,威挟天子,以令天下,妄引历数,阴构符命,昔笑王莽之愚,今窃叹足下蹈覆车也。

6.《赋四相诗。礼部尚书门下侍郎平章事李岘》

唐 皇甫澈

时来遇明圣,道济宁邦国。猗欤瑚琏器,竭我股肱力。 

进贤黜不肖,错枉举诸直。宦官既却坐,权奸亦移职。 

载践每若惊,三已无愠色。昭昭垂宪章,来世实作则。

求关于宫廷怨的诗词

后宫词 ——白居易 泪湿罗巾梦不成, 夜深前殿按歌声。

红颜未老恩先断, 斜倚薰笼坐到明。

韵译: 泪水湿透罗巾,好梦却难做成; 深夜,前殿传来有节奏的歌声。

红颜尚未衰减,恩宠却已断绝; 她独倚着熏笼,一直坐待天明。

赏析: 一种情思,六层写来,尽缠绵往复之能事。

而全诗却一气浑成,如笋破 土,苞节虽在而不露;如茧抽丝,幽怨似缕而不绝。

短短四句,细腻地表现了一 个失宠宫女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

夜来不寐,等候君王临幸,写其希望;听到前 殿歌声,君王正在寻欢作乐,写其失望;君恩已断,仍斜倚熏笼坐等,写其苦望;天色大明,君王未来,写其绝望。

泪湿罗巾,写宫女的现实;求宠于梦境,写其幻想;恩断而仍坐等,写其痴想;坐到天明仍不见君王,再写其可悲的现实。

全诗由希望转到失望,由失望转到苦望,由苦望转到最后绝望;由现实进入幻想,由幻想进入痴想,由痴想再跌入现实,千回百转,倾注了诗人对不幸者的深挚同情。

长信秋词 ----王昌龄 其一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其二 高殿秋砧响夜阑,霜深犹忆御衣寒。

银灯青琐裁缝歇,还向金城明主看。

其三 奉帚平明金殿开, 且将团扇暂徘徊。

玉颜不及寒鸦色, 犹带昭阳日影来。

其四 真成薄命久寻思,梦见君王觉后疑。

火照西宫知夜饮,分明复道奉恩时。

其五 长信宫中秋月明,昭阳殿下捣衣声。

白露堂中细草迹,红罗帐里不胜情。

宫词 ----朱庆余 寂寂花时闭院门,美人相并立琼轩。

含情欲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

这首宫怨诗,反映了宫女们失宠或不得宠的痛苦与空虚寂寞,有哀怨而不敢怨的苦衷 宫词 ----张祜 故国三千里, 深宫二十年。

一声《何满子》, 双泪落君前。

西宫春怨 ----王昌龄 西宫夜静百花香, 欲卷珠帘春恨长。

斜抱云和深见月, 朦胧树色隐昭阳。

西宫秋怨 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

谁分含啼掩秋扇?空悬明月待君王"。

陈皇后 阿娇 长门怨 ----李白 天回北斗挂西楼,金屋无人萤火流。

月光欲到长门殿,别作深宫一段愁。

桂殿长愁不记春,黄金四屋起秋尘。

夜悬明镜青天上,独照长门宫里人。

《长门赋》 ----司马相如 夫何一佳人兮,步逍遥以自虞。

魂逾佚而不反兮,形枯槁而独居。

言我朝往而暮来兮,饮食乐而忘人。

心慊移而不省故兮,交得意而相亲。

伊予志之慢愚兮,怀贞悫之欢心。

愿赐问而自进兮,得尚君之玉音。

奉虚言而望诚兮,期城南之离宫。

修薄具而自设兮,君曾不肯乎幸临。

廓独潜而专精兮,天漂漂而疾风。

登兰台而遥望兮,神怳怳而外淫。

... ... 【译文】 什么地方的美丽女子,玉步轻轻来临。

芳魂飘散不再聚,憔悴独自一身。

曾许我常来看望,却为新欢而忘故人。

从此绝迹不再见,跟别的美女相爱相亲。

我所做的是如何的愚蠢,只为了博取郎君的欢心。

愿赐给我机会容我哭诉,愿郎君颁下回音。

明知是虚言仍然愿意相信那是诚恳,期待着相会长门。

每天都把床铺整理好,郎君却不肯幸临。

走廊寂寞而冷静,风声凛凛而晨寒相侵。

登上兰台遥望郎君啊,精神恍惚如梦如魂。

梅妃 江采萍 唐玄宗开元中(713—741年),太监高力士出使到福建、广东一带,见到丰神楚楚、秀骨姗姗的江采苹,就收她选入宫中服侍唐玄宗,大受宠幸,唐玄宗自得江采苹,视宫中粉黛如尘土。

