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国学诗词

有关国学诗词

赞美国学的诗词

展开全部 随着读书的增多,才知道自己所能背诵的那几首唐诗和宋词,只不过是沧海一粟罢了。

于是,使疯狂地买起有关的书籍来。

直到今天,仍不改对唐诗对宋词那一份痴迷和眷恋。

每当月照庭院或雨打纱窗,从床头柜上随手拿过一本,低声读将起来,感觉琅琅上口,满口清香。

想像那月照唐朝雨落宋朝,该是怎样的意境啊! 感谢诗歌。

感谢她们使那些古代大师们不朽的艺术和精神,千百年来得以源远流长。

走进唐诗宋词,就是走进一个神奇迷人的王国。

那是一个人类精神之花全面盛开的季节。

我们的大师从一张薄薄的书页上站起来,沿着字里行间向我们走来,一袭古装,长发飘飘,风姿万千:古朴雄浑的子昂,清朗雄健的王之涣,闲静谈远的孟浩然,飘逸豪放的李白,沉郁顿抑的杜甫,清扬畅丽的白居易,奇诡璀璨的李贺,精巧艳丽的温庭筠,凄婉优柔的李煜,闲雅清婉的晏殊,豪放旷达的苏轼,雄放流畅的陆游……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恍惚之中,我也成了一名典雅的古代儒生,微风拂动我头上淡蓝色的逍遥巾。

我坐上一辆古旧的马车,“吱吱呀呀”而去,驿道两边是一片火红的枫叶,把我的双也映照得微红,叫我怎能不停下车来望上几眼?“小令樽前见玉箫,银灯一曲太妖娆。

歌中醉倒谁能恨?唱罢归来酒未消。

”夜色已深,打更人在窄窄的街衢上越走越远,而红楼之上酒兴正浓。

箫是那精精致致的玉箫,灯是那华华贵贵的银灯,音乐在身边流淌着,心爱的人儿跳着欢快的舞蹈,叫我怎么不想再不一回多情的公子? 独爱诗宋词,独爱其中所展示的一个个古雅的诗歌意境,独爱浪荡于境界之中的一个个不羁的灵魂。

可与之携手同游,可与之相对品茗。

无论是“千树万树梨花开”的“胡天八月”,还是“客舍青青柳色新”的渭城客栈,无论在“花市灯如昼”的元夜,还是在有“暗香盈袖”的黄昏,或笑、或泣,或长歌、或短叹,或无语徘徊、或滔滔不绝,都是那么令人难忘。

在中学校园里读晏殊:“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大脑中一片空白。

今天,在经历了一些世事之后,再来读它,便渐渐悟出一些意蕴来。

想当年,晏殊徜徉在小园的香径上,借着老酒写下这首词的时候,又怎能知道千年之后的我能读到它?又怎能知道我是怀着怎样的一种心境去品味去咀嚼它?我想,这就是所谓的沧桑了,这就是所谓的历史了,这就是所谓的缘份了。

我还觉得,这份沧桑之感,并非建立在“生命无为”的悲观基调上。

相反,它是人对生命的自我意识。

它教会我更加珍惜生命,理解生命,更加热爱生活。

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许多事物正在不断地遭受抛弃。

对物质的狂热追求,使心灵愈来愈贫穷。

面对今天的生活,我们的心在隐隐作痛,我们痛苦:噪音、污染、人口爆炸、腐败蔓延、生态失调……人,成为一台开足马力的机器,在复杂的人情世故中无休止地旋转…… 好不容易觅个闲时,吟吟唐诗,读读宋词,在月色花影之中超越现实,进入那个理想的古朴纯美的世界,灵魂便找到了一个临时的寓所。

有时候,我们是多么向往那种生活啊:归隐于一片“层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的田园,在燕子对月亮的喃喃细语中,汲泉煮茗,但觉人淡如花,一身宠辱皆忘。

或者置身于一间“深深深几许”的庭院,绿柳如烟,院门萦雾,枕一帘幽梦,带半身闲愁,想想那些风花雪月的事情……作为渗透着人文精神的唐诗和宋词,已经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也必将使更多的现代人的心灵产生共鸣。

