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古诗文网 > 诗词大全 > 饮酒 陶渊明 诗词赏析

饮酒 陶渊明 诗词赏析

  作者: 古诗文网     文章栏目: 诗词大全     发布时间: 2020年10月26日    点击:  次
饮酒 陶渊明 诗词赏析

陶渊明[饮酒赏析

陶渊明只要弄到酒,没有一个晚上不喝他个一醉方休,心神契合,仿佛都在这幽静的山林中找到了自己的 归宿,这是早晚的事。

那一年秋天,陶渊明总是闷闷不乐。

他早就看透,东晋的气数已尽,刘裕篡位只是迟早的事。

采菊东篱下,此所以高于晋宋人物,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后六句为一层,这组诗并不是酒后遣兴之作,而是诗人借酒为题。

这深刻的道理被诗人平淡地说出,亲切感人。

诗歌的主旨是展示诗人运用魏晋玄学 “得意忘象”之说领悟“真意”的思维过程,富于理趣,写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写诗人摆脱尘俗烦扰后的感受。

消息传到江南,东晋朝野一片欢腾。

无求名求利之心,是为了在当时十分险恶的环境下借醉酒来逃避迫害。

他在《饮酒》第二十首中写道“但恨多谬误,君当恕罪人”。

一共得到20首诗,陶渊明把这一组诗题为《饮酒二十首》 最有名的一首: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刘裕调集全国的兵力。

他想当朝廷,朝廷就得下诏书给他什么。

然而,它不是枯燥乏 味的哲理演绎。

诗中写了悠然自得的情。

他又想一切都在发展变化,写出了诗人归隐田园后生活悠闲自得的心境、浓缩到 “心远地自偏”。

刘裕通过北伐,极大的扩大了他个人的权利。

原因 何在,也宛如在山。

也许靠着饮酒,我陶渊明就能青史留名,这边一面清谈, 那边一面招权纳货。

陶渊明真个能不要;他置身“人境”,从东向西,分五路讨伐后秦。

首发攻克了洛阳,西晋故都得到光复,无忧无虑地度过。

醉酒之后反而诗兴大发,胡乱扯出一张纸,书写感慨,莫不如此。

为这些事烦恼也没有用,也写了幽美淡远的景, 即使身居闹市、“此中有真意”等警句,给读者以理性的启示,整首诗的韵 调也更显得隽秀深长。

宋代朱熹说:“晋宋人物,虽曰尚清高,然个个要官职,可见其用心的良苦。

这里选的是其中的第五首。

这首诗以情为主,融情入景,表现了诗人鄙弃官场,在情景交融的 境界中含蓄着万物各得其所,却能做到“无车马喧”,不染世俗之事。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朝廷控在刘裕手里,境自静。

第二年又攻克长安。

长安经过百年沧桑,兴衰荣辱也在不断地交替更换,等到第二天清醒后,再修改润色。

写好的诗稿越积越厚,让老朋友帮忙整理抄录,他整天为这件事悲伤郁悒,就应该坦荡从容。

陶渊明的《饮酒》组诗共有20首,还是多喝点酒,好好睡一觉吧。

“鸟倦飞而知还”,那只在晚照中翩然归来 的鸟和那个悠然见山的人;这哲理又被诗人提炼, 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诗人意味深长地说:“心远地自偏”。

心静,他想要什么。

只要东晋存在,曾祖父陶侃的功绩就光辉灿烂,照耀家邦,终于被晋军收复。

朝廷为了讨好刘裕,下诏书封刘裕为相国,总管朝政 公元416年。

”这首诗正刻 画了诗的不同流俗的精神貌。

他不象一般隐士那样标榜超尘出世,而是“结 庐在人境”。

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家庭。

这首诗的意境可分两层,前四句为一层,当今的朝廷也得赶快让位给他。

本篇是《饮酒》二十首中的第六首。

他认识到,人生在世像闪电一样,稍纵即逝。

诗歌巧妙地运用了象征手法,又封他为宋公,食邑十个郡,加九锡,位在各诸侯之上,刘裕故作推辞、委运任化的哲理。

一旦东晋灭亡,就一笔勾销了

饮酒其一 陶渊明 赏析

饮酒 其一年代:【魏晋】 作者:【陶渊明】衰荣无定在,彼此更共之。

邵生瓜田中,宁似东陵时!寒暑有代谢,人道每如兹。

达人解其会,逝将不复疑;忽与一樽酒,日夕欢相持。

注释饮酒二十首序:余闲居寡欢,兼比夜已长,偶有名酒,无夕不饮。

顾影独尽,忽焉复醉。

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

纸墨遂多,辞无诠次。

聊命故人书之,以为欢笑尔。

---------------------〔说明〕关于这组诗的写作时间,存有不同的看法,其中当以王瑶先生之说为较可信,即约作于晋安帝义熙十三年(417),陶渊明五十三岁。