江采苹癖爱梅花,所居之处遍植梅树,每当梅花盛开时,赏花恋花,留连忘返,唐玄宗戏名曰梅妃。

梅妃不仅以美貌受宠,更以表演《惊鸿舞》得到乐舞行家唐玄宗的专宠。

唐玄宗曾当着诸王面称赞梅妃“吹白玉笛,作《惊鸿舞》,一座光辉”。

东楼赋 玉鉴尘生,凤奁杳殄。

懒蝉鬓鬓之巧梳,闲缕衣之轻练。

苦寂寞于蕙宫,但疑思于兰殿。

信摽落之梅花,隔长门而不见。

况乃花心恨,柳眼弄愁,暖风习习,春鸟啾啾。

楼上黄昏兮,听风吹而回首; 碧云日暮兮,对素月而凝眸。

长闼深扃,嗟青鸾之绝信; 温泉不到,忆拾翠之旧游。

忆昔太液清波,水光荡浮,笙歌赏燕,陪从宸旒。

奏舞鸾之妙曲,乘益鸟仙舟。

君情缱绻,深叙绸缪。

誓山海而常在,似日月而无休。

奈何嫉色庸庸,妒气冲冲,夺我之爱幸,斥我于幽宫。

思旧欢之莫得,想梦著乎朦胧。

度花朝与月夕,羞懒对乎春风。

欲相如之奏赋,奈世才之不工。

属愁吟之未尽,已响动乎疏钟, 空长叹而掩袂,踌躇步于楼东。

谢赐珍珠 柳叶双眉久不描, 残妆和泪污红绡。

长门尽日无梳洗, 何必珍珠慰寂寥。

形容“锦衣卫”的诗词。

形容“锦衣卫”的诗词:《绣春刀》寒月化五龙,飞鱼瞻玉京。

诏狱丧易牙,绣春照雪明。

卿本西城月,是非笔墨生。

辽东九万里,饮马二人行。

生死何所道?但惜故人情。

他年尔来访,觞尽壶自倾。

锦衣卫:读音: jǐn yī wèi历史背景:锦衣卫是明朝专有军政搜集情报机构,前身为明太祖朱元璋设立的“拱卫司”,后改称“亲军都尉府”,统辖仪鸾司,掌管皇帝仪仗和侍卫。