她也必定使我们在人生的路途上投去怀旧的一瞥。

关于"国学"的古诗。

1、《元日》年代: 宋 作者: 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2、拜年(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3、除夜作(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4、癸巳除夕偶成〔黄景仁〕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5、凤城新年词〔查慎行〕 巧裁幡胜试新罗,画彩描金作闹蛾; 从此剪刀闲一月,闺中针线岁前多。

6、迎春〔叶燮〕 律转鸿钧佳气同,肩摩毂击乐融融。

不须迎向东郊去,春在千门万户中。

7、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8、已酉新正〔(明)叶颙〕 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

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态多;屠苏成醉饮,欢笑白云窝。

9新年作〔刘长卿〕 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

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

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

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

10、田家元日(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11、岁除夜会乐城张少府宅(唐)孟浩然 畴昔通家好,相知无间然。

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

旧曲梅花唱,新正柏酒传。

客行随处乐,不见度年年。

12、元日(玉楼春)毛滂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沈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

有关国学古诗词

1.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荀子?劝学)2.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养生主)3.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4.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中庸)5.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管子?论积贮疏)6.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淮南子?说林训)7.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韩非子?喻老)8. 前事不忘,后世之师。

(战国策?赵策)9.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关于国学经典的诗

汉铙歌十八曲[汉] 佚 名崔豹《古今注》曰:短箫铙歌,军乐也。

黄帝使岐伯作,所以建武扬威德,风劝战士也。

《周礼》所谓王大捷,则令凯乐。

汉乐有《黄门鼓吹》,天子所以宴乐群臣也。

《短箫铙歌》,鼓吹之一章尔,亦以锡有功诸侯。

《古今乐录》曰:“汉鼓吹铙歌十八曲,字多讹误。

一曰 《朱鹭》,二曰 《思悲翁》,三曰《艾如张》,四曰 《上之回》,五曰 《拥离》,六曰《战城南》,七曰《巫山高》,八曰《上陵》,九曰《将进酒》,十曰《君马黄》,十一曰《芳树》,十二曰《有所思》,十三曰《雉子斑》,十四曰《圣人出》,十五曰 《上邪》,十六曰 《临高台》,十七曰《远如期》,十八曰《石留》。