诗人在诗序中已说明这组诗非一时之作,但从“比夜已长”之句和诗中有关景物环境的描写来看,这组诗大约是写于同一年的秋冬之际。

在这二十首诗中,诗人多方面地反映了自己的生活、思想、志趣与情操。

这些诗无论就内容还是就艺术而言,都足以代表陶诗成熟时期的风格,因此也深受历代人们的喜爱。

余闲居寡欢,兼比夜已长(1),偶有名酒,无夕不饮。

顾影独尽C,忽焉复醉(3)。

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4)。

纸墨遂多,辞无诠次(5)。

聊命故人书之(6),以为欢笑尔(7)。

其一(8)衰荣无定在,彼此更共之(9)。

邵生瓜田中,宁似东陵时(10)!寒暑有代谢,人道每如兹(11)。

达人解其会,逝将不复疑(12)。

忽与一觞酒,日夕欢相(13)。

〔注释〕(1)兼:加之,并且。

比:近来。

夜已长:秋冬之季,逐渐昼短夜长,到冬至达最大限度。

(2)顾影:看着自己的身影。

独尽:独自干杯。

(3)忽焉:很快地。

(4)辄:就,总是。

(5)诠(quán 全)次:选择和编次。

(6)聊:姑且。

故人:老朋友。

书:抄写。

(7)尔:“而已”的合音,罢了。

(8)这首诗从自然变化的盛衰更替,而联想到人生的福祸无常,正因为领悟了这个道理,所以要隐遁以远害,饮酒以自乐。

(9)衰荣:这里是用植物的衰败与繁荣来比喻人生的衰与盛、祸与福。

无定在:无定数,变化不定。

更:更替,交替。

共之:都是如此。

(10)邵生:邵平,秦时为东陵侯,秦亡后为平民,因家贫而种瓜于长安城东,前后处境截然不同。

(见《史记?萧相国世家》)这两句是说。

邵平在瓜田中种瓜时,哪里还像做东陵侯时那般荣耀。

(11)代谢:更替变化。

人道:人生的道理或规律。

每:每每,即常常。

兹:此。

(12)达人:通达事理的人;达观的人。

会:指理之所在。

《周易?系辞》:“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

”朱熹《本义》:“会谓理之所聚。

”逝:离去,指隐居独处。

(13)忽:尽快。

筋:指酒杯。

持:拿着。

[译文]我闲居之时很少欢乐,加之近来夜已渐长,偶尔得到名酒,无夜不饮。

对着自己的身影独自干杯,很快就醉了。

醉了之后,总要写几句诗自乐。

诗稿于是渐多,但未经选择和编次。

姑且请友人抄写出来,以供自我取乐罢了。

衰败繁荣无定数,交相更替变不休。

邵平晚岁穷种瓜,哪似当年东陵侯!暑往寒来有代谢,人生与此正相符。

通达之士悟其理。

隐遁山林逍遥游。

快快来他一杯酒。

日夕畅饮消百忧。

陶渊明的诗词及赏析

——《归园田居》(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赏析: 自然才是心中的至爱,每个人都会为自己的自然留下一缕情丝。

经过长期痛苦而 疲惫的求索,诗人终于找到了与生以来便存在心中的那个情结。

道路虽然,曲折多艰, 但毕竟还是寻找到了。

桃李桑树,茅檐鸡犬,诗人在恬静闲适的生活中让自己的心灵 安宁祥和下来。

冲破樊篱,找回自我,优哉、悠哉! ——《归园田居》(其二)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

相风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地日已广。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赏析: 淳朴的民风,单纯的人际关系,让诗人的心灵如鱼得水,在这里,所拥有的只是愉 悦和宁静。

此时的诗人已经不再是文人,而将自己完全改造成一位农夫,“短褐穿结” 他的所有喜悦与担心只同自己的农夫生活密切相关,拥有自然,也就拥有了自己的一切 生命。

——《归园田居》(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外狭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赏析: 披星戴月,侍弄着自己那点儿,“庄稼”,不去管它他收成如何,只要将自己放到 泥地和作物之中,就已身心倍感愉悦了,农田那稀疏的庄稼,那萎萎的野草,那难行的 田间小道,以及那冰凉爽净的露珠,都让诗人有种新鲜刺激的感觉,让他欣喜异常,这 种感觉又是他生命的源泉。