洪武十五年(1382年),裁撤亲军都尉府与仪鸾司,改置锦衣卫。

作为皇帝侍卫的军事机构,锦衣卫主要职能为“掌直驾侍卫、巡查缉捕”,其首领称为锦衣卫指挥使,一般由皇帝的亲信武将担任,直接向皇帝负责。

可以逮捕任何人,包括皇亲国戚,并进行不公开的审讯。

下场:锦衣卫虽然威风八面、不可一世,可他们的头目大多没有什么好下场。

锦衣卫的头目叫指挥使。

指挥使属于正三品。

与六部的侍郎级别相当。

不过,如前所述,锦衣卫指挥使的权力大多了。

他们在宫中里跺一跺脚,整个朝野都是要震动的。

毛骧:据记载,锦衣卫第一任指挥使叫毛骧。

毛骧很早就跟随朱元璋,深得朱元璋信任。

在朱元璋的授意下,毛骧带领锦衣卫搞了一个大事情,将本已尘埃落定的“胡惟庸案”翻出来,把案子性质从“擅权枉法”变成“图谋造反”。

四字之差,却导致血流成河。

连坐、死罪、黥面、流放的有数万人之多,满朝文武几乎被杀、被关、被流放完了。

就连开国元勋、位极人臣的韩国公李善长,都被满门抄斩。

毛骧为朱元璋搞“胡惟庸案”作出了很大“贡献”。

可是,正所谓“狡兔死走狗烹”,事后,为了平息众人的怒火,朱元璋以胡惟庸余党的罪名,将毛骧也杀掉了。

蒋瓛:锦衣卫的第二任指挥使叫蒋瓛。

蒋瓛在任期间,也搞了一件很有名的案子,“蓝玉案”。

蓝玉是明朝开国功臣,一代名将。

他的身份很特殊,是皇太子朱标妃子的舅父,算是皇亲国戚。

可是,由于居功自傲,惹恼了朱元璋。

朱元璋担心自己死后,皇太孙朱允炆年幼,无法驾驭蓝玉,就动了杀心。

1393年,蒋瓛告发蓝玉谋反。

蓝玉本人被剥皮实草,还被抄家灭三族,并株连杀掉了约一万五千人。

蒋瓛在“蓝玉案”后也被朱元璋赐死。

纪纲:锦衣卫第三任指挥使叫纪纲。

纪纲深受明成祖朱棣宠幸,权倾一时。

他很卖力地帮助朱棣清除异己,手上也是斑斑血迹。

他曾经残忍地将内阁首辅、大学士解缙灌醉后拖到雪地里活活冻死。

又诬陷浙江按察使周新,导致其以谋反罪被处死。

纪纲作恶多端,下场也不妙。

他得罪了一名太监,被揭发“造兵器万计,欲图不轨”,最终被明成祖朱棣处以凌迟之刑,家男女老少发配戍边。

参考资料百度知道: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2271366434428203148.html

梅妃的生平和有关的诗词

据《梅妃传》载,唐玄宗的宠妃江采苹,福建莆田人,才貌兼备,开元年间由太监高力士至闽、粤选美时被选入侍玄宗。

其性喜梅花,玄宗因赐号为“梅妃”。

后来,唐玄宗夺媳杨玉环为妃,梅妃渐失宠直至被贬入冷宫上阳东宫。

她曾作有《谢赐珍珠》和《楼东赋》等著名诗赋,后死于安史之乱。

除了《梅妃传》外,莆田人李俊甫在南宋嘉定年间的《莆阳比事》中载有“梅妃入侍”。

南宋时与陆游、辛弃疾齐名的莆田籍大词人刘克庄亦有吟梅妃诗。

明清的《开元天宝遗事十种》、京剧《梅妃》、杂剧《惊鸿记》、《一斛珠》及洪舁的《长生殿》,小说《唐史演义》”……乃至现代日本著名历史学家井上靖的《杨贵妃传》都有梅妃这个人物。

文学巨擎歌德在研究中国古代文化时,看到托姆斯的英译《谢赐珍珠》诗(或称《梅妃诗》、《一斛珠》),就把它译成德文,登载在自己出版的《艺术与古代》杂志第6期上。

郁达夫在《闽游滴沥》中亦说:“福建美人之在历史上著名的,当然要首推和杨贵妃争宠的梅妃。

”1962年,郭沫若先生到福建考察时,曾作有《途次莆田》诗:“梅妃生里传犹在,浃祭(郑樵)研田有孑遗。

”梅妃作为历史名人已被载入《中国名人名胜大辞典》中。

相传是梅妃故里的莆田县黄石乡江东村,现在还存有如浦口宫(梅妃宫)、鹅脰、抬头石“梅妃故里”石刻等有关梅妃的古迹和传说,《江氏族谱》更记载梅妃的父亲江仲逊是该村江氏第11代孙。

然而,通过考察,发现历史上并无梅妃其人。

首先,正史上关于杨贵妃的记载很多,而只字来见有载梅妃其人其事。

不论是《旧唐书》、《新唐书》,还是司马光的《资治通鉴》。

一个能与杨贵妃争宠的梅妃,而未载入正史,该不会是历史学家们的疏忽吧?其次,我们所看到的有关梅妃的书籍,其内容是从《梅妃传》衍化而来的。

而《梅妃传》一文无作者(有人认为是唐曹邺所著,并无实据。

)抄录者也不知作者是何人,只知他是北宋、南宋之交的人。

而《梅妃传》是最早记载梅妃其人其事的作品。

其它所有关于梅妃的记载都是晚于该文,而且大多是该文的转抄,或者增加了传说部分。

其三,在《梅妃传》里有这样几句话,值得注意:“今世图画美人者,号梅妃,泛言唐明皇时人,而莫详所自也。

”其意思说,当今(宋代)仕女画中的梅妃,人们只泛泛地说她是唐明皇时的人,而对她的身世却不大了解。

因此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到:“《梅妃传》一卷亦无撰人,盖见当时有把梅美人号梅妃者,泛言唐明皇时人.因造此传……”治学严谨的文学家郑振铎也否认梅妃的存在。