又有《务成》《玄云》《黄爵》《钓竿》,亦汉曲也。

其辞亡。

或云:汉铙歌二十一无《钓竿》,《拥离》亦曰《翁离》。

”《宋书》乐志曰:《汉鼓吹铙歌》十八篇,按古今乐录,皆声辞艳相杂,不复可分。

沈约云:乐人以音声相传,训诂不可复解。

凡古乐录,皆大字是辞,细字是声;声辞合写,故致然耳。

朱 鹭《仪礼·大射仪》曰:“ 建鼓在阼阶西南鼓。

” 《传》云:“建犹树也,以木贯而载之,树之跗也。

”《隋书·乐志》曰:“建鼓,殷所作。

又栖翔鹭於其上,不知何代所加。

或曰,鹄也,取其声扬而远闻。

或曰,鹭,鼓精也。

或曰,皆非也。

《诗云》:‘振振鹭,鹭于飞。

鼓咽咽,醉言归。

’言古之君子,悲周道之衰,颂声之息,饰鼓以鹭,存其风流。

未知孰是。

”孔颖达曰:“楚威王时,有朱鹭合沓飞翔而来舞,旧鼓吹《朱鹭曲》是也。

”谭苍醍醐云:汉初有朱鹭之瑞,故以鹭形饰鼓,又以朱鹭名鼓吹曲也。

宋何承天《朱路篇》曰:“朱路扬和鸾,翠盖曜金华。

”但盛称路车之美,与汉曲异矣。

朱鹭,鱼以乌。

鹭何食?食茄下。

不之食,不以吐,将以问诛者。

【注】诛,《宋书》作诛。

一作谏。

《诗纪》同。

逯钦立注:茄,古荷字。

思悲翁思悲翁,唐思,夺我美人侵以遇。

悲翁也,但我思。

蓬首狗,逐狡兔,食交君。

枭子五,枭母六,拉沓高飞莫安宿。

艾如张《诗纪》云:艾与刈同,芟草也。

《谷梁传》曰:艾兰以为防,置旃以为辕门。

”谓因搜狩以习武事也。

兰,香草也,言艾草以为田之大防是也。

若陈苏子卿云:“张机蓬艾侧。

” 古词曰:“艾而张罗。

”又曰:“雀以高飞奈雀何?”艾而张罗,行成之。

四时和,山出黄雀亦有罗,雀以高飞奈雀何?为此倚欲,谁肯礞室。

有哪些国学经典的古诗

国学经典之诗词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周南?关雎)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小雅?采薇)3、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诗经?王风?黍离)5、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诗经?王风?采葛)6、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诗经?郑风?子衿)7、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秦风?蒹葭)8、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诗经?卫风?硕人)9、手如柔荑,肤如凝脂。

(诗经?卫风?硕人)11、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大序)12、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诗经?小雅?车辖)26、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左传)28、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

(左传)30、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3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34、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38、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39、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老子)40、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53、往者不可谏,来着犹可追。

(论语?微子)5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5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57、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子罕)59、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论语)6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6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6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6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66、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礼记?中庸)67、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礼记?学记)68、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礼记?杂记)6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70、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礼记?礼运)72、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易经?系辞上)74、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75、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76、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屈原?离骚)77、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屈原?渔父)78、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

(屈原?涉江)88、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孟子?离娄下)89、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尽心上)9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9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下)97、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荀子?劝学)98、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养生主)99、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103、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中庸)105、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管子?论积贮疏)107、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淮南子?说林训)1 110、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韩非子?喻老)114、前事不忘,后世之师。

(战国策?赵策)118、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战国策?荆轲刺秦王)122、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史记?张仪列传)123、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史记?李将军传)125、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史记?陈涉世家)127、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史记?留侯世家)129、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史记?淮阴侯列传)130、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汉书?枚乘传)131、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汉?枚乘?上书谏吴王)132、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汉书?东方朔传)13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136、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

(后汉书?王霸传)137、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后汉书?冯异传)138、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141、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后汉书?宋弘传)142、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后汉书)143、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三国?曹操?龟虽寿)144、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三国?曹操?短歌行)14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三国?曹植?白马篇)146、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三国?诸葛亮?诫子书)150、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三国?诸葛亮?诫子书)15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刘备)152、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西晋?陈寿?三国志)163、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东晋?陶渊明?杂诗)183、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唐?张志和?渔父)184、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新唐书?元行冲传)188、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唐?王勃?滕王阁序)189、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

(唐?贺知章?回乡偶书)191、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唐?陈子昂?登幽州台歌)192、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唐?宋之问?渡汉江)193、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

关于"国学"的古诗。

1、《元日》年代: 宋 作者: 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2、拜年(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3、除夜作(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4、癸巳除夕偶成〔黄景仁〕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5、凤城新年词〔查慎行〕 巧裁幡胜试新罗,画彩描金作闹蛾; 从此剪刀闲一月,闺中针线岁前多。

6、迎春〔叶燮〕 律转鸿钧佳气同,肩摩毂击乐融融。

不须迎向东郊去,春在千门万户中。

7、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8、已酉新正〔(明)叶颙〕 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

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态多;屠苏成醉饮,欢笑白云窝。

9新年作〔刘长卿〕 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

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

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

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

10、田家元日(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11、岁除夜会乐城张少府宅(唐)孟浩然 畴昔通家好,相知无间然。

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

旧曲梅花唱,新正柏酒传。

客行随处乐,不见度年年。

12、元日(玉楼春)毛滂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沈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

...