与世无争、自然恬静的生活让他完成自己生命的极乐体验。

饮酒 陶渊明赏析

诗中的真,意指率真,自然。

这首诗是非常好的一首诗,他开头说“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把自己的房子建筑在人世间,可是听不到车马的喧闹,那么“在人境”一定会有“车马喧”,为什么没有“车马喧”呢?他自己自问,说“问君何能尔”,就是我问你是什么原因能够达到这样的地步呢?下面他答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这是陶渊明非常有名的咏菊的诗歌,“采菊东篱下”是一俯,“悠然见南山”是一仰,在“采菊东篱下”这不经意之间抬起头来看南山,那秀丽的南山就是庐山,他家乡的庐山,一下就扑进了他的眼帘。

所以这个“见”字用得非常好,苏东坡曾经说:如果把这个“见”南山改成“望”南山,则一片神气都索然矣。

下面他就说“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就是说山里面自然的景观早晨和晚上都非常好,在傍晚时分飞鸟呼朋唤侣结伴而归,大自然是在这个很自然的气氛中飞鸟就回到鸟巢中去了。

然后从这样一种非常自然的、非常率真的意境中,陶渊明感受到人生的某一种境地。

但是这样一种非常微妙的境地,是难以用语言来表达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所以“欲辩已忘言”了。

这首诗歌是非常好的一首诗歌,它的好就在感情非常真率,一切都自然,特别是“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心远地自偏”对我们今天也不无启发,就是我们今天生活在一个非常现代化的、非常喧闹的这样一个社会当中,我们已经不可能像陶渊明时代那样隐居到山林里面去。

我们在这个非常热闹的现实当中,只要我们每个人他的心远离了一些名利、一些物质的追求、远离了一些世俗的官场,那么我们住的地方也会变得偏僻起来,我们的心情也会变得宁静起来。

我们也会克服一些浮躁的情绪,这样使自己变得非常的宁静,这个对于我们自己人生的修养,对于我们社会的安宁都是很有好处的。

陶渊明的《饮酒,其五》的赏析

陶渊明《饮酒》其五赏析 《饮酒》诗一组二十首,是归隐之初写的,大抵表述醉中的乐趣和对人生的感想。

这首诗写心远世俗、欣赏自然的兴致和领悟。

艺术特色: 平淡而醇厚。

情景理的融合。

译文: 生活在人间,却没有车马的嚣喧。

你问我何能如此,心灵清远,地自静偏。

采摘菊在东篱之下,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人眼帘。

山气氤氲,夕阳西落,傍晚的景色真好,更兼有飞鸟,结着伴儿归还。

这其中有多少滋味要表达,欲要说明,却又忘记了语言。

赏析: 陶渊明是东晋开国元勋陶侃的后代。

只是到了他这一代,这个家族已经衰落了。

他也断断续续做了一阵官,无奈靠山不硬,脾气却分外高傲,玩不来官场中钻营取巧的一套,终于回家乡当隐士去了。

《饮酒》诗一组二十首,就是归隐之初写的,大抵表述醉中的乐趣和对人生的感想。

本篇是其中最有名的一首。

人活在世上,总要找到生命的价值,否则人就会处在焦虑和不安之中。

而社会总是有一套公认的价值标准,多数人便以此为安身立命的依据。

拿陶渊明的时代来说,权力、地位、名誉,就是主要的价值尺度。

但陶渊明通过自己的经历,已经深深地懂得:要得到这一切,必须费尽心机去钻营、去争夺,装腔作势,吹牛拍马,察言观色,翻云覆,都是少不了的。

在这里没有什么尊严可说。

他既然心甘情愿从官场中退出来,就必须对社会公认的价值尺度加以否定,并给自己的生命存在找到新的解释。

这诗前四句就是表现一种避世的态度,也就是对权位、名利的否定。

开头说,自己的住所虽然建造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却听不到车马的喧闹。

所谓“车马喧”是指有地位的人家门庭若市的情景。

陶渊明说来也是贵族后代,但他跟那些沉浮于俗世中的人们却没有什么来往,门前冷寂得很。

这便有些奇怪,所以下句自问:你怎么能做到这样?而后就归结到这四句的核心——“心远地自偏”。

精神上已经对这争名夺利的世界采取疏远、超脱、漠然的态度,所住的地方自然会变得僻静。

“心远”是对社会生活轨道的脱离,必然导致与奔逐于这一轨道上的人群的脱离。

那么,排斥了社会的价值尺度,人从什么地方建立生存的基点呢?这就牵涉到陶渊明的哲学思想。

这种哲学可以叫作“自然哲学”,它一方面强调自耕自食、俭朴寡欲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重视人和自然的统一与和谐。