最后,查考唐代史籍,并未发现有高力士到闽粤选美的记载;《梅妃传》所记梅妃被贬所居之上阳东宫在东都洛阳.它与长安相距数百里,而洛阳上阳东宫又无翠华殿西阁,何以会出现唐玄宗夜召梅妃,当被杨贵妃发觉后,又怎会有梅妃“步归东宫”之事?《梅妃传》一文至少有以上几处与史实不符的地方。

江采苹的父亲叫江仲逊,是个医生。

他很重视儿女攻读诗书。

采苹自幼聪明,九岁就能背诵古代许多诗歌名篇。

一天,采苹赶鹅放牧,忽听到一阵闹哄哄的声音:“朝廷选秀女来了。

”她回头一看,一群官兵正紧紧追赶几个邻居的姑娘。

采苹慌了,撒腿就跑,一不小心跌了一跤,弄得满身满脸泥污。

她赶快钻进附近的草丛中躲起来,等那班官兵过去后,才跑到江边洗脸。

奇怪,水里竟映出一张非常美丽的脸庞。

她吃了一惊,以为自己花了眼,用手抹了几下脸,水里那张脸庞越发漂亮了。

这时,那班官兵忽然又折了回来,见到采苹,如获至宝,立刻带她回京都去。

在成千上万秀女中,江采苹不但姿容出众,谈吐举止也优雅大方。

唐玄宗非常喜欢,不久便封她为妃;因采苹爱梅花,又戏称为“梅妃”。

有一次,玄宗带她到勤政殿观看鱼龙百戏。

回来时兴致很高,问梅妃:“你家中尚有何人?朕封他为官。

” 梅妃说:“父亲已故,家里再没有人了。

愿陛下以苍生为重,施恩百姓”。

玄宗说:“好,朕就送一个梨园戏班到莆田,让你家乡百姓一饱眼福,也显显皇妃的荣耀,你看如何?”梅妃立即下跪谢恩。

玄宗又说:“你为何郁郁寡欢?有什么不遂心的,尽管说来,朕必令爱卿心满意足。

”梅妃说:“昔太宗有贞观之治,百姓安乐。

愿陛下也有开元之治。

”玄宗听了,怔了一怔,然后拈须笑道:“朕早有此志,爱妃不言,朕几乎忘了。

”次日,玄宗即罢了游宴,亲理万机,励精图治。

哪知好景不长,没多久,唐明皇把百般妖媚的杨玉环封为贵妃,“三千宠爱集于一身”,每日同她饮酒赏花,不理朝政。

杨贵妃最会忌妒,而梅妃生性温柔善良,斗不过她。

皇帝为讨好杨贵妃便把梅妃迁到皇宫外的上阳东宫去。

一次岭南送来荔枝,玄宗想分一点给梅妃尝尝,但不敢,怕杨贵妃发威,便叫人偷偷送去一斛珍珠赐于她。

梅妃婉言谢绝了,还写了一首诗给玄宗,抒发自己心中抑郁的心情。

那诗写道:“柳叶双眉久不描,残妆和泪污红绡。

长门自是无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

这就是后人传诵的《一斛珠》。

安禄山造反,唐明皇带着杨贵妃仓皇出走,途中被迫赐贵妃自尽。

平乱后回朝,唐明皇又想起梅妃,派人四处查访,终于在...

形容光棍的诗句

《水调歌头 光棍》女友几时有,把酒问朋友。

不知天下姑娘,是否有男友?她已乘风而去,我恐独守楼宇,单身不胜寒。

起舞思倩影,恰似两人间!饭不思,茶不饮,夜难眠。

不应有恨,何时才能有团圆?女妒蝴蝶恋爱,男羡蚂蚁同居,双双实难全。

但愿人长久,光棍不再有。

《水调歌头·女友几时有》女友几时有,把酒问群聊,不知群里姑娘,可有男朋友,我欲离群而去,又恐进群不易,夜难眠不应有醉,何时才能把梦圆,女有黑白美丑,男有高矮肥瘦,此事古难全,但愿群长久,光棍不再有!《一个光棍的呐喊》花草渴望雨露,太监迫切渴望着雄性激素。

灵魂渴望超度,心灵渴望归宿,而我则迫切渴望着有个媳妇。

众里寻她千百度,踏平脚下路。

蓦然回首细环顾,大婶大娘无数。

偶有美女光顾,还是有夫之妇,余下大多数,基本不堪入目。

关于诗歌的小故事

当纪先生很小的时候,他既聪明又顽皮,常常让老师啼笑皆非(老师姓施);有一天,纪晓岚带著一只小黄鸟到学堂去玩,玩得正起劲的时候,施老师进来了;纪晓岚马上把鸟儿藏在墙上松脱的砖头后面,石老师也瞧见了,他故意装做不知道,就上他的课了。