关于国学的诗,四句就可以

随着读书的增多,才知道自己所能背诵的那几首唐诗和宋词,只不过是沧海一粟罢了。

于是,使疯狂地买起有关的书籍来。

直到今天,仍不改对唐诗对宋词那一份痴迷和眷恋。

每当月照庭院或雨打纱窗,从床头柜上随手拿过一本,低声读将起来,感觉琅琅上口,满口清香。

想像那月照唐朝雨落宋朝,该是怎样的意境啊! 感谢诗歌。

感谢她们使那些古代大师们不朽的艺术和精神,千百年来得以源远流长。

走进唐诗宋词,就是走进一个神奇迷人的王国。

那是一个人类精神之花全面盛开的季节。

我们的大师从一张薄薄的书页上站起来,沿着字里行间向我们走来,一袭古装,长发飘飘,风姿万千:古朴雄浑的子昂,清朗雄健的王之涣,闲静谈远的孟浩然,飘逸豪放的李白,沉郁顿抑的杜甫,清扬畅丽的白居易,奇诡璀璨的李贺,精巧艳丽的温庭筠,凄婉优柔的李煜,闲雅清婉的晏殊,豪放旷达的苏轼,雄放流畅的陆游……

关于“国学”的古诗有哪些?

1.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大学》2.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礼记》3.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论语》4.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论语》5.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6.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7. 不迁怒,不贰过。

——《论语》8.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 劝学》9. 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史记留侯世家》10.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史记》1. 国学的意义:它是以先秦经典及诸子百家学说为根基,它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道学、宋明理学、明清实学和同时期的先秦诗赋、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并历代史学等一套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

中国历史上“国学”是指以“国子监”为首的官学,自 “西学东渐”后相对西学而言泛指“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学术”。

2. 国学的定义:除基本定义外,在具体的定义上,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尚未做出统一明确的界定。

一般来说“国学”又称“汉学”或“中国学”,泛指传统的中华文化与学术。

国学包括中国古代的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以及中医学、农学、术数、地理、政治、经济及书画、音乐、建筑等诸多方面。

现“国学”概念产生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当时 “西学东渐”改良之风正值炽热,张之洞、魏源等人为了与西学相对,提出“中学”(中国之学)这一概念,并主张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一方面学习西方文明,同时又恢复两汉经学。

关于“国学”的古诗有哪些?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大学》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礼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论语》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论语》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不迁怒,不贰过。

——《论语》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 劝学》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史记留侯世家》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史记》国学的意义:它是以先秦经典及诸子百家学说为根基,它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道学、宋明理学、明清实学和同时期的先秦诗赋、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并历代史学等一套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

中国历史上“国学”是指以“国子监”为首的官学,自 “西学东渐”后相对西学而言泛指“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学术”。

国学的定义:除基本定义外,在具体的定义上,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尚未做出统一明确的界定。

一般来说“国学”又称“汉学”或“中国学”,泛指传统的中华文化与学术。

国学包括中国古代的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以及中医学、农学、术数、地理、政治、经济及书画、音乐、建筑等诸多方面。

现“国学”概念产生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当时 “西学东渐”改良之风正值炽热,张之洞、魏源等人为了与西学相对,提出“中学”(中国之学)这一概念,并主张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一方面学习西方文明,同时又恢复两汉经学。

展开全部...

关于诗词鉴赏

好。

详细的论一论。

文艺这种东西,主观性是极强的。

王国维老先生说姜夔这几句“隔”,主要也是主管原因。

就我们现在来看,这几句的确是一流的神品,也就是所谓的“格韵高绝”。

至于“终隔一层”,我觉得应该的表现力显得稍弱。

我们知道,文学里的写景,都不是单单的写景,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乃是为了表现主旨而服务。

如果单看“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高树晚蝉,说西风消息”,你看不出来隔了的一层是隔在哪里。

但如果和古诗十九首(这是王国维最为推崇的所谓“不隔”的诗)的表现风格一块看,“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凛凛岁云暮,蝼蛄夕鸣悲”,它们无论写景写情,都表现出一种天真率直,感情直击人心,我想这就是所谓的“不隔”吧。

而姜夔的这几句,显然都不具备这样的表现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kyhqxx.net/zhishi/14315.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知识

热门诗词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