在陶渊明看来,人不仅是在社会、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存在,而且,甚至更重要的是,每一个个体生命作为独立的精神主体,都是面对着整个自然和宇宙而存在的。

从本源上说,人的生命是自然的一部分,只是由于人们把自己从自然中分离出来,在虚幻的、毫无真实价值的权位、名利中竞争、追逐不已,生命才充满了一得一失喜忧无常的焦虑与矛盾。

因而,完美的生命,只能在归复自然中求得。

这些道理,如果直接写在诗里,就变成论文了;真正的诗,是要通过形象来表现的。

所以接着四句,作者还是写人物活动和自然景观,而把哲理寄寓在形象之中。

诗中写到,自己在庭园中随意地采摘菊花,无意中抬起头来,目光恰与南山(庐山)相会。

“悠然见南山”,这“悠然”既是人的清淡而闲适的状态,也是山的静穆而自在的情味,似乎在那一瞬间,有一种共同的旋律从人心和山峰中同时发出,融合成一支轻盈的乐曲。

所见的南山,飘绕着一层若有若无的岚气,在夕阳的照耀下,显出不可名状的美,而成群的鸟儿,正结伴向山中飞回。

这就是自然的平静与完美,它不会像世俗中的人那样焦虑不安,那样拼命追求生命以外的东西。

诗人好象完全融化在自然之中了,生命在那一刻达到了完美的境界。

最后二句,是全诗的总结:在这里可以领悟到生命的真谛,可是想要把它说出来,却已经找不到合适的语言来表达。

实际的意思,是说人与自然的和谐,根本上是生命的感受,逻辑的语言不足以表现它的微妙与整体性。

陶渊明的诗,大多在字面上写得很浅,好象很容易懂;内蕴却很深,需要反复体会。

对于少年人来说,有许多东西恐怕要等生活经历丰富了以后才能真正懂得。

开头四句,以具体的生活体验,用一问一答的形式,揭示出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很有理趣的生活现象——“心远地自偏”。

“采菊”四句,即由“心远地自偏”生出,言东篱采菊,在无意中偶然得见南山,于是目注心摇,又为南山傍晚时出现的绚丽景色所吸引。

结庐人境,而采菊东篱;身在东篱,而又神驰南山,全篇主旨总在显示“心远”二字。

最后两句所说的“真意”在此,“忘言”亦在此。

所谓“真意”,其实就是这种“心运”所带来的任真自得的生活意趣;所谓“忘言”,就是在陶渊明看来,世间总有那么一些趋炎附势,同流合污的人是无法体验到这种生活理趣的! 展开

饮酒 陶渊明赏析

饮酒 其一年代:【魏晋】 作者:【陶渊明】衰荣无定在,彼此更共之。

邵生瓜田中,宁似东陵时!寒暑有代谢,人道每如兹。

达人解其会,逝将不复疑;忽与一樽酒,日夕欢相持。

注释饮酒二十首序:余闲居寡欢,兼比夜已长,偶有名酒,无夕不饮。

顾影独尽,忽焉复醉。

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

纸墨遂多,辞无诠次。

聊命故人书之,以为欢笑尔。

---------------------〔说明〕关于这组诗的写作时间,存有不同的看法,其中当以王瑶先生之说为较可信,即约作于晋安帝义熙十三年(417),陶渊明五十三岁。