可是当施老师吟著诗句走到墙边时,突然用手把砖头往后推,可怜的鸟儿就活活的被压死了,老师还很得意的吟了一句: 「细 羽 佳 禽 砖 后 死」 纪晓岚想了想,说:「老师,我能不能给您对个下句?」老师还是很得意,说:「当然可以。

」 纪晓岚说:「您念的是细羽佳禽,我给您对粗毛野兽,您的砖,我对石, 后我对先,死我对生,是: 「粗 毛 野 兽 石 先 生」 老师听了,知道纪晓岚是用谐音在骂他,鼻子都气歪了,但是,他又没对错嘛!

关于悲悯的古诗

1、《蜂》-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译文:无论是在平地,还是在那高山,哪里鲜花迎风盛开,哪里就有蜜蜂奔忙。

蜜蜂啊,你采尽百花酿成了花蜜,到底为谁付出辛苦,又想让谁品尝香甜? 2、《卖炭翁》-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译文:有位卖炭的老翁,整年在南山里砍柴烧炭。

他满脸灰尘,显出被烟熏火燎的颜色,两鬓头发灰白,十个手指也被炭烧得很黑。

卖炭得到的钱用来干什么?买身上穿的衣裳和嘴里吃的食物。

可怜他身上只穿着单薄的衣服,心里却担心炭卖不出去,还希望天更寒冷。

夜里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清晨,老翁驾着炭车碾轧冰冻的车轮印往集市上赶去。

牛累了,人饿了,但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他们就在集市南门外泥泞中歇息。

那得意忘形的骑着两匹马的人是谁啊?是皇宫内的太监和太监的手下。

太监手里拿着文书,嘴里却说是皇帝的命令,吆喝着牛朝皇宫拉去。

一车的炭,一千多斤,太监差役们硬是要赶着走,老翁是百般不舍,但又无可奈何。

那些人把半匹红纱和一丈绫,朝牛头上一挂,就充当炭的价钱了。

3、《浣溪沙》-王国维 天末同云黯四垂,失行孤雁逆风飞。

江湖廖落尔安归? 陌上金丸看落羽,闺中素手试调醯。

今朝欢宴胜平时。

译文: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掉队的孤雁正迎风飞翔。

已经没有适合休息的栖息地了。

田野中的射手看着被猎杀正在下落的大雁,家中的妻子正在忙碌着烹调。

看来今天的晚饭多了一道美味的大雁肉了。

4、《秋宵月下有怀》-唐 . 孟浩然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译文:一轮明月高高地挂在天空,月光映上露珠晶莹剔透,好像被露水打湿了一样。

在如此美丽的月光下,寒鹊不知道该到哪里栖息。

而萤火虫也不敢和月光争一点光亮。

随着卷起的门帘飞进了房间。

院子里只剩枝丫的槐树落在月光下的影子,稀疏凄凉。

而这个时候从邻居那边传来的杵声在寂静的秋夜里显得那么清晰急促。

相隔遥远。

如何去约定相聚的日子,只能惆怅地望着同样遥远的月亮,什么事也做不了,就那样傻站着。

5、《悯农》-唐·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译文:春天播种下一粒种子,到了秋天就可以收获很多的粮食。

天下没有一块不被耕作的田,可仍然有种田的农夫饿死。

扩展资料:《悯农》是唐代诗人李绅的组诗作品。

这组诗深刻地反映了中国封建时代农民的生存状态。

诗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到处硕果累累的景象,突出了农民辛勤劳动获得丰收却两手空空、惨遭饿死的现实问题。

组诗选取了比较典型的生活细节和人们熟知的事实,集中地刻画了当时社会的矛盾。

风格简朴厚重,语言通俗质朴,音节和谐明快,并运用了虚实结合与对比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这首诗不仅在民间广泛流传,在文学史上亦有一定影响,近代以来更作为思想教材选入了小学教科书。