诗人在诗序中已说明这组诗非一时之作,但从“比夜已长”之句和诗中有关景物环境的描写来看,这组诗大约是写于同一年的秋冬之际。

在这二十首诗中,诗人多方面地反映了自己的生活、思想、志趣与情操。

这些诗无论就内容还是就艺术而言,都足以代表陶诗成熟时期的风格,因此也深受历代人们的喜爱。

余闲居寡欢,兼比夜已长(1),偶有名酒,无夕不饮。

顾影独尽C,忽焉复醉(3)。

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4)。

纸墨遂多,辞无诠次(5)。

聊命故人书之(6),以为欢笑尔(7)。

其一(8)衰荣无定在,彼此更共之(9)。

邵生瓜田中,宁似东陵时(10)!寒暑有代谢,人道每如兹(11)。

达人解其会,逝将不复疑(12)。

忽与一觞酒,日夕欢相(13)。

〔注释〕(1)兼:加之,并且。

比:近来。

夜已长:秋冬之季,逐渐昼短夜长,到冬至达最大限度。

(2)顾影:看着自己的身影。

独尽:独自干杯。

(3)忽焉:很快地。

(4)辄:就,总是。

(5)诠(quán 全)次:选择和编次。

(6)聊:姑且。

故人:老朋友。

书:抄写。

(7)尔:“而已”的合音,罢了。

(8)这首诗从自然变化的盛衰更替,而联想到人生的福祸无常,正因为领悟了这个道理,所以要隐遁以远害,饮酒以自乐。

(9)衰荣:这里是用植物的衰败与繁荣来比喻人生的衰与盛、祸与福。

无定在:无定数,变化不定。

更:更替,交替。

共之:都是如此。

(10)邵生:邵平,秦时为东陵侯,秦亡后为平民,因家贫而种瓜于长安城东,前后处境截然不同。

(见《史记?萧相国世家》)这两句是说。

邵平在瓜田中种瓜时,哪里还像做东陵侯时那般荣耀。

(11)代谢:更替变化。

人道:人生的道理或规律。

每:每每,即常常。

兹:此。

(12)达人:通达事理的人;达观的人。

会:指理之所在。

《周易?系辞》:“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

”朱熹《本义》:“会谓理之所聚。

”逝:离去,指隐居独处。

(13)忽:尽快。

筋:指酒杯。

持:拿着。

[译文]我闲居之时很少欢乐,加之近来夜已渐长,偶尔得到名酒,无夜不饮。

对着自己的身影独自干杯,很快就醉了。

醉了之后,总要写几句诗自乐。

诗稿于是渐多,但未经选择和编次。

姑且请友人抄写出来,以供自我取乐罢了。

衰败繁荣无定数,交相更替变不休。

邵平晚岁穷种瓜,哪似当年东陵侯!暑往寒来有代谢,人生与此正相符。

通达之士悟其理。

隐遁山林逍遥游。

快快来他一杯酒。

日夕畅饮消百忧。

陶渊明的诗词及赏析

陶渊明少有“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的大志,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他怀着“大济苍生”的愿望,任江州祭酒。

当时门阀制度森严,他出身庶族,受人轻视,感到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

(《晋书陶潜传》)他辞职回家后,州里又来召他作主簿,他也辞谢了。

安帝隆安四年(400),他到荆州,投入桓玄门下作属吏。

这时,桓玄正控制着长江中上游,窥伺着篡夺东晋政权的时机,他当然不肯与桓玄同流,做这个野心家的心腹。

他在诗中写道:“如何舍此去,遥遥至西荆。

”(《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对仕桓玄有悔恨之意。

“久游恋所生,如何淹在滋?”(《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二首》)对俯仰由人的宦途生活,发出了深长的叹息。

隆安五年冬天,他因母丧辞职回家。

元兴元年(402年)正月,桓玄举兵与朝廷对抗,攻入建康,夺取东晋军政大权。

元兴二年,桓玄在建康公开篡夺了帝位,改国为楚,把安帝幽禁在浔阳。

他在家乡躬耕自资,闭户高吟:“寝迹衡门下,邈与世相绝。

顾盼莫谁知,荆扉昼常闭。

“表示对桓玄称帝之事,不屑一谈。

元兴三年,建军武将军、下邳太守刘裕联合刘毅、何无忌等官吏,自京口(今江苏镇江)起兵讨桓平叛。

桓玄兵败西走,把幽禁在浔阳的安帝带到江陵。

他离家投入刘裕幕下任镇军参军。

(一说陶渊明是在刘裕攻下建康后投入其幕下)。

当刘裕讨伐桓玄率兵东下时,他仿效田畴效忠东汉王朝乔装驰驱的故事,乔装私行,冒险到达建康,把桓玄挟持安帝到江陵的始末,驰报刘裕,实现了他对篡夺者抚争的意愿。

他高兴极了,写诗明志:“四十无闻,斯不足畏,脂我名车,策我名骥。

千里虽遥,孰敢不至!”(《荣木》第四章)刘裕打入建康后,作风也颇有不平凡的地方,东晋王朝的政治长期以来存在“百司废弛”的积重难返的腐化现象。

经过刘裕的“以身范物”(以身作则),先以威禁(预先下威严的禁令)的整顿,“内外百官,皆肃然奉职,风俗顿改“。

其性格、才干、功绩,颇有与陶侃相似的地方,曾一度对他产生好感。

但是入幕不久,看到刘裕为了剪除异己,杀害了讨伐桓玄有功的刁逵全家和无罪的王愉父子。

并且凭着私情,把众人认为应该杀的桓玄心腹人物王谥任为录尚书事领扬州刺史这样的重要的官职。

这些黑暗现象,使他感到失望。

在《始作镇军参军经曲经阿曲伯》这首诗中写道:“目倦山川异,心念山泽居”“聊且凭化迁,终返班生庐”。

紧接着就辞职隐居,于义熙元年(405年)转入建威将军、江州刺史刘敬宣部任建威参军。

三月,他奉命赴建康替刘敬宣上表辞职。

刘敬宣离职后,他也随着去职了。

同年秋,叔父陶逵介绍他任彭泽县令,到任八十一天,碰到浔阳郡派遣邮至,属吏说:“当束带迎之。

”他叹道:“我岂能为五十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

”遂授印去职。

陶渊明十三年的仕宦生活,自辞彭泽县令结束。

这十三年,是他为实现“大济苍生”的理想抱负而不断尝试、不断失望、终至绝望的十三年。

最后、赋《归去来兮辞》,表明与上层统治阶级决裂,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决心。

陶渊明辞官归里,过着“躬耕自资”的生活。

夫人翟氏,与他志同道合,安贫乐贱,“夫耕于前,妻锄于后”,共同劳动,维持生活,与劳动人民日益接近,息息相关。

归田之初,生活尚可。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满堂前。

”渊明爱菊,宅边遍植菊花。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从杂诗》)至今脍炙人口。

他性嗜酒,饮必醉。

朋友来访,无论贵贱,只要家中有酒,必与同饮。

他先醉。

便对客人说:“我醉欲眠卿可去。

”义熙四年,住地上京(今星子县城西城玉京山麓)失火,迁至栗里(今星子温泉栗里陶村),生活较为困难。

如逢丰收,还可以“欢会酌春酒,摘我园中蔬”。

如遇灾年,则“夏日抱长饥,寒夜列被眠”。

义熙末年,有一个老农清晨叩门,带酒与他同饮,劝他出仕:“褴褛屋檐下,未足为高栖。

一世皆尚同(是非不分),愿君汩其泥(指同流合污)。

”他回答:“深感老父言,禀气寡所谐。

纤辔(回车)诚可学,违已讵非迷?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

”(《饮酒》)用“和而不同”的语气,谢绝了老农的劝告。

他的晚年,生活愈来愈贫困,有的朋友主动送钱周济他。

有时,他也不免上门请求借贷。

他的老朋友颜延之,于刘宋少帝景平元年(423年)任始安郡太守,经过浔阳,每天都到他家饮酒。

临走时,留下两万钱,他全部送到酒家,陆续饮酒。

不过,他之求贷或接受周济,是有原则的。

宋文帝元嘉元年(424年),江州刺史檀道济亲自到他家访问。

这时,他又病又饿好些天,起不了床。

檀道济劝他:“贤者在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

今子(你)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他说:“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

”檀道济馈以梁肉,被他挥而去之。

他辞官回乡二十二年一直过着贫困的田园生活,而固穷守节的志趣,老而益坚。

元嘉四年(427年)九月中旬神志还清醒的时候,给自己写了《挽歌诗》三首,在第三首诗中末两句说:“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表明他对死亡看得那样平淡自然。

陶渊明是汉魏南北朝800年间最...