烽火戏诸侯 诗歌

“烽火戏诸侯”并不是诗歌,而是一个历史典故。

烽火戏诸侯,指西周时周幽王,为褒姒(bāo sì)一笑,点燃了烽火台,戏弄了诸侯。

褒姒看了果然哈哈大笑。

幽王很高兴,因而又多次点燃烽火。

后来诸侯们都不相信了,也就渐渐不来了。

后来犬戎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后来周幽王的儿子周平王即位,开始了东周时期。

烽火戏诸侯只不过是西周灭亡的催化剂,加剧了它的灭亡。

就算没有烽火戏诸侯,西周早晚也会在其他事件中灭亡,无法挽回,烽火戏诸侯只是一个机遇而已,只要天子失信的话,诸侯就大有依借失信,自大,争霸。

在未烽火戏诸侯之前,各家都只是暗地里扩大而已。

当时政权已经摇摇欲坠,烽火戏诸侯只是一个引子,由量变到质变的一个诱因。

如果不发生这件事,也还是会有其它诱因的。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subview/18345/11109623.htm

《江南春》诗句的意思是什么?

1、译文江南大地鸟啼声声绿草红花相映,水边村寨山麓城郭处处酒旗飘动。

南朝遗留下的四百八十多座古寺,无数的楼台全笼罩在风烟云雨中。

2、原文江南春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3、注释①莺啼:即莺啼燕语。

②郭:外城。

此处指城镇。

③酒旗:一种挂在门前以作为酒店标记的小旗。

④南朝:指先后与北朝对峙的宋、齐、梁、陈政权。

⑤四百八十寺:南朝皇帝和大官僚好佛,在京城(今南京市)大建佛寺。

4、创作背景杜牧生活的晚唐时代,唐王朝以做大厦将倾之势,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牛李党争.....一点点的侵蚀着这个巨人的身体。

而另一方面,宪宗当政后,醉心于自己平淮西等一点点成就,飘飘然的做起了长生不老的春秋大梦,一心事佛,韩愈上《谏佛骨表》、险些丢了性命。

宪宗被太监杀死后,后继的穆宗、敬宗、文宗照例提倡佛教,僧尼之数继续上升,寺院经济持续发展,大大削弱了政府的实力,加重了国家的负担。

杜牧这年来到江南(江苏江阴),不禁想起当年南朝、尤其是梁朝事佛的虔诚,到头来是一场空,不仅没求得长生,反而误国害民。

既是咏史怀古,也是对唐王朝统治者委婉的劝诫。

后来武宗发动会昌灭佛,从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矛盾。

这是一首素负盛誉的写景诗。

小小的篇幅,描绘了广阔的画面。

它不是以一个具体的地方为对象,而是着眼于整个江南特有的景色,故题为《江南春》。

5、作者简介杜牧(803-853),唐代诗人。

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祖父杜佑是中唐有名的宰相和学者。

公元828年(大和二年)进士,授宏文馆校书郎。

多年在外地任幕僚,后历任监察御史,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后入为司勋员外郎,官终中书舍人。

以济世之才自负。

诗文中多指陈时政之作。

写景抒情的小诗,多清丽生动。

以七言绝句著称,境界特别宽广,寓有深沉的历史感。

如《赤壁》、《题乌江亭》、《过华清宫》、《泊秦淮》、《清明》、《江南春绝句》、《山行》等都是流传至今的名篇。

人谓之小杜,和李商隐合称“小李杜”,以别于李白与杜甫。

有《樊川文集》二十卷传世,《全唐诗》收其诗八卷。

关于“红杏出墙”的诗句有哪些?

1.《游园不值》宋代:叶绍翁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2.《途中见杏花》唐代:吴融一枝红杏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

长得看来犹有恨,可堪逢处更难留!林空色暝莺先到,春浅香寒蝶未游。

更忆帝乡千万树,澹烟笼日暗神州。

3.《醉高歌过喜春来》元代:贯云石蜂媒蝶使空迤逗,燕子莺儿不自由。

恰便似一枝红杏出墙头,不能够折入手,空教人风雨替花羞。

4.《点绛唇·红杏飘香》宋代:苏轼红杏飘香,柳含烟翠拖轻缕。

水边朱户。

尽卷黄昏雨。

烛影摇风,一枕伤春绪。

归不去。

凤楼何处。

芳草迷归路。

5.《占春芳·红杏了》宋代:苏轼红杏了,夭桃尽,独自占春芳。

不比人间兰麝,自然透骨生香。

对酒莫相忘。

似佳人、兼合明光。

只忧长笛吹花落,除是宁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kyhqxx.net/zhishi/954.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知识

热门诗词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