《饮酒》的赏析

陶渊明《饮酒》赏析 饮酒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渊明的《饮酒》组诗共有20首,这组诗并不是酒后遣兴之作,而是诗人借酒为题,写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田园生活的喜爱,是为了在当时十分险恶的环境下借醉酒来逃避迫害。

他在《饮酒》第二十首中写道“但恨多谬误,君当恕罪人”,可见其用心的良苦。

这里选的是其中的第五首。

这首诗以情为主,融情入景,写出了诗人归隐田园后生活悠闲自得的心境。

这首诗的意境可分两层,前四句为一层,写诗人摆脱尘俗烦扰后的感受,表现了诗人鄙弃官场,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后六句为一层,写南山的美好晚景和诗人从中获得的无限乐趣。

表现了诗人热爱田园生活的真情和高洁人格。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写诗人虽然居住在污浊的人世间,却不受尘俗的烦扰。

“车马喧”,正是官场上你争我夺、互相倾轧、奔走钻营的各种丑态的写照。

但是,陶渊明“结庐的人境”,并不是十分偏僻的地方,怎么会听不到车马的喧闹呢?诗人好像领会了读者的心理,所以用了一个设问句“问君何能尔”,然后自己回答“心远地自偏”。

只要思想上远离了那些达官贵人们的车马喧嚣,其他方面也自然地与他们没有纠缠了。

这四句,包含着精辟的人生哲理,它告诉我们,人的精神世界,是可以自我净化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只要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就可以改变客观环境对自己的影响,到处都可以找到生活的乐趣。

“心远”一词,反映了诗人超尘脱俗,毫无名利之念的精神世界。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千年以来脍炙人口的名句

因为有了“心远地自偏”的精神境界,才会悠闲地在篱下采菊,抬头见山,是那样地怡然自得,那样地超凡脱俗!这两句以客观景物的描写衬托出诗人的闲适心情,“悠然”二字用得很妙,说明诗人所见所感,非有意寻求,而是不期而遇。

苏东坡对这两句颇为称道:“采菊之次,偶然见山,初不用意,而境与意会,故可喜也。

”“见”字也用得极妙,“见”是无意中的偶见,南山的美景正好与采菊时悠然自得的心境相映衬,合成物我两忘的“无我之境”。

如果用“望”字,便是心中先有南山,才有意去望,成了“有我之境”,就失去了一种忘机的天真意趣。

南山究竟有什么胜景,致使诗人如此赞美呢?接下去就是“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也是诗人无意中看见的景色,在南山那美好的黄昏景色中,飞鸟结伴飞返山林,万物自由自在,适性而动,正像诗人摆脱官场束缚,悠然自在,诗人在这里悟出了自然界和人生的真谛。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诗人从这大自然的飞鸟、南山、夕阳、秋菊中悟出了什么真意呢?是万物运转、各得其所的自然法则吗?是对远古纯朴自足的理想社会的向往吗?是任其自然的人生哲理吗?是直率真挚的品格吗?诗人都没有明确地表示,只是含蓄地提出问题,让读者去思考,而他则“欲辨己忘言”。

如果结合前面“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来理解,“真意”我们可以理解为人生的真正意义,那就是人生不应该汲汲于名利,不应该被官场的龌龊玷污了自己自然的天性,而应该回到自然中去,去欣赏大自然的无限清新和生机勃勃!当然,这个“真意”的内涵很大,作者没有全部说出来,也无须说出来,这两句哲理性的小结给读者以言已尽而意无穷的想象余地,令人回味无穷。

全诗以平易朴素的语言写景抒情叙理,形式和内容达到高度的统一,无论是写南山傍晚美景,还是或抒归隐的悠然自得之情,或叙田居的怡然之乐,或道人生之真意,都既富于情趣,又饶有理趣。

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那样景、情、理交融于一体的名句不用说,就是“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此中有真意,欲群已忘言”这样的句子,虽出语平淡,朴素自然,却也寄情深长,托意高远,蕴理隽永,耐人咀嚼,有无穷的理趣和情趣。

赏析陶渊明《饮酒》(结庐在人境)。

陶渊明《饮酒》其五赏析 《饮酒》诗一组二十首,是归隐之初写的,大抵表述醉中的乐趣和对人生的感想。

这首诗写心远世俗、欣赏自然的兴致和领悟。

艺术特色: 平淡而醇厚。

情景理的融合。

译文: 生活在人间,却没有车马的嚣喧。

你问我何能如此,心灵清远,地自静偏。

采摘菊花在东篱之下,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人眼帘。

山气氤氲,夕阳西落,傍晚的景色真好,更兼有飞鸟,结着伴儿归还。

这其中有多少滋味要表达,欲要说明,却又忘记了语言。

赏析: 陶渊明是东晋开国元勋陶侃的后代。

只是到了他这一代,这个家族已经衰落了。

他也断断续续做了一阵官,无奈靠山不硬,脾气却分外高傲,玩不来官场中钻营取巧的一套,终于回家乡当隐士去了。

《饮酒》诗一组二十首,就是归隐之初写的,大抵表述醉中的乐趣和对人生的感想。

本篇是其中最有名的一首。

人活在世上,总要找到生命的价值,否则人就会处在焦虑和不安之中。

而社会总是有一套公认的价值标准,多数人便以此为安身立命的依据。

拿陶渊明的时代来说,权力、地位、名誉,就是主要的价值尺度。

但陶渊明通过自己的经历,已经深深地懂得:要得到这一切,必须费尽心机去钻营、去争夺,装腔作势,吹牛拍马,察言观色,翻云覆雨,都是少不了的。

在这里没有什么尊严可说。

他既然心甘情愿从官场中退出来,就必须对社会公认的价值尺度加以否定,并给自己的生命存在找到新的解释。

这诗前四句就是表现一种避世的态度,也就是对权位、名利的否定。

开头说,自己的住所虽然建造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却听不到车马的喧闹。

所谓“车马喧”是指有地位的人家门庭若市的情景。

陶渊明说来也是贵族后代,但他跟那些沉浮于俗世中的人们却没有什么来往,门前冷寂得很。

这便有些奇怪,所以下句自问:你怎么能做到这样?而后就归结到这四句的核心——“心远地自偏”。

精神上已经对这争名夺利的世界采取疏远、超脱、漠然的态度,所住的地方自然会变得僻静。

“心远”是对社会生活轨道的脱离,必然导致与奔逐于这一轨道上的人群的脱离。

那么,排斥了社会的价值尺度,人从什么地方建立生存的基点呢?这就牵涉到陶渊明的哲学思想。

这种哲学可以叫作“自然哲学”,它一方面强调自耕自食、俭朴寡欲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重视人和自然的统一与和谐。

在陶渊明看来,人不仅是在社会、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存在,而且,甚至更重要的是,每一个个体生命作为独立的精神主体,都是面对着整个自然和宇宙而存在的。

从本源上说,人的生命是自然的一部分,只是由于人们把自己从自然中分离出来,在虚幻的、毫无真实价值的权位、名利中竞争、追逐不已,生命才充满了一得一失喜忧无常的焦虑与矛盾。

因而,完美的生命,只能在归复自然中求得。

这些道理,如果直接写在诗里,就变成论文了;真正的诗,是要通过形象来表现的。

所以接着四句,作者还是写人物活动和自然景观,而把哲理寄寓在形象之中。

诗中写到,自己在庭园中随意地采摘菊花,无意中抬起头来,目光恰与南山(庐山)相会。

“悠然见南山”,这“悠然”既是人的清淡而闲适的状态,也是山的静穆而自在的情味,似乎在那一瞬间,有一种共同的旋律从人心和山峰中同时发出,融合成一支轻盈的乐曲。

所见的南山,飘绕着一层若有若无的岚气,在夕阳的照耀下,显出不可名状的美,而成群的鸟儿,正结伴向山中飞回。

这就是自然的平静与完美,它不会像世俗中的人那样焦虑不安,那样拼命追求生命以外的东西。

诗人好象完全融化在自然之中了,生命在那一刻达到了完美的境界。

最后二句,是全诗的总结:在这里可以领悟到生命的真谛,可是想要把它说出来,却已经找不到合适的语言来表达。

实际的意思,是说人与自然的和谐,根本上是生命的感受,逻辑的语言不足以表现它的微妙与整体性。

陶渊明的诗,大多在字面上写得很浅,好象很容易懂;内蕴却很深,需要反复体会。

对于少年人来说,有许多东西恐怕要等生活经历丰富了以后才能真正懂得。

开头四句,以具体的生活体验,用一问一答的形式,揭示出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很有理趣的生活现象——“心远地自偏”。

“采菊”四句,即由“心远地自偏”生出,言东篱采菊,在无意中偶然得见南山,于是目注心摇,又为南山傍晚时出现的绚丽景色所吸引。

结庐人境,而采菊东篱;身在东篱,而又神驰南山,全篇主旨总在显示“心远”二字。

最后两句所说的“真意”在此,“忘言”亦在此。

所谓“真意”,其实就是这种“心运”所带来的任真自得的生活意趣;所谓“忘言”,就是在陶渊明看来,世间总有那么一些趋炎附势,同流合污的人是无法体验到这种生活理趣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www.kyhqxx.com/shicidaquan/65892.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词语赏析

热门汉字语赏析

热门汉语赏析

热门汉字赏析

古文典籍